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传-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习行星、太阳、月球的知识。
  在苏联一个建于1932年的机器厂,3500名工人中有1300人在夜校学习技术专业。工厂的墙上贴着生产进度的图表,图表上用火车头、电车、自行车、牛、蜗牛、龙虾等图形来标示生产进度,图的一边写着工人的名字及百分比。
  苏联还为###办有学校和诊疗所。据记载,1913年莫斯科150万人口中有2万###,彼得堡180万人口中有3万###。十月革命后,政府取缔了###登记制度,先后开办诊疗所、学校及专为###学习、治疗和工作的济良所,通过劳动,把她们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融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
  陈鹤琴的这次欧洲之行,不仅使他对于新教育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自己经历了一次重要的人生变化。苏联教育成功的现实给了他启迪。他回国后,在许多文章和讲演、报告中广为宣扬社会主义苏联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考察期间,陈鹤琴在到访的学校里看到,教师教学生唱歌、跳土风舞蹈。有的学校甚至在学习中国的漆器、陶器、窑器等东方文化。对此,陈鹤琴十分感慨道:“陶行知先生的话很对,我们的教育亦要用手把中国固有的好的文化、好的艺术保存之,发扬光大,这才是我们的责任。中国原来的陶、漆、窑器等工业很好,我们都应当学,我们要建设中国自己的文化。”《陈鹤琴全集》,第四卷,第20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
  回国后,陈鹤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访问笔记整理成文后公开发表。他写道:这次考察欧洲11国教育,最重要的感想有四:(一)各国注意健康教育,注重体育;(二)各国教育注重“做”字,注意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三)各国的教育普及;(四)教师教法好,有专业研究精神。诸位都是教育界同仁,大家快团结合作,一致努力新教育运动,使上海的教育兴盛起来,全中国教育普及起来。《陈鹤琴全集》,第四卷,第20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1935年3月7日,陈鹤琴结束欧洲之行,乘船回到了上海。
  

一 国难与教育(1)
1930年4月12日,南京各大报纸都在显要版面刊登南京市警备司令部布告,宣布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被勒令解散:查得晓庄师范学校违背三###义,散发反动传单,勾引反动军阀,企图破坏京沪交通,本部为维持首都治安计,曾饬令暂行停办,以待整理,并商同###查照办理在案。此乃爱护学校之至意,原冀该校员生等悔悟前非,静候###办理。乃迭据报告,该校师生等竟执迷不悟,于###接收整理之际,竟敢非法组织委员会,发布宣言,四出###,希图扩大反动风潮,实行破坏京沪交通,扰乱社会秩序,似此目无法纪,充满反革命思想与行为,实属不可救药。兹奉明令,将该校勒令解散,并查拿首要反革命分子,以肃法纪而遏乱萌,除饬军警遵照执行外,合行布告周知。章开沅、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第258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立法院长胡汉民曾公开声称,解散晓庄和缉拿陶氏,均系政府“为巩固###基础,保障社会安全”之“必要的正当举措”。章开沅、唐文权:《平凡的神圣——陶行知》,第25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据记载,晓庄学校被查封那天,荷枪实弹的军警包围学校,因学校没有围墙和大门,竟找不到贴封条的地方。陶行知对他的学生们说:“我们还要干!”为躲避当局追捕,陶行知秘密来到上海,后前往日本暂避。1931年3月,陶行知从日本潜回国内,匿居在法租界,一方面为《申报》撰写专栏《斋夫自由谈》,另一方面全力开展教育普及运动。1931年夏天,陶行知发动科学下嫁运动,他的解释是:中国的科学教育极其落后,科学只垄断在少数“受知奴”那里,普通百姓和百姓的子弟没有机会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对科学一无所知,而这正是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在上海西摩路创办自然学园,与陈鹤琴、丁柱中等一同编辑出版“儿童科学”丛书共108册。1932年2月,当局撤销了对陶行知的通缉,陶行知恢复公开活动,于6月成立儿童科学通讯学校,聘请丁柱中、陈鹤琴、高士其、胡宣明等担任指导员。学校教学内容包括儿童生物、儿童物理、儿童化学、儿童天文、儿童气象、儿童地球、儿童工艺、儿童农艺、儿童生理卫生及儿童科学指导等10门课程,采用通讯教学和共同工作两种方式。该校招生启事宣称:“二十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在科学的世界里,只有科学的国家才能存在。我们必须使中华民族具备科学的本领,成为科学的民族,以适应现代生活,生存于现代世界。但是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想造一个科学的民族,必得要加工培植嫩芽的儿童。本校感觉儿童科学教育之重要,特发起创立,期使科学的民族早日产生。”《陶行知全集》,第三卷,第741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
  1934年,陈鹤琴等根据我国北部、中部、南部地区不同的特点,编辑出版了一套儿童国语分布教科书,注重教材内容适合儿童特点,“至编制方法力求新颖,课文与联系并重,文字与图画兼施。每册全文组织成一个大单元,从一个大单元中分作若干个小单元;前一册的一个大单元又和后一册的一个大单元衔接一气,各以各流域实际的儿童生活为出发点,竭力避免虚妄、神秘、怪诞诸弊害”。国内教育界知名人士蔡元培、陶行知为该书作序。。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 国难与教育(2)
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序言为:儿童的抽象作用,较直观为弱;所以吾人在智育方面,即不能授以概念,而要在多用直观的材料引导。直观的对象,最好是实物的,次标本、次图画,这是现今教育家所公认的。我国地大物博,兼跨寒温热三带;儿童所见,显有不同;对南部的儿童,讲雪人冰窖,对北部的儿童讲木棉甘蔗,虽有图书,若要举实物来证明它,就很少机会了。上海儿童书局有鉴于此,特分编北中南三部国语;所含名词,均择本部中最彰明较著的;而关于听觉的,如歌谣等,也在本部中选出耳熟能详的,穿插其间;这对于儿童的领会,必有极大的助力,特致数语,以为绍介。教育家陶行知的序言为:儿童书局出版的分部教科书,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尝试。它的效用,将如长江、珠江、黄河分道灌溉。若单靠长江,南北部有偏枯。我希望继分部教科书而起的,还要有人进而编辑特殊民族的教科书。这样,才是百川分流,泽给万方,合于教育机会均等之旨。教育家俞子夷致函陈鹤琴等说:因材施教,是谋教法的适应个性。因地制宜,是谋教材的适合地方环境。先生等三种国语书,分南北中三部,可以说是开教科书的新纪元。《鹤琴之声》,第14期,2001年12月。有一次,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陈鹤琴邀请陶行知到西区小学演讲教育,同时还邀请了考古学家李济之先生演讲考古。待李济之先生演讲结束,听众席上的教师们有的已经坐不住了。陶行知看到此情形后,走上台来,很风趣地开了场:“先不讲了,我给大家念几句小诗吧!”好容易望过礼拜五,
  到了礼拜六的下午。
  本想去游游园、看看戏、跳跳舞。
  谁要听陶行知说鳖,
  李济之考古?
