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才女养成攻略-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行车队且走且看。马上的老爷少爷,都一副左顾右盼的样子。再看这些人身上的衣服,布料虽然还好,可是样式实在和京城流行的繁复华丽花样相差甚远。这样的一队人物,有眼力的人一瞅,就知道,这是外乡的富贵人物来京城。

  通州这地方号称“南北通州通南北”乃是京畿外第一个通衢之地,鱼龙混杂,怎一个乱字了得。这样的地方,“有眼力”的都不是一个两个,盯上了决定下手弄点零花的三教九流也不少,这种事情手快有手慢无,宋家一行才从通州的大门走过小半条街道,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哪里知道就有三拨人马跟在后面监视着,更未料到,这样明显的官家样式的马车,都被人看做了肥羊。

  也对,京城里多的就是官。五六品的样子,那简直扔进堆里都找不到。

  宋知府昨日曾经遣人送信,约好了在通州等梁州伯府的人来接。论理说这样的消息,本来应该在大家决定离开平城时就派人送过来,然后梁州伯府派人每日守在码头等待。不过这一次宋家虽是全家出动,走得却一点都没有耽误时间,估计先派人出来,也就是这个速度了。于是宋知府与夫人商量了一下,还是走到京城附近,才和梁州伯府通了消息。

  现在到了通州,也就是基本上到了京城了。大家的心情都挺放松。各自回房间梳洗休整一下,估计着梁州伯府来人还得等一阵时间,宋知府就兴致勃勃地领着大家去街上吃东西了。

  宋知府不好酒,不贪花,只有一个爱好是好吃,这些年颇令知府夫人哭笑不得。这人的舌头极细,同一个厨师做的红烧排翅,端出来香味扑鼻大家都赞好,偏他能吃出来今日的泡发的稍老,前日的火候不足。

  宋家日常吃饭,如此就比其他人家精细许多。比如日常吃的扬州炒饭,非得用西贡泰国米不可,取其松散不易沾油,还得炒得透火候好。又如日常的伊面,虽和其他家的做法一样用油炸过,可是却绝吃不出一点油腻感觉,颇合养生之道。他家的汤也与人不同,不加香料甚至也不就用山菌,香气诱人无比,吃面后只有罐底一小尾银鱼。这是西南的一种特产,宋知府自吃过一次,就花大力气购来,制成鱼干,平日里还不舍得吃呢。不过他有几个同好的老朋友,隔三差五来宋家蹭面吃,只说宋家的厨师调教的好!还美其名曰帮助宋家处理残羹。

  宋知府此次进京,虽然自己高升女儿封妃,与老朋友告别,自有一番离愁。他乃是真正的才子,离开平城前很喝了几日酒,有留下互赠诗词数篇,这会儿到了通州,想起当年时光,顿时豁达起来,开了胸怀。

  宋知府少年时来京城赶考,也曾经在通州住过,印象中城北有一家混沌做的极好,据店家自己说汤是用两鸡一鸭吊的鲜汤,馅更是用手把鲜肉的经络除去,吃时只觉得满口留香。这会儿一想起来,只觉得馋虫在叫唤,一刻都坐不住了,就带着儿孙一起出去准备回味一番。

  知府夫人一看他神色,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又好气又好笑,也跟了出去。他家的两个儿媳初来京城,行事有点怯怯的,都齐齐摇头,说自己累了,等在客栈就好。

  宋家人兵分两路。宋知府一边走一边给身后儿孙们回忆当年的情景,多半是这个铺子的鱼片粥真是一绝,那个晋地银号掌柜家里的面闻着特别香之类。

  后面几个跟梢的有点挠头,一般人别说去京城,就是走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不都是谨小慎微的?这家人怎么才放下行李就出来逛街,行事这么有恃无恐的,这是特别有底气呢,还是特别二缺?

