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炒出来的。
那为什么读者会喜欢?因为这种原因,我们开始做“花衣裳”组合,我觉得我必须要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畅销了才会有人关注你。一做就尝到了甜头,“花衣裳”时期,我们疯狂地出了十几套书,总销量加起来超过了100万册,而原来不过是五千、一万。图书需要一些附加的东西,我有时候会觉得,写书的乐趣和做书的乐趣是一样的。当然,书的销量上去了,就有人不认同你的作品,学者专家会认为它是炒作的东西,愿意仔细去看的人不多。这里边似乎有一些很难全的东西。
(3)“花衣裳”时代终结
读书报:我注意到,刚才你提到“花衣裳”时代。这是否意味着“花衣裳”组合已经过去了?
饶雪漫:这是不应该否认的事实,而且否认它是很愚蠢的。但是,如果把这样的事情衍生到对个人的攻击,就很过分了。大家都觉得,一个组合解散,肯定是因为内部的矛盾,所以分崩离析;但是这样的一个组合是非解散不可的。
作家创作是很个人的东西,美美(伍美珍)写小孩的东西就活灵活现,我写不了她那么好;但青春期的孩子,她的把握就不如我;雨君(郁雨君)的速度慢,被我们拖得很难受,她自己的形容就是,“你们是飞机,我是老黄牛”,这个时候,她应该缓下来,慢慢写她自己的东西,所以,最近她出书相对就少很多。非要把这些人强拉在一起一直出书,是不是不太合适?我们一共出了十几套书,我们的共性已经结束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最准的位置。
附:一篇来自2005年的专访(2)
“花衣裳”是很好的东西,但是它的使命已经结束。它是一个试验品,而且它最终成功了,它推出了一个品牌,给了人一种启示,在图书市场它有了风浪,而且它是靠自己做的,是“民营”品牌,所以我觉得很骄傲。现在,我始终会说,我是从“花衣裳”里边出来的。我并不觉得,饶雪漫这个品牌会比花衣裳有更多的含金量。经过一个时代了,人不会嫌弃那个时代,只会怀念和感激。我们三个人对“花衣裳”时代都会心存感激。
读书报:那我们姑且命名现在为“后花衣裳时代”。就写作形式而言,组合和“单飞”各自利弊是?
饶雪漫:前期,在自己没有名气,需要去打天下的时候,组合肯定更有用;但是,当有出版社愿意做你的书的时候,组合就会限制个人的发挥。比如,大家都做一个选题,你就没有选择,必须去写这么一个东西,三个人至少大体内容要一致,就失去了个性的东西。到了后期,“单飞”没有弊,只有利。
(4)图书的“娱乐化”革命
读书报:你现在推出了国内首套以作家本人名字命名的连续出版物《雪漫》,还成立了雪漫创意文化传播公司,今年你的活动也很多,比如杭州征选影视剧角色,苏州举办“超级女生文学夏令营”,你对自己的定位好像不仅仅是作家。
饶雪漫:其实我对自己的定位一直就是,单纯的写作。但是我的书首印量都很大,出版社会有压力,希望作者全力配合做推广。所以,不得不做。《雪漫》连续出版物我宁愿不做,因为我很累。但是,我们很多孩子的作品需要发表的园地,我目前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人愿意投资,我就觉得我有义务有责任为这些喜欢我的孩子搭这个平台。
所以,写作者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能光考虑自己了。首先你得考虑出版社的利益,与你合作的人的利益,你的读者的利益。
读书报:你的很多作品,包括为书写主题曲,由歌手演唱,找模特拍照为自己的书做插图,可以说,正如你自己所说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很浓厚的小说娱乐化的倾向。对于小说娱乐化这个现象,有人褒,有人贬,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饶雪漫:这个概念首先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冯海(编辑)提出来的,她是说图书的娱乐化革命。我想,图书本身首先是一个娱乐化的东西。比如说,《诗经》是颂读的,明清的小说其实是说书的形式,元曲,它是唱,文学自古以来和这些东西不可分割。一本图书里边,不能只带给读者一个小说的概念,我希望他们读我的东西能得到更多。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很认真地去看图,但我的一些读者对图非常感兴趣,他会看我的插图里边非常细小的字;我们希望能够给读者一些附加的东西,像《校服中的裙摆》,一些CD;主题歌,模特啊,我觉得这样做很好,我自己翻的时候也很有新鲜感。
图书娱乐化,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褒有贬,我不会介意,但我做这个东西,会不会有意义,它对图书市场会不会有新的冲击,这才是我关注的。我后期做的一些书,你可能会看见更强有力的娱乐推荐手段。说不定以后我的新书发布会会成为很多圈子的人的聚会。
我想应该朝着这个目标更多做一些东西,让图书更加多元化,让图书有更多的人接受,让更多的人读它的时候能够享受到附加的乐趣。
('END')
txt小说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