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话隋朝兴亡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上面说的这位崔司令性格严酷,接得上茬的是,其作务特种部队的队长,混进城后,实际上应该项是紧紧咬住他这位过去的亲家的屁股不放,如同恶犬,穷追不舍,这股狠劲,是严格执法加冷酷无情的典型性表现。

    所谓其“直上龙尾追之”,是说其跟着尉迟亲家屁股,沿着盘旋而上的甬道,寸步都没有落下,只是不知尉迟名将此时正攀登在那座“炮楼”上,也就不知是不是铜雀台之类兼具防御工事的楼台上的过道中。而“龙尾”的说法,是说这过道从上面看下去,就象龙尾下垂,故有此形象的称谓。

    见后面的这位亲家公秉公办事,紧追不放,尉迟名将几次想回身放箭,但是想想还是忍住了。



………【第三节 主攻(19)】………

    因为尉迟名将年纪大了,自然跑不过,但是,虽然上了年纪,这射箭术还在,虽然开弓的力量不如以前,可这位亲家跟得这样近,完全射程之内,一直没有动手,是想这位大概跟跟,就算了,毕竟亲戚一场,没想到遇上这位,却是偏捡蹭破脸皮的事办的主,那是真的无法,不得不立下脚跟,喘一囗气,弯弓搭箭,只要一放手,这崔司令命休矣。

    却不料这位亲家,立在原处,脱了“兜鍪”,也就是头盔,露出大概好几年没见过的脸,说出一番话来:还认不认识了?如今我是秉公执法,不能徇私枉法,我们过去是亲戚,也只能控制住手下这些会有点乱来的士兵,不能侮辱你。事情随着形势发展,已经是这样了,你还是看着办吧,还等什么?

    这是让尉迟名将,自己解决,看在亲家份上,还有就是曾贵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一的身份上,给其一个不失尊严的死法,已经是很给面子啦。原来这位追不放的亲家,不仅是为了抢头功,而且是为了上来向他说这几句话,因为尉迟名将忘了,他其实从开开始,就在这位特种部队队长弓箭的射程之内。

    也许,做为曾经的亲家,他这样做,还有为了不让乱兵乱动手的原因在内,如此等等。

    尉迟名将还是听得进话的人,于是,把弓箭丢在地上,却并没有放下全部武器,腰间还有一把剑,转瞬间,已握在手中,边上的崔司令的人,到没有被吓一大跳,因为有崔司令放话在先,让他自行解决,于是这尉迟迥用这最后的时,大骂了杨坚一顿,然后引颈自刎。

    崔司令边上想把这个头功,让给在边上的其弟崔弘升,时任右侍上士,皇宫卫队的副队长,应该也是个铁血战士,官阶不低,为地厅级,听崔司令一声令下,上前取下了尉迟迥的首级,而这个头功,上他位进上柱国,即当了元帅,可见尉迟迥这颗脑袋的价值,和北周以武功升迁的规矩,是相当地实际。

    这种讲究换到崔弘度身上,却是不太妙,就因为他可以割下尉迟迥首级而没有割,还给他大骂杨坚的机会,官到没有降,爵位却减一等,成为武乡郡公。

    当然,并不知道是谁把当时的情况,做了举报。



………【第三节 主攻(20)】………

    事情还未就此了结的是,尉迟勤等向青州溃逃,大概他那在后面的5成大军还未赶到,这头败局已定,大将军郭衍率一千余精骑,追其后。

    和尉迟勤一起逃向青州的,还有尉迟迥的两个儿子尉迟惇、尉迟祐。

    这郭衍也是名将,且勇武超人,善于骑射,只带一千人上路,说明北周名将打仗,多半是亲自动手,且不用靠人多取胜。

    因为尉迟勤那尚未赶到的5万人马,是否得知这边尉迟迥战败的消息,不得而知,如果没有掉头,也许有可能正好会遇上,那么郭名将这点人,是不是够数打一仗,很难说。

    但郭名将的主意应该是速战速决,不让这尉迟勤追上他那在路上的5万人马。

    事情也许正是这样,郭名将追上了尉迟勤和尉迟惇、尉迟祐。这三人应该是都要被其活捉的。

    尉迟惇、尉迟祐两兄弟,是否被郭衍押送京都后,被告杨坚诛杀,不清楚,但确实死于被诛,是事实。

    尉迟勤则因为在曾在事前,曾尉迟迥写来的要求其加入反叛的信,转手送给了杨坚,还随信附上了自己表忠心的决心书,虽然后来还是反了,他原因是受到长辈的逼迫才犯错误的,具有从轻处罚的情节,所以被杨坚免罪释放。

