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怡然自得-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晚上,五点开饭。

    六点半,苏培琛的第二段体育运动开始,某国家一级教练员会带着一班老头儿老太太学习太极拳。其中有个小毛头——什么小毛头?——啊,是小丫头——什么小丫头,人家是正式拜师学艺的好不啦!——苏怡然发飙了(居然弹了那么多年的棉花音,性子还是很暴呀!)。

    八点半,宵夜之后,闲闲看会子书。

    九点半,上床睡觉

    ……怎么样,够水吗?

    

第一卷     寒冬后的初春,八十年代 番外:小小少年(一)

    回首苏家两个男孩子的少年时期过得颇为不平静。用后来憬然的话讲:我的前半生太……

    太怎么样呢?这滋味太复杂了。

    那就从他们出生讲起。兄弟俩都是生在农村的。本来同其他孩子一样,夏天光屁股下河,冬天和村里一群孩子跑东跑西。但有一天,某个孩子把其他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悄声说了什么,然后一大堆孩子就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大声喊着:“走资派的狗崽子,反革命的野种……”甚至向他们掷起了土块石头。这对难兄难弟狼狈不堪的回到家里,等父母从镇上的医务所回家时,天真的问什么是走资派反革命(下意识的觉得狗崽子野种不是好话没敢问)。杨依月忍着泪水去烧水,之后给孩子们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

    一家四口沉默的吃完晚饭,等孩子们都睡了,杨依月也洗完了脏衣服,做完了家务,她同丈夫商量,“要不,我们把孩子送回上海吧。”“你不是坚持要自己带孩子吗?”“可是,看孩子受委屈我受不了。要不,我们搬镇上去吧。医务所后那间小房子挤挤也够住了,这样没事的时候,我就可以照顾他们。”

    搬到镇上去,并不意味着生活条件有什么改善。相反的,屋子小不说还四处漏风。亏得镇上的人朴实,因为他们大多都在苏医生那里看过病,听说苏医生搬到镇上住,就有几户人家出工出料把屋子整修一番。憬然年纪小还不怎么记事,隔天就同邻居的几个孩子玩到一淘去。恭然本来就内向,只是在远处看着弟弟,见他玩得疯些就出言警告,自己却从不参与游戏,他的游戏就是用石头或是树枝一遍一遍在地上重复妈妈前一天教的生字,再不就翻着旧书本。那时,他才五岁。渐渐的,弟弟和那些毛孩子们都开始围着恭然转。恭然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估计他是年纪最小的老师了)。

    镇上多了一道风景线,每天有一段时间是固定的,在一块比较平整的墙面前,围坐着一群孩子,小苏老师用红钻头块在土坯墙上写写画画,孩子们在底下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讲完了,孩子们就跑开玩去,小苏老师不玩,他还要预习,备课,复习。晚上杨老师还要给他上课呢。

    可能是当时娱乐项目实在稀缺,这个土坯墙学校居然维持了两年半。两年时间,教学设施得到了长足的改善——墙上刷了一块巨大长方型的黑漆,教具有了一根竹制教鞭和一堆粉笔(头儿~),长条凳是课桌,小板凳是课椅(上课搬来,下课搬走)。当然,教学内容也逐步加深,甚至出现了九九乘法表。学生队伍空前壮大,有的时候连一些大人都驻足观摩学习。同学们的课堂纪律还算良好,但也总存在交头接耳的现象。比如这天考完试后,“秃头!刚才考试题都答上了?”“嗯,但有道题我不会。就是3乘以7得多少。”“这题我也不会。”“但我答上了!”“你答的啥?”“我没管三七二十一,就写个13!”一副很英明的样子。旁边的人也点头,“早知道我也写个数好了,不应该空着的。”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土坯墙学校停办了,因为小苏老师的爸爸妈妈平反被调回上海大医院去了。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苏恭然注意到妈妈的笑容和平时的不一样,这个笑容他记了很久。

    从镇子到上海,毛驴板车换成汽车再换火车,第三天,四个人风尘仆仆的到达了上海火车站。下了火车,恭然就像在梦游一样。那天,医院派了车来接他们,那是他见到过最好的车——白色的,方头方脑,妈妈说那叫面包车。他和弟弟一上车就趴在车窗上往外看,看得眼睛都不够用。原来马路是这样宽,楼房是这样高,自行车果然是两个轮子,那么长的汽车有好多个轮子的是什么?妈妈说那叫公共汽车。他立刻记住了。面包车在一个很高很神气的楼前停下了,司机说“苏主任,杨主任,宿舍到了。”司机帮他们搬行李运到二楼去,邻居家的门先打开了,是一位阿姨,“哟!今天搬家呀!”她一边说,一边打量新邻居,眼神里都是轻蔑,可是嘴上笑得蛮欢,说什么今后多多照顾的话。恭然两兄弟一进屋子就把什么都忘了——新家真漂亮,新家真干净,新家真大呀!

