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红不知道现在该往哪里去。虽然她心里还在生气,然而她不得不想一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总不能就一直这么坐在大街上。相比之下,杨卫字反倒显得很轻松,他陪陶红坐着,既不向她解释自己的错误,也不甜言蜜语地哄她,他像无事佬一样,就等着陶红做出决定,陶红去什么地方,他就跟到什么地方。陶红说:“你能不能给我走开,我不想看到你。”
杨卫字不动声色地说:“今天我死活都和你在一起,你去哪.我去哪!”
陶红说:“我不想再见到你。”
杨卫字说:“你现在说什么也没用,我今天就是一张烂狗皮膏药,贴在你的身上,你别想把我甩了。”
陶红说:“你要还是个人的话,立刻就走开好不好。”
杨卫字说:“你跟我说这话没用,我不是人,行不行。”
在大街上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不可能不有所顾忌,因为一提高嗓门,立刻就会有很多人围观。就算是现在这样,时不时还有人要看他们几眼。天渐渐地黑下来,肚子里饥肠辘辘,陶红决定先吃些东西,拎着包往麦当劳走,杨卫字屁颠颠地跟在后面,两人一起进了餐厅,餐厅里人很多,陶红自顾自找了个位子坐下来,她故意拣那种只剩一张空椅的座位,这样的话,杨卫字便没有办法和她坐在一道。杨卫字放下手中的行李箱,把手中的大镜框交给服务员小姐,关照她千万不要弄破了玻璃,然后跑去排队购物。陶红已经在那排队了,杨卫字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很认真地对陶红说:“你去坐着,我来买。”
陶红不理他,继续排队,买了自己的一份回座位。杨卫字没办法,不一会就轮到他,他买了一大堆,端着盘子过去。陶红坐在位子上慢吞吞地吃着,杨卫字没座位,就端着盘子站在陶红旁边,肚子里饿得慌,不停地捞起薯条往嘴里塞。陶红只当没他这个人,故意不看他,可是坐那的几个人,反倒有些感到不自在,其中有一个人已经吃好了,站起来让杨卫字坐,杨卫字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来,对陶红说:“我这儿多,你不够,从我这拿,我有意多买的。“和杨卫字这样的无赖在一起,陶红真是没办法和他急,他就像一块软橡皮,拳头打上去,力量全部被化解了。陶红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偏偏会爱上他这么个活宝,他现在一点也不像是做了亏心事的模样,全心全意地吃着东西,时不时地还停下来,从塞得很满的嘴里咕噜一句:“中国人自己做的薯条,怎么做,也不是这味!“陶红不想和他辩论,麦当劳虽然是美国人的招牌,可是在这干活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中国人什么菜都能烧,凭什么说这炸薯条做不好。陶红知道自己只要一和他辩论,就自动落入他的圈套。她此刻正和他憋着气,一辩论,这气也就跑了。
如果杨卫字这时候甜言蜜语地哄陶红,她根本就不会让步,陶红不愿意自己被别人当作小孩子来哄。如果杨卫字这时候为了讨陶红的好,振振有辞地把姓侯的女人骂上一顿,陶红不仅不会领他的情,很可能会更看不起他。杨卫字让陶红感兴趣的,是他从不掩饰那些在常人看来,应该掩饰的东西,不该说谎的时候,他乱说谎,真应该编些谎话来安慰别人的时候,他反倒惜墨如金,半句假话都不肯说出来。吃完了,陶红做出要走的样子,杨卫字火烧火燎地跟服务员小姐要了个塑料口袋,将没来得及吃完的东西打包,跟着陶红往外走,匆忙中,他忘掉了搁着结婚照的大镜框,陶红故意不提醒他,想这照片真没有了才好,然而到临出门的时候,杨卫字忽然又想起来了,他飞快地穿过大堂,直奔柜台而去,因为那镜框就在柜台里搁着。
离开麦当劳,又一次来到大街上,现在应该去什么地方,这个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又一次放在陶红面前。看来只有回娘家,这是一个她最不愿意的选择。自从她考上大学以后,她的继母一直盼望着她早日离开,盼望她离开了就不要再回去,而她偏偏不争气,总是离开了一阵,便又一次重回旧居。最初是被大学除名,后来有了工作,也曾试图几次搬出去住,每次都跟出去旅游一样,隔不了多久,又无可奈何地回去继续看继母的脸色,继母的脸色像一个胃疼的病人,嘴角边老是吸冷气,陶红一想到心里就发怵。
现在,已经结了婚的陶红,再厚着脸皮回去,真是无地自容,她还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不用住回去了。无家可归的滋味真不好受,陶红想到去住旅馆,但是她明白自己口袋里的钱不允许她这么做,住一两个晚上可以,接下来怎么办。
陶红决定就住回去,叶落归根,人到了没办法的时候,只得乖乖地回家,即使这个家并不一定欢迎她,即使这个家肯定不欢迎她。陶红的弟弟正在外地上大学,陶红知道现在住回去并没什么问题,这毕竟是她父亲留下的房子,继母毕竟是知识分子,还撕不下这个脸不让她进家门。快到家门口的时候,陶红发现杨卫字竟然还像条狗似的跟着她,她板起脸来,让他走。杨卫字有些悲哀地说:“你让我去哪,你好歹还有个家,我能去哪呢?”
