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⒉辉诩依铮腔乖谀瞧谕恋厣细耪呷业纳疲痈诤诹痔锏乃虻缁埃春莺莸乃祷钭旁庾铮缢涝缃馔选6铀邓菪模床灰晕唬腥怂赖氖焙颍辉谏肀撸拥较⒒丶乙丫窍挛缌降愣唷Q蕴钢校挥腥魏胃�*彩,或许夹带了一点点夸张,一点点戏谑。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她爱他吗?或者,她懂得去爱吗?她的冷静,安然,仅仅靠一个生计所迫就可以解释吗?她不爱他吧。按她的说法,男人死的时候52岁,将近三十年的感情,就在她的描述下变得那样惨淡无情。他们的婚姻,是一部黑白无声电影,看的那样让人压抑,愤懑。
如果他们之间真的没有爱情,真的就如同她描述的那样,那么为什么男人要放弃住院的机会,要刻意隐瞒自己的病情呢?除了爱之外,没有能说服人的原因了吧,也许女人不知道,这个她又怨又爱的男人是多么的心细,所以他会那样固执的隐藏起他的化验单,也许女人不知道,这个跟她相伴了多年的男人心里会有多么不舍和无助,所以才会对于别人的试探做出那么敏感的反应。她可能没有时间来细细的想这件事,她把所有的岁月奉献给了土地,企图得到生活的资本。她可能不了解,他不去住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病很难治好,所以不想把家里的钱花在他眼里无用的地方,他要给自己的一家妻儿老小留下一点生活费……
我不能说她是冷静还是狠心,因为我不敢界定,对她的不了解,成了我抽身这个故事最好的理由。我宁愿相信,她在男人生病以后,一直都是自己强迫自己坚强起来,强迫自己去接受这个事实。有无数个夜里,她是在有他的梦中醒来,然后枕巾打湿了一片……或许,她能在众人面前提及此事,只是为了告诉他们自己很好,只是在掩饰自己的脆弱吧。倘若当时她真的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那么一家老小,谁来养呢?这个布满沧桑的老妇人,在经历了生活的贫困和丧夫之痛的重重打击之后,能留下的生存的资本,可能也只剩下乐观了,我作为一个局外人,怎么能妄加揣测她的心里在怎么想呢?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真的要执拗的再回首,沧海已经幻化成桑田,连曾经的印记都已经模糊的几乎认不出来,再去做枉费心思那么多假设,都是多余的吧。
告别了那场旅途,我时时在问自己:对于那个年纪的人,爱是什么呢?没有星巴克里的啜饮对坐,没有电影院里爱情片面前的十指相扣,没有情人节香水百合粉红玫瑰,所有在现代社会可以称得上浪漫的事情似乎都与他们无缘,歌里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虽然是这么简单,可是他们还是没有一起慢慢变老,还是男人先撒手而去,留下她在这个世界上踽踽独行。在经历了那样的特殊年代之后,所谓的真正的爱,就是大难临头时的彼此相知,是病床前的承诺,在爱的人最脆弱的时候,拉一拉他的手,不用许诺生生世世,不用放言到海枯石烂,只要告诉他,这辈子我很好,因为有你的陪伴。所以,请你一定不要惦记,你未完成的心愿,我一定会帮你完成。我会把你刻在心里,别人可以看不见,可是我自己知道,你一直在这里。
当年华逝去,苍老的红颜,请你虔诚的讲一讲你们的故事。可能故事是他的,但是回忆是你的,你的爱,会让你自己得到最丰厚的收获。收获,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就像是成长,需要拔节的痛苦,但是,还是要长大,要开始懂得。 txt小说上传分享
星期六的流水账
星期六的天气很暧昧。昨天晚上听着外边小雨静悄悄地,早上出门看见外边一样的氤氲。
本来是可以在寝室好好的睡一觉的,但是现在我不喜欢这样的猥琐的生活,我想出去看杂志,我想好好地开始一下自己的奋斗。天气有点凉,但是慢慢的雨感觉特别像是春天。
如果这样说出来,那么今天写的东西就是流水账了。
在没有课,一整天都没有课的日子里静静地走在校园的路上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摁了摁在书包里安安稳稳的伞,我不想拿出来,我只想安安稳稳地走着,我不想撑着伞。更何况这不是雨,这就像是湿润的风,我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呢?
