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更多地是看到问题,而在中国却很难找到这样一本条理如此清晰的,反映青少年问题的专著。其实日本与中国有许多问题都是相同的,比如说人口密度,日本虽然只有一亿人,然而国土面积却只相当于云南省那么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能处理得井井有条,成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最好的榜样。也许现在的日本人并不像他们表面所显示的那样热情,或者他们这样一种表面上的和平只是建立在正义感的缺失与冷酷的利己主义之上的,正如那位朋友所说的,中国人马上也要变成这个样子了,或者说,中国青年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中国青年远不及日本青年那样富裕,他们学习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如说是混张讨米纸,对于中国青年来说,享乐主义的时代从物质条件的角度还远没有到来,但是中国社会却提前进入了消费社会,中国青年正在进行预支性质的享乐活动,他们将老一辈人通过辛勤工作积攒下来的钱用作网络游戏、请客吃饭和大肆挥霍的庞大开销。我表弟就是这个样子。而他们的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无心也无力来管教孩子。这样一种严厉父亲的缺席状态使得青年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在千石保先生的书里,有一个90年统计的数据,在中学生的人生目标中,中国学生选择‘为社会做贡献’的占到百分之六十四,而选择‘舒舒服服地生活’的只有百分之十八点五,我想,如果现在再做一次类似的调查,这项数据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会让人感到惊讶吧。诚然,社会分工这种东西确实将人机械化了,每一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工厂中的一个零件,没有人再像古典哲学家和文学家那样完整地来思考宇宙和人生了,我只做好我份内的事就可以了,至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是高级官僚的事情,我只是个零件。比如说,卖热干面的,他就只知道,放盐、味精、胡椒、酱油、烫面、放葱,在一天之中,他无数次地重复这样一套程式,以至于,有一位顾客要求不放葱,他还是照样放了,他已经变成了一架卖热干面的机器,无法自行更改他的程序。那么,人在哪里呢?在学校里吗?否!学校里也没有人,因为学校里没有正义感。校园暴力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读的那所初中,就天天发生这样的事,而且还是在教室后面,光天化日之下,一群人围殴一个智力上有残缺的学生,没有人站出来阻止,甚至没有人说一句话,我的同桌,书包里放的不是书,而是西瓜刀,甚至上课的时候公然吸起烟来,他顶撞老师后逃学,老师找他父亲谈话,他父亲竟然说:‘我已经管不了我的孩子了’。我们说十五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第二个叛逆期,出现这种情况也没什么不正常,问题是正义的缺席,或者说是阳刚之气的缺席,‘既然上帝不存在,那么什么事都是可以做的’,‘虽然满身罪恶,还是活着比较好’,我们的青年所奉行的相对主义原则表现为权威的解体,阿童木这样助人为乐的好青年摇身一变,成了森田这样的无厘头,我们的大学生也是这样,上课穿拖鞋的,上外国文学课像在集贸市场已经见怪不怪,甚至还有戴着草帽来上课的,总之想方设法地显得与众不同,学习好的人(或者是装做学习好的人)被视为怪胎,遭到孤立,一个K姓的小女生就对我知道D&;G和Boss表示惊讶,朋友之间的谈话从不涉及学习,尤其是男生,女生更是私底下勾心斗角,我曾经问过一个Y姓的女生,大学三年的集体生活给你留下些什么,她竟然回答说:‘不要再提起!简直是噩梦!’千石保先生把这些现象都归结为后结构主义的混沌表征,我觉得原先权威话语结构的解体也没什么不好的,盖棺论定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还为时尚早,对学校和公司的逃离或许可以将人类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工作应是一种玩乐或者玩一辈子的想法较之勤奋学习和工作的观念更适合于消费社会追求形式的表征,在利己主义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契约表现为:如果杀人是可以的,那么不能只规定我杀人是可以的,因为这样的话其他的人是无法接受的,如果规定为所有的人都是可以杀人的,这又不符合我个人的利益,因为我也有可能被杀。但是,在这样一个取消了一切崇高思想的时代里,那些古老的教条便显得尤为可贵了,陶渊明的真醇,杜甫的博爱,王维的宁静,李白的超拔,这些东西都是多元社会所不可缺少的。”
