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代王爷传奇-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问有答,弄得可怜巴巴的新郎头晕眼花,这一夜却热闹又紧张,大家感觉在历史的长河里游了一趟。婚姻文化太丰富了。
  到了新娘出聘的早晨,父母对女儿的安慰也是念词:山再高,鸟儿也要飞过去;心爱的女儿再难舍,早晚也要嫁出去;窝再暖,出窝的时候不能再留恋。爹抛泪,娘洒泪,女儿还得嫁出去。爹的心,娘的意,祝福你们一辈子,白头到老不分离……
  父母歌毕,新娘由伴娘伯勒更(  嫂子 )陪同,两家的马队一齐出发奔向娶家。
  聘家的活动就算结束了,到了娶家,活动远比聘家复杂得多、热闹得多。特别是王爷娶亲,除了民风民俗之外,还有官场的许多讲究,一场下来新郎新娘都会筋疲力尽。
  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一部完整的婚史文化,请到草原呆上三五年吧。
  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散后,老赞王陪着小妻离开王爷府到察哈尔部度蜜月去了。
  老赞王离开嘈杂的官场,离开贪婪争夺他的三方妻子,突然觉得全身心都解脱轻松了,自己感觉小了十岁,又恢复了青春活力。白天陪着小妻骑马野猎开心,晚上搂着绵鱼儿似的爱妾颠凤倒鸾。为官久了,突然为了“民”,觉得像飞出了牢笼一样。从他出生那天起,他就被装进温暖的襁褓里做着幸福的梦。长大了,又在官宦的家庭里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再大了又过上了豪华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早已过腻了,加上官场那虚伪的迎来送往和老年无子的烦忧,近几年心绪一直不好,经常感到身体不适。为了应付三方太太不情愿的性生活,经常还得吃些补阴壮阳的良药。
   。 想看书来

3洞房烛前夫妻三番酬唱  蜜月过后父子两虎相安(2)
自从娶了小妻,有了寄托,心绪好得不得了。尽管茶饭不如王爷府的好,可他感到吃得很香。原来夜间经常因想事太多,特别是愁无儿继位,常常失眠,可是近日把失眠症也治好了,所以他心情特别好,性生活过得非常投入到位。
  度完蜜月,因心里放不下工作,只好告别了爱妻回到了王府。
  回王府一段,又到盟里处理一下公务,很快又回到察哈尔部白旗的小妻家里,三个老妻几乎被忘在了一边。她们理解他,看到他心情和精神都那么好,心里都很高兴,主要是理解他要儿心切。大家盼望他有个儿子。
  就这样,老赞王多次离旗奔赴察哈尔正白旗关爱小妻,不到一年工夫,爱妾出现了异常。突然有几天,小妻呕吐不想吃饭,她自己不懂得出了什么毛病。老赞王看她干呕,问她吃了什么东西反胃了?她说没有。老岳母把他叫到隔屋说:“王爷,有喜啦!”
  “有喜?”他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老岳母做了个妊娠比划,他才恍然大悟,撒腿跑进妻子的包里抱着她说,“你有啦!怀孕啦!”他把耳朵贴在妻子肚上说,“我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佛爷要给我赐儿子了!”