  三拨人马里有一拨商量了一会儿退走了。另外两拨,遥遥的跟在宋家一行后面,行事看着低调了挺多。




第54章 京城特产碰瓷儿
  宋家车队昨夜寅时就起来赶路,这会儿到了通州,也不过卯时才过。通州的街面上已经有不少人走动了。挑着担子进城卖菜的,卖早点的,作小手艺的,开客栈饭堂的,熙熙攘攘,骡马喧喧。

  宋家人久居南边,乍见了这南北荟萃的京师景象,两个少爷还好,几个孙少爷都恨不得自己多长两只眼睛,一边看,一边听着宋知府显摆忆当年。

  一伙人走过了墙根下的吊炉烧饼,又闻见一家清真铺子里扑鼻的羊肉香气。若不是还记挂着传说中“最鲜不过”的混沌,简直都舍不得向前走了。

  宋知府的鼻子更是格外灵便,走在路上,还能区分出来经过的这家店铺,这味道是汤里面用了好口蘑,这家店铺的鲜味,八成儿是用了南边儿来的好酱油。解说的自己都快忍不住了,兴奋得两眼发亮。

  跟在宋家后面的人,看着这帮人也不知道想去哪,有一伙就耐不住性子,决定出手了。那领头的向身后人使了个眼色,没多久,宋家一行人前方,就晃晃悠悠走过来一个穿着月白绸子小褂的胖子,敞着胸前的扣子,走路一摇三摆,手里偏生还拿了个旧瓷器。

  那胖子斜着眼左右瞅,摇摇摆摆的,动作还挺轻灵,不知道怎么一拐又一扭,身子就冲着宋家这队人来了。

  宋家这会儿正走到一个小巷子的出口处,那小巷里,有个穿着兰布衫子的大汉,看见这一行人,眼睛一转,就从地上捡了个什么东西,就好像醉酒一样,跌跌撞撞的向外走,动作看着夸张,却没什么声音,眨眼就撞出来了。

  这时候,宋知府正侧着身子和儿孙说话呢。才说道京城里西街的蜜汁麻花当年一天只卖三百个,才到中午就让大家抢光了。又有东来顺的主家自己腌的糖蒜,个头大味道足……也没注意两边有人靠过来。倒是知府夫人眼观四路,又是打小在京城长大的,一眼看出这是什么把戏,冷笑一声,猛地一拽前面的丈夫——

  “碰”的一响,那拿着旧瓷器的胖子,和穿着蓝布衫子的大汉,就撞到一起了……

  街面儿上迅速围上来两大圈的人。

  有人一看就笑出了声,操着一口京片子给旁边儿人解释:

  “嘿!您瞅,这俩碰瓷儿的撞一块儿了!”

  …………

  宋家人没进京城就遇了这么一场事儿。后面跟着的几位少爷,都有一点想笑,又有些觉得受了慢待。可不是么,大家在平城,那是在外面待上个三五天都不用花一枚铜钱的,多的是人上杆子奉承。谁能不认识知府家的公子啊!没想到这才来京城,居然就有小地痞敢来讹诈。

  倒地下的那两位这一时且没功夫想那么多。这两人对看一眼,都是怒气冲冲啊:今儿个这事儿,砸啦——这也没办法,碰瓷这方法那是随便碰一下倒地上就成,关键技术也是后面的撒泼打滚是不是形象,大家都是一有这念头就行动,谁还做长期准备啊,更没想到,两人起了这念头的时候太一致,居然自己撞上了!

  宋家人倒成了看戏的了!

  俩人又对视一眼,不成,这事情不能这么结束,不管怎么说咱折腾了一场,至少得讹诈上几个零花啊!

  那大汉“嗷”的一声喊——旁边人都没反应过来这是表示碰在地上疼呢,这也和倒地那动作隔了忒久了——那胖子一个咕噜就伸手去抓宋知府的腿,口里嚷嚷着自己是好好走了路,一定是被他们从后面推了一下,不然怎么会摔在地上,还碰掉了这前朝的好瓷器……

  旁边看热闹的人都摇头骂开了,这瞎话编的,这胖子可是从这一家子的对面走过来的,怎么可能被他们从后面推到。

  宋家人这次出来轻车简从,带的从人本来不多,还有大半都留在了客栈里,跟出来的人少,宋知府躲的不够快,就被人扯住了袍子下摆,一时间颇为尴尬。

  知府夫人回了京城就找回几分当年“南小姐”的气魄来,扬了眉毛,就准备咒骂,突然人群外一匹高头大马上,有人叫道:“姑姑,姑父?”

  大家抬头看去,初生的日光下,一个穿着深色绸袍的青年一连欣喜地丢辔下马,那人身形矫健,气质如仙,脸上一道长疤,后面带了乌泱泱十几个随从,尽是彪悍模样。

  可不正是知府夫人的侄子,现任的梁州伯南沧海?

  看热闹的见来了这么一位主儿,哗啦啦跑了大半。看热闹又不是找死,大家的眼力好着呢,看看那马,看看那些人带着的刀,这人一看就不好惹!

