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欣儿很喜欢拉旺多尔济哥哥?”景澜饶着舌把那个名字念出来,还好不似和敬的额驸,她到现在还没把人的名字给记下。
“喜欢!”欣儿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拉旺多尔济哥哥对欣儿很好。他会陪着欣儿骑马,也会带着我去看羊群,还特地抓了只小兔子给我玩……”欣儿掰着手指数着拉旺多尔济对她的好。
景澜知道欣儿目前只是单纯的感激和认识新朋友的欣喜,绝不会有什么男女之情,可脑海里已经控制不住想到日后欣儿的出嫁、生儿育女。压下心中的酸涩,景澜开始替这个女儿日后生活在蒙古做准备:“欣儿要不要为了这个蒙古哥哥学蒙语啊?”永琮年长此时已明白景澜的打算。而兰馨因为父母早亡,宫中的生活养成她比欣儿更敏感细致的性格,也隐约察觉到景澜的用心。
“为什么要学蒙语呢?”欣儿不排斥,但对景澜景澜的这个提议还是很好奇。
景澜当然不会现在就告诉欣儿:因为你是爱新觉罗家的女儿,日后要和亲蒙古,那个你很喜欢、谈得来的蒙古哥哥不出意外的话会是你未来额驸,让你学蒙语是为了将来和亲的需要。这道理会让欣儿了解,适当时甚至要让她知道,和亲的重要性以及她在其中担负的责任,但绝不是此刻。如果景澜真对欣儿这么说,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会引起欣儿的逆反心理,要么她小小年纪就很早熟地春心荡漾,无论哪一种,都不会是景澜希望的。不如慢慢引导欣儿,让她自己产生学蒙语的兴趣和动力。
“难得欣儿在草原交到的第一个朋友,肯定有很多话题可以聊,可是皇额娘猜拉旺多尔济会一点满语,但不精通。因为语言问题,你们应该聊得不尽兴吧。”景澜抛下第一个饵。
“皇额娘真厉害,这都猜到了!本来欣儿想告诉拉旺多尔济哥哥很多我在皇宫里的趣事,可惜有些他都听不懂。”欣儿遗憾地说道。
“所以呀,为了下次能顺利地交流,欣儿是不是要考虑下学蒙语呢?还可以顺便了解一下蒙古的风土认清,看看到底和京城有什么不同。”景澜诱导性地引某个小孩上钩。
“皇额娘这个法子好,下次碰到拉旺多尔济哥哥就不用再指手画脚了。”欣儿眼睛一亮,“不过,皇阿玛会同意吗?”
你皇阿玛高兴还来不及,景澜腹诽,面上却一副“没问题的样子”道:“这个就包在皇额娘身上,但是欣儿要答应皇额娘,既然是你自己要求的,就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草草了事。”
“皇额娘最好了!”欣儿欢喜地直拍手,“您放心,欣儿不会让皇额娘失望的。”
永琮和兰馨齐齐望天:这难道就是传说中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现场版?
景澜见效果不错,准备把自己的第二个饵再抛下:“那皇额娘替你办成这件事,欣儿可不可以也答应皇额娘一个要求呢?”
“皇额娘您说,欣儿一定做到。”欣儿满口答应,因为她知道自己的额娘不会害她。
“欣儿每天除了骑射课之外,再加一个时辰的跑步吧。唔,兰馨要不要也一起?开始一个月先每天跑半个时辰,你们可以分几次,但每次不能少于一盏茶的时间,一个月后,每天跑满一个时辰。放心,皇额娘会让宫女、太监在你们跑步的时候清场,只留你们两人的奶娘,不用担心被人瞧见失了仪态的样子。”这个提议才是景澜主要目的,若是欣儿日后嫁入满清大族的官宦之家,景澜不会对她提这个要求。但乾隆准备让欣儿和亲蒙古,大清的历史上,和亲公主多不长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们长年在宫中锦衣玉食、缺乏锻炼,景澜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他日因为体弱而早逝,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如现在未雨绸缪吧。
永琮明白景澜的苦心,立刻接话:“妹妹,你不是和拉旺多尔济约好,下次碰面时要重新比过骑射?骑射可是要大量体力啊……如果你每天都跑一个时辰,既可以完成皇额娘的要求,还可以锻炼体力,说不定下次就可以赢了拉旺多尔济。这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欣儿的直觉告诉她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但这两人一个是她皇额娘,一个是她哥哥,应该不会有问题的吧……
“这个主意不错,欣儿,我们约好时间一起吧!”兰馨笑眯眯地看着欣儿。
哎?兰姐姐也支持?
