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应了一声,像是还没有反应过来我是谁,就又盯向了窗外。
好一会儿,他回过头来看着我,开口:“明兴,怎么办呢,我白复习了。”
我没有急着回答。
“怎么说呢?高考,既然没人能得满分,那就是说明它是允许错误和失误的。而你,把你这些都看得太重了。”
常立玉:“哦,不,明兴,你不懂,我已经复习一年了。”
我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他,他又看向了窗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应该我最伤心才是,反而,我现在倒安慰起他来了。也许,这一年,我早已习惯了在安慰别人的时候寻求自己的坚强。
我把我的MP4拿给他。“这是我高三听了一年的歌,叫《生命如歌》,你听一下吧!”
他接过,戴上耳塞。
我仰起头,看着车顶。
我的房间里
我把我以前的纪录锁了起来,停在靠背上。静静地,却在来回找着思考的开始端,也没有试着剪掉或梳理。
院子
父亲坐在小板凳上,说:“你复习吧!他呼出的气很重。”
我把手搭在晾衣绳上。“我考虑考虑,可能不。”
“那你也得想想你自己会得多少分,能考上那个学校呐。”
我:“我不是说考虑考虑吗。”
母亲也从屋里走出来,说:“复习吧!今年什么都别管了,咱好好再拼一年。”
“没事儿,我有分寸。”
父亲:“你还不是吃了你这自以为是的亏。什么事也不跟我们商量。你要是早让我知道你在网上写小说,写论文,我不就能早劝你放开这些去学习了吗?你看看你,到头来给家里一个这样的交待。这下连个大学都上不了,你看你弄得那些都有什么用?”
他说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打算回应。
父亲:“现在上不了大学,以后找工作拿这些行吗?”
我没有再听下去,回到我屋子里。关了灯。
我给郭林如打电话:“林如,在家有事没有?明天我们去爬山吧!就是我以前在信上跟你提到的那个地方。”
郭林如:“这几天心情不太好,过几天再说吧!”
“我也是这样。不过爬山就是为了调节心情吗。”
郭林如:“也是啊,我想想…不过,可能不去。”
“怎么,又思考人生呢? ”
郭林如:“哦!”
“其实,你也别多想了。你肯定是把你的错误放大了。”
郭林如:“但愿吧!”
“接下来这段时间准备干吗?”
郭林如:“不知道,没事干。”
我:“对了,告诉你件事儿。我打算用这段时间写个高三的*……”
郭林如:“是吗?你真的太……”
我:“说吧,你想在里面叫什么名字?人生唯一一次给自己取名字的机会啊。”
郭林如:“我……不知道,还是你决定吧!”
……
公共汽车上
我坐在车窗边的座位上。
我没有给林如打电话叫她一起,只是一个人跑到城里闲逛。
……
我上网在网上写道:
首先,我承认自己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并没有努力学习,但我也依然“幻想”着可以通过一年的努力有一个自以为比较圆满的结局,可惜。。。
因为没有时间,我只得把自己的眼光放在那些简易的题目上,离高考还有半年的时候,我月考的分数是不到三百,前面的那些时间,我主要是对课本进行一些理解和初步的概括。那时,我也同时分割性的逐步地对知识点进行学习,由于同学的帮助,成效很明显。
距高考还有一百天的时候,我给我们班写的标语是:酬壮志,百日竞逐&;nbsp; 藐群雄,一生狂歌。而且,那个时候,我不懂的知识点已经非常突出。同时,我也感到了一些时间的紧迫。我在那个时候还给自己的目标是六百分,因为我相信:神话,总要有人来缔造的。我坚信存在着一日千里。我翻开去年的试卷,大致估摸了一下高考试卷的难度。因为我的数学天生就不好,所以,在看完试卷的时候,我以为对这种难度的试卷,可以去挑战120分,老实说,加上其他的科目,对我会达到我的原定目标我并没有太大的怀疑。
在离考试还有30天的时候,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时间的紧张。因为所剩的时间再也无法用月这个单位来计量。那个时候,我考试可以得350,而我真正的知识盲区已经不多,加上前一段时间我在做习题上并没有花多大的时间,所以,我认为靠着这一段时间的高强度的练习,每天提高5分应该不成问题。。。
在离考试还有20天的时候,我也出现了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烦乱,也慢慢地接受了同学们在老师“现实”主义的教导下的妥协。我在无奈之下,不得不把目标放低在520分左右。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检测中,我也确实达到了这个分数,虽然这个分是含有鼓励性的,但我却真正地认为这是“达到”。
高考倒计时上还有7天,在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在压力之下放纵的时候,我依然在为自己的愿望努力着。我自以为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我的起点比他们低很多,我能经受住这压力还在学习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时,我们也接受了一些关于快速提高的方法,我真的以为很有用,我开始再冲击550,取得的效果也很不错。
距离高考还有3天,我才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在压力的作用下,一切已经开始模糊。
高考
我失败了!试题的难度太出乎我的预料,也不与任何一个专家的预测吻合,而我,根本在这个难度上的题目的准备为0。
作为一个已经20岁的男孩子,不同与女生的是我们必须要考虑未来,考虑我们将要支撑的家。而如此的我,又能如何?命题专家的一个任何的出其不意,对我们来说,都是灭顶之灾。这不是创新,因为任何的考试内容并没有突破任何条框,题型不变,任何的难度都是一个字:死。它所有的,只是在题型的约束之下,自以为是创新的对我们的玩弄。
我们的人生经受不起的玩弄。请深思!!!