  “我们祈祷吧。”
  夫妻两个燃起黄香,点起佛灯,跪在佛爷前虔诚地祈祷。这一夜佛灯未灭。一月后,趁“献土”请喇嘛来念经保佑母子平安。从此,老赞王调整了时间,以倒计时来计算希望的种子一天天发育走出“红门”。
  这以后,老赞王回旗几天,处理一下公务和政务就赶快跑到白旗来照顾怀孕的妻子。当老喇嘛打卦算出他有了儿子时他更是喜出望外,这一段的心情特别复杂,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小妻给他怀了孩子,担心的是她也只会生女不会生男,那可就糟了,他就真的要绝后了,王位就是别人的了。
  倒计的时针似乎走得特别的慢,盼黑的太阳似乎故意赖着不回山。等待的漫长和漫长的等待实在让人心烦,唯一使老赞王高兴的是,妻子的肚子一天天地挺起来,从老岳母生了几个儿女的经验看,很有可能是怀了个儿子。
  老赞王有个经验,越是切盼的东西越不来,就像大旱盼雨一样,越盼越不下,越旱越干旱。他就怕有一天生下了又是个女儿怎么办。
  快要生产临盆时,盟里派人来找老赞王回去有要事商量。这时他有点犹豫,自己也定不了该走还是该留。回去吧,怕妻子生产出事;不走吧,一来公务在身,二来不知妻子哪一天生产。为了安全起见,他回去让三姨太去了,因为平时老王爷不在,府里的家里事都由她来管理,她精明能干,又有文化,土默特女子有蒙汉双重的聪明,只有她去老王爷才放心。
  老王爷也想,妻子生育时自己不在跟前也好,万一生了女孩,自己会受不了打击的,看不见比看见好。
  老赞王回盟的第四天,旗里飞马来报,老赞王的小妻生了,生了个儿子……
  老赞王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又怕这是在做梦。正在他呆若木鸡时,听到喜讯的盟级官员们都来祝贺。这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了,几个月的担忧一扫而去,一块重石落了地,他感谢大伙儿,感谢佛爷给他降了福子。
  当天已经时到一更了,走不了就设宴,他要招待大家。盟里执意要给他贺喜,由盟里给办了酒宴,宰了羊,大伙喝了个一醉方休。
  盟里的事还有点尾声,大家一致让他走,家里的事大伙处理。
  老赞王第二天早茶后,与来人一同骑马奔向白旗,不顾旅途劳累,星夜赶到家里,因夜里从外边回来,害怕带进邪气,当晚没进月房。这一夜三娘得了福,老赞王给了她个痛快满足。
  第二天早茶后,由“三娘”陪着正要去看儿子,老喇嘛进来挡住了:“王爷,你不能去见儿子……”
  “为什么?”他有些不解。
  老喇嘛说:“你难道忘记了你是什么年生的,你是属虎的吗?”老赞王说:“莫非属虎有什么说道吗?”
  老喇嘛说:“你今年是六十岁,按十二生肖来说,你正好大小王爷五轮,今年是壬寅年,寅虎卯兔,小王爷也属虎……”
  “是吗?”老王爷一听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这一高兴把什么都忘了。要不是老喇嘛提醒,他会盲目地闯进去见儿子。这一点说道他还是懂得的,蒙古人中传下来的说道是“二虎相争,必有一克”。父亲属虎,儿子也属虎,不管那些说道是迷信也好,或是真有相克也罢,总之是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了儿子的平安,为了继位大业,绝不能冒那种险。假如“克”死自己也罢,有了接班人也了了心愿,儿子出了事怎么办?日想夜盼,终于盼来了失去了怎么办?
  老赞王考虑再三,为了后继有人,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感。为此,老赞王安慰了小妻,安顿了三姨太,很快就离开了白旗回到了苏尼特右旗。他虽然没见到儿子,可心里踏实了。从此以后,他就一心一意治理盟旗,发展畜牧业,让牧民过得安居乐业。因此,他去世后,牧民们才有了那么多的泪水,大伙都因失去了一名德高望重的盟长、王爷而悲伤。
  正为此,他到死也没见到过自己的儿子。
  

4清室倾圮投机唯求生机  盟主易位雄心顿变野心(1)
老赞王逝世于一九〇八年,是戊申年,生于虎年,死于猴年,猴骑虎虎悲苦,清王朝虽然还执政,已到了风雨飘摇的光绪三十四年。时年六岁的德穆楚克栋鲁普,经盟长呈报清廷注册,袭苏尼特右旗扎萨克多罗杜棱郡王。这就像进行朝廷立太子一样,确定他为父亲的接班人,但是正式登基坐上王爷宝座还得等到十八岁。登王位之前,他只有个有名无实的位子,清政府皇帝小了搞垂帘听政,蒙古王公还没有敢步皇室后尘,只是由协理台吉代署主持苏尼特右旗的一切政务,这叫协理辅政。
