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1节:亚罗号事件,巴夏礼恼了(1)
第三章英法联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
1.亚罗号事件,巴夏礼恼了
按包令当初给伯驾的回复,英国海军出动,当在1857年的五、六月份。但是,没等到1857年,甚至没等到伯驾从上海返回,英人在广州就与叶名琛干上了。导火线乃所谓的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8日上午,当划艇〃亚罗〃号停泊在海珠炮台附近的码头上时,广东水师千总梁国定率官兵40人登船拿匪。船上有中国水手14名,梁国定拿下12人,押往他的巡船。
按道理来讲,中国官兵拿中国嫌疑犯,本是很简单的事儿,纯属内政。但是亚罗号的暧昧身份,使得这事儿空前复杂起来:
第一,这船是个绿壳船,与中国传统的沙船外形不同,单从外形上看,属欧式船只。
第二,这船的船主最初是中国人苏亚成,1854年8月7日,他通过丹麦驻香港领事,用一千元购得一纸香港执照。
五口通商之后,相关航线上海盗蜂起。中国的渔民、船民,甚至农民,生计不好的,都改行做海盗了。据说,这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水师无能导致的;也是1939年以来鸦片走私的猖獗刺激的;更是民众对政府表示不满的一种方式。海盗兴起了,中国政府无力解决,产生两个结果:一是护航制度产生,比如葡萄牙商人一度垄断宁波方面的护航业务;二是给予私人船只外国国旗保护的制度。关于后者,我们不得不承认,不管是海盗,还是中国水师,甚至是中国的叛乱义军,都对外国的国旗表示敬畏。西方公认,清国军队的抢劫行为并不亚于强盗,即使不抢劫,搞正常执法,他们也不敢随便截拦挂外国小旗的船只乱开罚单的。总之,一纸香港执照,背后包含有诸多政治与经济便宜。于是,中国商船与香港方面就达成了双赢局面:一方掏钱,一方收钱;掏钱的买安全,收钱的提供保护。
第三,船主虽然是中国人,但雇佣的船长却是外国人,名叫亚罗。亚罗号之名由此而来。按马士的解释,雇用一个外国船长,乃是〃供给东方的勇敢在行动时所需要的西方的纪律与热诚〃。我觉得这不是主要的一面,主要的一面应该是,船上立个外国佬,不管是对中国的官方强盗还是民间强盗,威慑力度都会更大。
第四,这船被海盗抢走,后来又被民团拿获。民团把它转卖给广州一家公司,公司花钱修理后开到香港,卖给了另一个中国人方亚明。方亚明以自己的名字在香港注册此船,取得了1855年9月27日至1856年9月27日的营业执照。他雇佣一个名叫托马斯·肯尼迪的英国人做船长,这样,拿着香港执照,雇佣英国人做船长,船头挂米字旗,亚罗号就俨然英国船了,理论上享受英国政府的保护。
第五,按亚罗号在香港的注册日期,1856年9月27日之后,它的香港执照就要失效了。但是按照香港的法令,船舶执照有效期一到,可申请换发,只要于期满前一星期将登记证呈验即可。如果登记的船在海上,那么可延展到它返回香港的时候。事实上这一条执行得有些混乱,有些船只期满一年半载了,都没有重新注册去,照样挂着外国小旗忽悠来忽悠去。本来就是唬人的,所以能唬就行,重新注册不得交费嘛,所以大家能拖就拖。
问题是中国千总梁国定没想那么多,听人举报,亚罗号上有水手是匪,就直接登船去捉拿了。船长肯尼迪制止他拿匪,不成,遂向厦门领事兼广州代办领事巴夏礼报案。巴夏礼一听,认为中国官员太荒唐:第一,这船是在香港注册的,理论上是英国船,享受英国保护;第二,即使船上有中国嫌犯,按照中英《虎门条约》,华官也得照会英官,不能随便捉拿。于是他跑到事发地,要求梁国定按条约执行,把嫌犯带到领事馆去审讯,审讯确实后由英方引渡给中国。梁国定拒绝了,估计没有背过中英《虎门条约》的条文。双方争执间,巴夏礼挨了梁国定手下人一个嘴巴子。就这么一个嘴巴子,战争的阴云笼罩到广州上空了。
