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中路的古戏台便是当时的演出场地,也是会馆古建筑群的精髓所在。戏楼两层,底层为仪门及两廊,楼层由北向南伸出戏台,戏台坐南向北,台面高出地面约米,边宽约米,围有“吴王靠”,形成约36平方米的正方形。台顶覆盖黑色筒瓦,龙吻脊,飞檐翘角,俊秀柔美。檐口额枋缀饰浮雕,上有双凤对翔、二龙戏珠;金狮倒垂台柱,蝙蝠静伏裙壁。拾级登台,可见戏台顶部正中藻井上的“鸡笼顶”,凹进的穹顶呈内旋式半球体,外径约米,深约2米。四周由曲木拱搭成架,叫做“阳马”,既起到支撑的作用,又是一种独特的装饰。从底到顶嵌拼如小斗拱状,成环状旋榫,堆迭向上,从上到下,共盘旋18圈,犹如编织“鸡笼”一般,故而得名。拱头甩出,共雕成324只蝙蝠,漆成黑色,又相间着306朵金黄色的云头圆雕。整个“鸡笼顶”用大红底色作烘托,顶部正中置一铜质圆明镜,熠熠发光。它与四方形的台面上下对照呼应,构成天圆地方、天动地静的意境,寓意方中含圆、静中蕴动、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思想。这种高超的建筑手法,不仅使建筑物外表壮丽、美观,由于科学地运用了声学原理,使得演唱者在演唱时声腔产生共鸣,从而得到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此藻井堪称古戏台的精华之所在。
由于包厢与戏台之间有着科学的空间处理,观众可以随意选择座位,视线均不会被包厢或戏台的柱子所遮挡。戏台又是三面伸出型,观众能从多方位欣赏演员的表演,将其一招一式尽收眼底;加之藻井的扩音效果,能使演员的自然音质清晰地传递到剧场的每一个角落。当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妮克公主曾在这里观看昆曲、苏剧和评弹。1986年秋,日本艺术学部剧场史专家松原刚教授访问中国时专门前来考察。他研究和琢磨戏台的每一处结构和造型,不禁惊叹这藻井的精巧及独特的音响效果,并由衷地钦佩建造者的智慧和匠心独运。美国马萨诸塞州青年乐团的94名演员在这里弹唱了中国歌曲《卖报歌》后,声称这是来中国后演出感觉最好的一场。建筑大师贝聿铭和中国著名园林学者陈从周先生前来参观,贝先生认为这一戏台造得恰到好处,必定出于高人之手。余秋雨先生曾说,“苏州在明清两朝是南方的商业都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人们可以想象到的最奢侈的享受、最精致的生活都可以从这里找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这座城市的人们准备建立一个戏曲博物馆时,他们选择的馆址竟然是一座当年山西商人修建的会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座精美的戏台。会馆并不是山西商人主要的活动场所,这里只是他们听戏、聊天、联络乡情的地方。在苏州这样的富庶繁华之地,没想到山西人轻轻松松盖了个会馆就把风光占尽,要找一个南方戏曲演出的最佳舞台作为文物永久保存,找来找去,竟在人家山西人的一个临时俱乐部里找到了。”此戏台是苏州现存古典舞台中最为精美的一座。
苏州全晋会馆(2)
为了绕到全晋会馆的后面拍摄,我穿过一条60多米长的阴暗的小巷。在那里,我发现了一块刻有“苏州全晋会馆界碑”字样的石碑。这一貌似探险般的拍摄让我十分兴奋,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山西人独有的自豪,感受到那投身商海的一代商豪们,在创业中所表现出来的魄力和霸气,以及将晋商文化带到大江南北的赫赫功绩!
据介绍,苏州历史上曾先后有过260多处会馆公所,但留存至今较为宏大且具代表性的当属全晋会馆。据说民国时全晋会馆的名誉理事长就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
全晋会馆自1958年至1984年,曾先后被改为化工塑料厂、眼镜厂、光学仪器厂、照相机厂及机械工业局职工大学,会馆东路及西北隅则散为民居。及至十年###后,会馆早已白蚁蛀蚀,梁倾壁残。经过两年筹划,1983年10月开始动工整修,1984年6月使用单位全部迁出,中路、西路建筑全面大修,并移建正殿,重建庭园,会馆原貌基本恢复。1986年10月,全晋会馆作为苏州戏曲博物馆馆舍正式对外开放,辟有昆曲、评弹、苏剧、民族乐器等专题陈列,还有古典戏台和清式茶园书场两处复原式陈列兼演出场所,每天座无虚席,评弹知音们陶醉于“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吴音雅韵之中,其乐无穷。 2003年11月22日,中国昆曲博物馆正式在全晋会馆挂牌成立,这里又将为弘扬世界文化遗产贡献力量。这是一百二十多年前会馆的创建者——我的老祖先们远未曾想到的事!
