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合伙人们都赚了钱,下一步想干什么?就是搞垄断,外国势力在公共租界接二连三地禁鸦片,让原来大八股们失去了对鸦片的经营权,另一面又在法租界大肆给三鑫公司开绿灯。军阀们利用自己的关系网,从东北的张作霖等人处垄断了鸦片的种植地,鸦片的种植是军阀军费的重要来源。而杜月笙依靠青帮的势力销售鸦片。
不想讲鸦片了,他们赚钱,中国的老百姓就倒霉。写着写着,就来一肚子的气。
写点花边的东西,三鑫公司的旧址在新乐路82号,最近被人投资改造成了“城市文化遗产”酒店,据说里面还有个近代历史博物馆。名字改成了首席公馆(Mansion Hotel)。据说房价超过“金茂君悦”;美国的《纽约时报》将它与世界五百强作对比。新乐路82号始建于1932年;最初为私人别墅;是由法国著名设计师拉法尔设计;它左右对称;构图规整;有古典主义构图意象。
解放后,华东交通部入驻此宅,1958年,成为上海市交通运输局,改造后的“首席公馆”客房至少超过380美元一夜,面积较大的套房房价超过500美元一夜。反正是个值钱的地。
再说那三鑫公司,如果杜月笙是CEO,那么黄金荣自然是董事长了,为什么最后三鑫公司成了杜一人之天下,还是老黄不争气,他在节股眼上出现了作风问题,结果在青帮和军阀面前都没讨得好。
有个叫露兰春的女人,原是法捕房翻译黄金荣门生张师的养女,常来黄公馆串门,当然生得标致,很有些本钱。平日喜欢到老共舞台去听戏。没多久就学会几句老生戏和青衣,成了一个票友了。老黄动了色心,就开始布局,先是在共舞台给露兰春搭了台子,从普通票友,一下子成角了。黄金荣泡妞不含糊,连续两个月每晚来捧场,他老人家来捧场,谁敢不在下面响应。黄金荣以大棒加银元的方式,让各大上海报馆整版整版地介绍露兰春,这样一炒作,露小姐能不红才怪?她的名声很快压倒了上海红伶小金玲和粉菊花。
有钱有势的家伙也有犯傻的时候,你看上别人了,那就包养起来,你炒红她干吗?这花香四溢,蜜蜂啦,蝴蝶啦不都来了,小蜜蜂、小蝴蝶还不可怕,来个马蜂、胡蜂你怎么办?这不就来了,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大公子卢筱嘉,号称民国“四大公子”,也就是公子哥中的公子哥,他也好看个戏、听个曲,第一次听露兰春的戏,就让跟班送了一枚钻戒。只要露兰春一上台,他就在下面大声叫好,挤眉弄眼,大送秋波。
黄大叔自然坐不住了,带着打手就要干架,偏偏他老人家不爱走动了,不认识这位卢公子,上去就是一个耳光。每几天,吃了哑巴亏的卢筱嘉就带着兵痞把黄金荣绑到卢府。
后来,还是张啸林出面,打通了卢府内部关系,花了三百万款子,总算把黄金荣赎了回来。但是这件事情直接导致了黄和卢之间的隔阂,而黄金荣的太太林桂生一直以青帮中的大姐大身份自居,在青帮中的根基比黄这个外来户要深。偏偏她是个醋意很浓的女人,见黄金荣为了露兰春赔钱赔脸,也开始与他产生了敌意。就这样一件事情给了杜月笙机会,而黄金荣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杜月笙有了三鑫公司这个第一桶金,接着又开始向旧上海的赌博业进军。、开设赌台等活动,大量聚敛钱财,然后,又以这些不义之财,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干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
杜月笙也经常做些公益事业。他持续多年购买预防传染病的药水,送到浦东老家,按户免费发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区发生灾害,他必定出面组织赈济。他有时装出维护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调解劳资纠纷。他一改传统身着短打、手戴戒指、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打扮斯丈,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他附庸风雅,广结名流,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年青人进入了上海,他也想做一番大事,他的名字叫蒋介石,他和杜月笙之间又会发生些什么?我接着写哦!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七节 淘金上海滩
蒋介石出生在一八八七年,比杜月笙大一岁,一九一八年从日本再入上海已经是第二次想在上海寻找机会了。第一次是跟随陈其美来到上海,后因为革命党内部矛盾出走日本,算是失败了,这次再入上海,他和杜月笙都处于三十左右尔立的当口,他们的相遇,直接决定两人今后的命运以及中国的一段历史,杜月笙做了个错误的决定,助长了蒋介石,而这个决定同时又让共产党人找到了真正的出路,创立了新中国。
对于蒋介石,李敖先生写的传记已经够深刻了,恨往往比爱更能透彻地分析一个人。所谓“蒋家王朝”,最近也有一些人开始有些不同的看法,的确在五四期间,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和年青人把这位先生当作偶像,认为是他彻底“改变中国军阀之格局”。一个不名一文的人最后成为了校长、委员长,本身的确是传奇,有些粉丝的确是难免的。不过对于老蒋过度的翻案,却有些不尊重历史了。