    简单整理一下,全家都洗过澡,吃着带来的干粮惦惦肚子就睡了。本来以为会兴奋的睡不着,但是因为旅途太过疲劳,这家四口都睡得十分香甜。

    没了鸡叫,可是四个人意外的起得很早。换上干净衣服,去到外面吃早点。恭然永远记得在上海吃的第一顿饭是小杨生煎,当妈妈把小小的生煎包夹到小碟子里,嘱咐“先咬个小口,等一等,等到里面的汁水不那烫了,小心把汁吸出来,汁水吸干了,沾沾调料,把剩下的小包子吃下去。”恭然从来都是好学生,所以,很顺利的吃下了凭生第一个生煎包,这个味道是他记忆最深刻的味道。毛躁的憬然就不会对小杨生煎有什么太好的印象,因为他吃得太急,烫嘴了。

    吃过饭,一家人坐上了公共汽车去爷爷家,恭然和憬然很兴奋,全然没有觉察出爸爸隐忍的激动的妈妈些许的紧张。换了一辆车又过了五站之后,四个人下车,妈妈刚想向路边人询问地址,他就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大哥——”那是一个青年人,白衬衫卡其裤,非常干净漂亮,看着那张似曾相识的脸,答案呼之欲出。爸爸已经急步过去,和那个青年人抱在一处。

    杨依月领着两个孩子静静的站在一旁,任路人好奇的观看兄弟相逢场景。过了半晌,绍亿先说话了,“大哥,爸爸他们还在家里等着呢。我们回家!”

    “嗯,我们回家!”

    绍亿看向杨依月,“这是嫂子吧,您好,我是绍亿。”说完鞠躬行礼,杨依月微笑致意,轻推两个孩子,“问叔叔好。”

    “叔叔好——”

    两个孩子刚打完招呼,就被绍亿一边一个抱起来,“小家伙,哎哟,还挺沉的!”

    杨依月轻呼一声,害怕两个孩子太重绍亿抱不住,忙去扶,最后接了憬然换到绍佚的怀里。恭然不记得这么久有谁抱过他,因为有弟弟在,他长大了,不需要人抱。绍亿叔叔的肩膀真宽呀!

    他们走了一会儿,绍亿一直抱着恭然不肯放,说“家里的公主轮不到我抱,我就抱着大侄子过过当叔叔的瘾!”

    他们走了一会儿,到了一个高高围墙的大院子,院门口还有门卫。进了院子,道路两边是一幢幢小二层小楼。真漂亮!恭然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房子。在前边路口,有一对老夫妇站在那边,老奶奶一边向他们招手,一边哭,恭然知道那就是他的爷爷奶奶。他被小叔叔放到了地上,奶奶已经走过来,一把把他抱在怀里,后来就是很多人都抱过来,恭然觉得很热,但他没有动也没有出声。他小心翼翼的感受着奶奶温暖的怀抱,和绍亿叔叔的一样美好——

    那天他还见到了小姑姑,小姑姑好像生病了,一直在床上,妈妈说姑姑没有生病,是刚生下妹妹。妹妹那么小,可是眼睛好漂亮,嘴巴也漂亮,鼻子也漂亮(还没满月就能看出鼻子漂亮?!——嗯,凡是我们家的都漂亮!),皮肤嫩嫩的,看着奶奶亲她,他也要!

