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记得绿罗裙-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云蔽日灰朦朦,我们的情谊艳如霞。

  什么东西念有尽,什么东西读不完?

  英语字母念有尽,我们的情谊读不完。

  什么东西擦即去,什么东西洗不掉?

  伤心往事擦即去,我们的情谊洗不掉。

  什么东西有终了,什么东西不会停?

  此诗到此便终了,我们的情谊不会停。

  不会停——!

  “好诗!好诗!只是题目叫什么,叫什么东西?”郭轩问道。

  大家一阵哄笑。

  “题目叫《What is it》,是模仿刘三姐山歌写的。”梁彤答道。

  “好了,节目表演完了,下面是游戏时间,奖品既神秘又丰富,大家一定要踊跃参加哦!”许盈由道。

  “书我们越读越厚,游戏我们却越做越少。今晚我们一于玩个痛快!”郭轩大声附和。

  于是整个课室都闹翻了天!女生,不扮淑女,男生,尽呈玩性,墙角的奖品很快就一扫而空了。

  “《毕业歌》!”

  “《友谊天长地久》!”

  歌声响彻,何夕今夕!

  和许盈由继续就读同一个班的心愿,就如夏天傍晚室外那些盘旋在头顶的粘头蚊嗡嗡地笼罩着马尾。天啊天,地啊地,分我和盈由在同一个班吧!同一个班,同一个班……如此的心念他每天不知要重复多少遍,最后竟成了条件反射,强迫症地频繁默念。在睡梦里、在路上、甚至在白日梦里都是些他和许盈由在同一个班里上课、开小差,课后嬉戏的情景。

  思从何来?因自我显于内她(他)却美于外?

  思又何往?……

  思学记六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到了初二这一年,马尾、莫戏文等十个同学成立了一支足球队,名号为千里马。千里马汇集了全级的足球精英,可谓一时无两。其时社会正掀起一轮足球热,镇里几乎每一间中学都有一支乃至数支自行组织的业余球队,名称都是些雄性的词。一到周六周日就相互约着打比赛,并美其名曰以球会友、周游列校。嘉荷中学作为重点中学自然开风气之先,高中的师兄们已率先成立了第一支球队,名曰雄师。

  千里马是校里第二支成立的球队,年轻人的青春志趣和组织热情就如往火里泼油般熊旺。大家凑钱,买球鞋、买队服、买足球,分号码,印球衣,不亦乐乎。行头齐了,踢球的热情就更高涨了,几乎每个下午都训练,有好事者更是中午都脚痒,顶着垂直九十度的烈日在练球。这是一种纯开放的热爱,只有放,没有抑。

  由于场地只有一个,放学后要踢球的人却不下四五十人,于是乎球门前经常站着三四个守门员,球场中有三四个足球翻飞,一众踢球者左冲右突,躲闪腾挪,磕磕碰碰,左呼右喝,蔚为壮观。

  当时学校的足球场还是个黄土场,踢起来沙尘滚滚的,从外面看去,宛如一个巨大的蛋黄。不过人在其中,却并不察觉。莫戏文据此还编了一个笑话,被马尾选用登在级报《青春年华》的“我写你笑”栏目里:有一个小和尚,修道没多久。有一天问他师傅:“师傅,请问我们为何将这个世界称为尘世?我好象看不到有那么多尘土围绕着我们啊?”他师傅便答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傅,我只问你尘土,你怎么跟我说庐山啊?”小和尚不解。他师傅摇摇头,便带他来到嘉荷中学的泥土足球场,上面的四五十号人正踢得沙尘滚滚,“看到滚滚尘世了吧。”“看到了。”“现在你走进去,呆一会再出来。”小和尚进去后很久才满头大汗地出来,他兴奋地说道:“师傅,师傅,我明白了!”“那你说说给为师听听。”他师傅甚为高兴,看来这小徒弟虽然不懂诗,但悟性还挺高的。“里面踢球很好玩,我舍不得出来了!”“我是问你如何明白世界即尘世,你怎么说出这“舍不得”的俗语来?”他师傅生气了。“师傅,你看,世界=舍不得,舍不得=踢球,踢球=尘世,因此,世界=尘世”。