杨卫字的可怜样让陶红心软,她说不出自己这时候是不是还爱他,然而想起他说过自己从小就无家可归的话,立刻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同情之心。杨卫字犯的许多错误,都和他自小就没有一个温暖的家有关。他总是迫不及待地就投入到女人的怀抱里,这么做,与其说他是好色,还不如说是他对家的一种渴求。“我不管你去哪,你爱找什么女人,就找什么女人去,“陶红嘴上这么说着,好像还在继续赶他走,但是杨卫字已经从她的语气中,体会到让步的可能性。杨卫字说:“有了你这么好的女人,我干吗还要么找别的女人呢?”
陶红说:“你现在不要说这样的话,这话我听起来太恶心,你留着说给别的女人听。”
结果,到了陶红家门口,跑上前按门铃的,竟然是杨卫字。他很熟练地对陶红的继母扯了一个谎,告诉她自己的房子拆迁,新分的过渡房出了些意外,不得不临时在这借住几个晚上。继母带有戒心看了看他们带的东西,的确不像是长住的模样,于是就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陶红不想让继母知道她和杨卫字之间发生的不愉快,母女间的话本来就不多,所有敷衍的话都让杨卫字一个人说了。杨卫字天生有一种讨女人好的本事,几句很一般的话,就把陶红的继母哄得十分开心。陶红没情绪听他们敷衍,她独自一人回到自己当年居住的小房间,感到很疲倦地往小床上躺。继母和杨卫字有说有笑地一起来到了小房间,让杨卫字把放结婚照的大镜框挂在墙上,墙上正好空着一根钉子,过去一直挂着陶红父亲的照片,这照片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取了下来。
陶红的继母突然想到什么似地对她说:“对了,那个叫钟夏的来找过你,我没你的电话,也没你的地址,后来他找没找到你?“
《别人的爱情》第八章
钟秋始终想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母亲冷悠湄对王魁负敫桂英的故事情有独钟。
记得小时候,钟秋最喜欢看的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她喜欢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但是母亲却总是没完没了地带她去看《王魁负敫桂英》。无论什么剧种,不管是业余还是专业,从称之为国剧的京剧,到各种带有民间色彩的地方戏,只要是和这故事沾得上边就一定不放过。冷悠湄不仅要看不同的剧种,而且要看不同演员演出,看得最多和听得最多的,是苏州评弹全本《王魁负敫桂英》,在评弹的剧本中,敫桂英变成了焦桂英。
受母亲的影响,钟秋自小就熟悉了有关王魁和敫桂英不同版本的折子戏,诸如“海神庙“,“义责王魁“,“阳告“,“情探“,“活捉“等等。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在小小的戏曲舞台上,可以绽开出无数鲜艳的花朵,钟秋清楚地记得冷悠湄对这故事如痴如醉,她变得非常挑剔,常常抱怨这儿演得不对,那里演得不好。由于她找不到人表述自己的看法,结果只好把这些观点说给当时还是小孩子的钟秋听。
多少年以后,钟秋在拍摄新版本《王魁负敫桂英》的时候,耳旁经常会响起母亲的抱怨声。她知道挑剔的母亲永远不会满意她对《王魁负敫桂英》故事的重新解释。在这种古老的故事中,寻找更新意义的解释,最终将证明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徒劳。钟秋并不认为自己母亲在戏剧方面有多高的品味,冷悠湄对《王魁负敫桂英》故事的痴迷,多少有些变态。就好像她对杨如盛的爱情不可思议一样,这只是特定年代里,一个女人对爱情的特殊的表达方式。被压抑着的爱作为一种能量,借助于戏曲的形式,得到了最充分最安全的释放。民间那些被人们反复传唱的故事中,大都具备着这种移情的作用。
