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剑-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的论断。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劳动、资本、资源、企业家才能等都被严重压抑了,这是中国过去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使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产权的组织形式、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充分调动了全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得财富遍地充分涌流。这是改革和制度变革的神奇力量。 

  因此,传统经济学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就必须修正。 

   即:经济增长=[劳动+资本+资源禀赋+企业家才能]·有效的制度 

  在这个函数式中,有效的制度并不是与劳动、资本、资源、企业家才能等相并列的因素,而是影响和决定劳动、资本、资源、企业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因素。

  三、?? 大国优势不容忽视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规模的关系问题。一个企业,经济增长率无论多高,但如果企业的规模很小,其经济总量不可能做大。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如新加坡、科威特,其经济增长率无论多高,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中国却能够成为第四大经济体。这就是大国优势。 

   今日我们分析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必须考虑中国的大国效应和大国优势。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具有巨大的储蓄从而可以转化为巨大的投资;由于有巨大的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就具有抗衡世界经济波动的能力……中国目前的人均经济规模虽不大,由于大国效应和大国优势,任何小的人均经济集合起来,就成为庞大的经济体。 

   中国如果仅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大国优势,要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是永远不可能的。而由于大国优势,只要中国改革继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再过若干年,向着世界第三、第二……经济体攀升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大国的优势只是潜在的,而不是必然的。无论中国的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证明,大国要发挥大国效应和大国优势,第一,必须高度统一,而不能分裂,也不能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诸侯经济;第二,必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能成为其他强国的附庸。在这个基础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大国效应和大国优势,确保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国经济对世界并不构成威胁
@@@第二卷 大国方略与改革动力@@@

  ###第二章 中国经济对世界并不构成威胁###

  郝福满

  中国经济对世界并不构成威胁,相反,它对世界增长有着积极的

  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意味着中国对世界增长的贡献远远大

  于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中国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一个

  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另外,思想和创新也是中国经济对世界影响

  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在过去28年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而重新融入世界经济同样

  令人注目。从1978前年处于经济封闭状态,到如今中国已成为世

  界上第三大贸易国,跻身世界上比较开放的经济体之列,贸易占

  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是非常高的,

  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0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里是最高的。中国

  自己的海外投资也已起飞,已成为非洲、拉丁美洲和世界上其他

  国家的重要投资来源。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1万亿美元,在世

  界上名列前茅。所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对世界其他国家意

  味着什么呢?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开放对其他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影

  响?这当然取决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取决于中国影响世

  界上其他经济体的各种渠道,包括贸易、投资、援助、全球环境

  ,而且越来越多地还包括知识和理念。 

  一、 贸易的进口增长和出口增长 

  无论中国确切的经济规模有多大,中国的快速增长意味着中

  国对世界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比中

  国的GDP增长更显著的是中国的贸易增长。1978年以来中国的出

  口年平均增长超过16%,进口增长也不示弱。只是近年来出口增

  长速度比进口增长速度要快得多,使得贸易盈余增加到空前的水

  平,也造成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引起世界上部分

  国家更多担心的很可能是目前的出口增长(增速超过35%)以及

  中国迅速进入一系列新的产品市场。中国的贸易构成比其收入水

  平预计达到的更先进,这就意味着中国比其他国家更直接地与先

  进国家生产的产品进行竞争。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贸易当

  然对世界是有益的。同时,中国生产某些产品的效率比过去生产

  这些产品的其他国家要高,而效率的提高对世界也是有益的。此

  外,中国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都日益成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不仅

  仅对于自然资源生产者,对于中间产品生产者以及生产资料和消

  费品生产者亦然。事实上,对于亚洲大多数国家而言,中国已经

  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市场。部分推动因素是中国加入WTO引发的生

  产网络的结构重组,使得中国成为一个长期和可靠的最终产品生

  产基地。 

  二、外商投资和资本输出 

  与中国的贸易表现相关的是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非常成功。其他国家有一种担心,

  怕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成功会以牺牲其他国家为代价。这种担

  心似乎没有多少依据:中国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中的份额在过去

  10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个亚洲地区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一度压抑,但很快出现回升。2005年流入