  虽然编得有点勉强,倒是蕴含着对踢球的崇爱。

  这是一段快乐的日子。

  马尾后来写了一篇小文《足球兴趣》以记这一段日子。

  足球兴趣

  我所学的道德与责任全部来自足球。这是加谬尔的一句话。

  这可能是一句夸张的话,却也未必是太夸张。当然,学习是一个差异化很大的东西,有人一花一世界,有人一世界都未必有一花。

  我对足球的热爱可谓是一触即发。记得是小学三年级,突然有一天,班主任给我们男生发了一个橙红色的皮球。我们对足球的爱就这样一触即发,不可收拾。

  下午一放学,一班人就抱起足球,蜂拥着冲去操场,以篮球架为球门,分成两队踢。有时脚痒,课间十分钟都冲出操场去踢一会,上课铃一响就风一般地冲回教室,满头大汗、一身泥土地坐下来气喘吁吁地上课,看起来倒像很有上课热情的样子。当时不觉得,现在想起来也还要谢谢周围女同学们对我们身上臭汗的包涵。

  到了初二这一年,我们一班同学成立了一支足球队,名号为千里马。千里马汇集了当时全级的足球精英,可谓一时无两。我们每周都会周游列校与其它学校的队伍比赛。同级的对手,几乎并不血刃就能取胜,只是不如实力较强的几支高中球队。

  记得学校球场旁边有一棵大榕树。每次踢完球后,我们都会坐在大榕树下的泥地上休息。虽然身水身汗身泥,甚至经常有些檫伤淤伤,却总是颇为写意!榕树之下,运动之后,汗水沿着脸颊、手臂流淌,望着泥土场上泛闪的磷光,时有凉风吹过,人生之乐庶几近矣。

  有时,场边偶有一位、二位、三位、数位漂亮女生经过,便互相嬉戏打闹一番,以期引起她们的注意,引其明目善睐过来。成之,便哄然而乐,不逞,亦足自娱。

  这实在是一段快乐的日子。现在想起都令人神往。

  看足球比赛则是另外一种的享受。

  记得最早看的比赛是1981年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对新西兰队。中国队1:2失利,失去进军82年西班牙世界杯的资格。那种长时间落后却追不回来的无助,和伤痛,越年难忘。当时伤心到睡不着,伤心到哭。类似的比赛还有1985年中国队输给香港、1982年世界杯巴西输给意大利、1986年巴西输给法国、1990年巴西输给阿根廷。这些伤心失意逐年累积,令人好生郁闷。直至1994年巴西队历经二十年磨难终于捧起大力神杯!我才一并释怀!

  这些是投入而伤心的比赛。当然,足球还有大量精彩而开心的比赛!只是回忆时,伤心事跑的速度比快乐事快,固往往先涌上心头,也就先说了。

  接着说说快乐的事。

  看精彩足球比赛时,当场的那种刺激、愉悦的混合感,非常令人享受。日后想起或重温也是齿颊留香、娇兰吐芳。每次见到自己喜欢球星的精彩表演都会愉悦不已,其所引起的身心美感激荡,一点都不比自己见到心仪的女子而引起的逊色!虽然依然未出孔夫子所说的“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的樊篱,但能“见好球如好色者”,也算不辱使命了吧。

  除了看精彩比赛时的快乐,还有精彩比赛来临前那种等待、想像快乐的快乐!比赛前两三天整个人就已经快乐起来了!快乐是“快”的,很难keep着,我们能keep着长久一点的可能惟有这些等待快乐的快乐了。

  还有,聚众在集体宿舍看球、到酒店租房看球、到有电视的餐厅看球(那时还没有什么酒吧),总之一群人发情一般到处找有电视的地方看球,这都令人难忘!现在能看到的比赛感觉太多、太方便了,反而有点意气阑珊之感。看足球的报道评论亦复如是,那时候媒体还没这么发达,但那种遍寻各种报纸、杂志,找到后如饥似喝地阅读的快乐已很久很久没有了。

  再有便是对球星偶像的崇拜。那时的球星没有现在多,球星的更替也没有现在快,容易培养深厚感情。我想列出这么多年来我私爱的球星名字:济科、鲁梅尼格、莱因克尔、马拉多纳、罗马尼奥、贝贝托、巴吉奥、哈吉、斯托伊科维奇、莱因克尔、加斯科因、大劳德鲁普、小劳德鲁普、罗纳尔多、德尼尔森、齐达尔、小罗纳尔多。马拉多纳比较特殊,因为他是我挚爱球队巴西队的第一对头球星,90年更是与风之子卡尼吉亚联手淘汰巴西队而对他感情复杂,但其球技的确令人折服。同样齐达尔98年两个头球击败巴西也让我心有戚戚。也可见凡事没有完美,即使单纯如偶像崇拜亦复如此。

