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网时代-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体来说,这就是卫以下主要官员的情况。从军队来看,其体系为旗,队、领、营、师和卫,其长官的称呼分别为军头(小旗)、管队(总旗)、领长(百户)、管营(副千户)、守备(千户或副卫指挥使)、参将(卫指挥使),其一卫的军队总数则在七千六百三十人。像军头、管队、领长、管营、守备和参将都是官职,而小旗、总旗、百户、副千户、千户、副指挥使、指挥使等都是军衔,一般按照军衔发薪水,军衔也代表着实力等级。但是这种情况在屯军中百户以下才有参考意义,毕竟千户以上,皆是世袭官员,有自己的田地和军队,都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

    大明朝除了屯军以外,还有帝军,归皇帝直接管辖,军官虽然官衔和官职与屯军相当,但是不世袭,当然薪酬普遍比屯军高五成以上。

    一般来说,一卫兵马是大明朝一个作战单位,正规作战时,一般以卫为单位单独指挥行动,卫指挥使的责任重大。在卫以上,还有司,一司兵马就是一都司兵马,共有二到五个卫不等的兵马,像东山都司就辖有两个卫和一个本部兵马,总计在二万五千人左右,一司兵马的统领称为总兵(卫指挥使或副司指挥使)。司统归中央的兵部管理,兵部在需要时将几个都司兵马组建成军,指派都督管理几个司的兵马,指派的都督皆是世袭的公侯王爷。而在帝军中,军一般有三司人马,每司四个卫,总计十万人左右,军的长官称为都督,总管一郡之军政大权,当然不是世袭官职,但是都是由世袭的公侯担任。当年太祖分封群臣的时候,地位低点的军人,分封土地军队守卫边疆,并世袭之,每年向中央交纳数额不等的税金,并有义务协助帝军守卫国土,一般是,千户有义务一年出兵全部兵力半数四个月服从卫所指挥,卫所有义务一年出兵全部兵力半数三个半月服从都司指挥,都司有义务一年出兵三个月服从中央调遣,这些月数不包含来返路程时间。超出规定月数,则中央用地方应缴税金支付,不足支付,则中央用灵石支付。而功劳大、地位高的官员则被封为世袭公侯伯子男,当然他们想要承袭这些爵位也要符合相应条件,比方说,承袭男爵,至少也要武举初期。世袭爵位者没有封地和兵权,只允许保留部分亲兵,但是每年可以从朝廷领到数额巨大的俸禄,且无需纳税,并可以在朝中任职,男爵就可以出任一郡的都督,可见地位之尊崇。

    当然真正出兵的时候,屯军不可能全部出动。按照明朝规定屯军出兵人数最低限额的规定,千户至少要保证可出兵九百人,接近一个师;卫所连同下面的千户,至少要保证能够出兵五千人,接近一卫人马。都指挥使司则根据下面卫所多寡,每一个卫所五千人再加上本部的六千人作为最低可调用兵卒数量。所以同等军事单位,一般屯军兵员人数比帝军要少,当然不排除个别屯军主事官立功心切,多派人马,总之,同等军事单位,屯军人数介于帝军半数到二倍之间。

    中央控制的地盘巨大,且多是腹地富饶之所,都督之位主管一郡军政大权,位高权重,一年收入极为巨大。只要家族中一人当上都督,全家修炼基本不愁,这些皇族公侯,凭借手中地位,大肆捞取灵石银两,族内子弟修炼供养充沛,所以多出高手,保证其家族一代代繁衍下去,掌控中枢。普通人想要鱼跃龙门,相当之难,除非天纵之才,每年八岁被官府查出有灵根,以此进入豪门大族或者官府,受豪门大族或朝廷俸禄,方能有所成就,否则,那修炼所需的天量灵石,就是横亘在修炼路上的第一道坎,当然还有名师指点等等第二道、第三道坎。

    玉刚如此消沉,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千户大人发怒了。千户以下的副千户、百户等都不是世袭,皆由千户任命,如果千户恼了,拿下他的帽子只是一句话的事儿。那么,千户费龙为什么如此恼怒呢?



