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世界我的梦(姚明口述)-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三章 我看中国篮球(6)
  
  改变国家队的打法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队员们都来自不同的队伍,各个队伍都有自己的打法。另外一个问题是国家队的12名队员,是从16位参加训练营的队员中选出的。与这16个人相比,其他队员水平落差非常大。这些队员就不会太努力地训练和打球,因为没有好的球员能够替代他们。
  CBA和国家队可以从NBA学习如何训练。我对在火箭队的第一次训练感到十分惊讶,安排 得非常紧凑。我们从投篮运球到训练战术中间没有时间间隔,每个人都百分之百地集中精神在打球上。在中国训练的时候,候补球员知道自己不会上场太多,所以不太努力。他们也知道在常规训练后,教练会为他们安排另一场训练,因此在第一次训练中他们从来就不太认真。
  在国内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进行力量训练。我第一次伤了脚的时候,因为不能打球所以只能进行力量练习。但是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在火箭队,有一个教练叫安东尼·法尔松,他专门负责力量练习。不管是在鲨鱼队还是国家队,我们没有任何形式的体能教练。在火箭队,力量训练非常快。你从腿部压力训练到下一台设备,再下一台,中间没有停顿或者只有30秒到1分钟的休息时间。今天你做腿部练习,明天就做背部或者手臂练习,因此每天你身体的一部分都在进行力量训练。在中国,我们会花一早上进行力量训练。你做完了一套,然后休息大概5分钟,没人叫你去下一台设备。教练在那儿,但是他不可能跟进一切,要看的运动员太多了。很多队员很懒,他们会坐在那儿交谈。我们会在力量房呆上3个小时。不算休息的话,我想45分钟就可以结束了。我们在NBA有休息日,只是那不能算是真正的休息日。如果我没有比赛或训练,我还是要去做力量练习。我早上十点离开家,十二点半回来。你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休息日。但在范甘迪的球队,我们有很多休息日。每过四、五天我们就有一天休息,或者是他所说的休息日。你可以从范甘迪的头发和眼睛里看出,他并不是真正相信,休息日意味着可以什么事都不做。
  在国内,这就大不一样了。如果他们告诉我可以休息一天,我就可以什么都不做。在中国你也可以知道休息日是哪天,每个周日。那是唯一的一天休息。每周比赛三天,其他日子训练,周日休息。所以周六晚上,你可以和女朋友或其他朋友吃晚饭,然后睡到周日中午,接着吃中饭,再出去购物。对我来说,就是呆在自己房间玩电子游戏或跟女朋友在一起。
  现在我可以说出这些中国篮球需要改进的事情,但这不会改变我为国家队打球的感觉,这是一种荣誉。我不在乎同时为国家队和火箭队效力有多么困难,唯一困扰我的是,并不是每个人在为国家队打球的时候,都想到了荣誉。我们在中国都非常出名,很多人愿意看我们比赛,很多城市愿意花钱请我们去打比赛,很多球迷愿意花钱看我们比赛。现在有些人考虑更多的是赚钱,而不是考虑什么是对国家队最好的。2003年的夏季就是个例子:在亚锦赛前国家队去了全国很多地方,共打了9场表演赛。我们与一支由一些在NBA呆过几天的球员组成的美国球队,和一支来自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老虎队比赛。我们赢了9场,但是通过这些比赛我们并没有得到什么。他们和我们将在亚锦赛碰到的对手打法完全不同,而且我们练习的是不会在比赛中使用的战术。
  整个巡演赛中我们使用的都是1…3…1阵型,但是在亚洲锦标赛上并没有采用这个。我很高兴我们没用,因为这个阵型我们打得很糟糕。在这个阵型中,巴特尔必须打边锋,这对他来说太累了。你不应该将一个体重310磅的人当防守小前锋使用。他会因为在防守的时候跑来跑去太疲倦而没有力量在内线进攻得分,而内线是我们真正需要他的地方。我告诉教练:“巴特尔太累了,你可以在第一节的最后一分钟将他换下来,这样他就可以利用这一分钟再加上暂停的两分钟来休息。”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想法,NBA就是这样对待奥尼尔和其他一些重要球员的。这是表演赛,为什么不试试呢?“不,”他说:“最后一分钟很重要。”