“墨西哥人赶路,每走一段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他们说不能走得太快,要等灵魂赶上来再走。”
小勉与他的清纯女友又走了回来:“看完了全本的《女武神》,列文指挥大都会的版本(指挥瓦格纳的最佳人选无疑是克纳佩茨布什)。扮演齐格琳德是理查德…斯特劳斯歌剧作品的首席女高音的杰西卡·诺曼——能够一口气唱出女高音里面的最高音半分多钟不换气,大家听第三幕第一场她退场前的唱段就可以感觉到。可惜她完全没有把握好这个角色的情感。扮演洪丁的是立体声时代拜罗伊特专职首席男低之一莫尔,声音宽广平稳,旋律线长。扮演沃坦的是莫里斯,对沃坦一角把握得很好,无论是沃坦的悲伤无奈,还是沃坦的愤怒,莫里斯很好地诠释了这位天界的统治神。扮演沃坦妻子的路德薇,她在次女高音中的地位抵十个女高音中的卡拉斯绝不为过,可惜因为是次女高音,容易被忽视。扮演布兰希尔德的拜伦斯,明显唱得有些吃力,好在在《女武神》中还不太明显。原来布兰希尔德是沃坦与智慧女神埃尔达的私生子,孪生兄妹也是沃坦在人间的子女,这样看来,齐格飞就是沃坦的私生孙子了。第二幕一开始,沃坦受到她妻子弗丽卡的嘲弄,指责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兄妹乱伦,沃坦遂派布兰希尔德去追杀齐格蒙德,可是布兰希尔德却违抗了父命,并没有杀死齐格蒙德,不过最终沃坦借家奴洪丁之手刺死了齐格蒙德,齐格琳德在布兰希尔德的保护之下幸免于难。在《齐格飞》的一开头,迷魅在齐格飞的逼迫下讲述齐格飞的身世时说:‘昔有一女呜咽,在户外荒野林中,我搀扶她来岩洞,温暖灶旁将她守护。原来她怀着孩子,悲哀地在此生育,她翻来又覆去,我则尽力相助,天大地不幸,她亡故,而齐格弗里德却幸免。’看来,齐格琳德系因难产而死,不过迷魅似乎并未提及齐格飞母亲的坟墓,按照常理,人的第一反应应是追问他母亲坟墓之所在(应该埋得不太远吧),可齐格飞紧接下去问的却是他母亲的名字和他父亲的情况,看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断不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推理西方人的心理啊!”
大虫道:“前些年有一部很火的实验话剧,叫做《恋爱的犀牛》,虽然有引人发笑的滑稽段落,还有唱的部分,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一个悲剧。新版的马路应该就是《士兵突击》里扮演袁朗的演员。有一个版本的结尾是马路拿出一个苹果,用锤子将其狠狠地砸烂,我很喜欢那个版本的结尾。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明明送给马路一个纸包,马路一层又一层地将纸撕开(起码包了一二十层),结果撕开一层以后里面还是一层纸,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对美学课本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现代的悲剧是感情的沦落心灵的孤独之悲剧,这话说得在点,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似乎被缩减为了网络上的一个符号,我们便天天对着那个符号交谈,颇有点像EVA里委员会开会,甚至连“Sound only”也没有。宅文化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就像古谷澈说的,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小勉他们在旁边的一把长椅上坐了下来:“德国有支摇滚乐队,叫做Rammstein,被翻译成‘德国战车’,风格确实像坦克一样直来直去,听听《Amerika》,似乎是在调侃Beatles,这次Grammy的金唱机又没给Paul McCartney,人家年纪这么大了还在写歌,不容易。