………【第七章 千户的恼怒】………

    第七章千户的恼怒

    前平卫左千户费龙从卫城宣东城回来,怒不可遏,马上召集手下百户以上官员,狠狠地训斥一顿。原来是因为费龙在宣东城参加卫指挥使纪成纪大人的晚宴,惹了一肚子不快。

    纪大人是给帝军王参将接风洗尘而办的晚宴,在席上,纪大人高瞻远瞩地阐述了屯军和帝军的良好关系。说两者同为大明军人,良好关系是有历史渊源的,需要不断地保持并发扬光大。帝军,尤其是王参将麾下,为前平卫的安宁起到巨大贡献,云云。当然王参将也不敢托大,亦是一套官话、套话,说的声情并茂,闻者欲落泪。费龙是一个直肠子,而且他的左千户所正是靠近金国的最前沿,年年都遭到不小损失,虽然不致伤筋动骨,却也割肉出血不少,听到这些话非常不快。

    不过费大人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这点肚量还是有的。可是千不该万不该,跟他坐在一起的一个帝军守备,喝高了,并且把宴席上屯军和帝军两位最高领导的发言信以当真,或许他心里也这么认为的。他大言不惭地说,如果没有帝军,屯军根本不堪一击,在座诸位世袭千户的地盘早就让金寇给占光了,就像河对岸的防御千户所一样。到现在防御千户所千户后人还如丧家之犬,四处乞讨呢。

    防御千户所由于在伏龙河对岸,早就被金朝吞并五十余年,费千户还是小孩子时,对当时金兵侵吞防御千户所的情景记忆犹新,而且防御千户所与左千户所隔河而望,防御千户所的惨状在费龙当时幼小的心里蒙上了厚厚阴影。他心里总是担心左千户所会重蹈覆辙,故而对明朝帝军守而不攻,坐视防御千户所土地沦丧的事实颇有微词。

    听到那个守备这样说,费龙趁着酒劲,说道:“帝军威武,我们屯军佩服,不过,老是有金兵小股偷袭我左千户所,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帝军守备姓刘,刘守备闻言一愣,继而笑道:“一派胡言,怎么可能,我帝军岂是那些土鸡瓦狗的军队所能比拟?怎么可能有金兵小股突入过境?定是山贼所为!左千户,你也该将你手下好好练练,别的不行,剿灭几股山贼总还做得到吧?”

    听闻刘守备这句话,气的费龙一口菜也吃不下去,酒却喝了不少。显然这个刘守备认为屯军不可能抓住小股扫荡的金兵,故而出言刺激费龙。

    费龙喝的酩酊大醉,又与刘守备吵了起来,幸好纪指挥使和王参将弹压,两人才没酒席上动手。

    回来的路上,费龙越想越气,到了彭城,将手下召集起来,狠狠地训了一通,在会上费龙怒喝道:“这帝军狗眼看人低,真得给他们点教训!不如我们派精锐击杀几个金狗?”

    副千户以下诸人连忙劝道:“千户息怒!咱们整个千户武生级别以上的官员只不过几十人而已!金兵一人双骑,来去如风,我们如何能够设伏击杀他们?他们一看我们修为高,立刻就四散逃逸,论起马上功夫,我们武生级别的官员也是比不上啊。况且,将这些级别高的官员都调到一起击杀金狗,我们其他地方还守不守了?这些入境的金狗不过癣疥之疾,大人切不可舍本逐末!”

    费千户闻言,又是大怒,将手下骂了个狗血喷头,才恨恨地散会。

    玉刚被费千户骂得体无完肤,自然不会有好心情。可是他刚一进门,冯据就不知好歹地贴了上来。他正没处发泄呢,于是没好气地说道:“冯总旗,你好歹也是朝廷八品官员。多大岁数,毛手毛脚的?”

    冯总旗一愣,不知玉百总为何今日火药味特重,他稳了稳心神低声说道:“属下有好事向大人禀报!”

    玉刚没好气地走进屋里说道:“好事?还能有什么好事?你哪房小妾又给你生儿子了?要我随份子钱?”冯总旗呵呵一笑,回手将房门关上,然后取出何进上书的文件,说道:“百总大人请看!”

    玉刚狠狠地坐在椅子上,头一仰,看都不看地说道:“得啦,你说说吧。我就不看了!”

    冯据说道:“这份文件是何进上报来的,他们获得了一个大捷!”

    玉刚闻言一愣,说道:“大捷?”

    冯据斩钉截铁地说道:“的确是大捷!杀死四个金寇骑兵,其中一人还是大成修为!缴获物资巨多!”

    玉刚听到这话,在椅子上一挺,站立起来,一把抢过何进的文件,仔细读了一扁,抬起头质疑地问道:“冯据,不是你和你小舅子两个合起来搞的鬼吧?”

