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的身手,他就高高兴兴地展露身手,把找戚清泉的事儿给忘在脑后了。
“殿下,今日戚某有正事要办,可能不能陪皇子殿下游街了,请殿下恕罪!”
“什么事?怎么我每次找你,你都说有事,算了,反正本皇子有大把的时间,我们可以先去办你的事,之后再好好去逛街!”
看来皇子殿下真把昨日的客套之语放在了脑里,记在了心上了,看这样子,今日是怎样都要去逛街的了,戚清泉无比地后悔,昨天是着了魔还是鬼上身,怎么就口不择言地订下游街的约定呢!也罢,只希望这位会找事儿的皇子今日不要再没事找事了。
“那就请皇子殿下跟我来吧,我准备先去地里看一下,之后就去拜见王大人。”
“听着没什么意思啊……”卫子霄有些失望,种地,他没兴趣,去找王尚书那只老狐狸,他更没兴趣,他只对打人闹事有兴趣。“不过,我陪着你吧!”反正除了你,也没有人敢骂我,敢教导我,敢随便给我买吃的,在你身边就很好玩了。
无疑,这个时候来说,戚清泉只是卫子霄消遣时光的最好选择。
两个人走走停停,来到村边一片田园中,午时过后,劳作的女子基本上都三三两两地聚拢在田埂旁聊天或者打牌之类的,享受着下午幽静的时光,稍作休息,就开始收割菜地,做好第二天一大早去卖的准备。
戚清泉一路走到菜地,旁边一些认识的女人就跟她打招呼,问怎么这两天没看到她,她都一一有礼地回答,很多人对她身边的红衣男子表示出了好奇,但是看着男子一脸不可轻视的表情,都猜测可能是戚清泉的相好,只不过没成婚,所以男方害羞罢了,戚清泉有些明白,也很清楚流言止于智者,越解释反而越麻烦,顺其自然就好。
戚清泉租的三亩地,两亩都种的是一大片蔬菜,绿油油的叶子,白白的杆,看起来很是清爽,另外一亩种的是麦子,已经变成了金黄色,大大的饱满的麦粒将麦秆坠的低低的,像弯下腰的老太太,戚清泉见它们无人搭理,也长势可喜,欣慰地点点头,决定晚上回来收一些菜蔬放在家里,免得爹还要自己下地采。
卫子霄童心未泯,他不关心那些菜地长的怎么样,只关心插在地正中的稻草人,那稻草人竟然穿着书生的褂子,虽然褂子破烂不堪了,还是让小皇子乐坏了。
“哈!哈!别人都扎的庄稼娘,你怎么扎了一个书生放在这里?仔细一看,这草人可真像你,就差画上一副不苟言笑的脸,再配上一张唠唠叨叨的嘴!”
戚清泉不将他的讽刺听进耳里,她悉心地解释:“这衫子是早些年考举人时穿的,后来娘病了,就出来想法子赚钱,日常需要穿一些可以做活的衣服,这衣服就让爹压了箱底,结果,后来翻出来,不但我身量已经长长,这衣服还有些发霉了,就不再穿了,干脆拿来扎草人!”
“你可真有想法,你几岁考的举人啊?”
“十二岁。”
“哇!你十二岁就读了很多书了呀,真了不起,我小时候看见书就头疼,父后心疼我,就不让我读书,说专心学武吧,将来不叫女子欺负,所以我才学的武,并且一学就成了一个高手,管叫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女子可以欺负我。”
对于卫子霄的自吹自擂,戚清泉也同样不听进耳里,她讲究以德服人,对于卫子霄的以武服人不能苟同,并且,她已经深深地感觉到,就是卫子霄不施展武艺,光凭一身蛮横就可以欺负死一大帮子人。
两人转了转,就起程去了王尚书府,戚清泉一度担心,卫子霄小皇子面纱都不带就这样公然跟她两个走在街上,会不会影响名声,卫子霄抽出佩刀嚷道:“哼!谁敢说三道四,我先割了她的舌头!”戚清泉只好无奈作罢。
到了王尚书附上,卫子霄又要上前砸门,还好戚清泉及时地制止了他,好声相劝,我们既然是来拜访,就应该礼数周到,不扰主人附上秩序。
卫子霄撇撇嘴,但也没有再顽抗。
戚清泉上前叩门,那开门的看见她,本来还一副不可一世的嘴脸,待看见她身后的真正不可一世的小皇子,吓的脸色都发白了,连连说道:“皇子大人请稍等,我马上去通报我家大人。”
“看吧,你以礼待人,别人可不会这样待你,还是我这样用实力说话的好,走到哪儿都是老大。”卫子霄摇摇手里的鞭子,风凉地说。
戚清泉不置可否,这个时候,王尚书已经气喘吁吁地奔了出来。
“皇子殿下大驾光临,陋舍真是蓬荜生辉。”
“怎么?你敢说我皇姐赐给你的府邸是陋舍?你还想住哪里,住皇宫里?”
