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队集合的时候,手套戴在学员们手上,花花绿绿的一片,着实有碍观瞻。班主任老安立即下令,队列里严禁戴与军装颜色相异的手套。
不久,我们区队的男生们的手上,就被武装上了仿佛统一配发的〃制式手套〃,颜色是那种和军装颜色完全一致的草绿色,款式就是那种只露指头不露手背型的。女生们的手套也是一个颜色的,只是多了两朵梅花。据叶小米介绍,为了赶制这批〃军用物资〃,纺织高手郝好同学,周日一整天都在飞针走线,宛如农村老大娘一般盘腿上炕,手脚并用忙个不停,连午饭都是叶小米一勺勺喂到她嘴里去的。不但如此,她还接连好几个夜晚点灯熬油,已经用光了叶小米从军用服务社购置来的8支蜡烛。而同宿舍的朱颜同学显然也是功臣,那些草绿色的毛线,均来自她母亲朱妈妈老人家的无私赞助。
曾经,郝好织就的手套风靡整个军校,上门求手套者曾一度堵到了女生宿舍的楼口。据说因为爱上了这手套,而来向织女郝好示爱的人都冒出头来了。
而今,面对这个学员小老弟的这么一个简单微小的请求,郝好想没想就应下了。
不久之后,一天下午,聚会结束。织好的红毛衣穿在了小林的身上,正合适,他欢喜得两眼放光,对着镜子女孩子一样照个不停。学员们都已经陆续离开,小林穿着新毛衣,却舍不得脱下来。还是早春,学员们都还穿着冬装,可以把毛衣罩进冬装里面去。小林却把军装上衣拿到了手上,只穿着红毛衣就起身告辞了。郝好收拾好宿舍卫生,提上几件换洗衣服,去了军校的浴室。
郝好沐浴而归已是黄昏,老远就望见宿舍的门旁站着个人。走近了,竟是小林,红毛衣还穿在他身上。郝好刚想开口问他,是毛衣不合适了还是有什么东西落下了,却见小林背在身后的双手慢慢移到了面前。他的手上,举着一朵玫瑰花。花瓣红艳,恰似小林白皙的脸上突然涌起的两团红晕。
这显然是一朵郝好已经不再陌生的玫瑰花。郝好站在那里没开门,也忘记了开口去招呼小林。她的心猛地收紧了一下,她忽然有了一种紧张。那种紧张,不是和庞尔初次约会时那种甜蜜的忐忑。而像是教学考核时,站在讲台上最初的那几秒,心里没着没落的晃荡,甚至还另有一丝恐惧。
郝好没去接那朵玫瑰花。进得门来,她也没去给小林倒水递茶,就那么靠着书桌站着,面色沉郁,心乱如麻。在突发的感情进攻下,郝好向来是缺乏应对的经验的。上军校的时候,男生郭福来写给她了一摞厚达3万字的情书,后来那情书不知怎的落到了班主任老安手里,郭福来一下就恨上了郝好。显见是被冤枉的郝好,那一阵子比郭福来还恍惚,在队前值班喊口令总出错。有一次午饭前带队走到食堂门口了,她愣是命令大家〃向后转走〃。
眼前,她左手还提着洗澡的东西,右手握着一把梳子,心里在拼命地找词,想着怎么开口应对这一突发局面。之前她一直把送玫瑰花的人锁定在了同事的范围中。可如今,这个人冒将出来了,竟然是自己的学员,郝好不能不为难。她对小林毕竟有些了解,单看外表,这无疑是个敏感细腻的男孩子。要怎么跟他说,才能既不伤他的自尊,又把自己的拒绝表述清楚呢?此时小林来到书柜旁站住,眼神热切地望向了郝好。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郝好感觉出了不自在,她赶紧转了头,望向窗外迷茫的夜色,心头乱纷纷的。
〃我给你梳梳头吧。〃小林开口了,他取过郝好刚刚随手放在桌子上的梳子,猝不及防地一下来到了郝好的身后。一头乌黑的、发梢还在滴水的、飘散着淡淡的洗发液香气的长发,披散在郝好的脑后,仿佛一挂黑色的瀑布。小林的呼吸急促起来,他伸出了举着梳子的手。
〃你,你,你别动!〃郝好猛然跳开了身子,手下意识地一挥,梳子掉落到了地上。水泥地板上,放出清脆的〃啪〃的一声响。
小林的脸迅速哆嗦了一下,顿时怔住了。半天,他站在那里,一声不出。眼睛里,一束奇异的光芒,开始一点一点,升上来了。他开始微笑。
小林面带那丝奇异的微笑,弯下身子,捡起地上的梳子,看也不看郝好,一路出门扬长而去了。
