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行街在哪啊?你挺能逛街的吗?”
“没有,我只是星期天,没有课的时候才出去走走。步行街就在十字街的左边,很近的。你数学很好吗?” 夏云也开始无话找话。
“不敢说好,还行,中招时,90多分。”
“那你还说不好啊,已经很好了,我才的72分。”
“那我比你好一点了,不过数学拿一百分的很多的。”
“我觉得现在数学挺吃力的,老师说话太快了。”
“我因为觉得老师说话快,不过讲的挺好的。”
“唉,没有办法,我对老师很挑剔的。”
“现在不是你挑老师的时候,你必须适应老师。”
学生在学习之余一般都会看看课外书,夏云也爱看,总能从书中感悟到许多东西,偶尔还写一点文字。早在初中时,夏云就曾经写过几首诗。还向《中国青年报》投稿。那首诗的名字叫《春天的脚步》夏云感觉写的挺好的。全诗都洋溢着一种春天的生机与气息,可惜没能发表。另外还有几首,现在夏云连名字都记不起来了。夏云似乎天生就有那种写诗的细胞,上小学时,数学题半天做不出来一道,而诗却能够背很多。那时也不知道诗是什么,只是凭兴趣就背了起来,并且背的很快。初中时又看了好多,结果就写出来了。夏云初中时还向报社的一个征稿活动投稿,没有给母亲说,是自己用零花钱悄悄投的。通过了那次活动的预赛,但决赛需交一定的费用。夏云高高兴兴地告诉了父母。谁知道父母不同意,害怕上当受骗,夏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遗憾。报社还把样报寄给夏云,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是一个很不错的报社,很出名的,夏云觉得应该不是骗人的,但她很听从父母的话,后来也就没有再提那事,安心考高中了。
夏云读到一篇一位文学爱好者写的文章;文章中写到他向往北大,称北大是文学的天堂,未名湖是诗的摇篮,湖畔的八角楼是诗的灯塔。那位文学爱好者崇拜戈麦,他要去北大,以北大人的身份去北大,去那里凭吊他的老前辈戈麦。文章配有关于北大的图片,未名湖的水,岸边青青的柳树,还有湖畔高高的塔楼,树下的林荫道上读书的学子。
夏云找了许多戈麦的诗来读,同时也发现了许多北大的诗人以及她以前不知道的诗人。穆旦,江河、顾成、徐志摩等都是那时知道的。这篇文章让夏云也开始喜欢上北大这个诗人的摇篮,那片青春芳草地。
秋天终于来了,秋雨伴着秋风一起向这个城市袭来。星期天,宿舍没人,夏云一个人在宿舍看书。窗外有一棵很高的树,树叶已经黄了,时时有风吹过,在风与雨的交加之下,一片片树叶随风落了,夏云忽然就来了灵感,觉得那落入水潭中的树叶像一片小舟。
一叶小舟
风雨之中
几片树叶随风在空中舞着
时而被风吹起
时而有被风吹下
有的已渐渐落地
有的还在随风飘去
一片树叶落在了一汪浊水之中
树叶在水中打着旋儿
像一叶小舟在体验风浪
像一叶帆船漂泊在惊涛骇浪
又是一阵风吹过
树叶纷纷凌落
几点雨打下来,叶落在水中
水翻动着轻微的波纹
树叶无助地飘荡
很久没有写过诗了,没有想到竟然又写出一篇,读过夏云觉得非常满意。
听陈微说,同一母校在一高的不只她们俩,王斌也在这个学校,可是夏云并没有遇见过王斌。大多数时间大家都在教室学习,而王斌更是视教室为战场的任务,所以在校园撞见他的可能性就很小。在初中时是年级的尖子生,如今仍然是学校的好苗子,听陈微说他是三班学习委员,并且是学生会成员。
又过星期时,夏云没有回家,陈微就和王斌同路。陈微拿的东西太多了,就让夏云去送她,夏云送她的时候见到了王斌,确切的说是她和陈微在男生宿舍门外等了一会后才见到了提着书包出来的王斌。
“王斌,你也在这个学校,我怎么从来也没有见过你呀?”见了王斌他们,夏云主动和他打招呼。
“我不也没有见过你吗?你们班另外几个来高中的呢?”
