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和魂--日本根性窥探-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人权利、义务、所领诉讼等相关事宜制定的一套简易成文法,是一部专门为武士制定的法典。
  这部法典确定了与前代贵族社会不同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巩固了御家人制,将将军与武士之间的主从关系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了下来。《贞永式目》是武家的基本法度,影响了后世许多的武家法典。其中心思想就是强调忠、义、勇。忠,就是下级武士要对主君绝对效忠,盲目服从,主君掌握着家臣的生杀大权。义,就是武士应该有“义烈”的精神,在战争中,主君如果战死,武士要为其殉死;主君如果战败,武士为了挽回战败的耻辱,应该毫不犹豫地切腹自杀,视死如归。勇,就是武士不仅应该勤习武术,还应该为主君卖命。这部法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武士要无心、无我、无私。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武士,一个阶级的构成(4)
镰仓幕府体制的基础就是建立在御家人制基础之上的主从制,而无心、无我、无私就是构成这种主从道德的核心。
  在武家社会刚刚诞生的镰仓时代,“无心”的否定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但根源于当时武士地位的变化,还源于精神世界的转变。
  在镰仓时代以前,“无心”大都用来形容没有思想见识、不解风情和没有人情的人。“无心的老婆”说的就是没有见识的女官。在古代贵族社会,以“情”为重,古代日本人的心也是向以“情”为核心的心方向倾斜的。有情就是“有心”,就是通情达理,“无心”的意思被否定。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情”社会中的“有心”逐渐被否定,“无心”得到肯定。
  镰仓时代以后,无心的状态逐渐被肯定,无心被当作有心,被当作理想。从“有心”到“无心”的变化,就是从利用自然色彩的山水庭园,向主要以石头组合为主的枯山水庭园的变化,就是从色泽艳丽的大和绘向黑白水墨画的变化。这些都是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社会发生的变化,也说明了从“有心”向“无心”的转变。
  这种精神世界的变化影响了中世纪的一切事物。中世纪的美讲究的就是余白之美、冬之美和否定之美,都是追求空无世界的终极之美。空无的世界充满了余白,像枯燥、寒冷的冬天,为了展现这种现象的世界,现实世界被加上了引号。“无心”在这里已经超越了“有心”,不再是一种心的欠缺的代称。
  受“无心”思想的影响,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的人的精神世界,对现实都充满了否定的感情。作为社会活动主角的武士,都处在“无心”的境界中。他们对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对现实的否定。
  在中世纪武士的心中,死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是意料之中的事,生则是侥幸。说得如此轻松是因为,死被讨论时指的是他人的死,他人的死和自己无关,可以被假设。但是自己是不能死的,如果自己死了,就没有办法体验现在。
  在日本人心中,有和生是现实的事物,而无和死是可能的事物。尽管死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无论谁也无法将自己的死作为现在的、现实的事物来讨论。在他们的观念中,自己的死是未来的,遥远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种对现在的、现实的、死的否定是中世纪武士的思想主流。
  这种否定逻辑的发展,除了因为中世纪“家”的成立,人们开始祭祀祖先,回忆过去、祈祷子孙繁荣,还因为武士势力的空前强大。武士社会的形成促进了将建立在“无心”基础上的精神世界的诞生,这并不是因为武士生活在时刻面对死亡的环境中。导致否定逻辑发达、肯定“无心”的契机,是埋藏在武士与主君之间的主从关系里的。因为构成这个时代的东国武士团主从道德核心的,就是无心,无我,无私。无私的提出就是以私性的发达为前提,是对私性的否定。
