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原型的掌控者,而是被原型所操控。
原型的负面状态有时会比正面的原型更加强而有力,尤其是用在塑造配角、反派的时候。如果你在烦恼配角太花瓶,反派智商太低,而不这么写又会抢了主角风头的话,不妨试试“负面原型标记”吧。
原型详解
原型探索
理解、探索内在原型的过程通常被称之为“内心的探索之旅”。它由“准备期”、“探索期”、“返回期”三个阶段构成,分别对应着人类心理发展的“自我” ;(ego)、“灵魂”(psyche)和“本我”(self)三个阶段。(这不同于弗洛伊德的“自我ego”、“本我id”、“超我supeego”)
准备期包括天真者、孤儿、战士、照顾者四部分。自我被视为灵魂的容器,构建完整的自我,使人们认识自己、学会生存之道,构建与外界的联系。
探索期包括追寻者、爱人者、破坏者、创造者四部分。与宗教界象征永生不朽的灵魂不同,荣格认为灵魂是集体潜意识的同义词。它象征着更深层次的体验与认知。
返回期包括魔术师、统治者、智者、愚者四部分。本我是个人内在探索的终点,它代表圆满完整、内在的平衡;也代表旅途已然结束,个人的生命在新秩序下已经得到改变。
准备期
天真者
每个人都是由天真无邪的婴儿开始的。从小得到充分照顾的孩子,会对世界充满信任,认为这世界是安全的。他们愿意接受来自他人的帮助,愿意学习来自他人的生存技能。有朝一日,他也会为别人提供安全的保护,并将自己所学的传递下去。
天真者象征着信任,它相信着一切外来的信息。如父母随口的一句愚笨、懒惰,把成绩不好归结为自己不够聪明;它会内化种族偏见、性别歧视、同性恐惧或阶级意识;它相信别人所谴责的一切人或事物都是不好的。
天真者渴望着无条件的接纳,畏惧着背叛与抛弃,它会拒绝接受失望。
如果否认受到虐待,就不用为自己作战;如果将自己的过错投射在别人身上,就不用作出改变;如果接受来自他人的敌意和伤害,就可以不用体验面对批判、敌意时的无能为力感。
于是,天真者会陷入阴影面,它盲目地信任,不合情理的乐观,否认着一切自己所不希望见到的事实。
许多宗教传统都有纪念“失落纯真”(fall-f
om-innocence)的仪式。例如,在基督教教义中,人从伊甸园堕入艰辛困顿的尘世。经历种种磨难,最后总会有救赎者来到,并解救人类,带人重返天堂。
在方文化中,乐园的失落是一种悟道方式,它象征以真知灼见将我们自虚幻的假象中解放出来。我们跟随大师们修行,以证得涅盘解脱而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正如宗教、神话中所示的那般,只有经历过失望、背叛,体验幻灭等失落,在不幸中仍保持着信心的天真者,才能免入阴影面,重返乐园,成为睿智的天真者,乐观信赖却并不盲目。
倘若在丧失信心,那便是孤儿的故事了。
孤儿
内心的孤儿原型,是由儿时所经历的遗弃、背叛、虐待、忽视所形成,也包括了老师的不公平、同伴的取笑、朋友背后说坏话、爱人的离去等等。
孤儿的特质,还包括对世界渐增的不信任。比如认为专家的话都不可信、不给红包医生不治病、商人会为赚钱而污染环境、官员全都贪の污受の贿、社会没有自の由民の主的存在等。
感受到自己的痛苦、被弃、牺牲与无力的孤儿,往往会拒绝来自他人的救助。他们认为,如同天真者一般的信任,正是引狼入室,邀请别人再来欺骗自己一次的把戏。
于是,孤儿陷入自我孤儿化的循环,逐渐堕入阴影。
天真者在被逐出乐园时,曾得到上帝的许诺,只要保持信心,弥补过错,便可得到救赎。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救赎,就像神话中的伊斯梅尔、路西弗、凯恩等人物,被永远的拒绝在了乐园之外。
对于失去乐园引起心中的绝望和疏离、放弃对乐园希望的人而言,接受自己需要帮助的需求,和其他共同反抗权威的人相互依靠,在尘世间创造出一个新的乐园,才是最佳选择。
战士