我脸上蒙着雨水就像蒙着幸福(1)
1
夜幕下,枪声密集,火光冲天。叶小米站在摄影机的背后,眯缝着一双眼,神情专注地望向摄制组忙碌的工作现场。一场野外夜战的戏,已经从天色擦黑拍到了夜半时分。春寒料峭,北方早春的夜着实有几分寒凉,和摄制组的大多数人一样,叶小米身上也披着一件军大衣。可她知道,恐怕只有她这件军大衣是正宗的军用品,其他的都是商店里买来的。这是一个地方的摄制组。
叶小米肩膀上斜挎着一个大大的帆布书包,手里举着一个小录音机,不时煞有介事地对着录音机叨咕上几句。有时她会利用短暂的拍摄间隙,把一旁暂时有空闲的演员请了来,举着录音机对人家做个现场采访。叶小米明显的瘦了,依旧的细黑框的眼镜,头发在脑后捆成短短的一束,这令她看上去似乎清秀了一些。她还不时地和身边的场记和导演小声请教几句什么。看上去,叶小米十足一个娱乐圈里跑影视的勤勉小记者。
到了《战地影视》之后,这已不知是叶小米的第几次外出采访了。说是杂志的文字编辑,但其实干的有一半是记者的活儿,不光要组稿、编稿,还必须及时采写第一手的稿件。去摄制组的外景地采访如家常便饭,对叶小米来说早已是工作的一大部分。可像风景区度假村那一类青山绿水的好地方,叶小米却从来无缘光顾。她去的,都是些荒山秃岭、穷山恶水,最好也就是郊区农村了,但还得是那种不很富裕的农村,多少年旧貌变不成新颜的那类古老村落。
好不容易有一次赶上了拍解放上海的戏,叶小米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乐颠颠地就奔了大上海去了。可一跟摄制组接上火,当即就随了大队人马一头扎进了车墩影视基地。一连一个礼拜下来,光在影视基地里瞻仰仿造的老上海了。想想也是,而今上海城的上空早已是不见天空只见高楼,解放军入城的戏当然只能在做出来的老城里拍了。
离别的列车窗口,叶小米望着无缘光顾的新上海的一派旖旎风景,东方明珠那璀璨的姿容,她一边感伤地摩挲着钱包里整整一沓处女般纯洁的人民币,一边不由深深感叹,其实这有钱花不出去比没钱花的滋味还折磨人呢。谁让她任职的杂志叫《战地影视》呢?版面上要的都是些战争片、打仗的电视剧的拍摄花絮,于是哪里有战争的硝烟,叶小米她就得闻风而动,灰头土脸地往哪儿奔。
形形色色的摄制组一路过来,叶小米更喜欢到本厂的摄制组采访。组里的人说不上个个熟,但毕竟一个厂待着,这身军装又把大家的感情联络得如一家人。拍摄现场,你给出的问题多琐碎,总会有人为你耐心地一一解答。吃饭大家在一个锅里,饭菜说不上多好,可是热腾腾连汤带水的,每回都有人直接给你端到跟前。住宿的事根本不用你考虑,摄制组住的宾馆或者招待所,总会给你留出一个铺位。回程的车票,也早有人替你预备好了。送站的时候,摄制组的军车一路通行,直接就把你送进站台里。火车一开,车窗下送行的人齐刷刷站成一排,用力地向你挥手。千万别自作多情地把自己当大众情人了,短短几天的相处,大家伙儿还不至于如此稀罕你。只是因为你的旅行袋里,临时塞进了美工小李带给老婆的一件风衣,烟火小王捎给孩子的两件玩具,以及制片老马孝敬老爹的两盒茶叶。摄制组的战友们是把实在的感谢,如此表达给了临时充当了快递员的你而已。
我脸上蒙着雨水就像蒙着幸福(2)
而到外面的摄制组采访,人生地不熟,组远人不亲,着实费心费力。眼前,叶小米专程赶来采访的,就是由地方某影视公司投拍的一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时间已近凌晨两点,一天的拍摄终于结束,叶小米强打精神,拖着沉甸甸的脚步,跟着大家一道坐上了回宾馆的车。就着车里的灯光,她睁大双眼,最后一次仔细打量了一下周遭的演员。盯了3天的现场了,她已经抽空对几位一线演员做了专访。应该没有落下的了。回头再看一眼主创人员,也就那几个人,该谈的也都谈了。她在心里盘算着,明天上午去火车站,有哪路车进京就搭上车打道回府了。