  这都是陈处长的好意,
  害我们受苦。
  少讲点吧,
  我们一秒一秒的数。话音刚毕,台下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陈鹤琴站在台上用鼓动的语调问道:“大家说还听吗?”全场回应:“听!”陶行知的讲演继续下去,全场一片寂静,鸦雀无声。《鹤琴之声》,第2期,1992年3月。
  1932年5月,陶行知的著名教育小说《古庙敲钟录》在《申报》上开始连载。关于这部小说的寓意,陈鹤琴曾作过阐释:“古庙代表中国的老大帝国,敲钟的钟儿代表爱国的指示,要唤醒全中国人民大众。”《陈鹤琴全集》,第五卷,第29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这一年,陶行知又发起组织乡村工学团,于10月1日以孟家木桥为基地,成立儿童工学团,命名为山海工学团。何谓工学团?按照陶行知解释,工就是劳工,学就是科学,团就是团体。“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即“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团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童富勇、胡国枢:《陶行知传》,第23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重要的教育主张。陶行知曾用十分通俗的比喻来说明他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与杜威的著名观点“教育即生活”的不同,“教育可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致于偏狭。我们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个的生活去解放偏狭的生活”《陶行知全集》,第二卷,第504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教育要适应生活的需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不无激情地写道:在现阶段,中华民族解放运动是我们的中心生活,即为我们的中心教育。做什么工?做民族解放运动所要做的工。求什么学?求民族解放运动所要求的学。结什么团体?结民族解放运动所要结的团体。总之,我们所要普及的是民族解放运动的生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十二卷,第195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陶行知的这一主张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响应,身为上海租界主管华人教育的负责人,陈鹤琴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对陶行知的工作给予支持、配合并亲自参与。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国难与教育(3)
1932年,陶行知的学生孙铭勋到苏北淮安创办新安幼稚园,陈鹤琴捐出银元100元作为开办费。他还十分关心由戴自俺、孙铭勋先后在上海沪西、沪北创办的劳工幼儿团和乡村幼儿团。1933年,陈鹤琴在上海亲切会见由陶行知介绍的新安儿童旅行团全体成员,向小团员们介绍上海学校教育的情况。这个由江苏淮安县新安小学7名小学生组成的儿童旅行团,由苏北来到上海,上街卖报,自己管理自己,到各学校进行演讲宣传,轰动整个上海滩。12月4日,陈鹤琴为新安旅行团所写的《我们的旅行记》一书题词:“见常人所未见,闻常人所未闻,胜走马看花者多多矣。”陶行知为该书作序。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所倡导普及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他的一项发明,在国内21个省和4个特别市广泛开展。陈鹤琴对此极为赞同并予以支持。1934年6月,在陈鹤琴主持下的上海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发布《小学生服务试行办法十五条》,用“即知即传”的方法,发动小学生做小先生。《办法》中写明:小学生要从事社会服务。教人的小学生称为小先生,小学生所教的对象被称为校外学生。每位小学生至少要找两名校外学生进行指导,指导时间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半个小时。每校规定小先生暑假教人工作,分量比平日加重。暑假前举行一次总指导,暑假后有一次总考核。《办法》规定小先生制只在小学中高年级试行,再行推广。陶行知对此显然意犹未尽,他将小先生比喻成“热烈无比的太阳”;按照他的想法,恨不得所有小学生都能成为小先生。在西区小学开的小先生会上,有一个小先生教一位83岁的老太婆,还有一个孩子教他的德国母亲认中国字。
  1934年4月的一天,陈鹤琴与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中华书店编辑吴研因随陶行知一道来到江苏宜兴参观西桥工学团。西桥工学团是按照山海工学团的教育形式,遵循陶行知所倡导“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小先生制的办学理念开办的新型学校。西桥是无锡乡下一个贫困的小村庄,附近有一位叫承国英的13岁少年在当地邀集了几位农友,用他自己微薄的一点稿费和当地农民的帮助,开办了这所学校。学校采用小先生制,小先生们“轮流依时刻来校教人自修,余时仍在田园或家庭里做工赚饭吃”。陶行知派出小先生到该校工作并捐款,他称许道:“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是真正的儿童自动工学团了。它指示了中国普及教育一条正确的路线。”《生活教育》,第2卷第13期,1935年9月。据说,该校开学那天,来自四乡八邻16个村的一百多名孩子赶来上学。当时有一位老农民编了一首歌谣:“西桥村边飞来一只鸟,寅卯通光呱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