苏州的全晋会馆,似在写着苏州对外交流的历史。它们曾经盛极一时,最盛时遍布城内达三四十处之多。据记载,历史上出现过的会馆公所更是达到了二百六十处之多,它们是苏州历史上经济开放的见证者。然而清代以来却渐次式微,消失的消失,移为他用的移为他用。随着贸易中心的转移,会馆也逐渐被人遗忘了。
海城山西会馆(1)
青石高台悬山古式钟神秀,砖雕像跑兽龙凤云板透精灵
穿越了南国的连天阴雨,经受过北方的如火炎夏,我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行走于河南、江苏、山东、安徽、辽宁、内蒙古、甘肃七省市的数十个县市,拍摄了我所知道的17个晋商会馆。
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内的山西会馆。山门古朴气派,东为钟楼,西为鼓楼,门前立有小石狮一对,推门而入,但见剥落的朱漆、残旧的垣墙、坑凹的石基,无处不显现着一种苍老,但却觉不出半点破败和潦倒,扑面而来的反倒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凝重与大气。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会馆的主体建筑大殿,在通往大殿的青石小路的两旁,两匹石雕骏马傲然矗立,栩栩如生。顺路直行就是大殿,也叫正殿。殿前一块铺地石上,刻有“同治十一年六月六日立(1872年)山西会馆建,石匠张名杨刊”的字样,想当年海城知县郑绣兴建关帝庙时绝想不到,过了一百多年后,晋商会轻轻松松抢了自己的风头。且不说晋商出手大方,修这扩那地把个关帝庙改建得宏伟大气,成了集悬山式、歇山式、硬山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北方会馆的典范,单就这会馆门前的乐楼(戏台)就不知曾抓住了多少人的视线。据记载,从乾隆年起,每逢庙会,河北梆子、山西梆子、秦腔、昆曲等都会在乐楼演出,可谓舞衣如虹、弦乐似潮,众多外乡艺术与当地踩高跷、跑旱船等民间艺术争奇斗艳,极大地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与融合,相传著名的海城高跷、喇叭戏等就是吸收了山西梆子等外来艺术演变而成的。精明的晋商早就熟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经营之道,在吹拉弹唱之间,树立了自家财力雄厚、与民同乐的良好商贾形象,如此巧促销、聚人气,自是不愁没有生意找上门。
会馆正殿悬山式建筑气势雄伟、造型别致。房屋构成属于砖木结构,有三间房屋组成,整个正殿建在石基的高台上,前有抱厦,抱厦下面有四个大红立柱支撑。青石鼓形柱基敦实厚重,而立柱和横额之间所嵌的三层透雕的木雕龙凤云板却是灵透精巧。踏进大殿,正中央“关老爷”长须飘逸、神情威严,正手持一本《春秋》聚精会神的研读。
正殿的后门,是一间小卷棚,向上看去同样有转角和补间单昂三铺作斗拱,柱子与额之间也镶嵌着木雕花卉装饰板。后门两侧有六角形小窗户各一个。从大殿正门出来,走到它的侧面,明显可以看出殿顶的前坡比后坡长,侧面两个大山墙的屋檐向外延伸,屋檐下有挡风板。据说,这是最具北方会馆建筑特点的一种建筑风格。
虽然这里仅是晋商身在异乡的临时聚集地,但会馆的一砖一瓦毫无暂居的随意应就,整个建筑构建精良、布局和谐,宏伟又不失别致,处处可见精心营造的功力和修建者的经济实力。
《龚自珍全集》中有“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之类的记载,据说清代在全国的商业领域,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就是山西人;每次全国性募捐,捐出银两最多的是山西人;全国排出最富有的家庭和个人中,列在最前面的多是山西人。当年晋商致富,既不是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不是由于祖辈的世袭遗赠。他们的财富是历经艰苦拼争所赢来的。从清代开始,山西农民就组建了非常庞大的“走西口”的队伍,他们以别妻离子、背井离乡的高昂的人生代价,换取了可观的财富积累。晋商有着极为灵敏的商业嗅觉,他们以眼观全国的大气魄去寻找商机。康熙年间,关内外的贸易不断增加,晋商反应最快,奉天之海州(今海城)当时盛产陶瓷与丝绸等特产,且有水路、旱路均畅的交通便利,于是晋商接踵而来,人数越来越多,生意越滚越大,山西会馆应势而起。几乎晋商所到之处只要条件允许必建会馆,且都设在关帝庙内,大大小小无从计数。