    而这郭名将办成了为杨坚消除后患这件事,还到了济州城(今山东荏平县西南),在城北歼灭尉迟迥的余党,并以此为标志,宣告征讨尉迟迥叛乱的战斗,胜利结束。

    其本人后来被杨坚越级授上柱国,封武山郡公。

    郭衍这人到是少见的具有文治武功的干材。



………【第三节 主攻(21)】………

    在隋朝建立后,其文治方面,后来的隋文帝杨坚,曾命他为开漕渠大监(工程总指挥长江),开广通渠,其同宇文恺(隋朝著名工程师)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北,东至潼关接黄河,建漕运400余里,使关东粮食得以西运,因而被时人称为“富人渠”。

    开皇五年(585年),任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刺史时,发生水灾,其开仓赈恤,亲备船筏和粮食救济灾民。后任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场)总管,在此地屯田,不仅做到粮食自给,且“岁剩栗万余石”,因此深得隋文帝的信任。

    武功方面,其在开皇九年(589年),跟随晋王杨广做为行军总管,精锐部队万余人屯于京口(今江苏省丹徒县)。还领军在今贵州省南部,平定叛乱。接着又平定了东阳(今浙江省东阳市)、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黟(今安徽省黟县)、歙(今安徽省歙县)等诸地叛军,后又任蒋州(今江苏省南京市)刺史。

    就是这样一个干材,为人却是“临下甚踞、事上好诌”,是个阿谀奉承之徒,到是有点象脸上有块疤,人再漂亮也没用,这到是一丑遮百俊。可见这世上之人,无奇不有。

    尉迟迥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反对杨坚的群众运动,其中央根据地就这样很快丧失,中央军就样很快被消灭,来得快,去得也快,事情的整个过程,更象一出闹剧,众人一哄而散,看戏的,演戏的,都一样,前后时间也只有短短的68天。

    不过,这里回过头来还要提及的是,以北周人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年问题,要说破尉迟迥的功劳大小,突出的还有前面说过的李洵和安思伯代郡人贺娄子干,此二人首先登上了城头。

    至于是崔弘度的特种部队,选择混进城,还是李洵和贺娄子干的人,从城外攻下了城头,都不太好说。

    只不过这崔司令命好,抢先追上了尉迟迥,取下首级,立了头功,但是,这先攻上城头的,为后来大部队打通了胜利之路,也应是功不可没的。

    李洵因此进位上柱国,改封陇西郡(大致在今天甘肃省南部和东南部)公。

    而这位贺娄子干(公元534—593年),字万寿,本是代(今河北蔚县)人,后南迁,世居关右(今甘肃潼关),同为后来的隋朝名将,当时还不太有名。

    而此次平定尉迟迥叛乱,在他个人的战斗历程中,可以称得上是他成功的一次重要机会。

    所以说,尉迟迥名将,是以自己的牺牲,为好些人,创造了成为名将的机会,这其实也是名人价值的另一种体现。



………【第三节 主攻(22)】………

    因为他后来在最后紧要关头,首先登上城头,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不禁让人回想起他在在这次战斗中,其实是一直冲在前面的。

    当初在韦总司令率领的征讨大军占据河阳后,七总管到齐,韦部司令命令分兵合击,是他贺娄子干和宇文述一起,扫荡各路乘机作乱的地方小股反抗势必力的。

    因为旗开得胜,杨坚还特地发来亲笔所写的嘉奖信,看得出坚哥因这次小试锋芒,而信心倍增,气粗起来,称尉迟迥为迥逆贼,胆敢操纵那些喽蚁之众,侵占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而你受命征讨,应看准时机,把他们荡涤掉,今天得知你们打胜仗的消息,心中的佩和赞叹,难以用言词来表达,做为男子汉大丈夫,要想赚取富贵的话,正在今日,还要努力捞取功名,不辜负朝廷的期望也。

    前面说过是尉迟迥部将李俊,围攻怀州的,而贺娄子干大概除了扫荡小股叛乱外,弄得动静最大的,可能是打跑了李俊,解了怀州之围。

    不过,杨坚这封亲笔喜奖信,直接写给当时官职为军器监,即兵器工业部部长的贺娄子干,看起来有点不太合理,让他有点象国共内战时的汤恩伯,一人怀揣委员长手谕,在众人面前被暗示为铁杆亲信,让别人怎么想?

