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枫叶红了-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楠才真正感受到一个建筑工人的伟大和骄傲。是啊,干这样的千古伟业,与自己那些年在三线工地上,做那种边设计边施工的建建拆拆、拆拆建建的劳民伤财的事,能是一样的感受吗?

  是啊,一个国家,一国的人民,前进方向和目标的认定,道路和方式的选取,中心任务与建设重点的确定,是多么重要啊。中国人民能够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真是全民大幸啊。

  第二天,乘东方红小游轮沿江而上考察三斗坪,未来的三峡大坝的坝址选定地。三斗坪是湖北省姊归县西陵峡中段的一个江中小岛。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用三斗米作为资本,在此开设店铺,供过往船只行人食宿,故名三斗坪。这里河谷开阔,基岩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具有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越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被瑞士一位著名水电专家称为“上帝送给中国人的礼物”。 三斗坪坝址,是经过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在两个坝区、15个坝段、数十个坝轴线中,历时24年、经由专家充分论证才最终选定的。

  三峡大坝选址之初,从三峡出口南津关起,上溯至石牌止,13公里河段中初选了5个坝段,统称为南津关石灰岩坝区。另外,从莲沱起,上溯至美人沱止,25公里河段中初选了10个坝段,统称为美人沱花岗岩坝区。然后,对这15个坝段进行勘察研究,经筛选,选择南津关坝区的南津关坝段和美人沱坝区的三斗坪坝段进行深入的地质勘察。1959年,初定美人沱花岗岩坝区为三峡工程坝址。

  美人沱花岗岩坝区的10个坝段,地质构造背景、岩性条件基本相似,地质条件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和岩石表面风化深度两个方面,大体分为两种类型,经比较,一类选择了中等宽河谷的太平溪坝段为代表,另一类选择了宽河谷的三斗坪坝段为代表。前者适合于布置地下厂房,工程防护条件较好;后者适合于布置坝后式厂房,施工场地开阔。这个两坝段均具备兴建混凝土高坝的地质条件。

  当三峡大坝建成后,将比目前的葛洲坝更为宏伟壮观,真正出现毛主席一九五六年六月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所吟诵的壮丽景观。站在游轮的甲板上,刘晓楠一遍遍地观察着三斗坪的江面、江中的小岛和两边耸立的江岸,触景生情,顺口呤出了伟人当年抒发豪情的诗句: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今世界殊。”

  考察完毕,小游轮一路顺水而下,同学倚栏尽赏西陵峡的绮丽风光。未来地理工作者的自豪情怀在大家心里开始荡漾。宋佩华倚在刘哥身旁,动情地说:“祖国山河如此秀丽,我们今后从事地理工作,真是一项幸福的事业。我一定要把身体锻炼好,以后走遍中国,遍览大好河山,不负地理工作者的美好称号。”

  不知不觉,小游轮已经出了西陵峡,进入到葛洲坝的轮船过坝水道。当第一级闸门打开,水流与第二级闸门走平时,大家惊喜地发现,跟在我们小游轮后面竟然有一艘潜艇,正在慢慢地露出水面。

  同学欢呼起来,纷纷拿出考察用的照相机,对着潜艇“咔嚓咔嚓”一顿狂拍。突然,潜艇里出来一个人,站在潜艇上对拍照的学生指点着说着什么。谁也没听清那个人的话,也没谁在意他,同学们仍然热烈地议论着这个难得一见的新东西。

  几分钟后,游轮上通知大学生们集中。又过几分钟,刚才在潜艇上指指点点的那个人出现在大学生们面前。他神情严肃地要求大家交出刚才拍照的胶卷:“这艘新出厂的潜艇是国家的军事机密,决不允许它的照片外泄。”

  无可奈何,大学生们空欢喜一场,全数交出了刚才拍照时照相机里的胶卷,连同一天来在胶卷上留下的三峡大坝坝址考察照片。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三章  我会照顾你的妹(5)
葛洲坝工程管理局的小游轮只能将大学生们送到武汉,往下去九江就只有搭乘长江客运公司的大客轮了。九江的庐山是这次实习的第三站。

