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的一切,我浑然不知。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六 翘课
三月五日,星期一。
六点起床,看了看课表,今天一天无事。本来是有两节英语课的,由于大一就过了级,我无心恋战,没有更上一层楼的鸿鹄浩志,找人给这一学年新来的英语老师送了一张字条过去。
其实,我也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如果不答应,我还是会去上课的,怎么说我也是我们班的团支书,得起个好的表率。她居然同意了,我始料未及。
当时,老万和桃子就在一旁嘘声叹息:“可惜,真是可惜了!”我问何故,老万告诉我:“今年新来的英语老师可是美女啊!”
自此,周一没有其他安排的时候,我还是按时去上课,有机会抢着回答问题。
其实班上的哥们儿都是蛮喜欢我去上课的,不管是什么课,只要有我在,基本上足已应付那些教授、讲师们的提问。曾记否,我不知道多少次地抢着答问,帮他们躲过多少次是非大劫。当然,因此,我每年的成绩都能保住前三。
今天我不准备去上课。虽然多日未见美女老师了,十分想念,但因为没有达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的程度,所以还是不去了。
我计划着继续出去郊游。但有了前车之鉴,尽管醉人侗乡美如画,这类地方我不准备去了。那天我都不知道怎么回来了,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的中午。其间小慕打来了几次电话,我一直没醒,害得她担心个半死。于是我答应她,以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喝酒,但啤酒必须除外。
我叫醒几个睡意正浓的兄弟,宣布:“今天郊游去,谁愿意同行?”顿时,有几个趴在床上的马上“举脚”示意。
桃子忙问我:“我们去哪呀?”我回答他:“反正不去仙人谷。”桃子顿时脸红了起来。
还是在读大一的时候,桃子为了追某某某女生,从家里弄来两辆自行车,准备带那女生郊游。由于女孩子的矜持,不肯单独与他同行,说要带个同伴。
这完全合乎情理,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像桃子这种如狼私虎、如饥似渴的家伙,防不胜防,不能不防。
本来也没我事。三人两车挺不错的,可惜那女伴不会骑车,叫桃子带那女伴而把他的“新欢”搁浅一边,他又觉得不妥。于是,重任落在寝室哥们儿脚下,按身强体壮顺序排列也轮不到我,可偏偏天公不作美,当日在场的居然就我会骑车,苦差难却,咬咬牙应允了。
搭着胖敦敦的妹妹,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累得够呛,这都不算什么,可气的是,在终于到了仙人谷大门外时,桃子居然为了四块钱一辆的看车费太贵,留我在那看车,他们进去玩了个不亦乐乎。
回来后,我对桃子说,我会记你一辈子的,重财重色轻友的家伙。
这次,我心底早有算盘,要不去黔城,听说那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年代久远的古商城,还有就是王昌龄写下脍炙人口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芙蓉楼,这些都是值得一游的;要不就去芷江,去看受降坊、风雨桥,吃芷江鸭、酸罗卜,既能重温历史,又能一饱眼福,更能大饱口福,何乐而不为呢?最重要的是,去这两处都可以避免跑文化村,可以避免喝酒,我可不想再醉得不省人事,真的很伤身体的,最重要的是不能再让我家小慕为我牵肠挂肚。
我说:“黔城和芷江,给点意见,去哪比较好?”
海波马上跳下床来,说:“去我们芷江吧!”他是芷江人。他补充说:“女生寝室里有几个和我说了好多回了,都说想去芷江,要不我们和她们一起去?”
