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惟以一人治天下
岂为天下奉一人
清朝第四代皇帝乾隆,在位六十年,仅次于他的祖父康熙(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风流皇帝。其爱好吟诗题字,自命不凡,有时以联语戏人。他曾为承德行宫“避暑山庄”裘翠楼的题联:
名震塞外三千里
味压江南十二楼
乾隆年间的一次科举考试,有两个考生名列前茅,不分上下,连主考官也难定夺。时值乾隆正巡江南,驾临杭州,主考官将两张试卷呈圣上御览。乾隆阅后,微微一笑说:“等我明天出一幅对联,让他们对,就能分出状元了。”
次日乾隆到了西湖,只见风拂垂柳,炊烟淡淡,当即在湖边题出上联:
烟锁池塘柳
二考生来了,甲举目一看,大惊失色,掩面而走。乙则冥思苦想,良久无对,怏怏离去。结果,钦点了甲为状元。有人不解,乾隆得意道:“朕所出的联暗含金、木、水、火、土,是个绝对,谁人能续?甲能在瞬间断定,可见才华见识比乙高。”后来,许多人给皇上的“绝对”续下联。有一联可称佳对:
炮堆镇海楼
乾隆皇帝五十大寿的时候,纪晓岚献的一副寿联被视为珍品。寿联写道: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事后乾隆将此寿联挂在寝宫,每天都要看一看。
清仁宗颙琰,年号嘉庆,史称嘉庆皇帝。嘉庆仿效先祖,也很喜欢对联。有一年嘉庆皇帝过寿日,下旨朝中举行贺寿联评比。大臣们纷纷把拟就的对联呈上,唯独李绍仿没交。李绍仿,广西北流人,状元及第。别人问他为什么不交贺联?李绍仿说:“我如果交了卷,那就非得第一名不可。”群臣都以为他口出狂言,侧目讪笑。等到贺联评比开始时,他才把贺联呈上,嘉庆一看,果然非凡,上写: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这副对联把清代顺治以来的列朝年号一一嵌入,而且十分自然地把嘉庆恭维了一番。既然列祖列宗均在其上,嘉庆又怎能不排它为首呢?于是此联被评为第一。
血浸《康熙字典》
但凡大部头的书,都会牵连一些士人因字获祸,《四库全书》有,《康熙字典》也有。乾隆时期,江西的举人王锡侯就因为改编《康熙字典》,编写《字贯》,遭遇了杀身之祸。
《康熙字典》于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一月十三出版,总纂官是陈廷敬,此人颇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曾经给他写过“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
陈廷敬原来的名字是陈敬,中间一个“廷”是因为“才高一筹”,殿试第一名,顺治皇帝特别赐予的。因为才华横溢,为官正直,陈廷敬从廷试那一刻开始就步步高升。康熙四十二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1710年,康熙皇帝命他与张玉书一起主持编纂一部字典,本来张玉书担任总纂官,陈廷敬辅助,第二年,张玉书病逝,陈廷敬继任总纂官。
王锡侯因善于考证字音字义,所以对《康熙字典》做了精深的研究,看多了,就发现《康熙字典》收字很多,但按照笔画查字,使用者总是会查到字却不能知其所有组词用法,而且字与字之间没有联系。于是他就想把读音或意义相同、相近的字,汇集到一处编写一部名为《字贯》的新字典,并很快出版了。
因仇家寻衅告发,江西巡抚海成上奏乾隆皇帝,建议革去王锡侯“举人”头衔作为惩罚。乾隆看到奏折,初定为是妄行著书立说。然而待他翻看《字贯》后发现,王锡侯竟然把康熙、雍正、乾隆的名讳直书无所避讳,不禁勃然大怒,下谕说王锡侯罪不容诛,应该按照大逆不道的条例定罪。斩了王锡侯,就连王锡侯的儿子、孙子也一起被处决;江西巡抚海成,因上奏所拟刑罚太轻,替罪人说好话,也被治罪,判为斩监候,秋后处决;原江西布政使周克开、按察史冯廷丞等人因为看过《字贯》一书,却没能检查出其中悖逆而被革职……上上下下牵连近百人。
殿版换酒喝
康熙中期在武英殿设立了修书处,这儿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编辑出版印刷中心。武英殿图书不计成本只要精美,许多古籍乃至名著《红楼梦》等,都出版于此。此处所出书称作“武英殿本”,简称“殿本”。
那时木活字铜活字虽已普及,但是为了追求逼真的仿古效果,还是大量采用雕版技术,那版用枣木或梓木经蒸煮脱水工艺制成,造价非常昂贵。书出以后木版就收藏起来。年代多了,大殿周围房间层次分明地藏满了殿本版,皇帝常常派大员检查,库门封锁,十分严密。
咸丰以后,到处闹着盖园子、开洋务,武英殿渐渐破落下来。武英殿里有一个实录处,一群文人日夜轮流值班,随时记录朝廷大事。到了冬天,煤炭少,实录处的官员冻得浑身哆嗦。竟然撬开了库门,抽出殿版劈了烧炉子,还拿了殿版送给私营刻字店,换回来烧酒,大家围着炉子喝烧酒!