过去的认识中,蒋介石的形象是一个无时不刻都在投机的人。但是每个人都在寻找机会,炒股票、炒房子,这也是投机,这是人的本性。蒋介石最大的问题是他的立场,这位先生代表的是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说到阶级可能大家觉得在上中学历史课。那我说白点,蒋介石做得任何事都是维护那些有钱有地的人的,这些人在中国极端少数,只维护极端少数人利益的政府和人,不垮台才见鬼呢。
李敖先生说,蒋介石不能容人,在东三省问题上,如果请回张作良或者让在美国西点军校求学的孙立人,那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不会迅速做大,乃至改变整个国共战事的局面。我在想,四五到四九年的战争,已经不是共击日本外悔的反侵略战争,而是两种不同改变中国思路的力量在角逐。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战士们知道打胜了这场战役,回家后,农民战士就能分到地,工人战士有稳定的工作。而国民党的军队,他们是为什么而战斗?难道是为了保护地主们的地,资本家的厂吗?这样的战争,即使国民党军队请巴顿来指挥,也是必定要失败的,让最大多数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保护极少数人,能胜利还真见鬼了。
在中国,谁能确保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谁就是领导这个国家。这一点士绅出身的蒋介石不会明白,而农民出身的毛泽东明白,只差一个明白,就已经决定了胜负。
中国人写人物传记的时候,第一节最喜欢写个出身,老外们大多是英雄不问出处,这其实不是写文章的风格,而是东、西方人不同的处世态度而已。李敖先生的《蒋介石评传》正文第一节的名字就是溪口盐铺之子,我既是中国人,自然也要保持着风格。写杜月笙和蒋介石之间的命运交接,就要写一下一九一八年两人当时的状态。
一九一八年的杜月笙正在筹备三鑫公司,正是小荷已露尖尖角,鹰击长空在即,而蒋介石却截然不同,他刚换了个带头大哥,一切要重新开始了。在一九一八年之前,对蒋介石影响最深的是陈其美。
先看一下陈其美的一些个人简介: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七日出生于商人家庭。十四岁到当铺做学徒,后去上海一家丝栈当职员。一九零六年夏前往日本东京,入警监学校。同年加入同盟会。次年转入东斌学校学习军事。一九零八年奉派回国,往来于浙沪京津各地联络党人。次年接办上海天宝栈,作为江浙的革命机关,并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宣传革命。同时加入上海青帮。
陈其美在江浙沪几乎所有的革命活动,都是依靠他加入青帮后,得到的这些秘密帮会的支持,这直接影响了以后蒋介石和青帮的合作。虽然青帮中的确有不少革命志士,但是流氓白相人的确不在少数,行事做人不免相互影响。辛亥年武昌新军起义,陈其美依靠青帮起义响应。一九一一年十月十七日,由青帮成员组成敢死队,就是推选上海流氓麻子陈任队长。蒋介石后来差点把黄埔军校建成自己帮会的培养基地,行事也颇多江湖帮会味道,多少和他与陈其美志气相投有关系,也很容易让他和杜月笙、黄金荣等人结交。
蒋介石为大哥陈其美暗杀了革命元勋陶成章,是他彻底象帮会人物角色过渡的象征。一九一六年五月十八日,陈其美被北洋势力暗杀。蒋介石失去了第一个大哥陈其美,而在东京他结识了人生中第二个带头大哥孙中山。从很多历史记载中,蒋介石是在孙中山比较失意的时候结识他的,一是陈其美和孙中山是旧识,二是当时很多革命老同志心生倦意,纷纷离开孙中山的时候,正值青壮年的蒋介石如新的希望和激情空降到孙中山的身边,就这样的一个时机,奠定了孙中山器重蒋介石的基础,爱情小说经常会写一个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中国人喜欢把这叫作缘,我认为这就是所谓命运吧?
孙中山需要一些年青人来给革命党换血,同盟会也改组成了中华革命党,正准备东山再起的时候,袁世凯死了,反袁的口号自然就失去了意义,中国的路究竟如何再继续走,孙中山面对得不再只是一个袁世凯,而是大大小小几十名割据一方的军阀,革命需要更多的资金。便想通过在上海建证券物品交易所,通过股票来获取资金,授意去做这件事情的便是蒋介石。
这次再入上海滩,蒋介石失去了陈其美这位大哥,但是他学会了陈大哥的手腕。新建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理事长是当时的上海工商大亨虞洽卿。这人一度是上海首富,也是当时最大的投机商人,以买空卖空见长,他在上海滩算是有头有面。蒋介石就通过他的介绍,给法租界的黄金荣递上了门生帖,就这样他也入了青帮,和杜月笙成了同门。
证券物品交易所便是证券和期货交易结合在了一起,最高峰的时候一股三十元在一年内可以升到一百二十元,牛气冲天了吧,一九一八年成立的,一九二二年都倒闭了,越牛的东西,寿命就越不会长。蒋介石等于做了场春梦,入市的时候是问日本商会借的几万元,牛气冲天的时候,仅他一人的股票就值一百多万元,算是比较早的百万富翁了吧,没两年,交易所关闭的时候,他反欠下几十万债,是通过黄金荣的关系,才得以脱身去广州投奔孙中山的。这就是股票,连老蒋都炒不好,就别指望那些老法师了。
在杜月笙的眼里,刚投黄金荣的蒋介石并不起眼,只是个普通的青帮同门而已,这样的人每天都有,带着不同的政见和目的想到搭上青帮这条船,不过,他没想过十年后,当蒋介石再回上海时,已是北伐军的总司令,即将成为国府主席的“大人物”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