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除了尉迟迥那些摆开阵势的兵以外,他还注意到了在这些一字长蛇阵摆开的,十多万人黑压压的一片之外,在他们身后,是邺城的城墙,巍然崇举,其高若山。
………【第三节 主攻(11)】………
要知道,这邺城,为历代皇帝所喜爱,做为龙蟠虎踞之地,所以城市建设搞得特别好,且皇上大人为了能睡好觉,这城墙当然也就修得特别牢实,要是这尉迟迥不出不定期对阵,而是躲回城去,真要攻打,恐怕是一时是难以有什么效果的。
从这一点上说,韦名将下令撤退,恐怕并不只是因为怕不是尉迟迥的对手那么简单。
不过,高监督军虽然不知道韦名将下一步的打算,因为他只是个监军,现在却找到了一个可以说是简单有效的办法,足以克敌制胜。
因为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邺城的城墙头上,城墙角下,同样也站了黑压压的一片人,人头簇拥,却不是当兵的,而是老百姓,男女不限。
这些人看稀奇,看古怪,居然看起打仗来了,象看世界杯一样,胆子真大呀,还是出了什么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是有点让人想不到。
因为这些老百姓,经过再三观察,可以肯定,他们是来看热闹的。
高监军心中一动。
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这种情况。
高监军把这李洵和宇文忻找来,第一句话是说,事情很急,我们等不起。
要翻译这句话,这句话还要翻译吗,要的。
急从何来,大道理是火灾发生,越早灭火,越好,这不用说。
二是韦名将有点慢,这要是慢,大军远到,粮草能用多少天不知道,尉迟迥要是缩回城去,就更难办了。
还有那尉迟勤随后赶到的5万人马。
如此等等。
接下来,高监军说出了他的法子,让这二位摇了摇头,发现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不是在做梦。
………【第三节 主攻(12)】………
高监军一脸严肃。
这是真的,且还有如此这般的交待。
如果事不是事后果然有效,很难象想这是一个有关于十多万大军进攻的军事计划。
明着打,打不过,或者打个平手,那就会拖很长时间。
怎么才能打赢,两边人的人数,差不多。
而韦名将没有想好,是不会动手的。
只是不知道这招阴的,韦名将是怎样审查通过的。
因为后撤的北周军队,又在邺城下摆开了阵势。
尉迟迥按照老样子,亮出家底,十多万人,黑压压的一片。
他身后的巍峨城墙上,城墙角下,也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放箭,箭矢如雨。
北周军队开始进攻。
但是奇怪,如雨的箭矢,并没有射向那些急忙举起盾牌的尉迟士兵们,不知道飞向了哪里。
怎么搞的。
………【第三节 主攻(13)】………
这么差劲,摆明了人肉靶在面前,射不中,怨谁?那就不要怪爷们不客气了。
这就有点象中国足球队的表现,临门一脚,万众屏息,却射歪了,不仅射不中球门,还射到了观众席上。
是的,那些正在城头观风景的百姓们,发出了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惊叫声,不中喝彩,也不是喝倒彩,而是被这北周军队的臭箭术,射中了。
如雨的箭矢,倒了的却是一片观众。
打仗还有观众,有男有女,的点象在拍电视连续剧,反正不太象是真的。
但事实如此。
于是,人群互相推搡践踏,呼声震天。
忽视有人高叫,“贼败啦!”
声音高亢、嘹亮,犹如晴空霹雳。没想到这位猛将兄,还是位男高音。
不料这一声既起,北周军队中忽地发出一片相同的呼声,好多人扯着嗓子,象在喊什么莫明其妙的囗号。
真是见鬼了,这不好好的,连根毫毛都没伤着,怎么就败了?
尉迟迥的关中兵,打过很多次仗,没见过这样的。
然而,在他们身后,那些在城墙上的老百姓,在刚才发出寻片巨大的惊叫声之后,紧接着又是一片惊恐万状的叫喊,“冲过来啦。”
关中兵们还来不及回头去看,就是看了,也看不清楚。而站在前排的弟兄们,到是看见对面穿黑衣的并州人马,还有怀州的河内兵,如潮水般涌了过来,真正的黑压压一片。
这些冲过来的人,象吃错了药,嘴里狂呼乱叫,不要命地挥舞着手里的刀枪,他们嘴里叫喊的,还是那句:“贼败啦!”
