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她姐姐的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夏天,随她姐姐一同被火化的还有姐姐尚未绣完的那对鸳鸯喜枕……



  也是那一年冬,她代替姐姐嫁入韩府,开始了她波荡起伏,却最终人人羡颂的一生……



  姐妹二人各怀心事,一直坐到日落西山,有家人来叫,二人才穿好绣鞋,映着晚霞,手牵着手一同往屋里走。
第三章,少年
  第二日,沈晏卿就修了书,让家人送到镇上的驿站发回沈府,告知了她打算在江家多住一段时间的事。



  而沈晏心还是如常早早的起床,去乡里的女学上学。



  这日下午她回来之后如常去外祖母处给她背今日学的诗,在外祖母那里拿了糕点之后,就去沈晏卿的房中了会儿姐姐做刺绣。



  上一世她就不喜欢做女红,这一世也是一样,没看多久就兴趣缺缺起来,去自己屋里换了一件圆领细花松绫窄袖衣,拿了小自己的小弓箭,带着袖儿去书房寻到表哥江昱,叫他一起去庄上射箭。



  江昱听了很高兴,因为他这个表妹自从上月病了一场醒来之后,就和换了个人一样,原来是最喜欢野的性子,现在却变得文文静静的。



  江昱一直担心她一病之后会闷坏,但作为兄长总不好教自己的妹妹不学闺秀出去玩,现在沈晏心自己提出来要去射箭,他便忙命人去禀了祖母,又叫小厮挑了一担毡条食水等物,出门上了牛车,兜兜转转到了江家庄上。



  江家这一处庄园围着茶山而建,占地颇大,江府因地基有限,后花园布置虽巧,但总归不够开阔,于是在这庄上临湖围了一块平地,竖了两个亭子就当做小辈们玩耍习武的地方。



  二人入园下车,随行的小厮就挑了食盒毡毯,如往常一样在湖边的一颗老槐树下铺好毡条,拿出点心茶水放好,又去牛车上搬了弓箭下来。



  待摆好了靶子,江昱拿了一把双曲大弓,而沈晏心手中的却是一把精致漆绘的小梢弓。江昱先热身拉了一弓,中了个不好不坏的位置。



  沈晏心没有急着射箭,而是拉了拉弓,活动了一下手脚热热身。



  待二人都暖身之后,让小厮数了箭羽,你一箭我一箭的射将起来,过了一番,沈晏心玩出了些汗,便去毛毡上坐着,手上捧着袖儿沏好的茶水,边喝边看。



  忽见月洞门处立了个人,沈晏心使了身边的袖儿过去看。不一会儿,袖儿就领了个人进来,沈晏心抬头去看,只见是个十二三岁穿着粗布短打的少年,手上还捧着一捆柴薪,想来是在庄上帮忙的下人。



  那少年进园见了人也不叫人,只大大方方盯着江昱手中的弓箭看,倒没有一点下人样子



  沈晏心见他眉目干净朗利,气度不像一般农庄儿郎,又一直专注着江昱手中的弓箭,便开口问道:“你会射箭么?”



  但少年好似没有听到一般,仍只看着江昱射箭,直到袖儿上前提醒了,才似回过神一般,放下手中的柴火,向着沈晏心拱了拱手,挑眉道:“会。”



  沈晏心不由一笑,又叫了江昱道:“昱表哥,这个人说他也会射箭,你要不要和他比一比?”



  江昱回身,看了看少年,就命人再去取了一把双曲大弓过来,又让人将沈晏心方才射的箭靶子移到与江昱一样的位置。



  少年接过弓箭,也不谦让,几大步上前,简简单单的和江昱行了个射礼,问道:“可要先一番轮射?”



  第一番射就是习射,是射礼中的暖场,不管射中与否,都不计成绩。江昱见他懂射礼,也就对他有了几分敬重,问了少年年纪,知道他与自己同年,都是十二,便作一个揖道:“年兄若要热身,射一番也是不碍事的。”



  少年笑着拉了拉弓试了手感,很是自信的说道:“那就不用了。”



  于是江昱叫了小厮临时充个司射,依次射了起来。



  沈晏心在旁看着,见江昱几箭有中靶心的,也有偏出些的,倒是那少年一箭一个准,箭箭都是正中红心。



  到小厮喊了“左右卒射”之后,不用算也知道是少年赢了。



  江昱见此不由对少年青眼相看,拉着他一起到毡毯上坐下,让人给少年沏上茶,便对沈晏心道:“不想我们庄上还有这样的人才。”



  说罢又问了少年的姓名。



  少年答道:“姓赵,单名一个拙字。”



  沈晏心点了点头,问少年道:“是卓越的卓?”