现在的美国人都去听Hit…Hop、R&;B去了,美国摇滚也就这样了,再不就是黑金,Marilyn Manson那叫什么玩意儿,Avril怎么也变得和Christina Aguilera一个模样了?Foo Fighters的主唱当年追随神玩架子鼓玩得不咋的(其实Nirvana的技术都不咋的,Nirvana是一支不错的Punk乐队,不过和他们的前辈Ramones、The Who相比还是有距离的),现在倒是找到一点感觉,Eagles都已经成了‘The Best Country Performance By A Duo Or Group With Vocals’了,Green Day这几年也沉寂下去了,Simple Plan和Matchbox20还不错,Linkin Park的第三张Alumb出来以后业界是普遍感到失望的,他们的现场也算是好的了,看看当年Led Zeppelin的台风,Jimmy Page随便往那儿一站就是巨星,Hendrix那算啥儿,黑人也能玩摇滚?不过Rock Roll确实是黑人创造的,当年发现猫王的经纪人就说过,要是有一个白人能像黑人那样唱歌绝对可以引起轰动,‘黑人’指的就是Little Richard。任何东西到了一定时候总要求变,70年代的Pink Floyd,90年代的Radiohead,有人说他们和很像,也有人说他们早期很像U2,还有Emerson Lake&;Palman,把《图画展览会》都改成摇滚了,还有一个叫糖果盒子的乐队改过巴赫,苏格兰的后崩(post…punk)乐队Franz Ferdinand,东伦敦的Bloc party,包括酷玩,与他们的前辈都是很不一样的,Keane索性连吉他手都不要了,英伦Rock内部也在悄然发生变革。中国这边呢,好像自从崔大爷在工体唱出《一无所有》以后就再没有令人激动的声音了吧,激动的声音都转入地下去了,地面上的人喜欢听的是刘德华,喜欢看的是东方弹起在那里恶搞。当年的魔岩三杰,一个死了,一个疯了,一个成仙了。许巍不愧为旋律之王,但已经开始有人骂他写的那是流行歌曲了,尹吾的歌真的不错,可惜只出了一张唱片。还是听Jazz好了,听Rorah Jones,听Charlie Parker的Bebop萨克斯,的蓝调吉他,Scruggs style也挺好听的,或者Chemical Brothers的Funk律动,听Paul Simon,那才叫做音乐啊!”
另一对情侣走过:“《天之痕》没有玩完,因为无论是哪个结局,他们三个人都不可能再在一起。其中的一个结局是,小雪,也就是女娲石之人形为了让陈靖仇保留住对师傅的记忆,耗尽元气,化为石头,本来六十年的期限也延长到了三百年,最后,陈靖仇对小雪说:‘我要的只是六十年后再见你一面,而不是三百年!’相信,不少人在此处都落了泪。是啊,人总是要有希望才能够活下去的。并且,人总是可以找到希望的。”
一个博导和他的学生走过:“最早接触戴震,读的是《孟子字义疏证》,当时就没读懂,这次读《原善》,才开始找到一点感觉。性理之学本来就是一种很抽象、很繁复,或者说很空洞的学问。比如说性和理的关系问题,孟子说性善,程朱说:‘理无不善,而形气有不善’,所以程子得出一个结论:‘性即理也。’这是一个层面的性。告子又说:‘生谓之性。’显然告子所说的性指的是生物自然之本性。朱子说:‘告子不知性之为理,而以所谓气者当之,盖徒知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人与物异也。’戴震认为:‘人但知耳之于声,目之于色,鼻之于臭,口之于味为性,而不知心之于理义,亦犹耳目口鼻之于声色味臭也’;‘孟子明人心之通于理义,与耳目口鼻之通于声色臭味,咸根于性而非后起’,于是得出结论: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謂理也,义也。’于义外之说必致其辨,以人能全乎理义,故曰性善。言理之为性,非言性之为理,若曰‘理即性也’,斯协于孟子矣;不惟协于《孟子》,於《易》、《论语》靡不协矣——告子的‘生谓之性’是人与动植物都具有的,但理性却只有人才会有,戴震将‘性即理也’倒过来说,变成‘理即性也’,从而消除了将二者混为一谈的讹误。”
两个女孩子走过:“在湖大看了一出话剧,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看话剧。演的是陈白尘的《升官图》。话剧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后悔以往参加的是诗社。”
“和同学去看了《太阳照常升起》,说实话,我对现在拍的电影已经不抱任何期望,哪怕是十年前拍出《阳光灿烂》的那个天才。因为之前看过小说,所以觉得电影只不过是小说不大高明的重复。久石让的配乐是唯一让人欣慰的部分。”
小勉的声音隐约传来:“张舜徽先生在《清人笔记条辨》里引《日知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