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北大留级生-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把你推到了我的怀抱。  后来我才明白,你是来不及思考便扑向我,寻找男性的保护。  男人是不是值得一个女子去爱,或者说女人爱上某个男子,重要的一条是:这个男人是不是能够为她提供庇护?这庇护包括物质的,生理的,以及精神或心理方面的。如果一个女子觉得同某个男人在一起的时候,身心两方面都会有一种安全感,那就说明,她已经爱上他了。这条检验法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不是在她那里能寻找到庇护和安全感,而是心的温馨或安宁。  后来我才明白,猫制造了一种假象,使我迷惑了很长一段时间,以为你是出自你的感情需要和冲动才扑向我。  19岁的我太嫩,很难读懂猫构造的那个深奥句子。  许多年后我才终于清醒过来,初恋的最大魅力是琢磨这类意义不十分清楚的句子。一对结婚十年的老夫老妻,双方之间缺乏魅力,是因为再也没有这类叫人去琢磨的句子了。    鑫珊,1977年早春于北京西郊    中国农业科学院集体宿舍411室    二、 外力总是不可靠的  亲爱的露露:  这样直呼你的小名,就像我站在山谷里用尽气力,撕开嗓门,叫一声喂!回音隔了好几秒钟才反弹过来。可是历史山谷里的回音是不反弹的。没有回音的山谷显得特别悲壮。此时此刻的我,就在体验这种悲壮——历史单行道、有去无回的根本性悲壮,元(原)悲壮,太悲壮,万古悲壮。  悲壮的极致是恸哭。我的内心现在就在恸哭。这是阮籍(210-263)式的恸哭。这位建安作家兼思想家倜傥不羁,嗜酒放荡。或闭门著书,累月不出;或登山玩水,竟日忘归。每至途穷,辄恸哭而返。  我是阮籍式的恸哭,带有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性质。  北大最后两三年,我也经常体验、经历过这种性质的恸哭。——它标志着我走向成熟。根本惆怅的恸哭是成熟的符号。  后来的事实,也就是你对我的或冷或热、若即若离、猫逗老鼠般的态度,证明了我今日的结论是对的:外力总是不可靠的!  '返回目录'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给我一场风暴,如果那是恋爱”(3)
爱情要依靠爱情本身的力量才能取胜,得到真正的幸福。爱情以外的力量(包括猫构造的那个句子)都无济于事。  从1957到1960年我一直恨你,恨你撩拨起我心中一团爱火,又不完全倒向我。 上星期六傍晚我约你出来散步,被你“哎呀,我没有空”而婉言谢绝;这个星期六你又满口答应同我出来,共度周末。我好像是一只半死不活的老鼠,你则是一只手中握有生杀大权的猫。老鼠被猫任意捉弄、摆布。老鼠是死是活,全由猫决定,全掌握在猫手中。——这就是四年来你我之间的基本关系。  今年我39岁,回过头去审视那一切,才能完全看清我当年19岁犯下的心理错误:我迫切需要把你、我之间的恋爱关系用明确的语言确定下来,甚至要听到你亲口对我许诺:“赵鑫珊,我爱你,等我们一毕业,我便嫁给你!”  我追求确定、明朗和一言为定。——这也充分表明了我在恋爱问题上的幼稚。这也是一个19岁的男孩初恋时最容易犯下的大错误。其实性(Sex)心理学表明,初恋的魅力百分之九十九在于它的朦胧和不确定性,在于它的戏剧性和曲折。一句话,在于过程本身,而不在于结果。至少结局如何是次要的。我的根本错误恰恰在于太看重结局,轻视过程。  你是对的。你强调、品味、咀嚼恋爱过程本身,把结果放到次要又次要的位置。当年的你是拿得起放得下。我则不。我就是怎么也放不下,一心想有个结局。  我曾多次为你的婉言谢绝而死去活来过。  其实,19岁的我也不值得你去恋。爱是崇拜的代名词。你崇拜我?我身上有哪一样值得你崇拜?当年我只是一张白纸,白纸一张。我凭什么让你来崇拜我?  今天,1977年39岁的我,仍然为我当年19岁的平庸和无知而脸红!自那以后,20个叶绿叶黄过去了。这20年是我日夜补课、赶路、猛醒和奋起直追的20年。  鑫珊,1977年春于    北京魏公树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    三、 痛苦的折磨是人生第一位好老师  露露,我过去的爱:  我说过,当时我的痛苦就在于比方这个周末你答应同我在一起,到了下个周末你又断然拒绝我的邀请。  