冷悠湄在女儿已经成人以后,对王魁负敫桂英的结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敫桂英最后将负心郎王魁活捉而去,并不符合女主角的性格。活捉王魁,不过是满足了观众的愿望,却有违敫桂英的情感。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的,爱并不在乎背叛,爱所以永恒,是由于有着足够的宽容,如果敫桂英临了因为王魁不爱自己,就把他带进地狱,这种境界也就和王魁差不多。站在敫桂英的角度看,她不会怎么做,冷悠湄坚持认为,敫桂英在情探之后,应该悄然而去,她掌握着对王魁的生杀大权,结果又出于爱情的缘故,饶恕了他。爱情本质是爱或者不爱,爱不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爱不应该包含血腥气。
钟秋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母亲是为了杨如盛,才主动提出来要去郊县当副县长,很显然,冷悠湄的一生,都在有意无意地等待杨如盛对自己的背叛,她苦苦地等待着,最后终于等到了。冷悠湄对杨如盛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丝毫不考虑关怀本身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冷悠湄生前,她与杨如盛之间的暧昧关系,一度被渲染得沸沸扬扬,风言风语像冬季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在母亲临终的时候,钟秋曾经很认真地问过母亲,问她是不是真的很爱杨如盛。作为女儿,钟秋相信自己的观察不会有错,她觉得到了这最后的关头,母亲已经没有必要再保守秘密。钟秋甚至直截了当地问母亲,她和杨如盛之间究竟有没有发生过性的关系。对于爱不爱这个问题,冷悠湄显得有些难为情,她像那种让别人说中心思的女孩子一样,苍白病态的脸上,突然涌动出了红晕。在这时候,母女的角色好像突然发生了变化,冷悠湄在女儿的审问下,变得十分狼狈,她仿佛那种试图向大人掩饰过错的女孩子一样,含糊其辞地说:“有什么爱不爱的,你说得也对,我是有些喜欢你杨叔叔,可是喜欢,又怎么能叫莋爱呢?”
钟秋说:“那么你确实承认自己是喜欢他!”
母亲的脸上洋溢着比回光返照更灿烂的光辉。医生已经宣判了冷悠湄的死刑,最后的日子就要来临。钟秋发现母亲很乐意在此时提到杨如盛。杨如盛的名字,犹如新鲜的空气或者灼热的阳光一样,突然进入了死气沉沉的病房,给冷悠湄带来了最后的欢乐。
钟秋是母亲临死前,唯一经常陪伴在她身边的人,冷悠湄在对子女的爱方面,远不如孩子的父亲,在母爱上她显得有些吝啬。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十分合格的母亲,同时,还不得不承认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现在,对于冷悠湄来说,她承认喜欢杨如盛,就等于承认了爱。这种爱其实一直是种客观的存在,然而冷悠湄已经习惯了否认。
在过去,冷悠湄不仅不对别人说她喜欢杨如盛,就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她同样不承认自己是喜欢。喜欢是关于爱的通俗说法。对于爱情来说,仅仅是喜欢两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虽然她对女儿仍然怀疑自己是否有婚外性行为感到不满,这种不满表现为一种本能的恼怒,因为女儿的怀疑,意味着在这最后的时候,做女儿的还不信任自己的母亲,但是冷悠湄并不反对现在重提这个曾让她感到十分尴尬的话题。
冷悠湄很冷静地说:“除了你父亲,我这一生,从没和别的男人睡过觉。”
钟秋仍然不太相信母亲的话,和大多数人一样,她相信母亲和杨如盛之间的确存在着暧昧关系。她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很可能引起冷悠湄的进一步不满,可她还是忍不住要说了出来:“妈妈,我不觉得在自己的丈夫之外,和别的男人睡觉,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错误。人们的有些想法,其实应该改一改了。“现代人对性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观念已经老掉牙,钟秋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