                  
第十三章 我看中国篮球(7)
  
  休息在中国篮球界好像是个贬义词。可我觉得休息没什么不好。特别当我们进行了长时间不很有效的训练后,休息显得尤其重要。2000年奥运会之前的两星期,我们的队医说整个球队很累了,需要休息。我们已经训练了六个月,比赛30场来做准备。教练说:“飞往澳大利亚要12个小时,他们可以在那时候休息呀。”
  我们在2003年的亚洲杯上没有使用替补队员。当时我们的教练蒋兴权相信,除非你被罚 下场或还有一次犯规机会,否则你就得呆在场上。这几乎在跟韩国的决赛中毁了我们,因为他让刘炜在上半场得了四次犯规。刘炜是我们的首发组织后卫,而且是我队唯一能够突破对方紧逼防守的球员。他在上半场尾声因四次犯规坐在板凳上。下半场开始又上场,在第三节早些时候又被罚犯规下场。
  我们赢得亚洲冠军,最让我开心的,除了知道我们获得了进军2004年奥运会资格以外,也许是焦健参加了击败韩国队的比赛。他就是我以前提到过的那个———因为没有有效护照而不能随国家青年队出国比赛的那个球员。他是首发阵容之一,但在最后一天,他们把他刷下了。他是刘炜与我的好朋友。有人告诉我他长得像昆丁·瓦伦天奴。当时我不知道谁是昆丁·瓦伦天奴,但只要他很帅,长了个大鼻子,那就是焦健。
  他也几乎没打成亚洲杯赛。在训练营的最后一天他们还需要作出决定,是让焦健去还是让另一个21岁的前锋莫科去。焦健年龄大得多,效力于北京队。他防守很努力,也能抢篮板球,球队从不需要担心他的得分能力。他能得分,但不足以打败你。他只是个跳投手,而且他的投篮姿势很难看。他投篮的那只手的第一个指头被切掉了,他投篮非常快,好像他拿不住球一样,但他的投篮不错的。有时侯比赛结束了,记者会说:“嘿,焦健今晚打得不错。他得了几分,8分吗?”然后他们会看着得分表说:“什么?他得了22分?”他就是那么个人。你在场上找不到他,但在比赛结束时你会发觉他得了好多分和篮板球。总教练想要莫科,但李元伟经理希望焦健能去,他最后成功了。现在在这两人中挑选已不是很重要了。这是球队的最后一个位置,而不管怎样这个球员的上场机会不多。
  焦健还是在和韩国队争夺冠军的比赛中上场了,他抢了个非常关键的篮板球,并在被犯规上篮得分,因此得到了额外的罚球。在赛后的颁奖仪式上,我把我的最有价值球员奖杯给了他并说:“这是为了那个上篮和罚球!”
  那次巡演中很多场比赛的场地地面很不好,有些球场连空调都没有,因此我们出了很多汗。在条件差的地面上出汗很容易造成伤害。在一次比赛前的早上两小时训练中,我扭伤了腿肚,但是CBA不可能让我缺席比赛。我不想这么说,因为希望我和队友得到一样的待遇。但是我知道很多人花钱是来看我比赛,而不仅仅是球队。尽管选择休息更明智,但可能的话,我还是想比赛,因为我们是在一个很小的北方城市。对那里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唯一看我比赛的机会。
  1…3…1阵型对我们的教练蒋兴权来说,就好像是你起居室里一个非常贵重的椅子,你不能扔掉它,得向所有的人展示它,但是你从来不坐。他喜欢这个阵型,我知道其中的原因。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去看他指挥国家队打韩国队。这是中国队第一次面对1…3…1阵型,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打。我们赢了比赛,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外线投手,吴庆龙,在最后三四分钟时共拿下了20分。他投了很多三分球,很远的三分球,很远,比如是离三分线5英尺外的三分球。在4分钟内他投进了6个,所有的球迷都疯狂了,他们在喊叫。那个时候,我一边吃着冰激淋一边看比赛,这是我第一次到现场看国家队打球。那就是我们的教练爱上1…3…1阵型的时候。因为尽管韩国队输了,他们用这个阵型领先了我们36分钟。
  我加入国家队的第一年,我们开了一个会,教练谈到了这场比赛,谈到中国队是如何拼命打球并在最后一分钟赢得了比赛。他特别指出那场球赛中上过场的球员,让我们看一看,所以叫他们站起来。我不记得了,大概有4个人站起来,我也站了起来,教练脸上的表情很诧异,问我:“你也在那儿?”“是的,”我说:“我是观众席上的球迷。”


