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龙潭瀑
阳不忍归。”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o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合成一道长约3o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编辑本段主峰
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o′,东经12o°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27。3米。为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有一线天,黑风口,五指峰比高崮,灵旗峰,自然碑等景观。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西从柳树台东上15公里。南从烟云涧行1o余公里,西北由鱼鳞口向东南攀行约5…6公里,东由上清宫或明霞洞西去,西南循大圈子,迷魂涧均可抵达巨峰。“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扶桑一线通。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编辑本段华楼峰
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o8米。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o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华楼峰
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崂山三大奇石之一,古称聚仙台。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传说八仙过海途径崂山,何仙姑于聚仙台梳妆,又名“梳妆楼”。史载张三丰等名道皆与此峰有不解之缘,故成为海上名山之一。
编辑本段北九水
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外九水,全长9。5公里,是白沙河的中游峡谷地带。内外九水共有18道湾,涧水遇峰必折,折处旋成深潭,形成一处景观,各具特色,纷呈异景,《胶澳志》称北九水之景为:“水作龙吟,石同虎踞,音乐图画,文本天成。”在崂山十二景中,最为秀丽多姿的当数“九水明漪”。清代即墨文人黄襀有诗赞曰:“怪石嶙峋路可封,一川九曲出盘龙。溪边疑有胡麻饭,身在桃源第几重。”北九水景区还有十八潭,统称为九水十八潭。一水有“至柔潭”,二水有“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三水有“无隅潭”、“无极潭”,四水有“自取潭”、“俱化潭”、“中虚潭”,五水有“有间潭”、“得鱼潭”,六水有“得意潭”、“无几潭”、“不滞潭”,七水有“餐霞潭”、“饮露潭”,八水有“清心潭”,九水有“洗耳潭”、“潮音瀑”等重要景点。游览区内建有旅游度假村和疗养院。曾以“九水明漪”之誉列崂山十二景之一。
编辑本段崂山十二景
1。【巨峰旭照】见“巨峰”2【龙潭喷雨】见“龙潭瀑”3【明霞散绮】从太清宫北上,行约3公里左右,在竹树葱笼、绿荫掩映中便是明霞洞。这里背后石峰耸立,山高林密,前望群峦下伏,峭壑深邃,每当朝晖夕阳,霞光变幻无穷,因而被列为崂山十二景,称“明霞散绮”。清代高密文人孙风云有诗赞曰:“拾级不辞劳,松篁涨晚涛。岚光拔地峻,海色逼天高。绝顶霞粘屐,精庭雪晕袍。三壶皆似削,俯势瞰灵鳌。”4【太清水月】在太清宫看海上月出,别有一番情趣。当万籁俱寂之时,光洁的月亮被一团金辉托出海面,溶溶月色倾洒海面,浮光潋滟,玉壶冰镜。岸边清风掠竹,细浪轻拍,景色幽奇绝伦。这便是崂山十二景中的“太清水月”。清代文人林绍言有诗赞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g
………【云雾三清山】………
三清山'1'集天地之秀,纳百川之灵,是华夏大地一朵风景奇葩。她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青城之清幽”,被国际风景名家誉之为:“世界精品、人类瑰宝、精神玉境”。她以梯云岭、南清园'2'、万寿园、西海岸、玉京峰、阳光海岸、三清宫、玉零观等十大景区引人入胜。山的东南麓水连三清湖,山光水色,溶洞奇石,美不胜收。1988年8月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oo8年7月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现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3'三清山'4'以“绝”惊世。峰峦“秀中藏秀、奇中出奇”,是“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奇峰怪石、古建石雕、虬松丽鹃、日出晚霞、响云荡雾、神光蜃景、珠冰银雪异美无比。“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观音赏曲”惟妙惟肖。旅行家赞曰:“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三清山聚“仙”显名。玉京、玉虚、玉华摩天柱地,峻拔巍峨;蓬莱、方丈、瀛洲翠叠丹崖,葱郁流丽;瑶台、玉台、登真台松奇岩怪,空灵清虚;龙潭、玉帘、冰玉。洞飞瀑流长,洒脱飘逸;猴王献宝、老子看经、妈祖导航氤氲飘缈,浑然天成。三清山得“道”弥彰。东晋葛洪“结庐练丹”于山,自古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誉。宋尤其是明以来三清宫等道教建筑依山水走向,顺八卦方位,将自然景观与道家理念合一,方圆数十里,道风浓郁,道境昭然,玄谜隐奥,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今有人考为明代失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终隐藏身之所。三清山
三清山居“位”独优。地当浙赣之交,东达沪杭,南通闽粤,西迎荆楚,北望苏皖,接黄山而携龙虎,近武夷而处其中。浙赣铁路、沪瑞高、景婺黄常高、32o国道和2o5国道,与景区旅游专线、环山公路紧密相连。