记得有一个星期六晚上,在你拒绝我后,我只好一个人在未名湖一带闲逛。我特别喜欢湖畔小坡上林中有座凉亭,亭内有口大钟,只是我从没有听到过钟声,这是燕园的一大遗憾,也是湖光塔影的一个欠缺。  突然,我从很远的地方看到你的身影和一个高个子在一起,并向我这边走来。我急忙躲在树后,终于看出那位高个便是化学系四年级的排球校队队员,山东济南人。当时我的心便在滴血。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心滴血。  是的,这是心内在出血。  在我19岁的偶然生命中,我还从未这样痛苦过。我的日子一向过得很平淡、平静,也很平庸。没有什么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东西。1946年我的弟弟因脑炎夭折,我母亲伤心欲绝,让我第一次尝到了生命的痛苦。但比起你给我的痛苦折磨,恐怕要差一个数量级。当然两者性质并不相同。  后来我才明白,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心的折磨是件好事,是第一个严厉的老师。痛苦使我猛醒,挣脱平庸,驱散浑浑噩噩,并开始追问:我是谁?我来到世上为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我开始了我一生中被痛苦折磨和困扰的时期。而痛苦的困扰和折磨则是东西方文明中每一种哲学的源头。  哲学起源于生命的痛苦和对人生世界结构的惊讶。  没有你——我生平第一个恋人——给我及时制造的内心大痛苦和大折磨,我可能还会沿着原先的平庸轨道走许多年。  是的,你给了我第一回失恋的痛苦,使我的最初一团男性荷尔蒙攻击能量遭受到第一回挫折。所以20年后的今天,我才连续发出一组感谢信,特意向你道谢。谢谢你给了我人生第一杯苦酒,让我猛醒,从此改变了我一生的运行轨迹。  这杯苦酒来得非常及时。若是推迟三年或五年来到,比如我要等到25岁才初恋失败,那效果就远不如发生在19岁。因为生命(包括精神成长之路)是有阶段性的。比如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灌溉都有时间、有严格阶段性。如果在需要灌溉这个植物生理阶段遭遇严重旱灾,错过了灌溉机会,这些作物减产便是定局。晚半个月灌溉、追补,是无济于事的。  同样道理,19岁前后是一个男孩形成世界观的决定性年龄。若把它推迟到25岁来形成,那就为时晚矣!因为精神结构的骨架业已固定、硬了,很难再拓展开来。  初恋失败的打击不论对谁(尤其对男人)都是件大好事。它会在你背上击一猛掌,催人早日成熟,一天等于20年。今天我才懂得,我宁愿初恋惨败,不愿马到成功。初恋的胜利充其量只能廉价地、粗制滥造出一个浅薄的抒情诗人;初恋的惨败,倒在血泊中,则有可能会营造出一个深沉的有为者或坚定的杰出人物。牛虻便是。1959年我仔细读了英文版的《牛虻》,使我更好地理解了这一点。你知道,琼玛打了亚瑟一记重重的耳光,加上神父又出卖了他,在这双重的突如其来的打击下,他才决心漂泊到南美,后来再回到意大利,成了一位意志坚强的革命斗士。他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人——牛虻,不再是单纯的亚瑟。  '返回目录'  

“给我一场风暴,如果那是恋爱”(4)
牛虻开始为意大利人民的自由、独立和解放,奋不顾身地斗争。正是这个崇高的政治大目标置换了、代替了琼玛。这是爱的目标大位移。《牛虻》这部小说给了我深刻印象。开始(1957年)我读的是译文,1959年我买到了苏联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本。我忘不了小说结尾处牛虻写给琼玛(Jim)的一封绝命信:“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就要被枪毙了。”(I am to be shot at sunrise tomorrow.)  读到这里,我的双眼潮湿了。  自从你给我造成了感情上的创伤之后,我对万事万物(尤其是文学艺术作品,其中包括音乐和绘画)变得非常敏感,比原先要敏感十倍。  