“你说杨辉、刘玉洁他们啊,他们在分校呢,按说你也应该在分校啊,怎么分过来这边来了?”
“我不想在那边,就要求过来了,这边多好,在县城里。”
“是呀。学校总是对好学生特别照顾,想去那边还去不成,不想去那边的却可以离开。”
“你怎么想去那边呢?在这边多好啊。”
“那边安静啊。”
“你要早说,我给你换喽。”
“谁知道你想在这呢,你看咱学校过来的谁想在这边啊,都在分校,就你过来了,那边都是好学生,学习气氛也好啊。”
“不见得,想学习,在哪都一样,不想学习,在哪也学不好。”
“话这么说,可环境也很重要啊,你没有听说过《孟母三迁》吗?”
“听说过啊,还听说过《闻鸡起舞》呢。”王斌毫不相让。
“唉,你们俩吵架啊。”一直想插话却插不进来的陈微终于可以插上话。
“没,我们在辩论呢。”夏云对王斌的毫不相让不以为然。
“夏云,你自制力不好吧。”王斌说。
“谁说的?”
“我感觉,要不然你把环境看的那么重要?”
“算了,你们俩有完没完。车都快来了”
十 归去来兮
送走他们后,夏云一个人回了宿舍。分校有教室但是没有实验室与电脑室,所以分校的同学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来一次,每次见面就像阔别的朋友一样亲热。毕竟不在一个地方,而好友之间总有太多的话要说。夏云、刘玉洁、杨辉是初中的好朋友,他们还约定要读同一所大学呢,可惜高中时就被分校分开了。
秋天越来越深了,而冬天也越来越近了,期末考试也为期不远。夏云待在教室的时间也更长,其实大家都在用劲,大有都要在期末考试中一较高下之势。同桌董辉也总在教室里,刚好夏云可以问他数学题。每次问他,他都讲的很仔细。
日子在飞速流转中,终于,一个学期该到头了。期末考试过后,大家便可以回家了,考试后的第二天,不到中午,校园里就人影寥寥了,除了住在学校的老师和个别同学以外,大家都归心似箭,还没顾得上道别,大家都已经走了。夏云觉得自己考的不是太理想,回家时背了很多书,想要利用寒假时间复习一下功课。
母亲的溺爱总会使人变的懒惰,滋生很多缺点。在家,夏云几乎什么也不用做,只是偶尔在母亲忙不开手的时候帮帮忙。夏云回家时带了很多的课本,本来想好好看书的,可是总挡不住电视的诱惑。每每有伙伴寻找玩伴,也总是在最后一刻没有坚守在书桌前。寒假已经接近尾声,可是夏云的书并没有看几页,电视剧道是看了不少。
按照习俗,新年是要穿新衣服的,这样就代表着万象更新。虽说是过年,也没有什么新花样,依旧是当地流传下来的习俗。放鞭,吃饺子,穿新衣,走亲戚。童年时对过年的兴致其实并没有留下多少,青年时更是渐渐流逝,往后的就只能是怀念。日子的匆匆,在玩耍时没有在意,在意的时候往往已经流入昨天,变成英语中的一般过去时。
新年并没有多少感动,更没有多少改变。十几年的穿越,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而已。
再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毫无例外的就是要看分数了。夏云考的还不错,比想象中要好一点,有一定进步,但是没有董辉好,主要还是因为理科的分数差的太多。
大概是寒假还意犹未尽吧,刚上课的前两天,教室里几乎都没有安静过,一个寒假没有同学,见面格外亲切,都在谈论寒假的趣事。而班主任一进教室,立刻就会变的鸦雀无声,埋头装个学习的样子。这一次大家的兴致可能是太高了,班主任已经站在讲台上了,下边还有同学在说话。甚至班主任开口说话时,还有人在小声的说着话。
“都在说啥呢?年已经过完了,大家也该收收心了,新的学期都已经开始了。”班主任话一出口,教室终于安静下来。
“座位已经坐了一个学期了,这学期咱先把座位换一下。”顿时,教室里边又沸腾了。坐了一个学期的座位,有的同桌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有的可能坐在一起并不合适,等着换位调个好同桌。