  去九江的客轮要到晚上才启航,还有大半天时间,大伙儿都乘着这机会去逛逛武汉大都市。其实,刘晓楠昨天吟诵的毛主席那首《水调歌头.游泳》,就是老人家当年在武汉写作的,全篇是这样的: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宠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现在到了武汉,岂能不领略一番诗情画意般“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江城美景。而且,刘晓楠的父亲有个姓时的老同学是武汉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正好去拜访一下。

  宋佩华几个女同学这些天搞累了,不想再去逛街,就留在码头的候船大厅里看行李。

  刘晓楠一个人直奔武汉大学,这个他曾经热情报考,却被它无情抛弃的中南名校。从老校门过,那书有“国立武汉大学”几个雄浑大字的校门牌楼,显示了这所名校的悠久历史和学界地位,让刘晓楠肃然起敬,也更多了份惋惜之情。

  见到了时伯伯,谈话间讲到当年报考武汉大学,却因父母之事而没被录取。

  “你们怎么不给我来封信说明情况呢?”时伯伯说,“唉,你爸爸还是和以前一样,书呆子一个,一点都不考虑社会上事情的复杂关系。他也不会这样想事,脑瓜里没这么些概念。唉,老知识分子啊。”

  刘晓楠无话可说。是啊,一个单纯质朴的普通人,谁知道一切都在官员控制下的场面上的这些名堂呢?刘晓楠自己当时也根本没从关系方面想过这事,只想到正常的光明磊落的办事因素:政策和成绩。要说在省府机关的罗姨,在武汉大学的时伯伯这样的熟人,但他们都是国家干部啊,怎么能请他们搞这种走后门的事呢?自己也不可能提出这类不正当的要求。不读书,自己是个纯扑的工人。这书读得,光入学这个过程就把人的思想教得复杂了。唉!

  ......

  晚上,顺流而下客轮静静地在江中航行,几乎没什么马达震动的感觉,只是参照两岸后移的灯光,才觉出客轮的下行。同学们多在船舱里谈天,打牌,看书。刘晓楠拉了佩华,悄悄地来到船头甲板上。

  甲板上静悄悄的,劳作的船工都休息去了,被他们擦洗得干干净净的甲板,在船头那盏小灯的映照下,闪闪地发出光泽。

  他们把鞋脱了,光着脚丫走到甲板中间,在一块若明若暗的地方坐下。微微地江风吹来,凉爽极了,一天里的暑热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闷热了一天的心情也骤然变得凉快轻松了。

  刘晓楠顺势仰面躺在甲板上,任佩华坐在身边。他望着满天闪动的星星,陷入了沉思。世事多变,二十几年的人生已经是走得七弯八拐,耗费了十几年的大好时光。善于钻营的人,或许能在多变的世事中,为自身谋得某些捷径,甚至远超出社会平均代价的利益。而自己这种一根筋正统思维的人,就只有以自己加倍的付出甚至额外的牺牲,来对冲社会*对自己人生造成的损失了。

  “刘哥,在想什么呢?”佩华轻轻地问了一句,生怕打扰了刘哥。

  “哦,没想什么。”晓楠收回了思路,“对了,你家里对民余的看法好些了吗?”

  “好多了。自从那次你与我父母谈过后,他们就改变了对有你们这样经历的人的看法。”佩华停了一下,还想说什么:“他们,他们还……”

  “他们还怎么了?”晓楠顺口问了一句,其实也并非想要佩华回应。

  “他们说,我在学校里认了两个哥哥,怎么就喜欢了黎哥。他们其实是更喜欢你的。”

  “哦。呵呵。”晓楠觉得作父母的人有些好笑。

  佩华并没在意刘哥的话,只是自管自地说着:“其实,我两个都喜欢。”

  “啊?”