  台吉是贵族,有的台吉有官职,有的没有,还有放牛赶车的呢。一般王府的组织结构是:王爷,即东西协理( 也称东西官府 ),东西协理下来是总管( 也称阿本管旗章京 ),再下来是东西梅林。大伙都知道有“嘎达梅林”。通过文艺作品人们知道了嘎达梅林。“嘎达”是人名,“梅林”是职务。两位协理均为一等台吉,戴一品紫红色宝石孔雀羽花翎顶戴。总管,按清廷规定,管旗章京职衔相当于满洲八旗的都统,戴二品红珊瑚孔雀羽花翎顶戴。他是和硕衙门的实权人物。梅林,有东梅林、印务梅林、西梅林、管旗梅林等。戴三品浅蓝色玉石孔雀羽花翎顶戴,相当于满洲八旗的副都统。协理、管旗章京都有官印,而梅林的印是各执半璧,如因公务加盖梅林章时,需要两个梅林合盖方可生效。梅林下来就是扎蓝、掌盖( 蒙古人称甲楞、章嘎 )。再往下就是苏木达、宝勒其格、阿勒问达。阿勒问达是最低层的官,如农村的村长、牧区的十户长。十户长还是延续成吉思汗的万户( 图门 )、千户( 民格 )、百户( 郡 )、十户( 阿勒问达 )。达是官的意思,下级称上级“达勒格”就是首长之意。蒙古王公的政府机制,既有沿袭成吉思汗的,又有参照清王朝的,因为他是封建王公,自然要学习封建王朝了。
  蒙古王公已经重视起学习文化和对后代的培养。老王爷虽然怕“犯相”至死也没见到自己的儿子,但他时刻关心着儿子的成长。儿子出生后,在他有生的六年里,他始终没让他们母子进府来,他们母子一直呆在母亲的故乡察哈尔白旗。老王爷死时很不放心。儿子越来越大了,亲生母亲管不了。他的儿子很有个性,自己想要干的事情,谁也阻挡不了。他的爱好又很多,老王爷怕他贪玩不成才,在临终的嘱咐中,着重指示台吉协理,自己过世后把他的儿子从他生母所住的察哈尔部接回苏尼特右旗王爷府来,交给三娘孙氏管教抚养。
  孙氏不负重望,从白旗接回“儿子”后就当起“娘”来,当然不是让叫娘,而是让叫“三娘”。德王长大后,每逢谈起他的家庭时,他说的就是亲娘和三娘,从未详谈他的父亲,他说,没见过,没印象。
  德穆楚克栋鲁普回到王爷府,一点也不感到惊奇和新鲜,他虽然没回过王府,但他心里早已感到这是他的府第。
  回到王府,他三娘便安排他读书。清朝末年,夜色茫茫的苏尼特找不到一所正经学校,连全旗的中心珠日河都没有何况别处呢?为此只好在王府里为小王爷特设家塾来培养他。
  在学习文字上,内部产生了分歧。有些人主张,他是蒙古王爷,学好蒙文就可以了,他三娘孙氏主张要蒙汉文一齐学。这位来自古阴山下土默特平原的孙氏三娘,懂得汉文化的重要。她说,他是一个旗的王爷,这个旗里既有蒙人又有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再说他将来在盟里任了职,其职权范围就更广了,他要对外交往,如果不懂汉文汉语怎么了解别人?学习汉文不是崇拜,而是需要,必须要兼学汉文。
  在三娘孙氏的坚持下,终于决定了在学习蒙语文的同时,从北京、大同请来高水平的汉文教师给他开汉文课。教授他汉语汉文,熟读《   四书  》、《  五经  》等孔孟的儒家知识。到他年纪较大时,又让他强记熟背许多经史典籍和历朝历代帝王将相的传记等书籍。
  德穆楚克栋鲁普很聪慧,他除了读书习字,还有许多爱好。他喜好音乐,尤喜射击和狩猎,也喜好摆弄些机械物件,特别对开汽车更有兴趣。他说他还想学开飞机。由于多种爱好,接触人就比较随便了,不像有些王爷,深宅大院,百姓难见,见不叩头,要挨“黑鞭”( 是一种蟒蛇一样的打人法具,不是普通马鞭羊鞭),比起当时一些因循守旧的迂腐王公们,他是蒙古王公中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的一个。
  德穆楚克栋鲁普学文习字悟性很高,强记熟背很快,对古文的理解更有几分天才。直到他后来执政以后,和外人交谈几乎都是“咬文嚼字”,之乎者也一大套。本来不是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又不是现代汉语,学起来较为吃力,但由于他孜孜不倦地攻读求教,成绩竟出乎人们的意料。
  他读书如痴,但不“死读书、读死书”,他经常是读书与联想相结合,所以读得懂,领会深,那些帝王将相的传记故事他读起来如饥似渴,有些看过又看,并加批眉。
  一九一一年,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七年的清朝政府被推翻了。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件,从此结束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制度,预示着一个不可抗拒的大变革很快就要到来。
  一九一二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 民国元年。
   txt小说上传分享

4清室倾圮投机唯求生机  盟主易位雄心顿变野心(2)
“民国”,意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可是在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之前,又让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篡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