  少年摇头:“是抱残守拙的拙。”



  沈晏心不禁一笑道:“这名字倒有趣。”



  这时江昱便拉过少年,请教起射箭的事。



  沈晏心听了几句,觉得没什么意思,就从身侧的小包中摸出一本当今新科解元的新词来过一遍,免得明日去上学又被女先生抽问,看了两阙风花雪月的新词之后,觉得无趣,就拿出一本小札读将起来。



  楚国乡绅贵族向来有办女私塾的风气,不过以前教的多是《女戒》,《女训》等女四书的内容,但因现在在位的楚帝喜好诗词,最爱办些附庸风雅的诗会,后宫中不说娘娘,就是一般的宫女都是开口小雅,闭口国风。上行下效,这些年女学堂便多了些诗词歌赋的教学。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沈晏心看着心头爱诗,不觉低声念了起来。



  只听一旁有人接道:“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你还念过书?”江昱又惊又喜的看着名叫赵拙的少年。



  赵拙扬眉点头,看一眼沈晏心手中的小札,颇为豪气的说道:这两句是我最爱。天上白玉京……”



  沈晏心与江昱不由眼中一亮,与少年一起背诵:“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最后三人一起结尾:“……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完了三人相视而笑,畅畅快快的聊天喝茶。



  江昱更是像遇了知己一般,就差要拉着赵拙结拜兄弟了。



  几人聊了一会儿,有个小厮带了一个葛衣老汉进来。



  赵拙见到老汉之后,慌忙起身,完全不见了方才大方豪迈的样子,到一边抱起柴火,低着头走到老汉身边,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忠伯”。



  老汉瞧他一眼,点了点头,上前给沈晏心和江昱二人行了一礼道:“东家少爷,东家小姐好,老汉家侄子不懂事,打扰二位了。”



  江昱连忙起身,给老汉弓了一弓道:“老伯不要这样说,赵兄这一身的文采武功,晚辈很是佩服,有意与赵兄换了年帖做个盟兄,不知老伯可应允。”



  “使不得,使不得。”老汉诚惶诚恐的摆着手,“老汉粗野人家怎可高攀,此事少东家休要再提了。”



  说罢就躬身一揖,拉了赵拙就往外走,赵拙也不敢说什么老老实实的跟在老汉身后,只是回头对着江昱与沈晏心挤了挤眼。



  沈晏心不由觉得这赵拙有趣,明明是个下人,见了自己和表哥的时候不卑不亢,还有些豪迈作风,但见了这老汉却像是老鼠见了猫,大气都不敢吭一下。



  之后江昱时常带着沈晏心来找赵拙在一处玩的事,先按下不表。



  且说这回沈晏卿在江府一待便是大半个月,沈家那边也来信催过,但都被沈晏卿也婉转的回了。



  直到近日,门上传进沈府来信,说韩靖提前从平西关回来了,见她不在京城沈府,韩靖便起了心思到江府走一趟,顺便也可以拜会一下江老夫人,于是就定了下月初过来落雨乡。



  听说韩靖要来,沈晏卿自是高兴,但当沈晏心听了此时之后,心里却有些复杂。



  毕竟上一世陪韩靖度过一生的人是她,而不是她的长姐。
第四章,韩靖
  一晃又是半月,时节已快入伏,沈晏心下学后,便窝在小书房中教小表妹认字。到了申时末(将近下午五点)的时候,有江老夫人房中的丫头茗巧来送了两碗冰镇莲子粥。



  沈晏心看了看刻漏,已快是吃晚膳的时候,平日里这个点都是不准吃点心的,怕会影响晚饭的食欲,便问道:“怎么这个时候送吃的过来?”