    冯据指天发誓说道:“绝对不是,我已经将首级检验,不会有错,至于那些缴获的物资,我已经命何进收好,不要妄动。明日我们就去查看,真假立刻就会知道!”

    玉刚闻言大怒,爆了一句粗口,说道:“还等明天,你这些年白活了吗?军情紧急你不知道吗?赶紧,让褚管队聚集三旗人马,我等马上去边火墩查验!”

    冯据被玉百总骂得不知头脑,不过看情形,似乎玉刚对此事非常看重,并且非常急迫,他想向玉刚说情的想法就压了下去,准备到了边火墩,趁势在旁边煽风点火。

    虽然已是深夜,边火墩诸人仍然沉浸在喜悦当中,己方无人伤亡,却杀死四名敌军,缴获不少物资,就这个小小的边火墩而言,绝对算是了不起的胜利。

    突然,在墩上守卫的孙李和吴诚发出警报,后方发现一队人马,约三十余人,向着边火墩而来,三十多火把形成一条长龙!

    墩内诸人收到警报后,纷纷登上垛口,韩明沉声说道:“莫非金兵趁夜色,前来报仇?”

    何进想了想说道:“不对!金兵不可能这么快就来报仇!而且这三十余人看起来行动并不迅速,估计是有步兵,更不可能是金寇。看样子是从秦乡堡方向来的,应该是秦乡堡派来的友军吧。”

    赵刚淡淡地说道:“应该不是金兵,要是金兵复仇,三十余骑,根本懒得半夜前来,趁着白天,光明正大地将我们杀死岂不更好?”众人一阵语塞,金兵确实有这个实力。



………【第八章 赏赐】………

    第八章赏赐

    随着那队人马的接近,王立等人才看清,是秦乡堡屯军出动。何进认识玉刚百总,他见玉刚居然深夜前来,甚感惊讶。这事情并不常见,毕竟暗夜行走,说不定就会碰到金国骑兵,有很大的危险。他隐约猜到,玉刚的到来,应该和边火墩刚刚打死四名金国骑兵有关。但是,他却想不明白,这玉刚为何对此事如此重视,按照大明朝规定,斩金国士兵,一个首级灵石一颗,相当于小旗的一月军饷,算是丰厚,并且缴获的物资由朝廷视情况折现回收,当然朝廷如果不出钱回收,士兵也可以自己保留,作为私人所有物。屯军则由千户出资犒劳和战利品回收。按理说,虽然此事罕有,大涨屯军志气,可也不至于惊动玉刚半夜前来吧?

    想归想,何进却不敢怠慢,确认前方来人正是玉刚百总后,何进下了垛口,打开墩门,老远就行军礼说道:“边火墩小旗何进,恭迎百总大人!”王进等九人站立整齐,等候玉刚的检阅。玉刚点点头,说道:“尔等都散了吧,设好警卫,不要让敌人有可趁之机!嗯,王立和韩明留下!”

    等众人散去,玉刚盯着何进等三人问道:“何人是王立?”

    王立昂首挺胸出列说道:“禀百总,属下是王立!”

    玉刚点点头说道:“何进的折子上说,你百步之外,射杀一名敌军大成高手?”

    王立立刻说道:“是的!属下不敢谎报军情!”

    玉刚微微一笑,对何进说道:“何进,将战利品都拿出来吧?”

    何进连忙说道:“是,属下遵命。”一时间,众人轰轰嚷嚷,将战利品取出。

    秦乡堡随队而来的小吏立刻将战利品一一清点,然后上前报告说道:“启禀百总,现将边火墩战利品清点结果报告如下:活马九匹,折银四千五百两;死马四匹,折银二百两;铠甲四付,折银二千两;弓箭刀具各四付,折银八百两。另有三车稻谷,不能算作战利品。但依归定,可以获得赏银二百两。斩杀四名金兵,可得二十两。以上共计八千七百二十两!”饶是玉刚,脸上也露出惊讶神色,说道:“竟然如此之多?好好!何进,你且随我一同去卫城,千户大人定会重重赏你等。”

    玉刚性子急,居然直接拉着这些战利品,带上何进,连夜就奔彭城而去。

    余下的边火墩众人极其兴奋,按照先前商量好的结果,何进独得四千两零一十两,韩明和王立各得二千两零五两,其余诸人每人分得一百两。即使是一百两,也不是个小数字,毕竟小兵月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