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两种新式机枪一比较的话,双方的性能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从理论射速上来说,麦德森轻机枪和1901年式轻机枪的800发射速相比就要差出400发左右。而要是放到实际战斗中的话,双方的射速差距更大了,因为麦德森机枪使用的是30发的单排弹夹供弹,而1901年式机枪使用的是75发的弹鼓供弹,这装弹量差出一倍还多!更为关键的是,麦德森机枪更换枪管速度不慢,但是再快能快过MG42吗?人家把枪锁一打开,一拉扳手枪管就退出来了,然后换上新的就行了,简单使用而且还不怕烫手,麦德森能比?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麦德森机枪上部的30发弹夹太拉仇恨了!这东西一架好人家就可以发现机枪上面的高高挺立到底弹夹,迫击炮和掷弹筒不打你打谁?…。
当然了,此时的俄国人并不知道华夏陆军正在更换各种枪械。而得到麦德森轻机枪后,俄国陆军对于这种轻便的武器十分的满意,不到10KG的战斗全重对于人高马大的俄国人来说实在不算什么。而且用惯了莫辛纳干的俄国士兵们突然发现手中的武器比步枪射速快了几百倍,自然十分满意。。…。
在迫击炮的选取问题上,俄国人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和华夏步兵同时装备了掷弹筒和60轻型迫击炮不同,俄国人给这支机动部队装备了中间口径的45MM迫击炮,保证了打击距离,但是炮弹威力比较小。俄国人这样做是经过深思熟路的,因为他们发现,华夏共和国陆军连级支援火力就是60MM迫击炮,82MM级别的在普通步兵中装备较少,而俄国快速反应部队因为以骑兵为主,所以编制比步兵略小。所以他们的支援武器必须强调射程和数量,通过大量配备45MM超轻型迫击炮来获得火力不对称优势。。毕竟60炮不可能大量装备,而掷弹筒在俄国人看来射程太近了,而且极度依赖使用者的经验。
从骑兵上来看,这支机动部队其实就是一支强化了火力的骑兵而已,而这支部队真正的精锐就是俄国人搞出来的装甲汽车!虽然俄国人的工业技术水平和德法英没法比,虽然俄国人很穷,但是俄国也是一大列强啊,各种底蕴还是有的,而在历史上俄国人在1战中还真搞出了一款比较奇葩的战车。一门75MM短炮放在车体后部,两挺机枪放在前方,如果要开炮的话,就将车屁股调过来,使用火炮打击对手,妥妥的马后炮回马枪啊!。…。
当然,现在的俄国人还没有弄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产品,俄国人为了对付华夏海军那些四四方方的装甲车,专门设计了一种装备有37MM加农炮的装甲车。这种车的地盘是美国人搞出来的,发动机后置,前部是驾驶舱和战斗室。装备一门长管37MM40L加农炮。炮弹重量2磅,从威力上来讲和47MM机关炮炮弹差不多,但是射速就要慢一些了,不过俄国人认为,这种级别的火炮对付华夏陆军那些脆皮没啥问题了,所以就作为了专业反装甲武器!
至于防护方面,俄国人并没有想那么多,不是说俄国人不想拥有更好的防护,而是因为俄国人采用的是汽车底盘,本身承重能力有限,更为重要的是轮胎的越野性能和履带根本没法比。即使俄国人平整了路面,整个战车的战斗吨位必然会被限制在一个严格的范围内!