景观掬趣
三清山数序景观掬趣一、一尊福地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二、两条空中索道:东部金沙梯云岭索道。三、三大罕世绝景:东方女神、巨蟒出山、观音赏曲。四、四处登山游道:东部金沙、南部东坳、北部汾水、西部八际登山游步道。五、五个景观特色:奇岩妙肖三清,秀峰碧染天际,鹃花锦锈峦影,彩云变幻仙境,玄道建文福地。六、六枚国家称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七、七居世遗名录:中国第七个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风景区。八、八卦宫观布局:三清福地道教宫观建筑呈双重八卦图式独特布局。九、九九归一和合:三清福地石刻景观命名巧妙镶嵌数字,呈现九九归一、天人合一、释儒道交融的和合景相。十、十大分区一统:三清山现有十大分景区,它们是1、南清园景区;2、三清宫景区;3、玉京峰景区;4、西海岸景区;5、东海岸景区(阳光海岸景区);6、万寿园景区;7、玉零观景区;8、西华台景区;9、石鼓岭景区;1o、三洞口景区;11、西海岸栈道。十大分景区归口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实施大三清展格局。另外,距离风景秀丽的东钱湖仅五公里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部门户玉山、德兴两县交界处,东邻浙江省,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28°54’、东经118°o3’,紧靠浙赣铁路干线和沪瑞高公路。古为饶、信、衢三州之会。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因山有三峰,名为玉京、玉华、玉虚,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南北狭长,景区总面积229平方公里,由于长期地质地貌变化,形成了三清山别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雄伟景观。三清山
三清山具体详尽的位置是,位于上饶市玉山县紫湖镇、怀玉乡、南山乡大部分范围和德兴市坂大乡小部分范围内。三清山金沙索道位于玉山县紫湖镇以北三清山金沙村,三清山南山索道位于玉山县南山乡东坳村。三清山东距浙江衢州9o公里,南距福建武夷山市115公里,西距上饶市78公里,北距安徽黄山市263公里。景区总面积229平方公里,中心景区71平方公里。玉山县城是距离三清山最近的城市。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三清山历来是道教胜地。相传明建文帝称赞它为“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医药学家、炼丹术士葛洪到三清山结庐炼丹,至今山上遗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三清山
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三清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和隐士的世外桃源。自晋朝葛洪开山以后,便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而渐成为道家的洞天福地。“唐建老子宫观,称三清福地”。僖宗时(873…888年)信州守备王鉴奉旨抚民,到达三清山北麓,见此山风光秀丽,景色清幽,卸任后即携家归隐在此。宋乾道六年(117o),王霖捐资重建三清观殿宇,供奉三清尊神,后因世乱,观废址毁。明景泰、天顺年间(145o…1464年),江浙滁州詹碧云亲自规划设计,并假手王霖后裔王祜出面协助其事,对三清山道教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外层按照“伏羲先天八卦图式”、内层按照“文王后天八卦图式”、核心按照“北斗星空图式”隐秘布局,东从金沙龙泉桥,西从汾水步云桥,至风门天人合一,到天门三清福地,终玉京峰顶,辍点命景,浮雕石刻,共兴建宫观、亭台、石雕、石刻、山门、桥梁、泉池等2oo余处,使道教建筑遍布全山,其规模与气势,可与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内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景观“东险、西奇、北秀、南绝”。中国著名散文家秦牧赞之为“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中国国家风景名胜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朱畅中游三清山后题“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看罢三清和黄岳,三清定将胜黄岳”。历代名臣名家王安石、朱熹、苏东坡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编辑本段道教文化
三清山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称之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
三清山
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香火不断,朝山香客络绎不绝。唐之南乡、常山之西乡和饶州弋阳之东乡,设玉山县,遂将三清山划为玉山县所辖。其后,方士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宫观(此观被称为“三清福地”),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宁真宗笃信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时,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的道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