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月二十四日,皇上亲自确定了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封邑,叫陈叔达在殿下唱名宣示给大家,并且说:“我叙定你们的功赏,可能有不恰当的,应该各自谈谈。”当时,诸将争功,乱哄哄地闹个不停。淮安王李神通(李世民的叔父)说:“臣在关西举兵,首先响应起义的大旗。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专靠耍笔杆子,功劳在我上面,我心里不服气。”皇上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起义举兵,大概也是为了免祸。后来,窦建德吞并山东时,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度叛乱来攻,叔父又被打得望风而逃。而房玄龄等人如同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坐在那里就安定了社稷,论功行赏,本来该在叔父的前面。叔父是国家至近的亲人,对于您,我还有什么可以吝啬的呢?只是不能凭私情而随便封赏罢了。”诸将这才说:“皇上真是公道极了,即便是对淮安王,也没有私心,我们难道还敢不安分吗?”于是都心悦诚服。
公元630年,即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第四年,房玄龄被提升为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在其后的近二十年中,他一直连任相职,直至七十岁病逝。
在任相职期间,房玄龄可谓至忠至勤,而且成绩卓著,堪称能相。史书上这样称赞他:“任总百司(总管政府中的各个衙门),虔恭夙夜(日日夜夜地谨慎虔诚地处理各类问题),尽力竭节,不欲一物失所(不让一件事办不妥当)。”
在选拔人才方面,房玄龄十分谨慎。唐太宗曾经说过:“选用官吏是一件不可掉以轻心的事,用一君子,则许多君子就会慕名而来;若用一小人,许多小人也就会钻营而来。”房玄龄知人善任,常向太宗推荐合适的人才,委以重任。
太宗的太子李治的府中有一位太子右卫率(主管太子的保卫),名叫李大亮,房玄龄很看重他,说他为人耿直,有西汉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可委以重任。不久,李大亮就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房玄龄在用人方面,既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能够扬其长而避其短。但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也宁缺勿滥,决不做滥竽充数之举。如管理财政申报开支的部门,很长时间没有人选,但房玄龄认为这个部门关系到“天下利害”,是“民力所系”的地方,“宁虚其位,而不以与人”。他这样做,有时会招致别人说闲话,说他在授权方面十分吝啬。但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不计较个人的声誉。对于朝廷上的一些琐事,他几乎事无巨细,一概过问,不仅定期审查吏治、司法的得失优劣,甚至连宫室的营选、武库里的存储数目,他都要一一过问。史书说他“事无巨细,咸当留意”,其认真负责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在对李世民的进谏方面,他也做得很突出,虽未能像魏征那样屡屡犯颜直谏,也能坦陈己意。其实,魏征对他也是很佩服的,魏征曾经说过,在事必躬亲、言无不尽方面,自己不如房玄龄。
一次,唐太宗忽然问周围的大臣说:“自古以来,草创开国的皇帝,把皇位传给子孙,多出败乱的原因何在呢?”房玄龄直言不讳地说:“那都是因为皇上宠爱子孙,而子孙生长深宫,自幼享惯富贵,不识人间情伪,不懂国家安危,不能磨练才干的缘故。”
两个开国宰相(5)
唐太宗也有过不少荒唐之举,如对高丽发动战争,不仅给高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在多年的战争中,仅战马一项,就损失了十之七八。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又要侵犯高丽,当时房玄龄已重病卧床,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给太宗上书,并对儿子们说:“当今天下安定,各得其所,唯有东征高丽,必会成为国家的大患。我虽不久人世,但知而不言,也会衔恨入土,死不瞑目。”太宗览表以后,十分感动地说:“此人危笃至此,尚能忧我国家,实在难得啊!”
