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传-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鹤琴的参与、支持和指导下,由张宗麟具体负责,徐世壁等协助,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中心幼稚园于1927年11月11日开学。幼稚园招收附近3岁至6岁幼儿,实行“来者不拒”、“不来者送上门去”的免费教育方针,不收任何学杂费。办园经费由陶行知多方筹集。在幼稚园的日程安排和作息时间上,强调根据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季节性强等特点,实行全日制,尽可能办“整天整年的幼稚园”童富勇、胡国枢:《陶行知传》,第86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陶行知在开学典礼上说:“因为家母之爱蜜桃,就联想到天下的像蜜桃的小孩,立刻决定要使全国各个乡村都有一个幼稚园为儿童造福,并立志要在这一年之内把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成立。”《陶行知全集》,第二卷,第376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
  原晓庄师范学生操震球回忆:晓庄学校开办,陈老经常到校。1927年开办晓庄第二院,陈老担任二院院长,介绍徐世壁女士任教并设立梅花村幼稚园,徐任辅导员。陈老常去指导并在犁宫礼堂前的操场上教学生(主要是男生)使用猎枪在劳山上打猎,采取生物标本。
  陶先生在上海劳勃生路创设劳工幼稚园,陈先生不断去指导……继燕子矶中心幼稚园之后,又成立了晓庄幼稚园,按陶行知的设想,要在三年内开办10所中心小学和10所幼稚园。陶行知曾说过:“幼稚师范院所需经费不甚多。此事系促成于鹤琴先生。我们为吸收幼稚园人才起见,不得不一鼓气地把它办成。幼稚园的建筑费,系前省长陈陶遗先生拨的,地点系以燕子矶请,故本校即不在燕子矶办第二院,该处幼稚园也须成立。”陶行知立志要改变当时中国幼稚教育所存在的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他下了决心,要把外国的幼稚园化成中国的幼稚园,把费钱的幼稚园化成省钱的幼稚园,把富贵的幼稚园化成平民的幼稚园。一年后,燕子矶幼稚园由十多人发展到三十余人,晓庄幼稚园有十多人,但报考幼稚师范院的人数却很少,为此陶行知大声疾呼:“我现在要奉告从事妇女运动的太太小姐说:‘乡村妇女占全国妇女百分之八十五。世界上最需要你们帮助的便是这些人。你们最能帮助他们的方法便是做幼稚园教师,代她们教小孩子便可进一步去做她们的朋友和导师。二千六百万乡村幼儿在那儿呼喊,可听见没有?八千五百万乡村妇女在那儿用手相招,可看见了没有?我们这里并不像你们心里想的那样苦,为何不来试他一试?’”②《陶行知全集》,第二卷,第383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陶行知期待更多人加入乡村幼稚教育的事业中,他以热情和真诚向人们宣示:“我今天要代表乡村儿童向全国乡村小学教师及师范生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②
  陶行知和陈鹤琴等在燕子矶中心幼稚园将解决师资问题作为实验的重点,试图找寻培养师资的合理途径。他们在该园采用“徒弟制”的方法,由中心幼稚园培养的“徒弟”作为乡村幼稚园的师资,教学做合一,不用更多花费。照此方法,也可通过办乡村夫妻学校的方法实现普及教育的目的,即由小学教师办乡村小学,其妻子办幼稚园。陶行知的目标是,要使全国各个乡村都有一个幼稚园。为此,陶行知成立了幼稚园指导部,专门负责指导幼稚园计划,组织师生和幼稚园实施教学做活动。陈鹤琴对陶行知的设想和计划极为赞成,他一方面予以全力支持、配合,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有两位来自贵州的第二院学生孙铭勋、戴自俺,他们在考学之初,向陶行知请教男士能否从事幼稚教育,他们有些犹疑。陈鹤琴正巧也在场,陶行知对他们说:“你们的院长陈先生不就是一位男士吗?他是幼稚教育专家。”当时他们因为没钱,买不起参考书,就向陈鹤琴提出,希望得到《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陈鹤琴欣然答应下来,很快就将书送给了他们。《鹤琴之声》,第1期,1995年4月。后来,他们成为创立乡村幼稚园的主要骨干。