除非改成履带,但是改成履带的话,一方面是对发动机和燃油消耗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则是对保养和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知道,俄国人连西伯利亚大铁路都还没有彻底完工,一些地方的铁轨还是扑在冰面上,如此草草建设的铁路又如何能够运输这些沉重的设备?另外一方面就是履带的维护和保养太困难了。履带的形成本身就很短,更换频率更是惊人,不要忘了,俄国人的履带可不是锰钢做的,履带销的寿命更是短的可怕!要是换成履带战车的话,恐怕不用华夏陆军打,单纯的补给和维护就够击倒这支部队了!。…。
所以俄国人很光棍的将防御标准定位了防御机枪子弹和弹片。并且为了减少工事,战斗室的顶棚都是敞开的。而在定制了这种反坦克专用车后,俄国陆军也专门研发了两款反步兵车辆,其中一款准备有57MM速射炮,用来对付步兵和草草建立的掩体,另一种则是在车体后面安装了一门82MM重迫击炮,和华夏陆军的自行迫击炮相比,这种战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不用架炮,直接在车中就可以发射,不过呢威力和射程与华夏共和国150MM重型迫击炮相比可就差远了!至于57MM反步兵车辆,这种火炮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对车辆进行射击,因为重量有些大,所以这款车的防护更是不及,只有正面安装了防弹钢板。而火炮更是直接从海军那里拿来57MM炮装上了事!…。
在俄国人看来这支部队已经完全具备了对抗华夏共和国装甲车部队的能力,双方的火力都是可以相互摧毁,华夏装甲车虽然是封闭战斗室,但是即使一发37MM加农炮炮弹照样打穿,一点问题都没有。再加上俄国人绝对的机动优势,毕竟在他们看来,俄国骑兵可以伴随车队作战。。但是华夏步兵与战车部队一定会脱节。而且处于防守态势的情况下,俄国快速部队可以事先进入战场设伏。总之,俄国人对这场防御作战充满了信心。。…。
至于具体编制方面,俄国人强调了部队的灵活性。并不直接设立固定的编制。而是将战车部队和骑兵分成一个个小组,在战斗中临时组成各种战斗群以应付不同规模的交战情况。说白了,这支部队就是靠车辆和马匹的高机动性将装备有轻炮和大量自动武器的部队运送到前沿。然后执行战斗任务。虽然有机动性和一定的火力,但是防御力几乎没有!战车防护脆弱,而骑兵则是一支依靠马匹机动的步兵,到达阵地后下马作战。
这两天订阅不佳啊,昨天和前天订阅量加一起都比大前天少好几百啊——!悲剧啊~~~。(未完待续……)
。
。,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五百七十五章 德国人眼中的华夏
1902年6月,一支庞大的德国代表团分批来到了万里之外的华夏,他们或者打着民间交流或者以非政府组织访问的方式来到了这个重新崛起的大国,这些德国人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尽量考察这个新生的国家是否有资格作为德意志帝国的盟友,是否值得德意志帝国与其互通有无。他们将以各种名义从工业、农业和政权组织形式、军力等方面来进行系统的评估,以便为远在柏林的决策者们提供各种信息。
而对于这批德国人的到来,华夏情报部门知道的一清二楚,毕竟现在的华夏可不是后世的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程度还很低,来华的除了各国的外交人员和技术人员外,还没有人把现在的华夏当做旅游目的地国,所以一点的人员流动,都会引起华夏情报部门的注意,尤其是那些本身还有军方背景的德国人。
而对于这些人。。徐杰对他们的目的已经多少有些了解,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对华关系急剧升温,不仅仅共享了德国总参谋部的兵棋推演,并且和华夏海军一起研发远距离炮战战法。更是在经济和科技出口方面大开方便之门,其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这一切都可以看做德国在寻找新的盟友。而另一方面则是德国大使曾经在私下场合提到过如果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内,希望进行一次两国高层的会谈。而这些人无疑就是打前站的。。…。
对于现在的华夏共和国来说,从技术和军事领域让德国人感兴趣的并不多。基础工业和重要项目不少都是德国人帮忙建设到,即使有一部分英国或者意大利的项目,但是德国人对华夏目前的工业能力和水平还是有很深的了解。技术水平不是很强。但是数量很多,这完全得益于庞大的民间资本的介入,虽说产出和消耗比很低,但是在一定时间内,这种粗放的生产确实可以让国家实力大增。
真正让德国人感兴趣的是,华夏共和国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链的衔接。各个工业区根据地区情况的不同被分配从事专门的工业生产,而且整个工业区内配属有充足的辅助工厂,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被尽可能的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减少了运输成本和各种费用。这种紧密的,有政府指导的功能性产业区让技术水平不高的华夏保持了较高的产出。