“好,皇额娘,就这么说定了!”欣儿胸脯一拍,爽快地承诺。
景澜朝永琮和兰馨眨眨眼,然后拍拍欣儿的肩膀,对她鼓励道:“不错,欣儿,皇额娘支持你。所以,不要大意地上吧!”
该达到的目的都达到了,景澜便又开始和几个孩子闲聊:“这次围猎可有碰到什么趣事?”
兰馨如今在永寿宫中也渐渐随意:“皇额娘,说起来还真发生件离奇的事。”
“哦?”景澜见永璂已有困意,便把他递给奶娘,带他去午睡,一边示意兰馨继续。
“兰馨也是道听途说,不知哪家公子活捉了一只白狐,然后放生了。”
景澜知道肯定有下文,没有打断。
果然,兰馨得意地接着道:“奇就奇在这白狐离开时居然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挺有灵性的样子,外头都在传这公子心善,将来定有好报。”
景澜愣在那儿,这事儿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啊……
“哥哥知道这公子是谁吗?”欣儿好奇的问。
“当然知道,我听到这流言后特地差人去打听了。”永琮赶紧奉上自己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皇额娘,儿臣也听说了,兰馨妹妹口中的那位公子是硕王家的富察•;皓祯,今年十二岁,盛传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尤其这次围猎后,更是得人看重。”
哎?富察•;皓祯?这名字听着也熟啊……
景澜在脑海里搜索了一圈,找不到一张能对得上号的脸,也就放弃了,只是心里隐隐有种不详的预感。
“怎么,永琮在和你皇额娘说捉放白狐的事儿?”乾隆快步迈进屋内,突然出声。
待景澜和几个孩子行礼后,乾隆哭笑不得地说:“这事已经传遍大街小巷,各个都说得有声有色,好像亲眼所见一般。”喘了口气继续念叨,“狐狸生性狡猾,那富察•;皓祯才十二岁,围猎中能活捉白狐,也算有勇有谋,可之后的话就传得太不像样了。朕以为是民间百姓说道着好玩,结果一察,发现这流言居然是从硕王府传出来的。什么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朕看分明就是喧哗取众、不知所谓!他以为自己是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啊?嘿,说不定还指望着十年后那白狐还要回来报恩呢!”
景澜见乾隆越说越气愤,连忙端上一杯茶,转移他的注意力。
可人家乾隆不领情,转过头开始教育自家孩子:“你们都已懂事明理,要会分辨是非,尤其是永琮,日后入朝办事,不可人云亦云,也少和这种人打交道……”
好不容易等乾隆说过瘾了,三个孩子行完礼就加快速度步出房门。两个大人瞅着好笑,乾隆没好气地道:“不就念他们几句嘛,朕有这么可怕?”
景澜冲他眨眨眼不回话,乾隆意识到景澜在看他笑话,伸手刮了下她的鼻子:“让你使坏!”瞄了眼她的肚子后问,“身子可好?”
“恩,皇上放心,这次的宝宝要比永璂听话,没怎么折腾。”景澜踌躇了会儿,觉得时机不错,向乾隆请旨,准许欣儿学蒙语,顺便提议让四格格一起。
乾隆沉默半晌,握住景澜的手,低声道:“景澜已经知晓了?”
“是呀,所以这不是在替欣儿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嘛!”景澜似玩笑般回道。
“景澜,朕……”乾隆无奈,有些事他做不到便不能承诺。
景澜见乾隆脸上担心的神色,拍了拍他的手,安抚他,“不瞒皇上,我刚听闻这个消息时,作为欣儿的额娘,说不难过、担心是骗人的。但在国事和私事碰撞之时,我先是大清的皇后,然后再是一位母亲。大清的皇后有必须履行的责任,欣儿也一样,她身为爱新觉罗家的格格,在大清需要她的时候,就不能退缩。而且我相信,皇上这么疼欣儿,她未来的额驸肯定被您考了又考,就怕会误了欣儿,现在看来,皇上应该挺满意的。”见乾隆连连点头,景澜挽起他的手臂靠着他,“皇上能允许欣儿和超勇亲王世子私下接触,已经想得很周到了,欣儿日后定能体会到皇上的一番慈父之心。”欣儿的婚事,乾隆已经在心底拍板,景澜不会再提出异议,否则只会引起乾隆的反感。现在以退为进是为了让乾隆在心里多份歉疚,那欣儿将来就可以多份保障。
乾隆把景澜揽入怀:“朕做的这些有什么,就算做再多,还是舍不得啊!”