听着老师在讲台上面说要调换座位,夏云木然的坐在位置上。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只要别和陶飞坐在一起就好,其余的则无所谓。尽管没有再和陶飞发生摩擦,但夏云的心里始终耿耿于怀,夏云自己也不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总觉有一种无型的压力在阻碍着自己。思绪回到调位置,看看同桌,只见他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以后就不能和你坐同桌了。”董辉嘴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夏云弄明白了什么意思,还没来的及回答,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到教室外边的走廊上,然后按照成绩排位置。调换位置后,夏云没有也没能和董辉再坐同桌。
高中读的书多了,夏云就越来越想写点东西。灵感也时常光顾夏云的头脑,她专门买了一个漂亮的笔记本来记下下那些心里认为美丽的文字。没和董辉坐同桌后,在学校里见面时,他们还是会很热情的打招呼。
“夏云,外边有人叫你?”下午吃过饭后刚坐进教室,就有人来找夏云,她带着不情愿,一边往外走,一边张望看究竟是谁。
是陈微,她转告夏云有人找她,正在宿舍里呢。 夏云带着满心的疑惑跑去宿舍,看到了正等在那里的爷爷。爷爷给夏云带了一兜水果,然后又给了夏云一百元钱。其实在夏云的概念里其实爷爷这两个字非常的陌生。爷爷的突然来访,触动了她心里亲情的弦。夏云自从心里开始有爷爷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开始怨恨爷爷和奶奶,因为父母总是会因为爷爷和奶奶吵架。在彼时夏云幼小的心灵里并不能分清楚谁对谁错,所以情感上面只能偏向自己的父母。父母的吵架让夏云撕心裂肺。 记得有一次,父亲从爷爷家里回来就又和母亲吵了起来。夏云睡在自己的房间里,听着他们一声高过一声的吵骂,泪水默默的顺着夏云的脸颊往下流。几乎父母的每一次争吵都是因为爷爷奶奶,所以父母每争吵一次就会加深夏云对爷爷和奶奶的怨恨。在夏云妈的话语里,“老鬼”就是奶奶的专有代称。 。 想看书来
十一 班长日记
化学自习课,老师因为有事,就让课代表把刚改好的作业发下来让同学们自己先看下错误的地方,下次自习课的时候再给大家讲解,另外的时间让大家用来预习功课。但是这样的自习往往会变成自由时间。
“夏云,让我看看你的那个笔记本。”课代表刚发下作业,传达了化学老师的意思,坐在夏云前座的班长李羽翔就转过来借东西,同时教室里各种声音也开始起伏。
“都在桌子上面的书堆里,你自己找。”夏云以为他要借自己的笔记。
“不是这些,是那一本黄色的。”
“没有呀,我没有黄色的笔记本。”原来他要的是那本自己经常写文章的笔记本,那上面写有一些诗,夏云并不想让别人看到,就撒谎说没有。
“我看到你那天在往上面写什么呢,有什么秘密不想让我看到吗?”
“真的没有呀!”
“肯定是你写你男朋友的所以不想让我看吧。”
“你说什么呀?我那有男朋友。”
“那你为什么不让我看还撒谎?你要是真的写你男朋友的,那我就不看了。”李羽翔人挺好的,就是有时候说话不注意分寸,夏云被他张口一个男朋友,闭口一个男朋友,说的没有办法,想想也没有什么,就是自己写的几首破诗,又不是情诗,就准备拿给他看。
“那好吧,不过你的让我看你那个绿色的笔记本本。”那个绿色笔记本是李羽翔写的日记,夏云想这么给他说的话,他或许因为不想让自己看他的日记本就会不再坚持看自己的了。出于青春期的好奇心吧,夏云其实也挺想看看作为班长的李羽翔到底写的什么日记。谁知李羽翔毫不犹豫的就把自己的日记本递了过来,夏云也只好把自己的本子递了过去。
那个本子的确是李羽翔的日记,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年月日,时间,地点,并且还涉及一个女孩,只是日记中没有提到女孩的名字。
“今天晚上,我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