我家院子 黄昏
父亲又坐在小板凳上,说:“不复习就上个专科吧,学个好技术,以后也可以养活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这时,我竟然有一种逃避。我想我是为我昨天的那句不复习后悔了。我根本没有想到那句话会有这样的改变父亲决策的能力。我无法适应这以前没有过的对人生决定权的拥有。我没有考虑自己为什么会经受不起这重负,止是不敢面对。(也许就是这个决定了我又要再复习一年。青春,总是幻想着成为一个主导,却没有再加深意识到这主导之中更是一种责任,我们经不起的重负。)
母亲从厨房走出来,说:“要我说你还是再复习一年吧,今年的事就都别想了,咱再拼一年。”
“我还没想好。”
父亲:“那你什么时候想好啊?”
“不知道。”
我又回我房间去了。
我的房间里
我拿起电话。
我:“喂,林如,怎么样了?”
郭林如:“哦,我今天也刚从我们学校回来。”
我:“准备报哪儿?”
郭林如:“考不上啊!考那么点分,可能又得回来复习。”
“哎,我家里现在也逼着问我这事儿呢,我现在很乱,还没想好……哦,对了,明天县里有个关于报志愿的讲座,我可以给你预订个座位,你去吗?”
郭林如:“我觉得那没用。”
“嗯,反正明天9点开始。你要去的话在这之前给我打个电话,我去接你。”
郭林如:“哦。”
公共汽车上
我又坐在车窗边。
林如还是没有去。那个讲座也只是一个学校的宣传。我准备和付京晓一块去的,不过在我们出发往武汉之前我改变了主意。我想到了一个北大的学生在我们学校作演讲时说的一句话:没有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我真的也不知道,真正对我的决策起决定作用的是林如,还是这句我以前从来都没有相信过的话。或者,我选择复习,是对社会的逃避。
我家院子
父亲还是坐在那里。他说:“为什么不去了?”
我想好要复习了。
父亲:“你看你,你早说不就不用这么来来回回的……”
我没听他说完就回了房间。
我的房间
我没有开灯,靠在墙上。手机的背光把屋子染成了幽蓝。
“喂,林如,我想好要复习了。你呢?”
郭林如:“我也已经跟老师报名了。”
听到这句话,我很兴奋,真的像是我的这“冒险”有了底落。我接着说:“本来打算去武汉的一个电脑学校看看的,不过没去。我想好要复习了。”
“怎么回事?”
我:“因为以前有个北大的学生说过:没有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现在知道了,高四,就是挑战自己,就是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所以……”
郭林如:“哦。”
“我找找看吧,可能回转到你们学校。而且,改学文科。”
“是吗?”
我:“嗯。我做了个滑稽的表情。”
第二天清早 院子
父亲又在那里。见我出来,说:“以你今年考得那点分,再复习一年会有把握考上个二本吗?”
我:“不知道。”
“怎么能不知道呢。复习,应该有把握、有自信才行。你不是还转文吗,文科那东西,你会赶得过来吗?”
“不知道。”
父亲:“你看你……一点自信都没有。”
我跑了出去。
也许正是因为父亲在这方面的不懂,他希望我可以自己运筹自己的一切,所以他永远是这样追问着。可惜,我并没有因为父亲在这方面的缺失而从自己那里补回来;可惜,父亲这个过来人的理论和我这个没有亲身经历的孩子的践行是两回事,有些东西,是必须要自己亲身体会过才能懂的,其它的一切都替代不了。
公共汽车
我坐在车窗边。拨通了给郭林如的电话。
我:“喂,你现在在哪呢?”
郭林如:“在我们学校,怎么了?”
“没什么也,就是我家里问我有没有把握明年考上个二本。我不想说,就跑了出来。”
郭林如:“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应该跟你爸好好谈谈啊。”
“我没办法,如果我说我能考上,他也不信的。”
郭林如:“那你也得好好地跟你爸说说呀,毕竟……”
我:“嗯,我知道了。”
郭林如:“你早点回去啊,别让你家里担心。”
“哦。”
我挂断,然后又顶着车窗外。
对于不可捉磨的复习,我们也是一样。升学还是复读,我们的选择同样是无奈之下的无奈。未来,我们根本无可预见。把握有几成?我也只能说一个“不知道”。而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对我们来说,到底也是太突然啊。
我,是无奈地留给家人无奈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八)
(八)
教室
我又坐到了一摞书后面。
我没听老师讲课,而是在写自己的剧本。
刚开始,哪个学校都不接受我,说我今年考得分数太低,复习一年也没希望……虽然我自己说我会努力地拼一年,但学校不给机会。最后,我不得不接受我原来的学校所提出的选择艺术考试的条件……
闪回 回宿舍的路上
我一边走一边给郭林如打电话。
“喂,林如,我们学校非要我学艺术才肯收我。我没办法答应了他们学美术…”我呼出一口气,接着说:“可我真的不想学。”
郭林如:“怎么了,你不喜欢?”
我:“也不是。还记得我以前跟你说过的那句话吗?没有高四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可我……我希望的高四并不是这样的。”我说得很慢,吞吞吐吐的,她没有打断我,只是耐心地听着。
郭林如:“那你觉得学美术怎么了?”
我:“呃,不是。也不能说我不喜欢这东西。我已经下定决心要拼文化课一年的。而且,文科那方面的东西我都已经准备得好好了……”
郭林如:“你还是学这个吧!你是不是又觉得对你来说学美术没有挑战性吧!”
我:“哦,是啊。还有就是……说得深一点,我根本不能接受现代的艺术观念。”
……
教室
我还是在我的位子上写着。
后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