景澜抬头望着乾隆,满眼笑意:“女儿家总是要嫁人的,欣儿是皇上和我的女儿,她一定会让我们为她而骄傲的。”
“朕从来不曾怀疑过这一点。”乾隆自信地附和。
说完正事,景澜心里的石头落地,轻松地打趣道:“皇上,这京城的流言并不少,怎么突然想到去调查富察•;皓祯了?”
乾隆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头顶:“嘿嘿,这不是当日见小四和欣儿的额驸基本都定下了,想帮兰馨和晴儿也筹划一下嘛。那几日,有不少人在朕耳边夸这富察•;皓祯,朕琢磨着若他真是个好的,倒也不委屈兰馨了。”
兰馨、富察•;皓祯、白狐……
“咔嚓”一道雷,景澜终于想起为啥之前会有不详的预感了,不就是QYNN的梅花烙嘛!靠!现在穿越还流行买一送一啊……
景澜瞬间满脑都是兰馨单纯可爱的模样,这娃今年才八岁,七、八年后正是如花似玉的碧玉年华,怎么能被咆哮马给毁了?坚决不行!
景澜秉持着独纠结不如众纠结的精神,毫不犹豫地把前因后果透露给太后,并随手附赠一册《梅花烙》的剧本。两人痛苦了几天,然后发现其实是庸人自扰。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混淆王府血脉是大罪,但这事没有牵涉到爱新觉罗家的子嗣和皇家颜面,景澜和太后乐得在一旁看戏。若一朝事发,乾隆可以直接一道圣旨,满门抄斩,解了这最后一个异姓王的心头大患。前两日景澜苦恼,是因为在某奶/奶的金手指之下,耗子会成为兰馨的未来夫婿。但如今乾隆对耗子的印象不佳,他应该已经打消这个念头了,让景澜暂时松一口气。
不抽的乾隆还是很有人性和理智的,太后是最大功臣啊。一想到现在所处的环境中,景澜对太后的崇拜之情就更上一层楼。还珠加梅花,太后能把这两部琼瑶奶奶剧中的最大boss调/教到让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徘徊在正常值的范畴中,真是劳苦功高,太不容易了。
景澜心中默念:乾隆,加油保持如今这个状态吧,我看好你哦!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啊……”屋里有传来一声景澜的惨叫,吓得乾隆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皇帝放心,女人家生孩子都是这样的。”可惜太后的语气没什么说服力。
乾隆被太后强按着坐下,看见宫女一盆盆血水端出来,眉头紧拧:已经三个时辰了,上次生永璂可没这么长时间啊……
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稳婆跌跌撞撞地跑到太后和乾隆跟前。
“回禀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难产,恐怕情况不太好。”稳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外面艳阳高照,她只觉得背上冷汗不断。
乾隆坐在椅子上,紧握扶手,听见屋内的凄喊声,连站起来的力气都使不出,双眼紧盯着颤抖不止的稳婆,:“什么叫做不太好?”
稳婆咽了下口水,顶着压力回道:“回皇上的话,娘娘因为早产,羊水已破,可孩子一直没有出来的迹象,再这么下去就危险了,尽早做出决定,大人和孩子还能保一个。”
“朕要他们母子平安!”乾隆斩钉截铁地命令道。
“皇上息怒,奴婢定会尽力,可是娘娘的情况……”稳婆咬咬牙说出实情,“娘娘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再拖延下去,奴婢怕会一尸两命。”
“保大人!”太后和乾隆异口同声,随后都惊讶地望着对方,似乎很意外对方会做出这个选择。太后显然没料到乾隆这个在封建社会长大的一国之君会为了景澜放弃自己的孩子,乾隆则诧异于自己额娘的开明。
稳婆领命而去,乾隆和太后焦急地等在外面,景澜的叫喊声也越来越低。乾隆的指甲在掌心掐出血痕也不自知,放弃孩子他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