王尚书吓的一身冷汗,连连告饶,口称不敢。
戚清泉不知道何故这皇子又找起茬来,她拉拉卫子霄的袖子,示意他不要闹事,卫子霄一甩袖子,不听,戚清泉只好看看他要干什么。
“哼!我看你就敢的很,你这门口的看门狗比我们皇宫侍卫架子还要大呢,上次我就已经教训过她,没想到此人不思悔改,还是仗势欺人,哼,王尚书王大人,我参你一个管下不严,纵奴作恶的罪名,摘了你的乌纱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戚清泉这才明白,感情这位皇子是为刚才她受的气在抱打不平呢,她是好笑又无奈了,这位小皇子眼里真是容不下一颗沙子啊。
王尚书明白这位小皇子的怒火所在了,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她连连道歉,然后声色俱厉地喊来管家,让她马上将守门的人给辞退,冒犯皇子,扣下当月月钱,马上离开尚书府。
王尚书然后小心翼翼地对她们解释:“这守门的是下官祖上老家的一户老相识,说是收成不好,才来投奔……”
卫子霄手一摆,“我没兴趣知道!”就抬腿进了府,王尚书等人只好跟随。
再来到书房,书房已经大变样。
墙上挂满了各种名家的书画诗作,就连书架空隙之处的摆设也放得是名家刻字,整个书房的布置处处透着精雕细琢,匠心独运,让人深深叹服,王尚书是花了多少心思才能搜罗来各种名家遗留的瑰宝。
从这些名家的摆放也可看出王尚书有多么用心良苦,书房正中央屏风出一面是一副掕朝书法家颜木元的作品,另一面是同朝书法家卫士安的,两种字体一刚一柔,各有千秋。刚则笔走龙蛇,整体给人一种吞云吐雾一般的蓬勃大气,如战将沙场征敌般大开大合,不给人留一丝余地;柔则婉转清丽,整体呈现一种烟笼江河般的飘渺之感,彷佛梦中的仙子若即若离展臂欲飞。这两位作者生平就争斗一生,谁也没服谁,最后,颜木元通敌卖国,成为吡国帮凶,血洗掕朝,做了新朝的宰相,但最后因得罪新皇而满门抄斩,而卫士安誓死卫国,在新皇登基的时候就投缳自尽,新皇为得民心,还给他立碑建庙,表其衷心,子孙后代通通是贬为庶民,永世不得为官。两位作家就如同她们的字一样,一个为求施展抱负不惜卖国,一个忠于自我操守不惜殒身,最后,究竟是谁最后的赢家,历史不予评论,后世褒贬不一。
王尚书能够只从书法层面来看这两人的人生,可见王尚书心胸开阔,可纳百川。
戚清泉从此刻才真正从心里佩服王尚书。
当然,她所不知道的事,王尚书这样重视两幅字画,完全是因为两幅字各为直臆派和婉约派的鼻祖而已,她只关心字写得好不好,有没有特色,垂没垂青古,那什么作者的人品为人、生平遭遇,她倒不是很在意。
这样一个美丽的误会就早就了这样一对忘年交的朋友,也算机缘巧合吧。
“王大人,学生此来,就是特地完成大人的嘱托!也尽到我身为尧丗百姓的义务。”说完,就将用油布包着画展开。
王尚书就迫不及待地接过来。
第十章 科考
作为一个书法的资深爱好者,王尚书第一眼当然是看那字,但见十个大字分两行各占一边,下手劲道,几乎力透纸背,走势精妙,字字相连,笔笔不断,可见作者才思敏捷,一气呵成。
再看那字写到“卧榻之侧尚有虎,马壮尤不及虎强!”。
王尚书茅塞顿开,没错,她们都被局势所迷,太子密招她们六部尚书探讨,她们为就迎难而上还是避其锋芒每日争论不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在两国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小觑的天圣,戚清泉能够跳出局势外纵观天下,可见其有治国安邦之才。
再看那画,荒草马固然身形巨大,但尤不及身后的猛虎来的伟岸,那虎浑身毛发强健,肌肉壮硕,斑驳的条纹更见蓄势待发,猛虎双眼锐利地盯着荒草马的脖子,好似它稍有松懈就会猛扑下去,这一刻猛虎扑食真是刻画的惟妙惟肖,那虎竟然彷佛活的一般,似乎都可以看到浑身鲜血流动,筋络拔起,令人胆颤。
“不愧是得太子青眼的人,这一个方法可真是化有形为无形,兵不血刃就解决这一大难题,我当奏禀太子,对你论功行赏!”王尚书禁不住大声夸赞。
“哦?真有如此之好?”门外传来一个浑厚的女声。
王尚书面色一变,马上整理自己的衣冠,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到书房门口,太子和身后的侍卫已经迈脚进来了,王尚书就要行礼。
“不必了,自己家中,何必如此多礼!”