  在此期间,陈鹤琴与张宗麟对在鼓楼幼稚园、燕子矶中心幼稚园和晓庄幼稚园进行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合著了《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的读法》、《幼稚园的故事》、《幼稚园的设备》等论著,并将他们研究、实验心得陆续发表在《幼稚教育》和《儿童教育》上。他们提出的“整个教学法”,后来改称“单元教学法”,具有深远影响。
  1928年5月,由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主持的全国教育会议召开,陶行知和陈鹤琴分别提交关于注重幼稚教育的提案。大会将他们的提案综合成《注重幼稚教育案》。内容如下:理由
  见附件各案
  办法
  (一) 大学院(按:当时教育最高行政机关)派遣全国视学时,应该有幼稚教育专家一人。
  (二) 通令全国,十七年度(1928)起,各省各县各市实验小学及师范附属小学应设立幼稚园。
  (三) 教育研究所,应研究创造平民的省钱的适合国情的幼稚园。
  (四) 每省区,应就环境适宜之地,开设幼稚师范学校。或就各省之师范(或高中师范科)内,添置幼稚师范科,以培养专门人才,供给良好师资。(乡村幼稚园,不易单独设立。故最初办法,应就可能范围以内,多招现任乡村教师之夫人、未婚妻,或近亲,训练之,方能造就一人得一人之用。)
  附陶拟乡村师范幼稚院简章,留供大学院参考。
  (原文注:此案是根据陶行知的以上五个提案和陈鹤琴的两个提案由大会综合而成。)《陶行知全集》,第二卷,第405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1928年5月,受大学院(后改为###)之聘,陈鹤琴担任全国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起草委员会委员,负责起草《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参加者有郑晓沧、张宗麟、葛鲤庭、甘梦丹、杨宝康等。该标准的制定依据了南京鼓楼幼稚园的课程实验成果。1929年9月起该标准在国内各省市试行,经实验和修改后,于1932年10月由###正式颁布实施,成为当时我国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 想看书来

三 “陈科长”(1)
由于北伐胜利,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京被划为特别市,年仅37岁的刘纪文出任市长。当时,陈鹤琴在教育界已有相当知名度,新上任的教育局局长陈剑翛曾三次亲自出面敦请他担任职务,协助其主持全市的学校教育。据陈鹤琴的侄子陈尧圣回忆,他曾问过陈鹤琴这个有名气的大学教授为什么要担任这个职务,陈鹤琴回答道:我可以做研究,了解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接触实际,实现我的志愿和理想,这比在教室里讲课要好。显然,他把做官当成了研究教育的一个途径和一种方式。1927年6月,应陈剑翛的邀请,身为东大教授的陈鹤琴兼任教育局第二科科(课)长,负责学校教育事务。在陈鹤琴任教育局科(课)长职务的一年两个月期间,他大力提倡行政学术化,推广国民教育实验区和儿童教育实验区计划,整顿中小学,发展幼稚教育,注重师资培养,编写教材和读物,研制适合儿童特点的玩具、教具、设备。当时,南京的各类学校、幼稚园数量很少。南京全市40万居民中,学龄儿童至少在6万人以上,但市立学校仅40余所,入学儿童只有6000余名。首都的教育状况尚且如此,国内其他城市教育的落后程度可想而知。陈鹤琴到任后,以改进市民教育作为目标,事无巨细,亲历亲为,全心全意办教育。他拟定了计划大纲,准备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陈鹤琴从两个方面开始着手,一是建设,二是整顿。
  在建设方面:(1)调查学龄儿童及教育现状,以定进行之步骤;(2)扩充小学班级,创办幼稚园,多予儿童以求学之机会;(3)创设市立中学,使小学毕业生有升学之处所;(4)创设市立师范学校,培养良好师资;(5)提倡研究事业,多予教师以进修机会。
  在整顿方面:(1)裁并不良学校,以节经费;(2)举行小学教师检定试验,以改良师资;(3)整顿私立学校,防止投机教育;(4)限制私塾,检定塾师,防止一般市民知识之腐化。《陈鹤琴全集》,第四卷,第3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