而在微观领域,俄国工业工程师则惊异于全新的流水线式生产,华西的工厂将一个复杂的机械制造过程。拆解成几百甚至上千的非常容易完成的工作。工人们只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某个安装动作那么就可以胜任。俗话说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德国人也明白,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在一些工厂中也可以工作,而且保密性出奇的。。…。
而另一个引人关注的地方则是大量冲压件的使用。在华夏的一家兵工厂中,德国工程师拿起一个个机枪零件仔细端详,上面根本没有金属切削机床工作的后留下的痕迹,巨大部分零件甚至就是一个个被冲击机加工的铁皮,而一些铁片和管子组装到一起后。就是一把冲锋枪或者是机枪,这在追求精密的德国人眼中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但是随后,当他们看到在新式生产方式下的物资消耗和工时消耗后,都一个个理智的闭上了嘴巴,成本下降25%,而对金属的需求下降了一半,虽然不甚精致,但是效率实在太高了!…。
对于流水线和冲压加工,徐杰之所以让德国人看到,其中根本原因就是这种管理原则是藏不住的,用不了多久美国人就会采用流水线管理,而冲压加工更是无法保密,有经验的人拿起一个零件,端详几分钟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加工方式,人家回去一试验就可以得出结论。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德国人看个大概,反正流水线生产最核心的是管理和分工,这可是要经过长时间研究才能得到最佳结果,至于冲压部件吗?德国人最晚一战之中就会用上,只不过徐杰让这个时间提前了点,毕竟华夏还要靠德国削弱英法俄呢!。…。
而对社会现状进行分析后德国人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一种极其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蔓延,这完全得益于腐朽的清王朝被推翻后,人民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各种桎梏在一夜之间消失,并且庞大的建设给予了每个想要工作的人一个机会,在欧洲各国经常出现的生产过剩等问题,在华夏根本不存在,因为华夏现在离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还十分遥远!巨大的内需可以让他的经济保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速增长。而在政府的强制作用下,工厂主的利益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中,社会财富的转移支付被尽可能的向普通人民转移,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防止了社会动荡,增加了发展后劲!
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华夏共和国还是十分开明的,在旧有的桎梏消失后,各种文化和思潮层出不穷,这完全可以看做一个被压抑已久的国家的情感释放。新的华夏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在政府各项支出中,除了军队建设和各种工程支出外。教育经费排名第三,而且不少工程也是教育工程,如果将其算进的话,教育经费的比例将达到9%左右!这个比例在时刻准备打仗,并且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工业的华夏来说已经有些不可思议了。。…。
除了政府投资以外,华夏政府还鼓励民间兴办教育,而这些民间院校主要以各种技校为主,培养专业技艺,在经过相对较短的时间培训后就可以到工厂工作,这一方面补充了专业技术工人的不足,另一方面对提高人口素质也有极大的帮助。而在文化方面,现在的华夏就是一个大熔炉,各个阶层都试图在这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且因为有大量华人华侨归国,所以文化更加多元。而华夏政府的态度就是只要不危机社会政策运作。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做过多干涉,当然,必要的导向性作用还是要有的。
而对于华夏政府的组织形式,德国人并没有了解的太多,不过从各方面德国人能感觉到,华夏政府处于一种多方势力的平衡中,按说华夏建国前最强大的力量应该算北洋体系,但是这个体系本身就是由数支力量构成的,李鸿章执掌的直隶体系,还以刘铭传负责的闽浙台,还有像北洋水师和北洋新军这些在甲午战争中崛起的军方力量,虽然杂乱,但是在徐杰领导下,再有共同目标的情况下,各方之间很少扯皮。。…。
而且在长达十年的时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