  《贞永式目》构成了镰仓武家社会的基础,是根据10世纪以来东国武士一直遵循的地方道理制定的。这种地方道理受“家”意识的深刻影响,拥有土地这样共同的经济基础,同族的成员就必须要同心协力。但是在初级武士团中,也存在着打破这种规范,为了领地无休无止地主张个人权利的领主。
  近世的日本社会回避诉讼、内部处理事务的倾向不断扩大,但是在权力至上的镰仓武家,幕府被迫要处理大量的诉讼,还制定了规定武士行为的《贞永式目》。
  《贞永式目》用“无私”的精神解释了以往武士遵守的地方性道理,主张不管亲疏、好恶的感情和不惧权门的道理。从“私”的主张发展到“无私”的理想,继承了从武士的形成期到镰仓中期的道德思想,是随着武士层的社会地位的上升而出现的意识的变化。“无私”的精神不仅存在于《贞永式目》这样的武家法典里,还存在于东国武士团的主从关系中。
  日本学者掘桂一郎认为武士的主从道德是一种“献身的道德”,是从克服利己主义和实现无我的过程中寻求献身的道德本质。而且他还强调武士对主君的献身是一种心甘情愿,以致可以牺牲自己家族的自然的感情。这种主张的来源主要是根据各种各样的军记物语和其中描写关于“坂东武夫的习惯”的记载。这个例子形象地描写了牺牲家族之情献身主君的东国武士,家族中不管谁战死,都要不顾家族感情,为将军前赴后继的战斗,直至战死。
  日本学者家永三郎则认为武士的主从关系就是主君保护随从、随从侍奉君主的双向交换。惜名,耻嘲这种武士的经典行为也不是源于对主君的献身,而是为了家庭、为了子孙请功的利己性和算计性为动机的。掘桂一郎的“献身的道德”将主从关系看成是单面的、非利己的,而家永的“双向契约”则是将主从关系看成双向的、利己的和算计的。
  事实上,武士确实有基于利己的动机而争取功名的一面,但是也不能否定主从道德中“无我”的实现。既然无私是以私性为前提,那么武士的利己性质和“无我”的性质就可以重合在一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在武士的共同体中,主君是一个具体化了的整体。服从君主命令的武士有时不惜用欺骗的办法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为了争夺名利,在箭上还刻上了自己的姓名;为了谋求主君的赏赐,即使是白天家中有红、白事,晚上也要奔赴沙场。这种强烈的自我主张作为武士的道德、战争的规矩被认为是加强武士团团结、引导全军走向胜利的手段而受到嘉奖。而且,那些不为主君即集团整体贡献的自我主张要受到严重的惩罚。
  在镰仓武家社会,有受主君的权威身份严格束缚的主从关系,也有不受约束的主从关系,二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御家人是将军的家人,同时也是总领统率各个武士团的主君。在镰仓前期,采用“总领制”的武士团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在一起的,祖先传下来的领地,也是以总领为中心的一族分割继承的。对外部来说,总领代表一族,作为本家的总领和作为分家的庶子分别率领家子、郎党和随从经营领地。
  由此可见,镰仓幕府的体制是由将军的御家人以及御家人和随从的关系这种两阶段的主从关系构成的。但是这两种主从关系拥有不同的性质。将军和御家人的关系比较自由,为一种近似于双向的契约性关系;而御家人和随从的关系则比较倾向于单方被迫从属的单向关系。
  如果将“无我”的实现当作献身的道德,那么“无我”和“无私”就是规定随从对总领态度的道德规范。但是“无我”的实现并不只适用于御家人和随从的关系,它还对将军和御家人之间的主从关系有约束作用。为了谋求家、武士团和武士团整体的生存,各个层次的主君都必须采取“无我”、“无私”的态度。
  武士团组织虽然逐渐摆脱了血缘关系纽带的限制,但是“无私”的精神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受到重视。支撑武士团组织的总领制在镰仓后期瓦解,随着分割继承向长子继承过渡,总领和庶子的关系也向主从关系变化,武士团也从血缘组织向地缘组织转变。作为血缘组织的武士团,血缘纽带不断,其联系家族成员的“家族之情”就必不可少。但是随着武士团组织向地缘组织的转变,血缘观念逐渐淡薄,就需要能代替“家族之情”的东西来联系成员之间的感情。“无私”精神就是在此背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自然形成的“坂东武夫习惯”在禅宗和儒教传入以后,受其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了“武士之道”。在镰仓初期,武士从密教中寻求现世的欲望,祈求来世能得到往生。到了北条时赖和北条时宗执政时代,武士开始吸收禅宗思想。禅宗向培养武士坚韧精神、以自我和宇宙的事理一体为目标的修禅方向发展,经过时赖和时宗,禅宗的影响扩大到了御家人阶层。