………【第三节 主攻(14)】………
为首一将,正是那宇文忻,左右驰射,骁捷若飞。射过来的飞矢,箭无虚发,站在前排的弟兄中,有人纷纷倒下。
而身后发出的巨大声浪,让他们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眼看对面的人就要冲到面前,前排的人开始后退。
站在他们后面的人,更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只能跟着往后退。
也许,这个情况是相反的:站在前排准备迎战的弟兄们,搞不清身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那些人竟纷纷后退。
不论实际发生的情况具体是怎么回事,总之尉迟迥摆开的阵势,就在转眼间,崩溃了。
后退的人,就象决堤的潮水,汹涌澎湃,后浪推前浪。
在这种情况,任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因为干脆向后转,逃跑的人,同样无法自己的行进改变方向了。
尉迟大人的一万黄龙兵在后面,不可能阻挡得住这十几万人的溃退。
接下来发生的,就只能称之为屠杀。
尉迟大人也只能随大流,向后跑的方向,是邺城。
历史的潮流,现在具体为洪水猛兽,吞噬的是挡在它面前的任何人,名将也只是一块肉,与其他人没什么太大不同。
接下来的事,是在一天之中发生的。
尉迟大人退守邺城,但城门一旦打开,则很难再关上,因为溃退的士兵,人如潮涌,所谓挥刀断水,水更流,用在此处,到是很形象。
关键是,不只是自家的逃兵,后面的追兵则乘势攻入,难以阻挡。
应该说,韦孝宽大军的冲击,一时不可能造成尉迟迥主力的重大损失,如果退守邺城,至少暂时还定不了胜负。
史书上说,这尉迟迥已退回城中,韦孝宽随即围城,这应该包括同时进行了攻城的行动在内。
但这邺城有点象块豆腐,一攻即破,有点不可思议。
这里可能出现了两种情况,其一是,韦孝宽大军乘势冲进了大门来不及关上的邺城。
但史书上说的是,韦孝宽随即兵围邺城,并没有马上进入城内。
那么,这里有可能是第二种情况,即邺城易攻难守。
有关这座古老都城,有没有城防工事,如果有城防工事,其究竟是不是块豆腐一样的东西,一捅即破,这确实是个问题。
………【第三节 主攻(15)】………
然而,有关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却表明,邺城的城市建设,在古代,是搞的最好的。原因是这里曾是好多个朝代的,好多任皇帝所选中的虎踞龙盘之地。
这邺城的兴建,早自春秋的齐桓公,史料记载,其修城的公开名义,是为守护周王所居京师,但其实是为了争霸的需要,因此,当时的城市建设,是以军事设施为主。
东汉末年(公元191年),袁绍占邺城;开始始营造宫殿,使其从军事重镇,开始转变为兼具一般城市功能的都市。
在此之后,邺城历经三次大规模修建。
第一次是曹魏建都邺城后。据考证,当时该城内有两重城墙;以东西道路轴线相分隔为内城和外城;,内城4门;外城7门。其中有名的借城墙加高筑成的铜雀、金虎、冰井等三台,兼具有检阅城外军马演习和城防要塞的功用。
而其城墙的牢固,考古发掘证实,在邺北城西城墙,铜雀台南侧,位于地表下1.6米至2.5米,现存城墙高处有2.6米,宽约20米,墙体为夯土,夯实的密度大,夯土坚实,特别是发现了城墙表饰以砖,证实了后赵石虎时(公元355年)第二次修建邺城时,“饰表以砖,百步一楼……”的情况属实,而这在当时一般仅以夯土为城墙的情况下,应当是十分牢固,且城墙高度应在5米,宽2米以上的情况。
第三次是东魏、北齐时期。公元534年高欢拥立魏孝静帝迁都邺城;为安置从洛阳来的移民来四十万户,征集民工七万六千多人;在紧靠邺北城的地方,营建邺南城,使其被告扩建为东西六里(约合2952米)、南北八里六十步(约合3542米);共11门;折合周长
