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校对嘟哝了一句什么。
唐韵之大怒:“你马上到会计处结算你的工资,从现在开始你已经不是本公司的校对!,,
那个校对哭丧着脸走出来。
唐韵之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他问一个女校对:“小颜,你说是怎么回事?”
小颜小心地说:“工作量太大了,所以——”
唐韵之一挥手:“好了,你们先去工作吧。”
林夕敲一下侧门,进去,把策划方案给他。
唐韵之惊奇道:“这么快就完成了?”他翻阅起来,隔了两三分钟,他和气道:“小林,你先坐吧,自己接水喝。”
唐韵之抬起头,欢喜道:“好,非常好!”
林夕轻声说:“没什么别的事,我去工作了。”
唐韵之笑说:“不忙,你已经提前完成任务了,你放心,我说话算数,你这七天按二十天的双倍工资发放。你很诚实,如果是别人,也许会故意拖到期限到时才交稿,你很不错。”
林夕见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也很开心。
唐韵之和蔼道:“反正没什么事,我们聊聊吧。”
林夕想起他刚才暴怒的样子还有些后怕,此时他这么温和的说话,令他受宠若惊。
唐韵之叹息道:“我来北京创业七年,在业内认识许多朋友,可是大家只是生意上的伙伴,知心的并不多,古天华算一个,1998年,我最艰难的时候,他一直默默地支持我。在商场上打滚这几年,我对朋友的定义总结出三句话:一是,平时少添乱。二是,别后能思念。三是,雪中能送炭。”
林夕一笑。
唐韵之感慨道:“小林,你别不以为然,等有一天,你在商场上呆久了,就会理解这三句话。”
林夕不知说什么好。
唐韵之叹息道:“1998年,我被一家印刷厂的负责人骗去了八万块钱,那个负责人吸毒,后来我找到他了,他家一贫如洗,只有一台六英寸的黑白电视,暴打一顿,他还翻着白眼间:‘你为什么打我?你能不能借点钱给我?’2000年,我策划了一套大百科丛书,在图书征订会上反映非常好,收到了三十多万的订金。我当时有点盲目了,一下子印刷了五万套,结果一上市,却销不动,全国各地开始疯狂退货。我自己一个人坐在库房里,面
对着堆积如山的退书,喝一口白酒,叹息一声,当时自杀的心都有,幸亏我撑下来了。”
林夕很喜欢听他的创业史。
会计过来,拿着那个被开除的校对的工资单,让他签字。
唐韵之突然想到什么,问:“小林,你们河北的消费标准不怎么高吧?”
林夕点点头。
唐韵之的手指敲着桌面,仿佛在思索什么:“我想让你回石家庄一趟。”
林夕问道:“做什么?”
唐韵之慎重道:“你到石家庄为我招三个校对来,要招女孩子,因为女孩心细,二来,得是学中文的。你自己把握吧。工资每个月一千五。你走这几天,我给你按出差算,每天补助100块,你看好不好?正常花费公司报销,你最好去找一个人才交流市场招聘。”
林夕见他如此信任自己,心中默默感激。
裕华路有一个人才市场,周六周日开放。
唐韵之虽明言只招女校对,林夕还是没有在招聘牌上表明生怕被人怀疑有什么动机
才闻大师博雅论又见倩女脉脉心
云卿分配到的工作是校对《鲁迅经典作品集》,她初学校对;难免慌乱。
林夕随意抽一页,又为她校出两个标点错误。
云卿抚着胸口:“好险啊。”
公司规定偏校一个错,一校罚一元,二校罚两元,三校罚三元。
林夕把折校的技巧讲给她听。其实就是拿权威版本做参考,行行盯对。
林夕示范给她看。
不过云卿好像不太专心,不时偷偷抬美目看林夕。
周末,慕容雪来公司找林夕。
林夕整理一下手中的稿件,走出去。
他没有注意到云卿一直目送他和慕容雪走远。
韩冰云唤她一声:“小卿,下班了。”
她才回过神来。
韩冰云轻笑道:“林老师和他女朋友挺般配的。”
云卿心理难受,微弱地回了一声:“是么?”