王尚书听命,就奉上手中戚清泉的画作让太子过目。
卫子阳一看便解其中奥义,看戚清泉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一个长于民间的女子,虽说多读了几本书,可是能到这种不出方圆便知三分天下的境界,实为难能可贵,她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要将戚清泉委以重用,不过,仍旧要磨磨性子。
“不错,你能想到这个方法已经实属不易,你可想要什么赏赐?”卫子阳生下来就每日磨练御人之术,说话也拿捏到位,就连夸奖都会保留三分,不让人轻易猜中心思。
“多谢太子好意,学生此为不为争功,只为尽心,家母从小就教育孩儿,定当事事以国家朝廷为先!”
“很好,可惜令尊带病在身,否则倒是可以一同出仕,为国效力!”说罢,语带凝重,“你可以帮本太子带一句话给令尊,前尘之人已去,不肖为了旧事画地为牢,我尧丗大好河山永远欢迎她这样的有志之士!”说完,就意味深长地拍了拍戚清泉的肩膀。
戚清泉却将头垂的更低,她心中诧异,太子仅仅与她有过一面之缘,却好似已经看透她的来路,只能说明太子已查明了她娘和爹的底细,甚至还可能知道更多,虽然这表明太子的确很看好她,收为己用肯定需要知根知底,但也间接说明太子颇有城府,至少是疑人不用。
“霄儿,我听你宫里的人说,你这几天都跑的不见人影,就连父后那里,都不见你去请安了,今日又听报你跑了出来,我特地出来看看这宫外是有什么让你这样乐不思蜀!”语气严厉。
“皇姐,皇姐,你快看,这只乌龟好有意思啊!”卫子霄听见姐姐的训斥,居然头都不抬一下,仍旧满面新奇地盯着放在书桌上的一个半透明的瓷缸。
卫子霄将手伸进缸子里,拿出什么,高兴地跳到卫子阳面前,展开手,手里竟然趴着一只半个手掌大小的乌龟。
那乌龟不似一般河里生长的,龟壳光滑,泛着隐隐的绿光,是被阳光照射所致,最大的奇特之处,仅一寸见方的壳上竟然刻着一首《菩提诗》。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不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就相当稀奇了,首先,龟壳坚硬,除了宝石一类的天然矿石,这龟壳可以说是比自然界动物身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硬,要在上面刻字,就要有独特的技艺,其次,这首诗总共四十个字,全部刻下来几乎每一笔都必须如同发丝一样细微,这需要极强的眼力、手力和集中力,况且,这字虽说仿照现在追捧的邬朝柳体,整体飘逸却不失根骨,要仿出这样一幅字,首先匠人就需要十年以上的书法功力,最后也是最难得,要将这样一幅诗一笔字没有丝毫差错的刻在一件活物上,这样的想法就已经非常旷古烁今。
卫子阳看过之后,也不禁赞叹!
“王大人,不愧是我朝当之无愧的第一收藏家,这样稀奇的物件都可以让你找到。”
“皇姐,你也觉得很好吧,你看,这乌龟就不像宫中湖里养的愚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