偶然一次,当时在翰林院任职的张之洞来到了武英殿,看到如此珍贵的殿版,忙忙地起草奏章请旨说殿版不应该废弃,应该量力再印古籍。有朋友听说他要奏请这件事就连夜过府劝他说:“你想掀起大狱吗?那殿版早已星散零落,你这一奏,不知有多少顶带、人头要落地,这人你得罪得起吗?”张之洞低头思索半天,又仰天长叹一声,只好作罢。
吓煞人香碧螺春
康熙南巡游玩时,每到一处名胜都见景题诗或题写唐人诗句。陪同游玩的江苏巡抚宋荦见他兴致颇高就请求说:“臣家里在西陂有一处房产,想请皇上御笔题两个字。”康熙笑着说:“这两个字可不好写。”但仍然书写了二字赐给他。
洞庭湖东山碧螺峰石壁生长着几棵茶树,当地人称其茶叶为“吓煞人香”。康熙游太湖,宋荦进贡此茶,康熙嫌其名不雅驯,赐名“碧螺春”。
宋荦任江苏巡抚长达十三年之久,三次南巡接驾。《清稗类钞》记载:康熙因他年老,特赐他御用豆腐的做法,传旨说:“我平常食用的一品豆腐与寻常不同,因为巡抚是个有年纪的人了,就让御厨太监传授给巡抚厨子,好让他后半生享用。”
梅珏成是大数学家梅文鼎之孙,自幼受到康熙帝的赏识,入值南书房,考订数学方面的书籍。乾隆年间,他官至左都御史,后退休家居。乾隆第三次南巡,他到清江浦(今江苏淮阴)接驾,乾隆念他家计清贫,几个儿子都未做官,特赐他的长子为举人。还赐诗曰:“推恩缘念旧,皇祖内廷臣。”钱陈群、沈德潜是乾隆所赏识的文学侍从,乾隆前几次南巡,他们都前来接驾,君臣之间诗酒唱和,乾隆多次给他们加官进爵。沈德潜是乾隆四年进士,中进士时年已67岁,乾隆称他为老名士。乾隆南巡时,他退休家居。传说他曾陪乾隆游览西湖,时值严冬大雪,乾隆戏吟诗曰:“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沈德潜请求接续此诗,吟出“飞入梅花都不见”的句子。乾隆击节赞赏,脱下所穿的貂裘赏赐给他。
(三)
更新时间2009…7…1 19:22:45 字数:4118
康熙废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出巡塞外。此次出巡,他带上了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胤祄。没想到,由于一路风餐露宿,胤祄八月中旬竟得了重病。康熙帝焦虑万分,将小儿抱在怀中,不分昼夜,亲自照料,并急令御医赶来为胤祄疗治。胤祄的病一度曾有所好转,康熙帝欣喜若狂,说自己因此而获得新生。不料,九月初二早晨,胤祄病情急剧恶化,初四就夭亡了。
胤祄病死后,康熙帝痛不欲生。然而身为兄长的皇太子允礽,在弟弟病了的时候不闻不问,等胤祄病死后仍是漠不关心,其极端自私的本性完全暴露,康熙帝因此受到很大刺激。
由于皇储关系十分紧张,在忐忑不安心情的驱使下,皇太子本人偷偷在夜间到皇父帐前窥视动静,平日也派亲信侦察康熙帝起居,探听有关消息。康熙得到别的王子的密报,说父王您知道晚上有人从帐篷外面偷偷往里窥探吗?康熙听了雷霆震怒,通知所有近臣将官集合在一起,把太子用铁链捆起来,又把其他那些王子、阿哥们全捆起来,气愤至极的康熙也顾不得许多,当着朝臣的面痛数太子的罪恶,说:“你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你的一些吃穿用度都远远在我之上,竟然还不知足去私拿国库的钱!让你去南巡,你就强迫当地的官员督抚给你进奉金银珠宝;你还不辨忠奸任用小人,盘剥百姓,私吞外邦进贡的物品!不仅如此,在幼弟十八阿哥病危、父王焦虑万分的情况下,你竟然无动于衷,毫无忠孝义悌,更有甚者,竟然夜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看我死了没有;派人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使我整天提心吊胆,觉得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人给毒死、刺死了!”说到这里,英武一世的康熙大帝突然失态,痛苦地扑倒地上大哭。他愤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又有何德何能继承祖宗的家业!”于是宣布把太子胤礽废掉。
