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杨坚不觉忆起少年时的往事来:杨坚和独孤氏少年时曾同在太学院读书,有数载的同窗之谊。少女时代的独孤迦罗,父亲独孤信那时正值朝廷掌管兵权的大司马,权势赫赫。迦罗本人在同窗好友中,不仅琴棋书画样样过人,且性情活泼、容貌俏丽,是当时太学院里诸多王公子弟们暗中思慕的女子。 记得当年在太学院读书时,一次先生出了考题,规定以两三柱香为限。那天的杨坚不知犯了什么邪,直到第二柱香也快烧完时,杨坚的卷子上却还只有寥寥数字。谁知越急越糊涂,一时急得他抓耳挠腮、满脸是汗。 独孤氏和郑译早已答完卷子,不觉坐在一边悄悄笑他的窘相。 杨坚越发窘得厉害了。 独孤氏一面俏笑,一面早已提笔研墨匆匆另作了一题,原也离杨坚的坐位不远,趁先生打喷嚏的份儿,已把文章飞传到了杨坚面前的案上。 杨坚一看:天哪!不仅对仗工整、立意新颖,更奇的是,竟连答题的字迹也统是模仿得跟自己一样!杨坚暗喜,转头望着迦罗感激的一笑时,迦罗却早已把一张脸儿转向了窗外。    
少林方丈(第三十五章)(2)
后来,杨坚世袭了父亲杨忠的大将军之职,又追随在迦罗父亲的麾下南征北战。独孤信虽十分赏识他,然而为了成就他,却对他一向严厉有加。一次杨坚在军帐醺酒而醉,被独孤信得知后,当众亲自操杖重责数十,杨坚的两腿直被打得血肉模糊,好几天里都不能动弹。 孰知因祸得福——事后不久,独孤信竟主动把爱女独孤迦罗许配他为妻,又把一份向来秘不示人的祖传《兵家秘籍》做为一样珍贵的嫁妆,一并陪送到了杨家! 娶亲的喜宴上,郑译等人皆戏谑道:“唉!早知如此,我等都去替你挨独孤大人那一通杖策了!” 二十多年来,杨坚始终珍爱迦罗,夫妻感情至今一如新婚。朝中诸臣唯独他一人从不言纳妾二字。不知原委的人,却传闻独孤氏是“奇妒”,杨坚才不敢纳妾的。而郑译等几位好友却清知,他们夫妻根本就是世间少有的情深谊厚。 此时的独孤氏沉默良久,也觉夫君的话不无道理,却仍旧叹气道:“夫君,我只是担心丽华那孩子,在五后当中,如今单只有她一个人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偏偏没有子嗣啊。将来在后宫未免会势单力薄,只怕要被人挤兑啊。” 杨坚抚着她的手劝慰道:“迦罗,丽华虽无子嗣,当年经先帝做主,已把阐儿过嗣到了丽华的膝下,多年的哺育之恩,倒也母子情深。而且丽华天性谦和孰睦,也不会招致什么意外祸事的。夫人,倒是咱们该得警觉一些了:当今陛下与高祖当年相比,虽有高祖的多疑和戾气,却并无高祖的历练和守藏。正好相反,当今陛下不知克忍,多变易怒。在朝为臣,稍有不慎便可遭夷灭九族之祸啊。” 独孤氏的脸色开始苍白起来,她不明白,当年何其温软孱弱的一位太子,怎么忽然间就成了张牙舞爪、暴戾威烈的狮子了?是否仍与他遇毒伤了肝脾有关? “夫君,陛下眼下的性情忽然躁烈,我想,恐怕还是和他遇毒伤了肝脾有关。前几天我去后宫,听丽华说,一位名叫慧忍的和尚在宫里为陛下调理了一段日子后,陛下眼下的身心性情比起前一段,倒也明显有些清爽缓稳了。” “嗯,看来那个和尚果真有些手段。”杨坚道。 “夫君知道他的底细不知?” “哦?我倒没有听说过。” 独孤氏道:“他是贺公主奶娘的儿子!俗名周翰成。当年太后在嵩山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说陛下有些事情即使不肯听她的,也会听这个和尚的。” 杨坚道:“哦?这倒奇了。周翰成这个名字我倒也记得。当年就闻听他跟随太子征伐,奋勇救主还屡建奇功。只因出身平民,高祖曾亲自提议要破格晋拔他的。只不知后来如何了。” 独孤氏道:“后来出了很多的事,外人根本就不知隐情了。” “怎么讲?”杨坚问。 “当初高祖在世,翠薇宫那个郑妃不知从何处打探到,公主的这位奶哥哥周翰成,可能与奶娘、娘娘、太子和公主之间有些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牵连和隐情,似乎还与公主断发礼佛、抗拒与尉迟家的婚事有什么关连。高祖从郑妃那里得知后,大约是心存忌讳之故吧,便以周将军箭伤为由,诏命他去职归里了。后来,公主这位奶哥哥便重新回到佛门。陛下当初遇毒后,便是被这个慧忍和尚救出宫去。陛下在山上疗养时,与这个和尚结成了异姓兄弟。听丽华说起,如今,陛下对诸王和满朝文武皆有些戒心,唯独和这个和尚的关系过从甚密,无话不谈。我想,这个人迟早会还俗归京,成为陛下文治武卫的重要辅臣。” 杨坚颔首沉吟说:“陛下做事多凭亲疏好恶,却又生性多疑。他们二人本是患难之交,这个周将军果然文韬武略过人的话,而且又与太后和公主的关系非常,我想,这个释慧忍很可能是陛下为阐儿选定的辅臣……” 独孤氏听杨坚如此说,突然想起了什么,不觉惊骇道:“夫君!说起和尚,我记得当初曾有传言说,高祖夜梦天人谶语,‘篡周者,缁衣人也’,如今陛下恢复释老,又与这位和尚私交甚密,这和尚又与公主……天哪!将来的大周天下会不会被这个和尚……” 杨坚忙阻止道:“夫人不可胡言……” 杨坚一面这般阻止迦罗,却立马记起了一样秘事来: 当年自己落草时,有一缁衣老尼飘然降临隋公府,对父母言说自己乃“缁衣佛子”,未来前程“贵不可言”,但幼年将有天劫,除非把他先过嗣给佛门为子,并移居寺庵代养至五岁方才可保无虞……母亲听从了她的话,遂在隋公府建了一处小庵,由这位老尼代为抚养。 一天,一位居士来到庵堂,抱着杨坚在庵外的草丛玩耍时,突见怀中的杨坚头生双角、遍身金鳞,宛如龙形,不觉惊骇万分地一面大叫“怪物”,一面一把将他扔到草丛里。缁衣老尼见状,急忙把他从草丛抱起,连声抚慰“啊!惊了吾儿,致令晚得天下……” 因关乎灭族之祸,故而,此事除了父母和自己知悉外,就连“缁衣人”三字,杨坚也是一向讳莫如深的…… 慧忍自离开皇宫回到寺院,在寺里帮着师叔们刚刚操办完###诸事,便又接到了京城发来的一份诏书。 这道诏书中,宣帝拜慧忍为二品车骑大将军,命他回京入朝、商议用兵演武诸事,准备明春的南讨。在诏书中,宣帝一并敕封慧忍的母亲为二品夫人和二品宫中女官之职,诏谕奉理太后寝殿诸务。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少林方丈(第三十五章)(3)
慧忍接诏后,倒也感念陛下和太后的真情牵系:母亲这么多年一直侍奉太后和公主身边从未离开过。就算慧忍的父亲病危时,因娘娘正好身患风寒,母亲都没有顾得上回老家在父亲床前照顾过。如今,母亲好歹也熬成了大周二品夫人,也算是对二十年对太后忠心耿耿奉侍的结果。 自等行师叔那番点化后,慧忍心下已有了准备:若朝廷有难,愿随时听候朝廷召唤,入世领兵、御敌保国,以报陛下复法浩荡宏恩;但决不背弃佛门,更不受俗世荣华。所以虽矢志不再还俗,为了领兵打仗,倒也始终带发修行。 师弟慧悟和慧定这些年来一直都跟着他,得知师兄迟早要回红尘报效陛下复法之恩时,也一直带发修行,准备有朝一日和师兄一起阵前杀敌。还有寺院当年慧忍离散多年的几位师兄师弟,至复法之后,获知少林寺道场重兴,便相继归宗回寺,也要和慧忍一起御敌报国、回报圣恩的。师叔们得知他们的心志后,倒也颇为赞成他们知恩知报的重义之举,尊称他们这些带发修行,但随时准备出征报国,虽是凡夫相,却坚心修佛并入世渡生的僧众们为“菩萨僧”。 诏书发到山寺之后,慧忍即回复陛下:“……慧忍既任朝廷武职,又为佛门弟子,常恨一身不能两全。请求陛下恩准弟等在国家安定之时修行寺中,持戒礼佛、教练子弟;一旦边鄙动荡,即刻听从朝廷诏敕,奋力以出而报效国家、杀贼御土……” 宣帝见到回复后,知是有推辞之意,心内甚是不乐。 慧忍没有料到,其实宣帝发这份诏书,一是因太后催促得甚紧,再就是宣帝自己,近日体毒又开始频频发作了。自知此身无常,便想趁自己心下还算清醒之时,先把帝位传给太子,一旦遇有不测时,便不致因事情猝变而生###。 