  茗巧道:“老夫人说今日有贵客要来,晚膳要等贵客到了之后才能开,让小姐们先吃些东西垫一垫,免得饿着了。老夫人还说让二位小姐吃完了之后回房换好衣服准备迎接贵客。”



  沈晏心一听,猜是韩靖要到了,便点了点头,让茗巧退下,几口喝了莲子粥,就叫了奶娘领江媛回外祖母处,自己也回房去了。



  回去路上,正巧遇上了来找她的沈晏卿。



  亲姐妹间也不拘什么礼节,携手就一起进了房间。



  姐妹二人进屋之后,沈晏卿就将妹妹按在梳妆镜前,娴熟的给她梳起发髻,一边梳还一边浅浅的笑着,满脸的幸福都写在了她这张娴静的脸上。



  沈晏心透过镜面看到这些,并不愿去细究自己此刻的想法,有意无意的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就叫袖儿给自己挑衣服。袖儿知道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便将沈晏心压箱底的几件新衣服都拿了出来,一件一件的在沈晏心面前比划。



  “小姐你看这件桃红的怎么样?”



  “这件呢?这件秋香色的,你看上面绣的蝴蝶,多好看啊。”



  “还有这件,这件大朵百花纹的,穿在小姐身上可亮眼了……”



  沈晏心看着袖儿手上花花绿绿的一堆,小小的眉心微微蹙起:“就没有素净一些的吗?”



  袖儿一愣,疑惑的看了沈晏心一眼道:“小姐,你不是一直都喜欢穿鲜艳颜色的衣服的吗?”



  就连沈晏心身后的沈晏卿也点了点头附和道:“这是怎么了,平日里不是最喜欢这几件衣裳的吗?”



  这时,沈晏心才想起来自己从小就喜欢艳丽的东西,只是后来嫁到韩府之后,为了讨韩靖的喜欢才渐渐的开始穿素净的衣裳,画清雅的秀妆。



  沈晏心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暗自抬眼去看镜面中的姐姐,落地大铜镜中的沈晏卿穿了件水绿绣竹纹的褙子,搭了一条深绿素面的马面裙,髻上再点缀一面绿宝石面簪相互辉映,显得既脱俗又大方。



  又想起上一世自己十五岁时的模样,才觉得二人虽然长得有几分相似,但她长姐低眉婉目,有种说不出的清雅气质,而她自己的眉峰却微微上扬,加上一双杏眼,却有几分压不下来的张扬明艳。



  心里突然生出好多情绪,恍恍惚惚的好像见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自己,竟有些分不清记忆中那个穿正红戴金冠的少女和那个玉簪素裙的少妇究竟哪一个才是她自己。



  待梳完发髻之后,她随便挑了一身夭红的小襦裙换上。就跟着姐姐出门,带着一群丫鬟婆子一道到了正门旁倒角房上的小客厅处等候。



  直到去探路的小厮抹着汗回来禀报道:“就在一里外了。”



  江家众人才都从小客厅出来,到了正门处去等候。



  不消多一会儿,远处便传来如密雨一般的马蹄声。



  江老夫人在婆子的搀扶下往台阶下走了两步,沈晏卿更是捏着帕子,一副欲向前又不向前的样子,不住的往着石板大街的尽头看。只有沈晏心心里都是些说不上来的情绪,而她自己也不想去点破这些情绪产生的缘由,只是拉着袖儿的手,呆呆站在原处看着长街尽头已然半落的夕阳。



  在众人的期盼之中,长街那头终于出现的一队长影。



  到了能看清人影的时候,只听远远的一声“策”,一匹骏马就离了队伍,愈奔愈快,直到到了江府门前,才听“驭”的一声,骏马一声长嘶,人立而起,刹住了马蹄。



  一个少年旋即从马背翻身翩然而下,众人惊叹之余,去看着少年,只见他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面容俊朗,穿着一身月白墨竹直裰,腰间系着一条墨蓝的丝绦,真可谓是长身玉立,气度翩翩。



  这少年正是韩家的少将军,沈晏卿的未婚夫婿,也是上一世和沈晏心共渡一生的人:韩靖。



  沈晏心注意到他腰间的丝绦乃是她姐姐沈晏卿早年送给他的,心就莫名沉了几分。



  韩靖下马之后,先上前给江老夫人请安,之后又问候了江家兄妹和沈晏心,最后才站在沈晏卿的跟前,这这那那的,半日也没说出句明白话来。



  沈晏卿只好低着先福身先给他行了一礼,韩靖木讷不住,既想伸手去扶又不敢去扶,犹犹豫豫竟生出些手足无措的神情。又见他们二人你看我,我看你,容人看在眼里,不知有多少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