康熙爱廉吏
说到清代的清官,第一要提的自然要数有‘大清第一廉吏’之称的于成龙。他一路在康熙皇帝用人唯贤的庇佑和上级官员的表彰与举荐下,在仕途中青云直上。康熙帝曾多次表彰他,后又把于成龙安排掌管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在富庶的江浙地区任两江总督。在两江总督任上,由于妨碍了朝廷上下各路贪官污吏在江浙的财路,于成龙遭到当时很多官僚的忌恨和陷害,甚至在他死后,仍然有很多人陷害他。而康熙皇帝明白这层道理,很高明地予以应对。比如,有一位官员说于成龙晚年“非常清廉,但因为年老糊涂,常常被属下蒙蔽。”康熙却回答说:“以前有很多人说于成龙到江南后,改变了清廉的品行。可等他死后,大家才发现他始终都是清廉的。这都是因为他性情耿直,得罪的人多,大家陷害他才这么说的。”
清朝另一位大清官汤斌,深得百姓爱戴。高升之后,即将离开原先的任地,百姓们苦苦挽留,汤斌就写了个布告告慰百姓,中间有一句“爱民有心,救民无术”。被政敌诬告到皇上那里,说他这句话是诽谤、侮辱皇上的。康熙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但他知道汤斌是个能干的清官,就把这口气咽了下去,照样对汤斌委以重任。汤斌死后,康熙才发了一句牢骚:“我对汤斌那么好,他为什么还是讪谤不休?”
康熙的长寿秘诀
康熙对待所谓“长生不老”的态度很端正。他认为,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是不可遏止的。因而人只能顺应自然,多加保养,以求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寿命。
康熙认为,要使身体健康,关键在于饮食得宜,不能有所偏嗜,更不能暴饮暴食。应该对自身的情况加以注意,合理进食。康熙身为帝王,臣子自然竭尽全力地向他献媚邀宠。他爱吃水果,于是各地官员争先恐后地采摘鲜果进贡,但他从不多吃,总是品尝一点儿就够了。他说:“这些鲜果还不够熟,等放熟了,气味甘美时再吃吧!否则,对身体无益。”
康熙每次出巡,总是拒绝那些尽是山珍海味的宴席,而专吃当地所产的时令菜。他说:“老年人应该吃一些口味比较淡的食品并且多吃蔬菜,这样就会少生病。”对于那些不恤下情,竭力搜刮民脂民膏,整治丰盛宴席讨好自己,力求升官者,康熙毫不客气,立即予以撤职查办。
康熙对饮水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要把水加热煮沸,取蒸馏水饮用。每当夏日大雨倾盆或洪水暴发之际,他绝不饮用河水,他认为这时的河水喝了易生病,因为洪水容易把地表有害的矿物质、粪便甚至腐败的动物尸体冲刷下来,杂于河水之中,这当然是很不卫生的。
正因如此,康熙皇帝7岁登基,做了六十一年皇帝,在我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他在位期间,先后平定了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的叛乱,收复了台湾、力抗沙俄……一生可谓紧张忙碌,日理万机。但在如此情况下,直到晚年他仍然思路敏捷,身体强健。
康熙起菜名
康熙九年(1607年),康熙皇帝南下暗察民情来到云南“宫门岭”。这是一个十分险要的山岭,岭下有个天然大山洞,洞宽丈,形如宫门,宏伟非凡。这日中午,康熙党得有些饥饿,就来到池边一家小酒店要了一条鱼、一壶酒。很快,店家便将酒菜送上桌,康熙吃完以后感觉很美,不由问道:“店家,这是什么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