我忽然很自恋的想说,我自己被自己感动了。虽然我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只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走在道路上,但是我自己觉得这样的日子好像已经可以达到一种境界了,就像是很多天之间我一直想告诉自己那样,安静。
然后到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音乐响起,the rain的旋律会有一种契合天气的缘。如果我是大一,我一定会很想哭,但是现在感动的极限似乎就是感动本身,我没有哭,只是听见这样的音乐会觉得有点熟悉。可能是本身长得有点幼稚吧,所以报刊阅览室的阿姨把我当成了大一新生,仔细的教我怎样拿代书牌,怎样放自己的贵重物品,我的嗓子有点哑,只能发出鼻音告诉她我懂得了,她对我态度很和善,好像很久没有被图书馆的人们这样“礼遇”了。
看了乱七八糟的一堆书,都是快餐,没有什么营养,但是我觉得比在寝室上网有内涵,至少可以不被那些娱乐八卦锁住了手脚,读的很感动的是写邓亚萍的,写她如何一点一点从清华大学毕业,从剑桥毕业。
我是一直觉得,有些话我们烂熟于心,有些话在大街小巷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见,但是一旦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和场合你看见一本书或者是在其他地方看见这句话,你就会觉得它是一句箴言,没有那么厌恶,没有那么不屑,甚至有一种冲动想要把这句话直接刻在心里,这大概是心灵上的契合。就像今天看的邓亚萍说的,当她面对一些奉劝她的话说即使不那么拼搏也可以在剑桥大学留下深深的一笔,她说我来剑桥,不是要成就一个名声,我是在成就我自己,我是在让我自己能够增加内涵。
真干净。
就像今天的天气,多么美丽,美丽是一种神韵,不是漂亮,不是简单的浓妆淡抹,而是真正的从内心里深深地刻上了这些东西。
总的来说,今天很有收获。我本来是想把自己今天下午看的关于锵锵三人行、关于解码陈文茜、关于一虎一席谈的心得,但是看着自己写下的卷名——自己的小事,就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写写自己的感觉,不能辜负自己的好心情,更不能辜负老天的好心情。虽然它看起来有点萌萌的,但是湿而不腻,我行走在路上,不曾打伞,衣服从干燥到潮湿,心灵从晦涩到圆润。
人总是不能和自己过不去,是吧。
风不净,烟不净,我也不净,我是缤纷多彩的,我什么都想,我什么都喜欢,我有欲有求,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整天忙乎乎的,还能够定期清洗心灵。
说说《威尼斯商人》(一)
现在成了大一迎新中文演讲的评委,今年我上大二了。看着那些大一新生一如当年的我。
这毕竟不是重点。今天上的课讲到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看了电影,但是没有看完。讲课的老师照本宣科念了一大段网上抄下来的文字,我们都不在乎,只想看电影。
若是这电影就像是《歌舞青春》《灰姑娘》之类,我当然可以深陷电影情节以及帅哥之中,但是这是涉及到莎翁的巨作,就不能只是看电影了。梁文道的《噪音太多》里面有一节文字就是——忘记电影,我们去看小说。我当然深谙文道的精神,尤其是当我们的心思想到一起的时候。
我不啰嗦的说,我同情夏洛克,这不公平。
我特意看了一下有关于《威尼斯商人》的中文介绍,我没有时间看完,在此致歉。整个剧本的最高潮是初中就已经在课本上学过的,所以并不生疏,我只需要看一下夏洛克和安东尼奥的渊源就能大致全篇了解了。
夏洛克有什么错?莎士比亚要写的,到底是反犹太还是反那些无奸不商的生意人?