慕容雪拉着林夕的手:“里面那个是云卿吧?你什么时候又和你那个旧情人搅和到一块了?”
林夕有一丝慌乱:“什么旧情人?别瞎说,人家是公司正规招聘来的。”慕容雪何等聪明,笑道:“这么巧?这里面恐怕有你的杰作吧?”
林夕刚想辩解,慕容雪突然道:“别动!”
她素手轻轻捏住林夕脖子上的红绳,向外拉。
相思扣划过林夕的肌肤,有点痒。
慕容雪笑吟吟地问:“你什么时候迷恋上这么女儿化的饰品了?”
林夕故作平静道:“图个吉利。”
慕容雪脸一冷:“哪来的呀,大少爷?”
林夕自然道:“买的。”
慕容雪追问:“哪买的?”
林夕答得很顺:“西单。”
慕容雪奇怪道:“这种相思扣做工很复杂的,现在竟然有卖这种东西的了。”
林夕怕她发现什么破绽,不语。
慕容雪从小包中取出一张报纸,递过来。
林夕问:“什么呀?”
慕容雪认真地说:“你也真无聊,竟然去晚报上登征婚启事,你想媳妇想疯了?”
林夕大惊:“哪有的事啊?!”
慕容雪掩嘴笑得开心:“你看一下文化新闻版。”
标题很醒目:文学大师庄暮樵到访北大。
文章大意是,庄暮樵将于周六上午九点半在北大中文系演讲《苏东坡的幽独情怀》。
林夕的心一阵子狂跳,惊喜道:“就是明天?!”
慕容雪见他开心,心里也甜滋滋的,开始勒索:“你怎么谢我啊?”
林夕笑道:“把你吊到全国最高的树上晒一天太阳,好不好?”
慕容雪捶他一下,假嗔道:“讨厌鬼!”
一回宿舍,老官正在玩游戏,他眼睛不离电脑屏,说:“你们公司那个俏校对找了你好几次。”
林夕敲门,叶落落问:“谁?”
“我,林夕,云卿在么?”
云卿满脸不高兴地出来:“你也知道回来啊!”
林夕问:“你找我有事吗?”
云卿定一下神:“是啊,你明天陪我到公主坟买张手机卡吧。那边的路我不熟。”
林夕忙道:“明天不行。”
云卿幽幽道:“那一定是佳人有约了?”
林夕摆手道:“不是,庄暮樵明天在北大有场演讲,我想去听听。”
云卿问:“不去不行吗?”
林夕坚定道:“不行。”
云卿冷冷道:“你应该没什么别的事情了吧,再见,我困了,想睡觉去。”
砰一声,门被撞上了。
正好韩冰云洗头回来,她向林夕点点头。
推门就进,叶落落以为还是林夕,惊慌地大叫:“别进来,我正在换衣服!”
那时林夕已经走出一段了。
过道上,一个陌生的女孩子在倒垃圾。
林夕暗暗奇怪:“好几天没见小慧了,莫非她不干了?”