海波是寝室里的“绝对男人”。你别看他人长得小可,但绝不是浪得虚名,鬼精得很,最受我们班女生的欢迎。大事小事,有事没事都找他,简直就是女生顾问。
老万出来说话了:“你怕是借机要把丑媳妇带回去见公婆吧!”我们也都纷纷追问逼供:“老实交代。”
海波对于此事向来都是笑而不言。
我说:“好是好,但缺课人数太多问题就不好办了,得想个法子才行。”
正在左右思量,百思不得其解时,帅哥铖开口了:“今天不是三月五日吗?”大家恍然大悟,然后一个个看得我,我知道,搞定美女老师的任务就都交给我了。
我自然义不容辞,学雷锋的活动自然得我团支书出马。于是,拍拍胸脯说:“No problem!现在听我的,分工负责,老师那边交给我了。海波和桃子负责组织班上其他人,就说去的人大啃芷江鸭,尽量多拿点人下水,班费开销。告诉不愿去的,就说是我说的,一人两斤正宗芷江酸萝卜应该够堵住你们的嘴了吧。还有,想带女朋友去的,表示欢迎,自备餐票,想带男朋友去的,一律不准,理由是我们班向来僧多粥少,所以概不接受外来和尚。老万负责联系车子。”
一切敲定,我开始给美女老师打电话。
“喂,哪位啊?”美女老师那边声音低沉、嘶哑,我断定她正睡意朦胧。
“我是江五五啊,您还没起床是吧,实在不好意思啊,打扰你的春——秋美梦了啊!”本来我是想说“春梦”的,平时随便惯了,亏得今天改口改得快。
“没事,有什么事情吗?”听声音好象清醒了许多。
“哦,是这样的,今天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我们班团支部昨晚通过讨论,决定到郊区开展一次团日活动,希望你支持啊!”
“这是好事情啊,我很乐意,你说怎么支持?但我恐怕没空,今天我有课。”
“是这样的,本来我们是准备昨晚给您打电话的,但想到您晚上可能很忙,约会比较多,良辰美景,花好月圆,不好意思打扰,所以今天早早打扰。”
“小滑头,瞎说什么,我晚上哪里忙了?”
“呵呵,还不承认,上个周末我才看见某人与她的BF手挽手坐在金海广场的大理石板上,旁若无人地……”
“尽瞎说,好吧,你说找我究竟有什么事?”
“厉害,知道打断我的话,我要再说下去就少儿不宜了,不说了。我想说的是,我们准备今天给你放假,我们去开展活动的地方比较远,而且行程安排得比较紧,怕晚上回不来,所以今天的课就免了,有机会再补上吧,OK?”
“老实交代,你们是不是计划着偷偷地出去玩。”
“两者兼顾,两者兼顾。”
“行,那好吧,到时候学校查堂,你们可要准备好说辞。”
“No problem!记得保密哟!”
“OK!小滑头,你也记得给我保密哟!”
“当然,当然。”放下电话,在场的兄弟纷纷追问:“那晚你看到他们旁若无人地怎么样?”
“秘密,这是秘密,想知道你自己打电话去问。”我顺手把电话递给他们。没人敢去问。
“我是给你们电话让你们约人,快点啊!”大家疯抢电话。
一个小时后,我们顺利地踏上了畅游芷江的汽车。
第二章 七 宁可来信
五五:
你好!收到你回信的时候,我刚从外面旅游归来。你知道我看到你的回信时的心情吗,有点意外,没想到你真的会给我回信,但又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愿不要出乎意料之外,希望不是敷衍之言。
这是一封长信,足足有三千字,够你写上三篇千字散文了,其实,我是很怀念你写的那些千字散文、千字小品。读你那些文字,从来都不觉得厌烦,总是能够恰到好处,该长的地方泼墨如水,该短的地方惜字如金。
我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我想,这应该算是一个少年作家的心灵独白吧。从你的信中,我终于读出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血气方刚、率性而为的江五五。同时,也读出了一种默契。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名利、权势几乎占尽了所有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甚至可以说是世人的灵魂都被蛊惑了,都掉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名利漩涡之中。
并不是说众人皆醉我独醒,我自认为还不能如何地自命清高。当我们一只脚还在象牙塔里面徘徊,另一只脚已经不由自主地伸入了社会这个大染缸。或许有的人不承认社会是个大染缸,更愿意把它比如成大熔炉,染缸也好,熔炉也罢,要不给你上色,要不就把你熔化。这对于我们这些,自命为天之骄子的人而言,是何其的残酷,难道我们非得有这样一种蜕变不成?难道我们就不能坚守住自己的操守?难道我们就不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其实,你的困惑与苦楚,是每一人正常人都必须面临的。是坚守操守还是逾越人生底线,是视金钱、权利如粪土还是在功利面前尔虞我诈,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很多人开始犯难,开始苦苦挣扎,有的人选择了前者,开始了一段孤旅,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但也是孤苦一生;更多的人选择了后者,开始了勾心斗角,从此万劫不复。