牛虻在信中提到他和琼玛在孩提时候学会的一首童谣:  “Then am I  A happy fly.  If I live  Or if I die.”  “我是  一只快乐的苍蝇  不管我是活着  还是我死去。”  这首童谣也深深打动我。  自从我们相识之后,我变得多愁善感了。即使站在一棵垂柳面前,我好像也能同它进行一段长长的对话。  1957年5月,我开始在圆明园一带寻找“勿忘我”。找到了,我就把它随手夹在书里。我喜欢它的紫颜色。开始我不认识“勿忘我”,是德国老师赵太太指给我看的。关于“勿忘我”这种野花名称的来历也是她告诉我的:中世纪的欧洲有位骑士和恋人同骑在一匹马上。那女子突然看见在海边不远的悬崖处有一朵不知名的紫色小花在风中摇曳。她说她很想要这朵花。骑士连忙下马去采摘。不小心,掉入海中。  在淹死前,他高举起握着小花的右手,大声对他说:  “Forgetmenot!”(别忘记我)  这个爱情故事非常动人。许多年,赵太太告诉我许多类似这样的故事。从她那里,我远不止是学到了基础德语。她来自柏林。她不容易,远离祖国,同丈夫来到中国。  失恋的痛苦营造了我渐渐走向内心“世界痛苦”或叫“对世界的太息”;造就了我对天地人神四重结构的极度敏感和共鸣,最后是为这结构而惊讶不已。  可以说,正是因为我当年没有得到你,我才渐渐得到了一个世界观。——这是上帝在搞平衡:  神在这里关上一扇门,却在那里打开一扇窗。  是的,在校6年,我的最重要导师不是名教授,而是失恋的大苦闷和反右运动给我造成的压抑。后来我才懂得,这苦闷同压抑相加,对我的成熟是件大好事。所以古人说:“天将与之,必先苦之。”这里又是平衡,对称即平衡。  鑫珊于1977年6月  四、 暮鸦是失恋人的鸟雀  露露:  你是否知道,在北大有好几年,我害怕周末黄昏或暮色苍茫时分。  这是一种心理病,也是一种哲学病,却是一种有益于形成世界观的病。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世界痛苦”。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从李白这些诗句中透露出来的情绪,正是我所说的“世界痛苦”。  先前我同这些诗句根本就不会发生共鸣,受到来自你的打击和创伤后,我开始起共鸣了。——你看,你还是我的中国古诗词的辅导老师。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识读、感受古诗。  我的“世界痛苦”(这是个德文术语,非常深刻,很有用:Weltschmerz)起源于1957年晚秋和初冬,起源于你对我的拒绝和反右运动后对我的处理或政治结论。  你看,你对我的拒绝给我留下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我后来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从这双重打击中找到源头,恰如西方文明(数学、物理学、医学、哲学、建筑和民主政体……)的一切都可以从古希腊人那里寻找到它们的发祥和渊源。  在阅读外文版的传记时,我常看到这样一章的标题:  “拿破仑与女人”,“歌德与女人”,“贝多芬与女人”……  我确信,许多男人的一生发展轨迹或多或少都同女人(一个或几个)有着这样或那样紧密的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转折点。比如梅克夫人对柴可夫斯基及其音乐创作的影响。  他和梅克夫人从没有见过面,只是在通信中保持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两人的所感所思常常是相通的,有时梅克夫人好像也在参与柴氏的创作。正如柴氏在信中所说:  “……我的音乐竟进入了你的心坎里,而你也经历到了我作曲的时候充满着的感情了!”  这样,柴氏把它称之为“我们的交响曲”。  梅克夫人是一个非常有教养且懂音乐的贵妇人,尤其理解柴氏的作品:“在你的音乐中,我听见了我自己,我的气质,我的感情的回声,我的思想和我的悲哀。”(梅克夫人致柴氏)  我们中国人总是避而不谈性,不谈女人,恰如我们没有裸体雕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