一大早,林夕就赶到北大,怕没有位子。
林夕坐在前排一个很好的位子。
又过了半个小时,连门口都站满了人。没进来的,就都在玻璃窗处挤着看。
大约有十几家媒体到场。
文学本来是个冷门货,庄暮樵又非常低调。但他的一举一动还是媒体追踪报道的焦点。
可见庄暮樵的号召力。
庄暮樵入座了,书卷之气悄然袭来,笑容可掬,没有一点大师的架子。
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庄暮樵的演讲开始了,他手中没有任何演讲稿,款款而谈:
“………………
宋神宗元丰七年,也就是1084年,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长达五年的苏轼,接到去河南临汝就职的命令,虽从遥远的黄州调到了离京城较近的临汝,但五年前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消,官职也仍是一个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都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因此,苏轼心中没有任何欣喜之感,那年他已经48岁,在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由于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他不断的西去东来,南迁北徙,尝尽了人生的苦味。这次迂徙使他思绪万千,心潮难平,政治牢骚和思乡之情层层缠绕。幸亏他天性豁达,否则早精神崩溃了。
踌躇之际,他写了他那首有名的《满庭芳》。
苏轼的一生,是以崇尚儒学,讲究务实为主,可中年以后,又曾表示‘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之中。每当遇到挫折和失意,则老庄思想相助,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苏轼命运多坎坷,所以面对了许多离别。
绍圣元年(1094年)七月,苏轼又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途经九江时,遇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友苏坚。客中相遇,行脚匆匆,苏轼写了《归朝欢》相赠。
离别,对人生来说是最黯然销魂的事情,特别是暮年远别,在那山川阻隔、音讯难通的古代就更是如此。千古骚坛,此类作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
别的诗人大多借杨花柳枝、凄迷芳草、断肠月色和雁阵西风之类的景物,抒写凄婉悱恻的情怀,苏轼却把一股雄健之风带进叙别词中,其词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高亢,显示了他的浩逸襟怀。
苏轼曾写过多首《沁园春》,这一词调适合于以赋体入词,却最忌板滞,极难驾驭。两宋词人中,辛弃疾填了九首,刘克庄填了25首,陈人杰填了31首,这也算很罕见的。许多名家,像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姜白石、史达祖、张炎等,都不见填制。但是此调格局开张,掌握得好,就会有排山倒海之势,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苏轼对自然界阴晴不定、瞬息变化的现象非常敏感,在他三百多首词中,写乍雨乍晴的奇丽景色就有二十多首,且首首风貌不同。
如果我们对这种奇怪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揣摩到苏轼内心隐蔽的孤独,他厌倦了现实中的官场起伏。
他这种幽独情怀在他的一首《卜算子》里展露无遗。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082年12月,苏轼在黄州所作。
那时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目睹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政法不断扰民,心中不满,发抒于诗中,激怒了新党,说苏轼诽谤朝政,遂逮捕入狱,欲置之于死地,即‘乌台诗案’。幸亏神宗还算明白,释放苏轼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黄州贬居四年多。
黄庭坚评论此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苏轼的孤独还表现在爱情方面,他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王弗只活了27岁。苏轼丧失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文学史上,写悼亡诗写得最好的是潘安仁和元微之,但苏轼那首‘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江城子》一出,力压二人。从侧面也反映了苏轼丧妻的悲痛。
苏轼在对外部世界的追求中接连失败,于是开始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寻。
他经常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但他的感慨总是融化在对自然的永恒和美丽的赞咏中,因此总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生意盎然的美感。有些批评家总批判苏轼悲观消极,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人们从苏词中得到的不是灰色的颓唐,而是绿色的欢欣,从而使灵魂净化,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中。
苏轼词中超越现实的自己,写出更高境界的自己。可是他一生,却总是处在‘欲仕不能,欲隐不忍’的矛盾之中。
…………
…………”
掌声一次次响起来。
记者的照相机也闪个不停。
女主持珠圆玉润地说着:“下面是自由提问,只有十分钟时间,请举手。”
林夕第一个站了起来。
庄暮樵向他点头微笑。
林夕鼓起勇气道: “庄老师,我觉得您演讲中有个地方不妥。”
满座皆惊。
庄暮樵没有生气,微笑道:“请指教。”
北大中文系的一个领导表情严肃地挥手让林夕坐下。
林夕只作不见,平静地说:“您刚才说苏轼很孤独,可我觉得他只是寂寞而已。”
旁边一个女生小声说:“什么呀,寂寞和孤独不是一种意思吗?”
有几个记者把镜头冲向了林夕。
林夕镇静地说:“西方有个画家梵高一生落魄,他生前都不知自己的作品潜藏着多大的价值,没有人理解他,甚至他自己都茫然失措,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