严格的自我约束,遵从规范的经营守则,是晋商立业长久的秘诀所在。据史料记载,清代盛行的会馆,已逐渐成为山西等外地工商行帮的机构。会馆是自由组织,但多数是禀官立案的,因此它得到了官府的保护,会馆的首领称总管,或称值年,职责是掌握会产、主持祭祀、处理和调解同业之间的纠纷等。当时由于海城的山西会馆行帮较多,人气最旺,山西会馆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海城行帮中最强势的团体。山西会馆还设有“帮董”,都是山西人在海城经商的大户,他们在同行中议定行情、市价,约束徒弟伙计,制定行约店规,调解纠纷,同时也组织壁垒、对抗苛杂、抵制外来资本等。山西会馆每年举行一次年会,每月举行例会一至二次,遇有特殊事件,会馆还会召开临时会议,还经常邀请海城内的山东会馆等共议经商大计。一般年会定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日,即关帝庙会的日子。有时一些行帮为了强化自己的组织,常常召开帮会,如酒业在农历八月十八召开杜康会,会议内容大多是公议物价、解决同业争端、商讨改善经营等,并为此制定了许多条例。凡是违反会议条规的均要受到处罚,处罚的办法有罚钱、罚酒席、罚钱并罚戏和酒席等多种。正是基于如此严格的组织管理,晋商的生意才得以立百年而不衰。这在当时对于活跃海城经济,发展海城商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海城山西会馆(2)
身处古代会馆建筑之中,只需深吸一口气,砖石结构特有的气息仿佛随呼吸进入身体,时间的回忆也被铜质香炉中飘散的残香余味瞬间点燃。百年前,一群号称“海内最富”的晋商,在海城修建了一个用于同乡聚会、议事言商的山西会馆。斗转星移,如今会馆院落内已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但这座沧桑百年而风骨犹在的山西会馆,仍旧静立于风雨之中,无言地诠释着昔日的主人推崇的“信义”精髓。
聊城山陕会馆(1)
京杭漕运开盛世
山陕会馆占天机
我追随着明清时代的秦晋商人,驱赶着一拨拨的马车驼队,从遥远的黄土高原一路走来,加入到浩大的运河河贸大军之中。
来到聊城,晋商心存宏愿:“虽在齐右”,也要有“登华巅而泛汾波”的那份乡情……
聊城的一切都与水有关,它最繁华兴盛的时期恰恰是水脉最多最旺盛的时候。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1700多公里长的运河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经济带,它所经过的城市便成为重要的商埠,山东聊城就占尽了这样的天时地利。
聊城靠运河而兴盛。穿城而过的大运河漕运发达,两岸商铺众多,在聊城太平街、双街及越河一带,各地商人纷纷前来开设商号,创办手工业作坊。
山西的商人适时地来到了这里,一展他们的才华和抱负,这里成为山西商人运送茶叶时由水路转入陆路的重要码头。
各地商人来到这里,长期的行走他乡,思亲恋旧之情使他们萌生出一个迫切的愿望,就是要建一处“悦亲戚之情话,慰良朋之契阔”的场所来稍事休整,于是山陕会馆、江西会馆、苏州会馆等20多家会馆林立在运河两岸,成为浪迹天涯的游子眺望故乡的南楼。
其中规模较大的会馆共有八家,号称“八大会馆”。山西商人与安徽商人分别被视为南北两股最大的商业力量。山西商人在聊城的资本最为雄厚,加上陕西商人,有1000多人,所以山陕会馆气魄最大,位于双街至龙湾停靠船只最多的地方,风光占尽,是秦晋富商独立商海,雄踞齐鲁的见证。
山西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