微弱的车灯下,叶小米就要收回的目光里,突然撞进了一张笑脸。那是一个穿中式棉袄留中分头的中年男子,正不停地向叶小米笑着,一边不住地点头。一个名气不大、没有引起叶小米采访兴趣的男演员,几天来一直在收工之后,这样殷勤地向叶小米微笑着。叶小米微笑着回应,礼貌地点了下头,犹豫着把头扭了回来。摄制组里,她最怕这种怀才不遇却又热情奔放的演员了,他们的话匣子一打开,写上一整本杂志怕都不够版面的。
睡意袭人,叶小米回到宾馆,简单洗了洗,一头就扎到床上去了,连身上的军装都没脱去。每回出外采访,说不上为什么,叶小米都爱穿着军装去。在这样的时候,她对军装的感情比任何时候都深。
这次采访,制片主任把叶小米安排进了一个化妆组的女孩子的房间。可自打叶小米住进来后,那女孩对她就没露过好脸,先是摔摔打打了一阵东西,之后就奇异地消失了。叶小米见怪不怪。曾经在一个地方摄制组,和叶小米同住的一位女演员,每到夜半时分就梦游一般起身,梳洗打扮,涂脂抹粉,喷在身上的香水,能把睡梦中的叶小米呛得猛烈地咳嗽起来。女演员总是胸罩*一套三点装备完毕,而后径直披上一件风衣,便不带走一片云彩地翩然而去了。天色微明,走廊上出现依稀的人声之前,那女演员一准儿飘然而归,一路小跑着溜回了房间。脱了风衣,也不卸妆,穿着那三点经典,钻进被子就蒙头大睡了。叶小米被她折腾的,唯物主义者的坚定信念一度动摇,真以为自己是见着狐仙她本人了。
〃叮咚,叮咚〃,有人按响了叶小米房间的门铃。时间已近凌晨3点。喧哗过后,走廊上已经是一派的沉寂,这门铃声显得格外突兀。
2
已经沉进梦乡的叶小米拉亮了床头灯,睡眼惺忪地走到门口,一把拉开了门。门外站着的,却不是化妆组的那个失踪多日的女孩。而是一个半老的男人,上穿一件黑色的丝绸面儿袄,下头是黑色的丝绸裤,顶着个夸张的分头,满面笑意。
〃叶记者,你好!〃来人彬彬有礼地伸出手来。叶小米迟疑着伸出了自己的手。是他,那个总是在车上把微笑送给她,而始终没有得到采访机会的男演员。
这个寂寞的人,是那类在荧屏上经常露脸而名字永远不被人记住的演员。其实这类人最好的职业不应是做演员,而应是去当间谍或者干特工,因为他们太不容易被别人记住了,所以是最安全的。所谓他们在暗处,旁人在明处。娱乐记者叶小米当然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因为知名度的局限,她并没有把他安排在此次的采访之列。
〃叶记者,我,只是想和你谈谈。〃他往前进了一步,手搭在门上,似乎想把门再推开一些,〃我非常喜欢看你们的杂志,真的,我每期必看。你的文章写得真好,特别好!这次啊,你怎么还没有采访我呢?看你挺忙的,我想,我干脆自己来找你得了。你是文职军人啊?你穿上这身军装更漂亮了,飒爽!英姿飒爽!我也当过兵的啊,通讯兵!〃那人一口气说了一堆话,跟谁抢话一般连续不断,显见得人生路上孤寂多时,知音甚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脸上蒙着雨水就像蒙着幸福(3)
〃哦,是这样的啊。〃叶小米迟疑着。她马上想到的是,他的知名度肯定不够,在这部电视剧里他也只是个配角,他出演的,是一位戏份不多的汉奸地主。几天里见他一直跟着摄制组,却就是没见拍老地主的戏。他总是在现场待着,有时帮导演递个水杯,给场记小姑娘抱着大衣。有时则跑跑龙套,换身衣服混进群众演员的队伍,扮个路人甲或者村民乙什么的。但当他自报家门当过兵,叶小米的职业神经被触动了一下。这应该是一个新闻点。《战地影视》上介绍的导演、演员这一干人物中,有过穿军装经历的,历来优先。他显然已不年轻了,少说有四十五六了吧,看他那稀疏的分头上,中间的那道缝隙,大得可以开进拖拉机去了。当过兵的人,也不容易。不如,把他归入那个叫〃老兵档案〃的栏目做宣传吧。叶小米的脑袋里,极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