10368米;总占地面积9。2平方公里的城市。且北齐的高洋还翻修了铜雀、金兽(后赵时为避石虎的讳,金虎台已经改名为金兽台)、冰井三台,分别改名为金凤、圣应和崇光,其高度至少应在30米以上。
而北齐在公元577年被北周所灭后,邺城做为都城,被纳入北周版图,并没有在战争中被毁坏的记录,因此,这邺城先后做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其城防工事,应该是一流的。
由此看来,邺城易攻难守之说,是难以成立的。
………【第三节 主攻(16)】………
但邺城是在一天之内就被攻破了,这是事实。
如要做出清楚解释,还有一些可能,可以假设:比如,尉迟迥没料到兵败会如此之快,来不及布防,而韦孝宽挥众,乘机发动攻城战的情况出现。
但对这一情况,可以有所反驳是,尉迟迥是个久经战阵的宿将,率大军出战,邺城不可能无人防守。
那么,对此只能解释为,那些逃回邺城的兵中,既有本方,也有反方,冲进来的人中,就有那位叫崔弘度的行军总管。
还有就是李洵和贺楼子干。
先说这位崔弘度。
此人为后来隋朝有名的酷吏。后来的长安人。编有顺囗溜是说,“宁可喝三斗醋,也不要见到崔弘度;宁可吃三斗艾,也不要碰到屈突盖。”屈突盖,是崔弘度同一时期的虐吏。
不过,当时的崔弘度,是七总管之一,方面军司令,为原州(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县)总管。
这崔弘度,武乡公崔弘度,字摩诃衍,博陵安平(今属河北省)人。
此人是行武出身,其“膂力绝人”,且性格严酷。
而这种性格的人,行事方式,一般都有些古怪。
杨坚让他出任七个方面军司令之一,却没有带什么兵来,大概正在京城办事,回去原州,路途太远,所以只是临时在长安招募了几百个亡命之徒,组成了敢死队,称之为特种部队,到是真的骁勇异常。
根据以上分析,这几百人的特种部队,乘乱混入城中,很有可能,且很符合现在大片的路子。
………【第三节 主攻(17)】………
而这崔司令,在行动中,降格为特种部队队长,身体力行,是因为他这条好汉,不能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
但是,他却有一个短处,使本来该归他的,破尉迟迥的头功,被夺走了。
因为他的妹子,曾是尉迟迥儿子的妻子。
史书上没有说是尉迟迥那个儿子娶了崔司令的妹子,但这里说得是“曾经”,而有记载说尉迟迥之子尉迟宽,先其而亡,所以很有可能是他娶了崔司令的妹子。
而崔弘度与尉迟迥有这段亲家关系,可能是崔弘度曾随周武帝灭齐后,曾被赐为邺县的公爵期间发生的,应在在公元577年后。因为尉迟迥是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担任四辅,兼任相州总管的,相州的州府所在地为邺城。
但是,崔弘度被杨坚征召为讨尉迟迥大军方面军司令时,身份之一是武乡公,武乡在今山西省长治市的武乡县,只应该只是他的封地,即生活加享受的来源地。对此另有说法是,崔司令因为后来没有动手杀尉迟迥,还让他即兴发挥,在自杀前大骂杨坚一顿,因此被降爵一等,成为武乡郡公,前后矛盾,不知所云。
………【第三节 主攻(18)】………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就是改变了他的供应基地(他上班是在宁夏个远地方),因为原来他是邺县公。而在尉迟迥起兵时,他还是邺县公的话,他和这尉迟迥脱不了干系,到是有些说头的。
看来陶渊明的学习心得,读书不求甚解,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因为要求甚解,则必然头。虽然我们不可以此责怪古人搞的这种“历史碎片”,实在有些难以拚凑,不过,本人也确实不是在此搞科研。
与上面说的这位崔司令性格严酷,接得上茬的是,其作务特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