人们一提到英雄,总会把他想象成战士,一个逃开环境的羁绊、追寻生命宝藏的人。在此过程中,他必定会遭遇到困难险恶。这类的英雄,有过人的勇气、崇高的理想和冒险的精神;他们捍卫疆土、保护弱者、护卫荣誉以免受到侵犯。
战士原型的作战理由是为了主张生活的权利。任何时候,当人们为老板的不公、师长的偏心或其他权威的偏颇而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或别人免于受伤害时,他就是战士。
每当人们为理想原则而冒生命的危险时,战士原型的积极面就在生命中出现,它也存在于所有受到压迫族群的反抗挣扎中。
今曰,许多人厌恶战争,战争已不能成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了。但是这并不是战士原型的问题,而是我们应该让战士原型进化到更高的层次。
人若没有保护疆土的能力,那么文明、国家、个人将没有安全可言。高层次的战士原型,他的武器包括谈判技巧、机智反应、法律知识、语言能力和组织同党的能力。高层次的战士可以将原始的掠夺特质转化为世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表现。
简单来说,战士的阴影就是为了自我优越而战。在经济上、政治上,负面的战士非常有竞争心,但这些努力奋斗却与崇高的理想或社会目标毫不相干,只以浅薄贪 ;婪的方式来争取第一。他们所要的只是金钱、权势、地位,为此他们愿意以卑下的手段来攫取利益。于是,他们变成恶棍,而非英雄。
照顾者
理想中的照顾者是十全十美的父母,充满慈爱、无私忘我地照顾孩子,愿意为孩子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婴儿时期,照顾者会关注襁褓中幼儿的每一个需要,孩子渐渐长大后,它会督促孩子学习了解世事,逐渐地让孩子茁壮成长、自我独立。
类似过程发生在老师与学生、心理医生与病人、护士与病患、老板和员工、保护者与被保护者间。
照顾者是自我发展中最高尚的原型特质,它帮助人从自我层次提升到灵魂层次。
然而,如果某人照顾者特质太强,便可能完全为了迎合他人的需求而没有自我。当别人开口要求时,它也没有拒绝的能力。
它也可能会有强烈的冲动想要去帮助他认为需要帮助的人,不管别人有没有请求协助。
事实上,许多人都以照顾别人来掩饰内在被遗弃的感觉,但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照顾自己而已。
探索期
追寻者
人们渴望追求,总觉得心灵空虚、人际疏离、对局限感到不满,但又不知道到底失落了什么,只觉得在渴望一些难以言诠的东西。寻寻觅觅、攀登不同的生命高 ;峰,探求新的视野寻找智慧,越过边际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领域、完成前人未曾完成的梦想。内在的渴求回应灵魂的呼唤——去超越。
没有人能免于未知的召唤。无论我们想象那召唤来自天之涯或海之角,无论它来自天外天或理想新世界,也无论我们所追求的是财富地位、政、治自、由或经济繁荣,甚或就是追求明心见性、证入涅盘。
追寻内在满足感可能发生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但特别容易吸引正进入青少年晚期和成年初期者的注意。这是一个探索时期,他们探求新境地、尝试新观念和新体验,学习认识世界。
旅行异地、学习新知、尝试体验,正是这个时期的特色。
年轻人得到环境的足够支持,会兴致勃勃充满渴望地回应内心的呼唤,他对探索的热切兴奋之情,远大于远离父母和家庭的恐惧。这些新奇的冒险,也许是学校或工作的变换,也许是结婚、加人军队或出外旅行等等。
但不管你当时是什么理由,它都帮助你迈出自己生活的一大步。矛盾的是,对自我而言,这种冲动冒险不见得是好选择;但是对灵魂而言,却能帮助它发展茁壮。
我们若不回应追寻者的召唤,它可能会转换为阴影面。它会有强烈独立的冲动,使我们孤立隔绝。若完全不理会它的召唤,它便会以不同的生理或心理异常状态来表达。
