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2-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城里的回答差点让也先从马上摔下来。 

  

“杨洪出差了!”(镇臣杨洪已他往) 

  

我相信,此刻的也先是十分痛苦的,这种痛苦并不在于他没有能够攻克宣府,而是因为他又被杨洪耍弄了一番。 

  

杨洪真的出差了吗?自然没有,此时,他正手持宝剑,一边站在城下指挥城上的士兵答话,一边厉声对士兵下令:“出城者斩!” 

  

也先就此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出发,去大同! 

  

可是郭登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到达大同之后,也先吸取了教训,直接命令朱祁镇找郭登说话,朱祁镇在胁迫之下,只能让人传话,让郭登开门。 

  

郭登不开门。 

  

一来二去没了结果,朱祁镇只好派人传话说:“我与郭登有姻亲关系(朕与登有姻)《注,此处待查》,为何如此拒我啊。” 

  

朱祁镇也真是没办法了,估计刀已经架到了脖子上,连这样的话也说出来了。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郭登还能毫无反应吗? 

  

郭登确实有了反应,不过是个比较强烈的反应: 

  

“臣奉命守城,其他的事情不知道!”(不知其他) 

  

于是,也先又一次被无情地拒绝了。 

  

郭登,你好样的,算你狠,今天先回去,下次再来! 

  

之后的岁月对于也先来说是艰苦的,他带着朱祁镇四处旅游,却没有一个地方接纳,赎金也从此了无音信,而大明也新立了朱祁钰为皇帝,手上的这个已经过期作废不值钱了。 

  

难道就此了事? 

  

哪有那么容易!也先决定,即使手上的这个皇帝不值钱,毕竟还有威信,对边关守将还是有一定的威慑作用的,继续带着他去撞门! 

  

郭登的大同他是不敢再去了,毕竟这位仁兄已经撕破了脸,所谓“不知其他”言犹在耳,去了无异于自取其辱。 

  

还是去宣府吧。 

  

可是事实证明,杨洪也是个软硬不吃的人,前后去了三次,都被赶了回来。 到后来,也先便胁迫朱祁镇写信给杨洪,让他开门。 

  

可是杨洪做得更绝,他收到信之后,连看也不看,就加上封印,派人送给京城的朱祁钰,而朱祁钰给他的答复是:“这些都是假的,今后收都不要收!”(伪书也,自今有书悉勿受) 

  

说你假,你就假,真的也是假的。 
  
  


2006…10…23 11:14:28
………o__0 | 回复



'565楼':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52'  
  
2006…10…18 13:09:33  
  
大中小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52' 
  
攻击!攻击!  

  

也先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没有拿到多少赎金,喜宁的计策又完全行不通,被人像傻子一样赶来赶去,实在是面子丢尽了。 

  

他已经对身边的这个喜宁失去了信心,事实证明,他所说的这些方法完全行不通。 

  

既然行不通,那就用我的方法! 

  

战争的意念冲上了也先的大脑,他的血液开始沸腾。 

  

不就是拔剑出鞘吗!? 不就是冲锋陷阵吗!? 

  

他鄙视地看着那个叫喜宁的叛徒,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个卑劣的小人而已。 

  

不需要再耍什么阴谋诡计,不需要再靠投机取巧! 

  

要恢复大元的天下,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集中所有的士兵,备好行囊,整装上马,拔刀,冲锋! 

  

目标,京城! 

  

也先并不是傻瓜,他没有带领军队去攻击宣府和大同,郭登和杨洪这两位猛人他是惹不起的,于是他决定绕路走。 

  

他已经选好了突破口,他相信,从这里他能够打开通往京城的大门。 

  

也先选择的突破口,正是当时王振所放弃的行军目标——紫荆关。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一日,也先率领所有精锐兵力,向着最后的目标挺进。 

  

当然,他不会忘记带上朱祁镇,虽然他已经不是皇帝,但毕竟还是太上皇,起码还可以用来挡挡刀剑,做个掩体。 

  

也先的军队十分强悍,骑兵以猛虎下山之势直扑紫荆关,在喜宁的引导下(所以说叛徒最为可恨),也先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这座关口,守备都御史孙祥战死。 

  

这里要插一句,按说孙祥死后,应该追认荣誉,就算评不上什么光荣称号,起码也该是因公殉职,但他却在死后被草草火化(焚之),什么也没有得到,英雄得到如此下场,全拜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一位老朋友所赐,这位老朋友就是言官。 

  

孙祥战死之后,有一些言官不经过调查研究,就胡乱发言告状,说孙祥是弃关逃跑,结果在战后,不但没有给孙祥开追悼会,反而直接把他的尸体烧掉,就此了事,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一年之后,孙祥的弟弟上书为哥哥辩解,朱祁钰这才了解到真实情况,给他的家人补发了抚恤金(诏恤其家)。 

  

在大明王朝的紧要关头插这么一句,不单是为孙祥讨个公道,同时还要告诉大家,那些以直言敢谏留名青史的御史们,绝对不能一概论之。 

  

说起御史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些打死不低头,直言不讳的伟大人物,其实明代言官中有很多人品行极端恶劣,纯粹是为名而骂,为骂而骂。 
  
  


2006…10…23 11:20:32
………o__0 | 回复



'566楼'回563楼: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53'  
  
2006…10…18 13:13:52  
  
大中小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53' 
  
这种败类言官并不少见,在后面的历史中,我们还会认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揭开他们脸上的面纱,显示他们的丑陋真面目。  

  

言官的问题以后再谈,还是先来看看风雨中飘摇不定的大明帝国吧。 

  

紫荆关是京城的门户,此关被破,震惊了京城,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京城从此将无险可守。 

  

兵临城下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十一日,北京城头的士兵正在巡哨,突然,满天的尘土呼啸而来,随后传来的是急促的马蹄声和叫喊声。 

  

出人意料的是,城防士兵们并不惊慌,反而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因为他们都十分清楚来的是什么人,以及来干什么。 

  

该来的迟早会来的。 

  

城外瓦剌军主营 

  

也先的情绪已经高涨到了极点,两个多月前,他在土木堡击溃了明军二十万大军,立下不朽奇功,还活捉了明朝皇帝,事后他才得知,这二十万大军已经是明朝的最精锐部队。 

  

既然明军最强部队都被自己轻易打垮,所谓的三大营也已经全军覆没,明朝还有什么能力和自己对抗? 