  说到球技的美感,巴西人德尼尔森的1998年世界杯上的过人身姿令人一见难忘!百看不厌!德的过人动作可以说是足球技术美感的一个生动和高峰的体现!可惜他上场时间不多,而且那场比赛巴西也最终输给法国队,令我深感遗憾。看德尼尔森的表演就像看《围城》中对唐晓芙的描写,看唐晓芙的描写是逐字逐句地看,看德尼尔森的表演就是逐秒逐格地看,都是越看越想看、越看越喜欢、看完又想看!看完《围城》连连困惑和叹息钱锺书对唐晓芙的着墨实在太少,太少;看完德的比赛则连连困惑和叹息加扎洛包括02年的斯科拉里对德尼尔森的使用实在太少,太少了!对此总是心有耿怀,视为人生一撼!

  球星的迟暮退隐则特让人伤感。看着挚爱的青春偶像一个一个地老去,远离舞台、远离视野、远离音讯,自己也四年四年地老去,谁能不唏嘘伤怀?但我们可以这样想:这是大自然无情而又智慧的必然规律,台上人终归要走,但让舞台永远留着,留着给后来者。只要舞台永远留着,美好的东西便会再现!很多美好的东西过去了便不再回来,世界杯却每四年都给你回来一次!有未退的旧爱,也有跃起的新星,旧爱和新欢济济一堂,精彩与悬念胶着纷呈,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设计,一种生活的恩赐?!

  我不大会去思考心仪的人其魅力所在的原因。但对于心仪的足球,却有兴趣去思考一番。可见人和物毕竟还是不同。

  思考的结果,窃以为,足球之所以有魅力,原因有:1、限制手。2、场地大,门槛低,也不用什么装备。3、规则简单。4、跑动的是脚,控球的也是脚,合二为一。5、脚的灵活性适中。这样,技艺发展的空间就大。难,同时又不太难,难与不难之间,想象空间就大。6、比赛人数比较多。7、追逐、过关、超越、射门、中的、合作,这些人类固有的天性,它俱而有之。8、结果难预测。很少有东西能糅合这么多好的东西在一起,而足球做到了,自然便饱含魅力,不可方物了。

  既有忘我之乐,又少痴缠之苦,除了我们的兴趣之外,要想出第二物怕且不易吧?

  千里马足球队的名气渐大,号召力也与日俱增。想加入球队的人越来越多,球踢得好的人也越来越多。球队人数也增至二十多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人踢不上主力,到了高一,马尾等几个创队的老队员随着新人的崛起已逐渐沦为替补,老是坐在场边上不了场或只能上去踢一会儿,心里自然有点不舒服。曾经团结一致,诚意拳拳的球队面临分裂。到了高一下学期,马尾等几个替补队员相继离队,改踢杂牌军,主力队员则与初三师弟的另一支球队主力合并,改了另一个队名,继续竞技之路。合并的球队实力保持得不错,只是球队的风格和气质已变得和当年的千里马队不大相同了。这是马尾退队后去看这支新队伍一些比赛时的感觉。作为当年的二大球星之一,现在却作壁上观,也难掩几分失落和落寞。

  在千里马队成立的同一时期,梁彤、潘晓仁、马尾、郭轩、陆卓珊五人在语文老师刘老师的鼓励下创办了一份初二级报《青春年华》。总编辑是梁彤,潘晓仁、郭轩负责刻版,马尾、陆卓珊负责版面设计。原来计划是办周报,星期天上午印刷,星期一发到同级同学手上。一番雄心壮志,热情洋溢之后,稿源却成了个最大的问题。开始二三期,几位编辑拿出自己一些私家货顶着还算凑合,但当这些私家货用完后,投稿的同学仍甚少,只能大量用文摘冲斥版面,文摘多了,整份报纸就少了亲切感,反应也就自然不佳,加上每周出一期亦太过辛苦,现实屋檐之下惟有低头,周报遂成了月报。《青春年华》除了一些记录学生生活的文章、学习心得、百科小知识之外,还开了二个纯原创的专栏, 一个是“我写你笑”,另一个是“我写你别笑”,分别供大家匿名发表一些不知好不好笑的笑话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