  “我两个都爱。”

  “那可不行。”晓楠赶紧坐了起来,面对着佩华,严肃地说。

  “怎么不行啊?放心吧,我知道你心里有育萍。我的爱,一个是对哥哥的爱,一个是那种爱。”佩华认真地说。

  “那还差不多。我会让你满意地感到这个哥哥值得爱。”晓楠也很愿意有这么个好妹妹。

  “刘哥,那我可以对你亲热吗?”佩华提了个怪问题。

  “当然可以,兄妹之间,本应就是亲亲热……”

  还没等刘哥说完,佩华突然抱住晓楠的脖子,在他脸上使劲地亲了一下,又把头埋在他肩上,“嘻嘻”地笑着说:“刘哥,你真好。”

  刘晓楠笑着摇了摇头,用手梳理着她的头发,轻轻地说:“你啊,真是碰上个好哥哥了。女孩子不能随便对男生这样的。”

  “我知道,这不是对你吗?嘻嘻。”

第二十三章  我会照顾你的妹(6)
庐山是我国南方最能显现山地气候的的地方了。六月的天气,当你从山脚向上,一路登山,就会有由盛暑向春秋天,甚至初冬走去的感觉。或者说,从山脚到山顶的气候感觉,相当于从江南经中原再到东北的气候感觉。所以,南方的学生选择庐山进行地理学科实习,可以观察到气候带、植被带甚至土壤带的分布和变化。

  自然界所有这些变化,都会反映到庐山的植物种类构成和分布上。这使得在庐山这个方圆面积有限的山体内,竟然出现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绝大多数植物物种。所以,山上有个著名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建于一九三四年,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是我国唯一的亚高山植物园,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园。该园是中国植物学家创建的第一个用于科学研究目的的大型正规化植物园,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所创建。该园占地4000多亩,迁地保育活植物3400余种,储藏名植物标本10万多号,已形成以松柏类植物和杜鹃花科植物为主要特色的山地园林景观,在我国名列前茅。

  这些都是刘晓楠为这次实习进行知识准备时,从相关资料上了解到的。

  当上山的大客车开动时,汤先林说开了:“徐秀雪啊,你们注意了,等下我们上山是盘山公路围着庐山转圈的,要转四百个圈。你们记得数数啊。”

  “你怎么知道要转四百圈啊?”徐秀雪问道。

  “你没读过毛主席的诗《七律.登庐山》啊,里面有一句‘跃上葱茏四百旋’,就是四百个圈圈嘛。”汤先林像模像样地解释着。

  “哎呀,老汤啊,你不懂就不要乱说了,笑掉大牙嘞。”覃辅文不客气地指正汤先林。

  “你懂,你说说看。”汤先林不服气。

  “好,听我告诉你吧。第一,我先把毛主席作于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的《七律.登庐山》一字不漏背给你听听: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二,我告诉你,那句‘跃上葱茏四百旋。’是什么意思。你问问司机师傅,他开车上山是围着庐山转圈吗?盘山公路不是转圈,是公路呈蛇形反复盘旋而上。庐山的盘山公路大约三十五公里,沿途有近四百处转弯。徐秀雪啊,这个转弯你倒是可以数一数。”

  “哈哈,汤先林啊,我们这一车人藏龙卧虎的,就你那点墨水还敢争风头啊。”安贻恒又逮着娱乐对象了,“我们老家农村有句俗话,说是瞎子找不到门,聋子会给人安名,文盲最会理解上级精神。”

  “这是什么意思啊?”徐秀雪听不懂他的话。

  安贻恒自顾自地接着讲:“那年*叛逃摔死,支部书记到村里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就讲了,*叛逃时擅自开走了一架三叉戟飞机。一个一字不识的老头听到这里非常气愤,说*这家伙真坏,要叛国了,还要偷走我们中国三只鸡。汤先林的四百圈和那老头的三只鸡是一个水平。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车厢里都笑开了。汤先林也只好跟着笑笑:“嘿嘿,嘿嘿。”

  刘晓楠向来不屑于赢别人的小面子,听了安贻恒的成功之作,只是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