  

这次出征的进程更加增强了他的信心,此次他一路攻击前行,只用了十一天就打到了京城,此刻,这座宏伟的帝都已经完全暴露在也先的面前。 

  

在也先看来,进城只是个仪式而已,他不相信主力已经被击溃的明军还能做什么样的抵抗(视京城旦夕可破)。只要叫喊两声,吓唬一下,城内的人就会吓破胆,乖乖地出来办理城防交接。 

  

在攻击前的军事会议上,他自信地看着部落的其他首领们,用洪亮的声音告诉他们,眼前的这座城市不堪一击,大明的壮美河山,无数的金银财宝、古玩希珍都将归瓦剌所有,伟大的大元帝国将再一次屹立起来! 

  

“京城必破,大元必兴,只在明日!” 

  

据说以前曾有一些餐馆会在门前挂上一块牌子,写着“明日吃饭不要钱”七字。 

  

当然,这些饭馆绝对不是慈善机构,因为那块牌子上的日期永远都是“明日”两个字,而这个明日是永远不会到来的,如此做法不过是拿穷人开心而已。 

  

历史已经证明,也先的这个明日最终也没到来。他又被耍弄了一回,但这次耍弄他的不是杨洪,而是命运。 

  

六天后的也先可能会奇怪,自己的兵力强过土木堡之时数倍,且士气高涨,士兵强悍,最终为什么会失败?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别人回答,他的祖父马哈木先生应该知道答案。 

  

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因素,是人。 
  
  


2006…10…23 11:23:13
………o__0 | 回复



'567楼':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54' 
  
就在一个月前,也先眼前的这座城池还是那样的不堪一击,那样的柔弱,经常还有外逃的百姓和士兵,但仅仅过了一个月,这里又恢复了帝都的气势,守城的士兵已经为也先的到来等待了很久,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很多东西,有仇恨,有兴奋,有焦虑,也有恐惧。  

  

但并没有畏缩。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的信息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我们不会后退。 

  

在这个月中,京城发生了很多变化,兵多了,粮足了,防护增强了,但最根本的变化却绝不是这些。 

  

真正的变化在人们的心中,透过失败的阴云,他们已经从开始的绝望中走了出来,并逐渐相信自己终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是意志和信念的力量。 

  

这才是那些守护京城的人们最为强大的武器。 

  

当然,当时的也先是意识不到这些的,毕竟到目前为止,他还是很有信心的,他绝对想不到,自己前进的步伐和恢复大元的梦想将在这里被一个人终止。 

  

一个有勇气的人。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八日,兵部尚书于谦下达总动员令。 

  

决战的信念 

  

得知也先进军紫荆关后,于谦敏锐地判断出,这次也先的目标是京城。 

  

虽然现在京城内的士兵数量已经将近二十万,但毕竟作战经验不足,为以防万一,他立刻下令派出十五位御史去各地征集士兵充任预备队。到十月八日,全部兵力集合完毕,总计二十二万人。 

  

勉强够用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也先的兵力总计也不过几万人,为什么城内有二十几万人还只是勉强够用呢? 

  

这是由具体情况决定的,绝不是于谦的能力不行,当年的朱文正能够以数万人马挡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是因为洪都城池不大,陈友谅虽然兵多,但在同一时间内无法全部展开,只有一批批地上,其实际攻击效果并不好。 

  

但现在于谦守卫的是京城,是大明王朝的首都,这是真正的大城市,并不是比较大的城市(比如铁岭)。 

  

也先攻击的目标是北京外城九门,此九门分别是: 

  

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 

  

这九门的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二环到三环之间,当年的北京虽然远远比不上今天北京市的规模,但也是相当大的。 


2006…10…23 11:25:20
………o__0 | 回复



'568楼':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55'  
  
2006…10…19 13:45:44  
  
大中小  
(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55' 
  
简单做一个除法会发现,每个门的守卫兵力也就在二万人左右,而也先的兵力在单一攻击其中一门时是占据优势的。更大的问题在于,也先的士兵素质要强于明军,而且几乎全部是骑兵,机动性很强,一旦打开缺口,就能够立刻集中兵力攻击。  

  

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单单决定于人数,还有机动力。 

  

所以明军虽然在总的人数上占优,但平均到每个门的防守却是不折不扣的劣势。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只要一平均就会原形毕露。 

  

这就是于谦所面临的形势,敌军十分强大,己方兵力虽然也不少,但并不占据优势,形势并不乐观,但与此同时,于谦也找到了一个得力的助手,这位助手将帮助他完成防御北京的任务,并成为他的亲密战友,并肩作战。 

  

当然了,于谦绝对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位助手在八年后还会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致自己于死地。 

  

从战友到敌人,从朋友到对头,那位完成这一戏剧性转变的亲密助手,就是石亨。 

  

石亨,陕西渭南人,父亲就是武官,他承袭父业,也干了这一行,此人自幼好勇斗狠,极为骁勇,被称为正统第一勇将,与杨洪并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