BOOK。▲虹桥▲书吧▲
第62节:亚罗号事件,巴夏礼恼了(2)
巴夏礼被蒋孟引先生称作〃三个促使战争爆发的人〃之一。这种说法对错各半。没有巴夏礼,第二次鸦片战争也会发生;有了巴夏礼,战争发生的细节就具有了巴氏风格。
巴夏礼,1841年,13岁的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澳门谋生,依靠两个姐姐生活。14岁时,由于会了一点中国话而做了子承父业的英国翻译小马礼逊的童仆。小马礼逊很喜欢小巴夏礼,中英谈判中,把他介绍给了中国钦差耆英。耆英也非常喜欢巴夏礼。按巴夏礼自己的说法,耆英喜欢他的规矩,并且给他糖果吃。说真的,看到这么一个小中国通,一口流利的中文,任谁也会喜欢他的。甚至有传言,比如当时广东南海县令华廷杰就说巴夏礼是耆英的干儿子。
这个传言我们就不要采信了,耆英已经跟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侵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做了干亲家,给人家儿子做了干爹,再给巴夏礼做干爹,人家耆英一世清名就全完了,给洋鬼子做爹,多么没有民族气节啊。
但是这个巴夏礼却不能小看,他在中国的国土上茁壮成长:16岁就做了厦门领事馆的译员,亚罗号事件发生时,他28岁,已担任了厦门领事和广州代理领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甚至被清政府误认作关键夷目而扣押为人质。后来混上了英国驻华公使,1885年死于北京任上。看来,这孩子算是个自学成才的主儿。
自学成才的主儿,个性坚强,受了中国小吏一巴掌,心中当然不服。回到领事馆后,他给叶名琛发去了一份照会,中心意思如下:
第一,这是严重的侮辱,必须马上赔偿;
第二,侮辱是公开的,所以赔偿也应是公开的;
第三,从亚罗号上带走的人,由梁国定当我们的面送回原船;
第四,中国官员在亚罗号上扯下了英国国旗,更是严重的侮辱。
巴夏礼所遇到的对手,依然是石头钦差叶名琛。石头回复如下:亚罗号不是英国船而是中国船,它无权挂英国旗;事件发生时,船上根本没悬挂旗;亚罗号上的水手,至少有一名是惯匪,一名是海盗,所以他留下这两个坏蛋和一名证人,其余9人送回。叶名琛的回复,离巴夏礼的要求太远,所以小巴拒绝接收这9人。
与此同时,小巴接到了驻华公使包令的训令:公开交还12人;叶名琛书面道歉,保证此类事件不再发生;48小时内做不到,英国海军就会采取行动。叶名琛对此回复说:中国官员以后再不捉拿外国划艇了,但是请外国莫把执照卖给中国船。英方不满意叶的答复,扣押一只中国大沙船。可叶名琛得意洋洋地回复说:扣押的船乃民间私船,不是官船。巴夏礼气坏了,跟中国这等流氓官员打交道,真是气死你没商量,英方扣押民间船只,中国官方不但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呢。相当于你绑架了他的孩子,他却暗示你:我是他后娘!你把他撕票才好呢!
21日,气急之下的巴夏礼向叶名琛发出了最后通牒:限24小时内接受英方全部要求。叶名琛立即答复说:以后会尊重条约与英国国旗;捉拿的水手可以放回十名;至于道歉嘛,中方没错,所以无歉可道。
第二天,离最后期限还有一个钟头时,叶名琛把12名水手全送了过来。但是,他没有满足巴夏礼的其他要求,巴夏礼仍然拒绝接收,并且待期限一到,就把问题提交给了英国海军。时间是1856年10月22日。战争就要开始了,而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首战之地将是广州。广州做好准备了吗?