想攀登灵魂极致的渴望,会促使人们以服用毒の品的方式来达到兴奋,或者以渴求危险刺激、或不择手段的追求等负面方式来表达。通常这种追寻是渴求成功的世俗野心,但有时它也可能是未加节制的精神层面的追求。
西方神话中,路西弗追寻精神灵性极致的故事里,本意是“带来光明之人”的路西弗,大胆地偷取上天的神力,想找寻更多的光明,但是因为他不只想要登高,更想要远高于众人之上,结果却反而堕入无边的黑暗中。追寻者原型的阴影面常会以傲慢的形象出现。
依卡罗士则不知是因骄傲,或是被自我热切的追寻所激励,鲁莽地飞近太阳,熔化了腊翼而坠沉大海。
破坏者
人常用疯狂购物、大吃大喝或酗酒用药等方式来麻痹自己、不肯清醒面对生命。但是早晚人会因为内心的失落、恐惧、痛苦,而开始探索生命自我。我们以为是自己主动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却不知道其实自己是在破坏者原型的影响下而做的选择。
弗洛伊德认为“死之冲动”与“生之本能”都是人类生命中极其强烈而无法抗拒的力量。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何人明知抽烟会致命,却仍继续抽烟?为何人要从 ;事压力极大的工作?为何人要继续让自己处在被虐待的关系中呢?许多人都以自我独特的方法,借着生活模式和自我毁灭行为,下意识地选择死亡。
实际上,人没有方法可以逃避死亡。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也不能完全逃避自我毁灭的行为。有人虽断然放弃不良恶习,却仍沉溺于某些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模式中,如暴饮暴食、生活不检或贪婪无度,似乎不能完全摆脱破坏者原型的影响。
于是,问题就可以简化成是谁被毁灭?被谁毁灭?
如同所有的原型,破坏者也有正面和负面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被破坏者原型的负面控制而成为罪犯或成为革の命家,以颠覆的破坏者来改变高压控制的制度。谋杀、强の暴、虐待儿童和抢劫等破坏行为,都是破坏者病态的形式,全都会带来自我毁灭。
若拒绝承认自己所造成的伤害,破坏者就会变成邪恶之人。最糟时,有些自我发展失败的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道德感、或自制力,结果完全被破坏者控制,不但无能为力而且也无法停止自毁行为。
在正面形式中,破坏者特质帮助人们清理心灵衣橱:在情感上,它帮助人们与不佳的关系分手;在精神上,它帮人们放弃不再适合的想法和行为。然而,当破坏者原型作用时,虽然是好的方面,内心总会因引发的破坏行为而产生负罪感。
爱人者
没有爱,生命就无法与灵魂结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让自己与某人或某事密切结合,最先是父母或代替父母角色的人,以后才是心爱的毪子或玩具。孩子渐渐长大,爱意执著的范围就更大,包括住处房屋、游戏玩具、亲朋好友和各种活动。
人若与世界没有任何联结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从封闭自恋,到日常生活中无法对自己、对所爱之人、对工作、对伦理价值给予承诺。
当我们看到某处风景、从事某项工作、通过某种宗教或生活方式,而经验到一种热情,我们就体会到生之本能与欲の力。工作时,当我们感到与某物的联结特别强,以至于当想到会失去它,就会引起无可忍受的痛苦时,这就是生之本能。没有生之本能,我们虽活着,却没有生命的意义。
创造者
创造我们生命的,是灵魂,而不是自我。我们的灵魂会选择以体验疾病或失落痛苦来开启更深的智慧,让自我有所成长。这些方式,是自我所嫌恶的,因为自我的功用是用来帮助我们身体健康和功能正常。因此,当这类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