房玄龄心地一片赤诚,为人胸怀宽广,善于团结同僚,容易与人共事,并且注意发挥别人的长处。如经他推荐的杜如晦,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史书上称他:“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房玄龄就注意发挥他善于决断的长处,每和太宗有所谋划,都要等杜如晦前来定断,用房玄龄的话来说,就是“非如晦莫能筹之”,而杜如晦的很多看法,往往与房玄龄不谋而合。“房谋杜断”,相得益彰,他们两人的密切工作,与勾心斗角的官场习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成为流传不绝的佳话。
房玄龄自幼就爱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因而在任相职期间,他主持编撰了各类图书,以及《晋书》以下至隋的六朝史的编写。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房玄龄病危,太宗不断派人看望,并亲去探望,于房玄龄临死前与他握手叙别。房玄龄死时,“太宗对之流涕”,足见君臣感情之深。
房玄龄能善始善终的原因有三:一是极早投奔李世民,历史清楚,无查不清的问题;二是他至忠至勤,李世民确实离不开他;三是他虽有大权,但绝对构不成对李世民的威胁,多是办理事务,为李世民提供咨询,并无独当一面的真正权力。有这三条,只要不是生于桀、纣之世,就能保全首级;若生逢明君,则可成就一番事业。
太平天子易做,太平宰相难当,概因伴君如伴虎也。但房玄龄稳稳地当了二十年的太平宰相,且身后哀荣无限,这也算是中国仕宦史上很少见的了。
七八百年以后,明朝的开国宰相李善长虽然开国前立功甚多,开国后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因他见事不明,终落得个被皇帝赐死的下场,与萧何、张良、房玄龄、杜如晦和刘基相比,他是一位只能善始却不能善终的开国宰相。
李善长,字百室,公元1314年生,凤阳人。李善长出身于衣食无忧的小地主家庭,早年读过一些书,虽不能说深通文墨,但却懂得治乱之道。他为人很有心计,也很能干,在地方上颇有威望。据记载,他从小就有雄心大志,想干一番事业。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因作战有勇有谋,被郭子兴提升为身边侍卫九夫长,后又把义女马氏嫁给了他,从此,朱元璋声威日振。
朱元璋很重视文人的作用,尤其对于同乡故人,他更为注意。公元1354年,朱元璋率领自己建立起来的部队进军滁州,正路过李善长的家乡,李善长慕名往投,朱元璋很热情地收留了他。
李善长给朱元璋上的第一课是把朱元璋的一位同乡抬出来作榜样,要朱元璋成就一番大业。
李善长说,汉高祖刘邦家乡与朱元璋的家乡相去不远,那位古代的同乡起自布衣,与朱元璋的出身也极其相似,只因他能看清天下大势,又豁达大度,能招纳天下豪杰贤士,且能忍辱负重,所以最后推翻了暴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并鼓励朱元璋以刘邦为榜样,代元朝而立。朱元璋此时尚无明确志向,经李善长一讲,他的眼前豁然开朗,从此,朱元璋树立了当皇帝的信念,李善长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信任。李善长在朱元璋的幕府里做记室长,可谓百事烦扰,但他总是事必躬亲,尽心尽力,忠谨之至。郭子兴虽把义女嫁给了朱元璋,但他生性苛刻,易于猜疑,又加上他的两个儿子从中挑拨,多次险些把朱元璋置于死地。在滁州时,朱元璋因打仗纪律严谨,不掠财物,没有东西献给郭子兴,郭子兴就怀疑朱元璋私吞财物,不敬长上,对他倍加冷落,把他身边的人抽调一空。一次,郭子兴又要调走李善长,李善长闻讯,忙跑到郭子兴面前,表示坚决不离开,除朱元璋外,他谁也不从,并且声泪俱下,十分情切。朱元璋深受感动,他俩虽结识不久,朱元璋已对他倍加信赖。
两个开国宰相(6)
李善长像德位相配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何以如此?俗话说,杀鸡焉用牛刀,但如果用杀鸡之刀来宰牛,恐怕不仅杀不了牛,还会刀损人伤,甚至刀毁人亡。