眼下,满朝文武包括左右近臣当中,宣帝最信任的恰恰正是这个不重功业的慧忍和尚!这不仅因为慧忍本身对名禄富贵视为泥土,更有这些年来他们之间胜过兄弟的情谊。诏敕慧忍回京,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禅位于太子后,命慧忍和另外三四位信得过的文武朝臣共同来辅佐幼主。 这些话实属机密,宣帝无法在诏敕中明说。因见慧忍不肯此时还俗就命,故而甚是烦恼。每日思量如何才能使他尽快听命? 自从那晚宫中御苑一别后,贺公主便有了预感:即令眼下道场重兴,佛法已复,也即令慧忍已被皇兄晋为二品车骑将军,奶娘也以奉侍太后之功而被晋为二品夫人,翰成哥恐怕也未必肯就命的。 她决定离开皇宫、重回山林。毕竟那里离她心念的人儿要近一些。 宣帝不知贺公主为何突然又要回山林,和太后一起好劝歹劝,见怎么也阻拦不成时,这才放派卫队护送公主回寺。 朱轮华车一入山林,公主一眼望见,昔日破败的山寺,此时竟是金碧辉煌地矗立于山岙子间了。 进了山门,大殿屋宇、雕廊画栋处处油漆一新。殿基大青石上的牡丹朱鹊浮雕也被擦洗干净,更显美妙精致。跨进大殿高高的门坎,迎面两座汉墨玉浮雕的五彩盘龙游凤的顶梁柱,比洛阳宫正殿的汉白玉雕刻还要精美。 原来,公主回宫的这段日子,山寺已被皇兄调拨重金修葺一新了。自皇兄继位后,又格外御赐了山寺良田百顷并增加了几十名护寺的武士。 望着富丽堂皇的大殿和雕镂花鸟的檐椽梁柱;贺公主不觉潸然泪下:如今,佛殿再富贵,寺院再华美,又哪有当年母妃和皇兄,还有奶娘,翰成众人都在山上那会儿的快乐?寺院再富丽,也比不上皇宫掖庭。她宁可跟翰成哥一起,哪怕住草庵茅屋、荒岭岩洞的日子。 贺公主进了山门,先净手焚香,尔后来到大雄宝殿叩拜佛祖,久久地默祷:求佛祖保佑自己的翰成哥终究能回心转意…… 尉迟公子当年追随高祖东征鏖战,大军班师回朝后,和三军诸多武将受到朝廷封赏,并以武勋晋为大将军。 名禄前程还算得意,却因无法忘怀公主的原故,心绪竟是始终郁郁怅怅地难以释怀。 祖母大长公主薨逝后,尉迟公子依礼守制一年。接着,府中父母叔婶和兄嫂们又开始催促起他的姻缘之事来。许多王公之家也纷纷托人前来说亲,然而他却执意不肯再谈婚娶二字。 这次尉迟公子回京探亲,一俟得知贺公主眼下又回到嵩山修行的消息后,诸事也顾不得了,急忙匆匆打马径来山寺探望。 这些年,尉迟公子一直在叔父的帐前效命,一年两年的也难得回京一趟。心内虽牵系公主,但因山长水阔、路途遥远,也是无奈。后宫诸事更很难得到些许音讯。直到这次归京探亲时,方才从刚刚晋封为宣帝后妃的堂妹尉迟繁炽口中获悉公主和李娘娘母女大多日子都在嵩山修行的实情。 尉迟公子来在寺庵后,先觐见了太后,又在太后引领下拜见表姑妈平阳公主——尉迟公子自小就听祖母说过,她有个侄女是前朝魏废帝的皇后,魏废帝被宇文护废弑,建朝大周时,虽说她和皇姑母等四五十位宇文姓氏三代宗亲女子统被晋封为大周公主,这位平阳公主却因宇文氏对大魏皇室子孙包括自己的夫君被废,后来竟连同夫君和两个儿子,加上前朝魏国诸多皇裔一起被国除之事,愤然出宫、剃度为尼,并发誓从此与大周皇室断绝一切往来。    
少林方丈(第三十五章)(4)
二十多年过去了,风云变幻、沧海桑田,荣华尊贵和恩怨早已飘逝如梦。佛门修持,悟出一切人事替代皆是轮回因果的定数,于是,剩下的日子,便开始有了对亲情的关注和渴念了。 当太后带着皇姑母昌乐大长公主的嫡孙子、自己从未谋面侄儿时,这位当年的魏帝皇后、如今法号叫常慈的,竟是惊喜望外地亲热和疼爱,一时又是为侄儿打水洗脸、又是把自己平素舍不得吃的果子,还有陛下、太后和公主赏赐自己的珍稀点心全都捧了出来,慈眉笑眼地望着这个从天而降的侄儿,努力从他身上脸上搜罗姑妈大长公主和表兄尉迟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