让我再说一遍夏洛克,首先,是犹太人。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文艺复兴 犹太人”,很庆幸有人跟我的想法一样,先写一下电影中夏洛克的义愤填膺:
“他曾经羞辱过我,
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
讥笑着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
侮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
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
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
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
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
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
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
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
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
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
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
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
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一样,那么在这一点上也是彼此相同的。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
抛开这个不谈,我想问,安东尼奥的做法对不对?
借钱还利息,我认为是天经地义,这不足以成为夏洛克被唾弃的理由,如果真的只因为收利息就被安东尼奥吐了一口唾沫——我是不了解那个年代羞辱的程度,但是无论如何这样太重。如果要我说,安东尼奥就是一个典型的排他主义的基督徒,他愤恨夏洛克,只因为他是犹太人。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要知道这只是剧本,这是莎士比亚杜撰出来的,莎士比亚自己肯定是一个反犹太的人,大致犹太人受到歧视的原因就是与基督教的教义不符,所以夏洛克这种商人必须要受到伤害,可是鲍西亚等人的陷阱似乎有点傻,夏洛克可以敛到那么多的钱,绝对不仅仅是靠狗屎运,他是不会败在这么傻的圈套上的。
所以与其说是夏洛克的贪婪导致他最后的悲惨,倒不如说是莎士比亚太无情了。 。 想看书来
夜凉如水,夜行如鬼
我不太喜欢王力宏的快歌,尽管我知道是写给我们这些年轻人的,但是还是觉得无福消受。但是慢歌或者正常的速度的歌曲还可以。据我的同学说,王力宏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很有才气。哈哈,我还喜欢他的阳光,但是个人觉得没有传说中那么帅气。
我最开始是听《龙的传人》,后来就是《大城小爱》,听他的歌不会觉得长,就会觉得有一种弹性,常常自己意犹未尽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当然还是指我喜欢的慢歌。
《花田错》红满大街小巷的时候,我没听过。后来听的时候,觉得很漂亮,很急促的一句歌词“杯中景色鬼魅 我忘了我是谁 心情就像夜凉如水”把我俘虏了。
是怎样的夜晚,会夜色如水,又是怎样的夜晚,能够凉的像水一般?为什么不说这夜晚像是冰,又为什么不说这夜色美如水?
真是俗了,这水是凉的,因了这潇洒的月光,这月光是冷漠的,任凭两个痴男怨女多情。在那凉如水的晚上,人的心里,爱的萌芽肆意泛滥。
暑假里喜欢梁文道,现在我的电脑桌面还是梁文道。于是很是假意地读了文道的书——《常识》《噪音太多》之类。坦白地说,读读这书,只是在显示自己有多么崇拜文道,我不懂那些与政治有关的深奥名词,我不懂那些与艺术文化有关的奇妙短语,我只是喜欢文道。
当然在看《我执》(被邓小桦称为是梁文道的“秘学笔记”的一本书)的时候情况就会好很多,梁文道在其中一改往日教父形象,娓娓道来他的岁月,他说,我曾经夜行如鬼。
可能是见惯了他的深奥文字,对这么一句话充满敬意。我知道梁文道的青春是很嚣张的,犹如动物般凶猛,实在令人发指。但是当他把自己当年的故事说出来,把自己夜不归宿白天不上课这么简单地说出来,只是说一句夜行如鬼的时候,觉得刚刚好。
是怎样的夜晚,能让这个男人行走在独自寂寥的大街,忘记了灯火璀璨,忘记了繁花似锦,只是想像是鬼魅一样寻找一个可以寄宿灵魂的场地?
或者说,他不在乎什么样的夜晚,他只是在意,能不能心灵似鬼魅一般轻灵,这样才配得起手里的那本书,才值得他踽踽独行在香港的繁华中而不惑。
那个男人在唱,心情像夜凉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