李善长知道,要想成大事,就必须赢得威信,否则,就只能成为流寇,所以,他十分重视军队的纪律,屡次催劝朱元璋整治军纪。在公元1356年前后,朱元璋的军队既攻占了许多地方,又连续苦战,所以易于抢掠。在进入太平府时,朱元璋下令凡抢掠者斩首,并派出巡查队进行监督,杀了一些违犯军纪的将士,但并未能完全禁止抢掠。在取镇江时,李善长估计军队又要抢掠,就帮朱元璋和徐达演出了一出双簧戏。朱元璋故意说徐达的部下有抢掠之事,把徐达捆绑起来,号令三军,准备处斩,经李善长再三说情,朱元璋才放了徐达,命他戴罪立功,攻取镇江后必须严守军纪,否则两罪俱罚。这一出双簧果然有效,赫赫大名的徐达都不肯放过,朱元璋还肯饶恕无名小兵?于是,大家惕怵自戒,无人敢犯。
李善长不仅在文治方面确实“善长”,在武功方面也能偶出奇迹。一次,朱元璋领兵外出,要李善长留守和州城,并嘱咐他如果元兵来袭,就坚守勿战。李善长料知元兵会出骑兵突袭,就于城外要隘之处设下了几路伏兵,元军一到,同时杀出,把元兵杀得大败而归。朱元璋回来后也赞叹不已,连连称赞他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比那些披甲执戈的武将也不遑多让。
在朱元璋与张士诚、陈友谅以及元军大战的时候,李善长一直被留在应天府(即今天的南京),替朱元璋经营好这块根据地。应天府形势极其险要,依石而建,易守难攻,有虎踞龙盘之称,让李善长留守此地,足见朱元璋对他的忠诚和才能的极度信任。李善长真也不负所望,把应天府的政治、经济管理得井井有条,就像当年楚汉相争之时萧何留守汉中一样,为朱元璋去掉了后顾之忧。值得一提的是,李善长既接受了其他军队的教训,又接受了朱元璋的忠告,极其注意调和文官、武将及百官们的关系。一般说来,文官在内,武将在外,文官谋士虽对战事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往往爱犯一个毛病,就是爱说左右将士的坏话,爱猜忌怀疑,弄得将帅离心,前后掣肘,很容易造成前线的失利。对这一点,李善长极为重视,他十分注意发挥将领的主动性,维护他们的团结,即使在治理地方时,他也采取了这种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正式宣布登基,国号大明。李善长主持了整个仪式。至此,李善长由刀笔小吏而成为开国功臣,封为开国辅运韩国公,同时赐以铁券,可免死罪两次。在封赏的诰命上,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功劳作了如下的评价:“东征西讨,目不暇给;尔独守国,转运粮储,供给器杖,未尝缺乏;专繁治剧,和辑军民,各靡怨谣。昔汉有萧何,比之于尔,未必过也。”
综观李善长之从朱元璋,有三件大功:一是他一进军门即讲刘邦的故事,为朱元璋树立了理想的榜样;二是他能竭心尽力,治理后方,保障供给;三是他能调和众人,维系人心。有此三功,虽少有智计创见,也足可称道了。
但李善长毕竟和萧何、张良不同,甚至连刘基也远远不如,这倒不是说他对明朝开国的贡献不大,而是说他见识不高,且不能免俗,终招致杀身之祸。
也许是李善长被赐死的缘故罢,《明史·李善长传》对他多有贬辞,对其性格上的缺点说得较为苛刻,说他外表宽和,内实狭隘,性格执拗,爱记恨人等。这些话虽不能全信,但从李善长开国以后做的一些事也确实可以看出他的许多缺点。开国以后,李善长曾任丞相,势力很大,其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有贪污罪,当时任御史中丞的刘基调查这件事,李善长多次从中说情、阻挠,最后,刘基还是奏准了朱元璋,将李彬杀死。李善长怀恨在心,就阴设计谋,令人诬告刘基,自己还亲自奏劾刘基擅权,结果刘基只有回家避祸。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对他有冒犯之处,李善长就罗织罪名割了杨的鼻子和李的胸乳,结果是一残一死。这倒还罢了,他培植淮人集团的势力,将一个知县出身的胡惟庸一手提拔为丞相,后来胡惟庸擅权不法,贪污受贿,弄得朝野皆怨,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反对。由于朱元璋用法残酷,胡惟庸恐怕被杀,就秘密组织了一场谋反活动,企图把朱元璋骗出宫来杀掉。谋反败露后,胡惟庸一党被株连杀死的有三万多人。李善长既是胡惟庸的故旧,又是他的推荐者,还与他有亲戚关系(李善长之弟跟胡惟庸是儿女亲家),本当连坐,朱元璋念他是开国勋旧,便免死贬谪。后来还是以星相之变须杀大臣为借口赐死了李善长。李善长死年七十七岁。所有家属七十余人,也尽行赐死。
。 最好的txt下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