  东南亚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出现强劲复苏,达到了150亿美

  元。2006年上半年,流入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外商直接投

  资继续增加,尽管在印尼出现收缩。东南亚地区各经济体的对外

  投资过去两三年也迅速增长,主要是印尼和马来西亚,反映出崛

  起的东南亚跨国公司在推行自己的境外投资和生产战略。 

  中国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一个大的境外投资来源。事实上

  ,虽然数字并不总是很清晰,从净值看,中国是资本输出国,而

  不是相反。按照某些计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储蓄输出国,因

  为其储蓄盈余(相当于经常项目盈余)目前超过GDP7%以上,中

  国超过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比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加起来

  还多。外汇储备过多对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对于世界其他

  国家却是好事。有些人会认为美国虽然储蓄率很低且政府预算赤

  字高涨,其利率水平却一直很低,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中央

  银行一直在购买美国国债作为外汇储备投资手段。自从2006年落

  实了合格境内金融机构安排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想要

  “走出去”,这种资本输出可能还会继续,不过其推动力越来越

  多地是回报率而不是外汇政策和汇率市场干预。

  三、?? 对外援助、环境污染及其他 

  一个较新的现象是中国在援助领域的出现。尽管中国的对外援助

  额还比较小,但增长很快。此外,如果考虑到出口信贷,中国进

  出口银行目前的贷款业务规模相当大,每年支付额超过150亿美

  元,那么中国就成了官方贷款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中

  国对“重债穷国动议”框架下经合组织国家所作的减债努力做出

  了自己独立的贡献。最近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也重申了

  双方都希望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

  都可以从中国减贫和促进增长政策的大量成功经验中受益。 

  许多人担心中国影响的一个方面是全球环境。由于中国的资源

  和能源密集型生产,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

  源使用国,同样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根据

  最近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中国按照目前的趋

  势,到201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这些看法和预

  测需要有两个注解:第一,目前的趋势不大可能持续。第二,中

  国的污染不仅仅是中国造成的。 

  另外,在中国对世界经济日益增大的影响中,也许最不显眼的一

  个方面就是思想和创新。中国的研发费用只占GDP的%,仍然

  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但是近年来增加很快。除此之外,中国

  在过去10年对高等教育投入很大,适龄群体的大学入学率从6%

  提高了两倍,现已达到近20%。这些投资已明显地产生效果,中

  国授予的专利权数目已从10年前每年不到5000,根据可以获得的

  最新数据,到2004年已超过3万,其中一半以上是授予中国公民

  的,而其他国家授予中国人的专利权数也在上升。所以中国未来

  有可能成为一个创新和新产品更加重要的来源。 

  中国可以通过改善知识产权保护,把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的

  强项最优化地结合起来,建立更好的创新制度,加快扩大在知识

  创新领域的影响。 

  专家点评 

  马克:郝福满先生的文章充分肯定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世界

  增长的贡献,并客观地回应了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存在某

  些方面的担心。作者的表述方式和风格似乎更像是面向海外读者

  的,但其分析问题的多视角特点仍然对国内读者有所启发。特别

  是人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暗示”,如贸易构成变化带来的

  “更直接地与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进行竞争”,外商直接投资的

  统计口径问题,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推动力问题,等等。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无税时代”农村改革新课题
@@@ 大国方略与改革动力@@@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无税时代”农村改革新课题###

  韩俊

  农村的改革关系到我们改革的全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

  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实现建立和谐社会。如果农村存

  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不了,农村的改革不能到位,农民的问题解决

  不了,对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我国来说也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市

  场经济体制,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建立。

  相对过去历次改革而言,当前中国农村改革面临新经济环境

  下的新课题,那就是,随着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特别是2006年

  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时刻的临近,农村怎样实现在“无税时代”

  的各项改革。

  一、“无税时代”的“三大核心”问题

  在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下,即将推进的农村综合配

  套改革,也是农村改革中层次最深、环节最多、难度最大的改革

  ,它实际上要解决好三大核心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过去是以乡镇教育为主

  ,在税费改革的过程当中,中央已经明确提出“以县为主”的管

  理体制。现在看来,中央和省已经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方面

  承担的责任还不是很明确,所以下一阶段义务教育改革实质上是

  加大省级以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

  体现出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乡镇政府的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政

  权的机构。过去税费改革以前乡镇政府都是收粮收款,现在免征

  农业税之后很多地方乡镇政府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突出,通过改

  革,给农民减负也会给政府消肿。乡镇基层政府及其行政单位,

  特别是事业机构,确实非常庞大。现在媒体关注的焦点就是怎样

  推进乡镇基层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