    关键也就在这里。首先是,这贺娄子干怀揣的不是撤退的密诏,却是进攻的指令,因此每战必身先士卒,这是第一针兴奋剂。

    其次是,这是一个对众人而言的小剌激。点一人之将,让他人不敢怠慢。毕竟这七总管为七个诸侯,况且在此之前,还收到过有他们中有人收受尉迟迥军饷的举报,因此,杨坚这封信,其实并非嘉奖信,而是搞了点对众人的小剌激,只不过贺娄子干认为只是对他的小剌激罢了。

    而这次,他其实是和崔弘度司令一起冲进城去的,也许是一起混进城,或者是内外接应,只不过他是先去攻占城头,而崔司令则是和他的特种部队一起,去抓尉迟迥,比较起来,应该谈不上谁的功劳大,只不过革命工作的分工不同。



………【第三节 主攻(23)】………

    当然,贺娄子干先冲上城头之功,让他政治上确实有了很大进步,其进位上开府,封武川县公。

    “上开府仪同三司”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官,官阶二品,享受国务院副总理待遇。

    而武川县,则在今呼和浩特市北,是关陇集团的发祥地,赐其武川县公的爵位,意义重大,由此可见贺娄子干,看来与其世居关右,即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所领兵马应为最强悍的六镇兵中的武川镇兵有关,因为上面所说的关右地区,实际上应在武川镇范围。

    其祖父贺娄道成任北魏侍中、太子太傅,而侍中即离皇帝最近的侍从者的首领,掌握很大的权力。而太子太傅,即为太子的老师。其父贺娄景贤官至右卫大将军,虽然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东西,但在北魏时,其家族应为关右地区的望族。

    六镇是在北魏时设置的,六镇兵在北周灭北齐后,此时在北周杨坚手中,那么,这贺娄子干做为亲信将领,是可以理解的。

    他做为一名纯粹的军事将领,在隋朝建立后的多次征战中,还多次受到杨坚赐以亲笔书信的特殊待遇,就是佐证。



………【第三节 主攻(24)】………

    然而,在此诸位应该想起,前面所说的宇文忻,这位在阵前一声高呼,贼败了,以高吭、雄壮的男高音,引起骚乱,导致尉迟迥兵打都还没有来得及打,就兵乱如山倒的骁将,在攻进邺城后就没有影子,大概是因为头功和二等功的名额有限,所以后面的事,就没有人说起。

    但是,要对整场战役做出全面的评价,以武功而论,头功或二等功,还是应归这位宇文忻。

    有关于这一点,中肯的评价,来自于坚哥本人:

    所谓迥逆贼,有着号称的百万之众,但你能做到“举无遗策,战载全阵”,也就是说,出的主意,百密面无一漏,打起仗来,不用打完全场,对方就中盘认输,具体所指就是其一场所大吼,即打败了尉迟迥实际上也有十三万的军队,比之燕人张翼德,可谓犹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莽撞人张飞当阳桥头一声吼,只是吓跑了曹操的大军,而这宇文忻,则是吓败尉迟迥的全军。

    虽然此一声吼,不同于彼一声吼,有点阴,而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写书的人,是有争议的。

    出这主意的是高颎,还是宇文忻,有高说,也的宇文说,其实这要看是对什么人说,比如坚哥,当着宇文弟的面,就说是他出的主意,也没什么大错。

    因为宇文弟是具体实施者,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而北周和后来的大隋,都是以马背上得天下,看重的是练,而不是说。

    所以,不管怎么说,这位宇文忻弟,还是被当哥的封为英国公,并因此成为进出“帷幄“的皇帝高参。



………【第三节 主攻(25)】………

    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做,对宇文弟的智力,有拔苗助长的不好的一面,而让他后来想起自己的文材武略没有充分发挥的现象,多有不满。

    那位曾被争功者高颎,就曾在坚哥面前,说这位宇文弟,“忻有异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