因此,我也开始能够理解你的那些文字了,尽管欠深刻、淡定,但却不乏深意,不失沉稳。其实,读一位作者的文章,我们还是不能简单地只看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意思,应该看得更远一点,还应该结合作者历程,除了要看到作者的言下之意,更要看到其言外之意。
所以,读你的作品亦是如此。还应该看到你的心路历程,看到你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写下这样的文章。于是,你的文字不再是陈腔滥调,而是一种摸索、一种前行的文字,不管对错,也无论好坏,总之,字字句句总关情。
尽管如此,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早日找回从前的你,用你的生花妙笔写出更胜从前的文字,希望更成熟、更老到、更有见地。
你说你渴望成功,这并不是坏事,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有促进作用。其实,每个人都是渴望成功,而且很多人都是处在夹缝中生存,挣扎着寻求一线生机,是何其的艰难,何其的举步维艰。所谓适者生存就是这样的道理。
但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必须靠我们自己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只有曾经沧海,我们才能有所收获,只有历经磨砺,我们才能收获彩虹。须知,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卑微得仅仅只是大海里的一颗谷子,空气中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必须始终怀抱着一颗卑微的心,这个很重要。
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我相信我所钟情的作者一定能在文学的道路上乘千里长风,破万层巨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于你而言,成功是必然之事,只是早和晚而已,希望你既争朝夕,又不要争朝夕。这并不矛盾,希望你争朝夕,是因为韶光易逝,青春不待,希望你只争朝夕地奋起;希望不争朝夕,是希望你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为了眼前的点滴蝇头小利,而丧失一个真实的自我。你完全不需要去刻意地模仿谁,你的文章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才情,该青涩时,青涩如野生的毛桃一般;该成熟时,甜蜜如熟透了的水蜜桃。
原创的永远是最好的。也希望你对于成功不要太苛求,很多事情是慢慢来的,待到一定时候,自然可以水到渠成。
几天前,我看了一个故事,说来给你听听,希望对于你有所帮助。
宋代著名的山水诗人朱子明,画得一手好画,因此被同辈中人嫉妒,于是,有人可以贬低他,说他画技差,说朱子明会画什么,就会画个驴!
朱子明确实画过驴,但也只是偶尔为之。从那时候起,大家逢人就说朱子明会画个驴。慢慢地,到处都传言朱子明只会画个驴,向他求画的人越来越少,这让朱子明很郁闷。
一天,皇上微服出宫,在市面上看到了有人摆地摊卖画,卖的竟然是一张驴图。皇上很少见到画驴的,觉得很新鲜,兴致来了,就叫随从打听,天下谁画驴画得好。
随从满世界地打听。几天后,回皇上话,有个叫做朱子明的人专门画驴,到处耳熟能详。皇上便传朱子明进宫画驴,朱子明哭笑不得,因为这是别人贬低他的说辞,没想到皇上居然当真,但面对皇旨,只得遵从。
朱子明不是画驴的,却因为众人排挤落了个只会画个驴的名声,又因为皇上信以为真,当真画起了驴来,居然一夜之间成为了天下第一画驴人。
朱子明曾经终穷一生苦苦地潜心研究山水,可谓是历尽艰难险阻,也渴望着怎样能大器晚成,却被众人踩在脚根下,被污悔与嘲笑,被骂做只会画个驴。但万万没有想到,翻过来,倒过去,就是这样一头驴子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