BOOK。▲红桥▲书吧▲
第63节:广州开打,英国议会开吵(1)
2.广州开打,英国议会开吵
1856年10月23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縻各厘率领英国舰队越过虎门,进犯广州。这个时候的叶名琛,把于丹女士所谓的〃蛋定〃功夫演绎到了极致。炮声隆隆中,他在校场看乡试马箭,并对受惊的手下官员说:没事儿,天一黑他们就自动撤了。叶名琛还下令:中方师船不可还击。24日,炮声更响了,叶名琛还在表演自己的〃蛋定〃,手下人说跑吧,叶名琛不为所动。手下人又说:风大,收场吧。叶名琛这才收场。看叶石头的意思,他不怕英军船炮,倒是怕南中国的秋风。
25日,英军占领珠海炮台和商馆等处,兵临广州城下,叶的对策还是传统老办法:第一,中断对外贸易。第二,学1849年的样儿,调壮勇团练制造声势,又是贴长红相约杀人,又是走队列搞游行示威。按南海县令、时在广州帮叶名琛办理交涉的华廷杰所言,外国人早看透这套了,不怕了。西关团勇数千扬旗列队过十三行洋楼地面时,外国人在楼上放枪,击毙练勇一人、百姓二人,团勇们就泄了。华廷杰感叹说:〃所谓团练,遂成虚名矣〃。①其实它本来就是虚的,英人一直没给大清戳破而已。26日,英人过礼拜天,一日无事。
27日,西马縻各厘照会叶名琛,要求入城,叶名琛不理不睬。于是英军开始调戏叶名琛,每隔几分钟,炮击一次总督衙门。属下兵丁都跑了,叶石头还在表演于丹牌的〃蛋定〃,端坐在二堂,炮打席前他也岿然不动。
28日,炮火更厉害了。在下属的请求下,半夜二更时分,叶名琛把家属迁到了老城内的巡抚衙门。
29日,叶名琛进老城文庙烧香,也避入巡抚衙门,不再回坐落于新城的总督衙门了。行商伍崇曜和雷州府蒋立昂代表清方前去与巴夏礼谈判,小巴对二人很礼貌,但话很不客气,说:总督不许我进城,还不跟我见面,我必破他的城。等两人回城后,英国就开炮了,而且专打总督衙门。中国兵勇伏于街道,不能当城而立。听说城墙被轰开一个口子,叶督开始掏钱办事了,传令:杀一敌者,赏百金。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64节:广州开打,英国议会开吵(2)
29日,英军一百余人攻入了广州新城,西马縻各厘在巴夏礼的陪同下,大摇大摆地从城门走进了两广总督衙署……卖瓜的,终于实现进城的梦想了!英方为此付出的代价极小,死3人,伤11人(这是英方所报数字,中方所报是伤亡30人。按照常识,您就知道谁的数字可信了)。但主人叶名琛避居旧城巡抚衙门,不出面见客,英军只好退出。按蒋孟引先生的说法是:客人不敢在主人家久留,傍晚前就夹着尾巴退走了。①这种说法某种程度上成立。因为开战的英军,只是香港驻军,进城的才百把人,虽然进城时没遇上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但是谁知道这大海会不会漫水呢?
所以,英兵权把进城当作探亲了,天黑前就回了。回来后倒是没歇着,仍继续炮击城墙。城墙被轰开后,清方就用大箩筐、大木桶装沙土石块填堵缺口,双方就跟玩游戏似的,英方不攻城,清方更不敢反攻。乐此不疲一玩就是好几天。
这个时候,叶督又悬赏格了:凡斩英人一头者、生擒英人一名者,俱赏银百两;夺获火轮船一艘者,赏万金;焚烧夷船一艘者,赏万元。悬赏之后,叶名琛派人告知美国及其他国家领事:英国发动了战争,他不能保护他们的国民了。如果有什么闪失,惟巴夏礼是问,你们找他赔偿就是了。②
看来老叶也是个糊涂蛋,你可以不保护其他外夷,但是你的百姓杀了人家其他外夷的夷头,领了你大清总督的奖金,人家其他外夷怎么会不找你而是找巴夏礼要赔偿呢?不过他的没法保护外国侨民,倒是对的,因为中国军民到现在还分不清谁是英夷谁是美夷呢,何况重赏之下,哪里还管他什么夷啊,反正是夷就想取其项上人头!因为一个夷头,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陆续也有人发财的,但是不多也。
据华廷杰所记,人头方面,大约弄了11颗。轮船方面,焚烧2只,夺获1只。问题是,就连华廷杰都认为这样不好玩。比如这个人头,咱这边根本分不清人家为何国之夷,且这些人大半都是贸易商人,他们不但不是洋酋,更不是洋兵,偶上岸游玩,即被诱擒,所以华廷杰认为这纯粹是浪费赏金,没任何益处。至于轮船,都是送文书载货物的民间商船,船上水手舵工多系中国人,咱这边先收买他们,然后出动人员诈为赴香港的客人,登其船,至偏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