    

第一卷     寒冬后的初春,八十年代 番外:小小少年(二)

    憬然的作文集——

    《我的家》

    我有一个大家庭,爸爸是医生,妈妈也是医生。爸爸戴眼镜,妈妈也戴眼镜。爷爷是医生,奶奶不是医生。爷爷奶奶有时戴眼镜,有时不戴眼镜。戴眼镜是有学问的表现吗?好像有点道理。但小叔叔不戴眼镜,他是大学生。我哥哥是小学生,他上五年级了,学习非常好,所以他将来会当科学家吧。那我就不用当科学家了,我要向李宁学习,当个体操运动员,拿金牌,为国争光。

    我还有一个家,就是外婆家。外婆喜欢打牌。我的大舅和小舅都会开小汽车,我长大了也要开小汽车。我还有两个表哥一个表弟。我喜欢和表弟一起玩。(那是因为表哥不喜欢和小孩子凑成堆吧……)

    我最喜欢妹妹了。

    老师评语:苏憬然同学,写《我的家》写一个家就可以了,比如写爷爷家。当写人口较多的家庭时,有的人可以详细写,有的人可以简略写,这样文章就分出主次了(憬然:可是都很重要的话怎么办?)。向李宁一样当个体操运动员为国争光很好,但是也要好好学习,无论干什么,都要掌握知识。文章最后一句太突兀,应该做总结性的句子或者呼应开头(憬然:上次评分不是还说点晴之笔就是要把最重要的话留在最后说吗?搞不懂!)。

    《我的理想》(84年版)

    我的理想就像孙悟空一样,有很多变化。

    第一变:变成超级计算机,所有作业自动完成(包括写作文)。

    第二变:变成大人。(得,都不用写作业了。)

    第三变:变成郭靖,学会降龙十八掌不回蒙古,而是去老山,把越南那群侵略者都打回老挝去,把他们打得心服口服外加佩服,再也不敢越过国界线,否则见一次打一次,把他们打得连他们妈妈都认不出来。(哥们儿,冷兵器时代早就过了,要是变成黑客帝国的尼奥还差不多。)

    第四变:变成一个超级运动员,要比刘易斯跳得远,跑得快,得到的金牌还要多。总之,就是奥运健儿没拿什么项目的金牌,我就参加那个项目,把金牌都挣回来!让奥运会天天奏中国国歌,升中国国旗!(实在没话说了,干脆你自个儿开个奥运会自个儿玩吧。)

    第五变:变成科考队员,去完南极去北极,和企鹅北极熊挨个儿照相……(如果想和旅鼠挨个照相你就不用回来了。)

    第六变:变成神奇的国旗,跑到香港去,让每个升起我的地方都变成中国的领地。那样的话,香港升完了升台湾,台湾升完了升澳门,统一中国多省力气!顺便把所有地方都升个变,世界大同。(又一日不落的帝国?)

    第七变:变成变型金刚,打败霸天虎,保卫和平保卫人类保卫地球!(得,没准要插手外太空。)

    第八变:变成太空人在月球漫步,看看月亮上究竟有没有嫦娥,嫦娥有没有小姑姑漂亮。嫦娥会不会做月饼,做的月饼有没有小姑姑做的点心好吃。(这个还算温和吧。——是温和,现在在家里数小姑姑宠他。)

    ……

    第七十二变:变成我妹妹,不用上学,想干什么干什么,还能得到大人的夸奖。……

    老师评语:……

    老师实在无话可说,就把杨依月请来,这下轮到杨依月无话可说了。说什么呀,难道说这些话都是苏憬然在家里和妹妹玩的时候说的大实话?她周日在一旁听着,只当是听笑话,没想到是苏憬然在苏怡然的启发下写的作业,这下子糗大了。

    老师很体谅市委杨主任公务繁忙之余对儿子的教育疏忽,“其实也没什么的,苏憬然同学的思维活跃(太过活跃)想像丰富(太过丰富),这些都是优点,只是这篇作文实在不合适考试,这要是写在试卷上是非常影响分数的。”

    老师都说过这份儿上了,杨依月回家之后让儿子再写一篇,憬然非常不高兴。苏绍佚看了这篇文章一改平日严肃风格,大笑不止。杨依月愁得咧,“这要影响分数的,他本来就不像恭然成绩那么好。这下怎么办?”

    “也没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他还这么小呢。不用急的。”

    

第二卷  黄金的八零年代 苏小妹的国际公寓

    苏绍仁妈妈被女儿砸掉了铁饭碗,当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花费的精力也不是简单一句“我爱你”就搞定的。苏怡然小朋友是有预谋有计划有步骤一步一步把妈妈引到了光明的创业大路上。

    苏怡然小朋友首先盯上了家里闲置的小二楼——肖阿姨对不起,把你们二人的别墅给破坏掉(肖阿姨是王梓珍的奶妈的侄女,老早在王家及苏家做家政服务)。

    周末大家晚饭过后,齐聚客厅聊天,说是聊天,其实是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