                  
第十三章 我看中国篮球(8)
  
  我觉得中国的球员要想成为更好的球手得学会篮球英语。在英文中,你说“elbow(肘部)”,那么每个人都知道是在罚球区顶部的角落附近处。但是用中文的话,要花很多词语来描述这个点。或者比如说,“罚球区(thepaint)”,在中国,是叫“三秒区域”。如果我在中国说“去罚球区”,没人理解我说的意思。
  我们练习了很多挡拆战术,但是也有点不同。在中国,挡拆战术就是将球带给中锋然后 上篮,后卫基本上不投球,尤其是远距离跳投。在美国,后卫首先利用中锋作为跳投的掩护;第二个选择是后卫拼命来到篮下然后得分;第三个选择是让中锋做另外一个掩护然后再试一次;可能第四个选择是将球传给中锋让他去上篮,但前提是没有人防备他。在NBA几乎不可能没有人防备你。在NBA挡拆战术还有很多叫法。如果火箭队有人说“拿”,或者“拖”、“前面”,这些都是不同的挡拆战术打法。这些名字告诉你应该去球场哪个地方,站哪个位置,而且第一选择是什么。在中国,我们在不同的位置采取这个战术,但是我们没有特定的名字。用中文告诉队友应该去的地方花的时间太长,我们可能每次都会违反24秒内必须投篮的时限规定。
  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的知识。我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打,如同我了解为什么在NBA会比其他地方都会更多采用一对一盯人一样。这是因为许多球员的能力水平很高。有时候这可能是你的最佳机会,因为NBA的球队防守都很棒。在我和美国球员对抗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人能够运球这么快,或者投球距离那么远。
  对我来说,在NBA和在中国打球的最大差别之一是,NBA球员从来不表现出他们害怕。我在CBA盖了那么多次帽,使有些球员不再试着在我面前投篮。在1999到2000年赛季,我连续地在三场比赛中得了“三双”。大部分“三双”是指得分、篮板和助攻。但我的是指得分、篮板和盖帽(“三双”就是在三个方面都取得两位数成绩)。此后我只得过一次“三双”,那是在我CBA剩余生涯的下个赛季。几乎每个CBA球员都不再在跟我对抗时投篮了。我想在NBA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人人都想在我头上灌篮,没人害怕。如果我盖了他们一次、两次,他们会继续试。我喜欢这样。尽管这意味着我要做更多的努力,但是打球就是应该这样。


                  
第十四章 雅典奥运会:我是头狼(1)
  
  奥运会就像一座圣殿,吸引着全世界的运动员,当然也有我。84年许海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时候,我才四岁……
  88年汉城奥运会,我记住了高敏,她好像在国际比赛当中没输过。她是“跳水女皇”,有她在,别人只能争老二…… 
  92年巴塞罗那,我记住了伏明霞,她得奥运金牌的时候才14岁。那一年我12岁,和人家没法比……
  93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我挺激动,投票的那天夜里我在家看电视等待结果。但是最后实在坚持不住,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我妈告诉我,“我们输了”。我之后好几天都没精打采的。
  2001年,北京第二次申办奥运会,我已经进国家队了,7月13日那天,我们正在集训备战亚锦赛,北京赢了,我们全队激动万分。我想,北京2008,我还赶得上。大郅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成员去了莫斯科,但在雅典,很多人和我打招呼,说在莫斯科见过我,还和我握过手。我从未到过莫斯科,我想他们指的是大郅,就和他们讲,“对不起,你们认错人了,你们在莫斯科见过的人叫王治郅,也是中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
  2002年,我参加NBA选秀的当口,正赶上北京申奥成功一周年。当时,北京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我:“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