  宋家人一时也顾不得别的,上来简单厮见过。大街上也没法子行大礼,平辈的也就是作了个揖,互相问候了年龄表字。

  地上那大汉有点犹豫,这人看着衣裳也平常呀,就是跟着的人有点多,还讹不——这匹马可真好呀!那胖子却是一见南沧海,就吓得把头钻进怀里去了,连滚带爬的,就往外跑,连“前朝瓷器”也摔在地上不拿了。今儿个出门没挑好时辰,怎么就碰上了这位爷?!

  街面上的混混,也是分层次的。那蓝衣大汉,属于兼职混混,临时起意遇上了就干一票,平常还有主行当——他是个脚夫。所以有些事情不太知道。那胖子就是个全职混混了,身处一个小帮派,上面有老大,下面有弟兄,升职有标准,平日有固定收入保护费,组织严密,大家也就对行业的信息比较关注,都知道三年前城北黑帮一统,领头的是个姓娄的。道上人称“三爷”,据说和上面的权贵都有点香火情呢!

  别人不认识南沧海,这胖子却是见过的。他某次逛窑子的时候懒得到茅房小解,随便找了个角落,曾经亲眼看见娄三恭恭敬敬的送一个年轻人出来,那人可不就是这么一副神气,脸上还有这么一道疤痕。

  其实也就是说——他也不知道这人是干什么的。不过想到能让“三爷”恭敬着对待,怎么说,至少也得是警察局长家的公子不是……

  看见后面那些人了么?难怪啊!六扇门儿的!胖子越想越觉得自己判断正确,趁着人家顾不上这边儿,一个“懒驴打滚”,就滚到街边儿上了,再接一个“鹞子翻身”,蒙着脸往小巷子里一钻……嘿!胖爷我洗了脸,又是江湖一条好汉!

  那大汉动作慢了点,就被南沧海带着的随从弄到一边儿去了。

  这会儿谁也顾不上他。

  知府夫人看见南沧海先是一喜,想起老梁州伯和自己弟弟,又是一悲,竟止不住地滚下眼泪来。众人好生劝解一番,方才好了。一时归心似箭,竟是马上就得启程。

  宋家人回客栈拿了行李,南沧海打听清楚了方才发生的事情,回身吩咐把那大汉打一顿放了,又叫过一个随从来,让他快马去买点混沌。没多久车队就浩浩荡荡的向京城而去。




第55章 南沧海被削一顿
  宋知府出身南方,在他老家高邮,宋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下面的子弟族人众多,号称“宋家十八房,围墙二里长”的,可见其兴盛。

  宋知府本人是嫡支出来的,在家时就备受宠爱,又少年中了进士,就有若干族人拖家带口来投奔。族中还把京城的一处在城西的宅子给了他,虽不是城东的黄金地段,却也至少算得上二流中的顶尖位置。

  宋家进京就预备着住在这里。

  南沧海把宋家送到地方了,留下两个手下,就转身离开了。这次宋家全家进京,就不像上次知府夫人领着一个女儿一个孙子来的时候,可以直接上梁州伯府去住。而且日后长住京城,知府夫人就是再急着见家人,也得花半天时间收拾屋子规整行李,然后下午才能去拜访。

  这才是最忙乱的时候。南沧海当然不会留着让人招呼自己,他指了个手下回梁州伯府送信,自己进了一趟宫。走的时候还心情愉快着,回来时却是面色阴暗。

  一时没注意,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南沧海是皇帝手下两大特务头子之一,这个行当有些特殊,至少不像其他朝廷衙门里,这是有女性职员的。南沧海上任后连着几年,亲手培训了一批精英,分散到各大王公世家里,对他们寄予厚望,其中第一批有个姓沈,自称沈七的女子,是那一批里有名“一枝花”,能力出众,也很受同批的几个男特务爱慕。

  南沧海怕搞出事儿来,就严厉要求不允许乱搞,想怎么样可以给你们调整工作,哪怕愿意娶嫁也未必不可以,但是这些事情得先汇报了才行。决不能私下里递小纸条,丢小手帕,送菠菜也不成哦!

  这种事儿哪里管的住。

  这位沈七姑娘,工作的时候被分到了豫国公府,先是做花匠,后来跟某管事送了礼,就调到了厨房。这厨房里人多口杂,消息那叫一个灵通,沈姑娘汇报的情报不错,南沧海还嘉奖过几次。

  沈姑娘短时间还比较积极,天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