  为使上述工作得以开展,陈鹤琴做了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陈鹤琴将所有的市立学校校长分别请来谈话,就学校事务进行交流与考察,根据结果决定该校长的去留,同时委派新的干部充实学校力量。各学校教员先由校长推荐,然后按照同一标准由他亲自考核后批准。
  第二件事情,整顿校舍和设备。每所学校校舍,从厕所到教师宿舍,连同校舍设备和图书,课桌椅的修理、添置等,陈鹤琴都逐一予以亲自指导。
  第三件事情,将学校与行政打成一片。每星期二下午二时,全市各公立学校校长到教育局参加由陈鹤琴亲自主持的座谈会,解决行政与教学的衔接问题,减少公文往来,当场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
  第四件事情,营造教学研究浓厚氛围,建立教育实验区,改变原有的教育格局。
  鉴于当时南京的教育基础薄弱,公立学校数量少,分布不合理,且设备落后,经费无保障,而旧式私塾仍十分畅行,入私塾学生数量数倍于公立学校,新型的实验教育、师范教育和幼稚园更无从谈起。陈鹤琴上任不久后,起草了《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学校教育课计划大纲》,提出了这样的计划——
  首先,以市立小学为基础,将分布不合理的小学校进行裁撤合并,计划在“全市分设前期小学25所,完全小学10所,实验学校5所”。学校数量仍为40所,但由于班级扩充,部分学校附设幼稚园,所吸收学生数量成倍增加,经费增加,师资改良,较过去有了改进和提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 “陈科长”(2)
其次,办实验学校。在全市各区设实验学校1所,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一方面实验各种教学课题,另一方面作为全区小学的示范。
  第三,开办公立中学,改变以私立中学占多数,而缺乏基本教育经费、设备简陋、教学无统一标准的局面。为改良中等教育,开办若干市立中学,以“容纳一般有志求学之青年,使不致误入歧途”。
  第四,建立市立师范学校,培养师资和教育专门人才。
  第五,建立幼稚教育机构,如婴儿园、幼稚园,提倡幼稚教育。
  第六,对私立学校订立办学标准,建立检查制度,对“恶劣###者严加取缔,优良者予以相当补助,相当指导,以鼓励私人办学,而补市立学校之不逮”。
  第七,整顿私塾,规范私塾师资和课程标准,设置巡回教师,轮流到各私塾指导教学。
  最后,创设全市中心学校图书馆,“置备各种书籍,以便各校教员学生借阅参考”《陈鹤琴全集》,第四卷,第4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
  陈鹤琴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他开展大规模的教育实验区计划,在全市东南西北中5个行政区各设一所实验学校(小学),校内附设幼稚园,先后共创办14所幼稚园。各区以一种小学学科为研究中心——东区为语文,南区为算术,西区为美术,北区为自然,中区为社会,各区聘任一位专门人才为研究员,协助该区实验学校校长负责该科目教材、教法的研究工作。每月轮流在各区实验学校举行该区中心科目教材教法研讨会,陈鹤琴亲自出席,并要求各区学校担任该课教师必须到会,以形成对各科教材教法及相关实验研究和教师教学工作的交流与促进。陈鹤琴每周还主持召集一次学校校长会议,会议上所做的各项决议,于次日在各校校务会议传达并加以落实,使各教育实验区和各校教学实验相互关联,形成整体。同年8月14日,陈鹤琴带领校长们来到由陶行知主持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及所属小学、幼稚园观摩。陶行知在欢迎会上作了介绍报告,强调了教育革命的重要性。除此而外,在陈鹤琴的主持下,每月召开一次研究小学教育各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教学的研究会,将各校相关教师集合在一起,讨论各种教学方法,会议轮流在各学校举行,教师们现场观摩并进行讨论。陈鹤琴将自己的学生张宗麟、雷震清、潘抑强、李清悚等找来协助工作,李清悚还被派去担任中区实验学校校长。推广实验区是陈鹤琴为实现教育行政化目标的创举之一。
  李清悚曾回忆道:一天中午,鹤琴先生坐在鼓楼住宅内一间面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