  主从关系上血缘性的淡薄、双向契约的性质增强,对主君和随从来说,可以互相选择的幅度放宽了,因此利己行动也逐渐增多。从根本上来讲,支撑这种主从关系的道德就是无心、无我、无私。正是无心、无我、无私构成了举世闻名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基础,对日本国民性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 武士,一个阶级的构成(5)
二、日本武士与日本魂
  刀,是日本人武士精神的寄托。军刀是武士之魂的象征。1945年,柳川平助病危,临死之前,特地命人取出军刀,用最后一点力气将它握紧,抱着军刀而死。无独有偶,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和柳川一起参与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也将天皇赐予自己的“奉节”军刀拿出,放声大哭。
  日本幕府统治了日本800多年,在这800年里,有多少武士剖腹自杀,已经无法考证,但提及日本精神,人们总会联想起那些神色凝重,手执日本刀,看不出一丝恐惧的武士,想起他们果决地将战刀刺入腹中的情景。
  古代的日本武士喜欢把刀叫做“太刃”,村正是日本最著名的“太刃”产地。早在室町末期,村正制刀就已经闻名全日本,其斩切能力出众,吹毛断发。爱村正刀的人多,死于村正刀下的更是不计其数,以致后来的德川家将其当作不祥之物,斥为“村正妖刀”,禁止武士佩戴。不过,19世纪末的倒幕派人士却对“村正妖刀”钟爱有加,希望它的妖气能震慑住德川幕府。
  每个武士都精通护刀之道,他们不会用手直接触摸刀,就连说话都小心翼翼,生怕口水不小心溅到刀上。为了表示对刀的尊重,他们必须怀着肃穆的心情赏刀。拥有一把宝刀是每个武士的梦想。
  但刀毕竟是杀人的工具。1937年10月,日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率领部众占领南京,他领导的第10军部队在南京城内大肆烧杀,在惨绝人寰的杀戮后,柳川平助不仅没有感到罪恶,还觉得这种杀戮是理所当然,认为沾满鲜血的军刀刚好体现了日本大和之魂的威武,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以宝刀为荣,将士以杀人多少论功。
  在武士们眼中,刀是最好的朋友,而剑道则是必备的技能,今天的日本武士大多出现在影视剧作品中,但日本人学习剑道的热情却依然高涨。他们认为,学习剑道一来有助于人们强身健体,二来可以让人们从中感悟古老的日本精神。日本的很多学校都有剑道社团。
  中国是剑道的母国,直到唐朝时期,剑道才随着中日两国的频繁往来传入日本,讲究仁爱的中国人,对有着杀伐意味的剑道并没有太多兴趣。没想日本人对此兴致颇高,认认真真地推广起来。到了今天,日本剑道已经发展出诸多流派,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以宫本五藏为代表的“二天一流”和伊藤一刀斋的“一刀流”。
  剑道的很多理念都和日本人的天皇情结相关,日本战败后,剑道因为浸染着军国主义色彩,一度被人们批判。但也有日本人为此感到不平,认为剑道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人们学习剑道,不是为了方便杀戮,剑道是一种修行,能指引人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学习剑道的人不仅要锻炼体格,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健,体力更加充沛,还要磨炼意志、锻炼心智。一个剑道高手不单要有强壮的体魄、敏捷的身手、出色的观察能力,还要足够机智,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局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学习剑道有助于提高人的理解能力,让人学会思考,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剑道师傅在传授徒弟技艺时,总要不厌其烦地教育他们要知礼仪、讲信义、怀仁爱。剑道比赛正式开始前,参赛双方都要先行礼,比赛时也讲究点到为止。
  在日本人看来,禁止开展剑道活动简直让他们难以理解。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