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陀圆通梦-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乐皇帝自然对武当山的建设极端重视,特别是铸造太和宫的金殿和真武大帝神像,他亲自审查图纸;直到满意为止。有人说;真武的身子永乐的像; 确实如此,金殿建好以后; 那真武大帝的形象与永乐皇帝的画像;是一模一样(参阅余象斗著《北游记》)。当时; 二十几位藩王来武当山登上金顶,看到真武大帝后,都不由得大惊失色。那富丽堂皇金殿内威武而坐的真武大帝,竟与永乐皇帝惟妙惟肖; 他们暗暗惊叹,为何真武大帝佑助永乐皇帝呢? 原来;永乐皇帝就是真武大帝下凡呀!这些藩王都赶忙跪到在真武大帝的面前磕头谢罪。 

  永乐皇帝是真武大帝下凡的消息;不胫而走;风传全国;朝野叹服;因而;稳定了政局;天下太平。

  张三丰看到武当山九宫九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的庞大的皇家建筑已经竣工,看到永乐皇帝为自己修的遇真宫,看到自己的铜铸镏金像正在享受人间香火。心满意足。

  这时;他的弟子遍及武当山各个宫观。其中;他的老徒弟张三省已授徒九人;其首徒的徒弟(即徒孙)邹宏义又在梅花桩功的基础上;独创了梅花拳。

  邹宏义;字光大,祖籍北直隶顺德府人;他从武当下山之后; 又先后收蔡光瑞、王西征、孟有德为徒;三人艺成,便分路传拳授艺。蔡光瑞在开州收韩化礼、孙盘龙为徒后,又北上收了八里庄杨炳和顺德平邑(平乡县)马庄桥(后马庄)的张复为徒。张复遂在马庄桥收李进德、徐进德、郑玉德为徒。一时间,平乡、广宗、南和、威县、巨鹿、鸡泽、曲周、永年、沙河、邢台等县弟子纷纷来马庄拜师学艺。门徒不下百余人。自此,梅花拳遍及冀、鲁、豫三省。传至第七代; 有直隶威县(今河北省邢台威县)沙柳寨人赵三多(1841…1902) 在各地设厂授徒,先后招收弟子二千多人。后因山东冠县(位聊城市西)黎园屯发生了外国教会势力勾结官府,要强拆“玉皇庙”改建为教堂事件,赵三多受当地人民邀请;于清代德宗光绪二十二年四月,率徒弟和拳众至梨园屯比武“亮拳”三日;周围的梅花拳拳众闻讯也前来参加“亮拳”者;达三千余人;迫使清军不敢动手拆庙。次年十月; 赵三多再次受梨园屯民众的约请,在冠县蒋家庄(今南宫县蒋庄)集聚梅花拳众三千余人;树“助清灭洋”的旗帜;祭旗起义;遂攻打当地桃园等教堂武装据点;称为梅花拳义军,后赵三多改梅花拳为义和拳。声震中原四省。义和拳在短短的两年之间;竟发展至河北和天津;不久就燃起了以曹福田、张德成、刘呈祥、林黑儿为首的;震惊中外的攻打洋教堂;杀洋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张三丰见自己“大兴武当”的夙愿已经实现;因他别无所求;便于明英宗时悄然而去。从此;张三丰开创的武当拳派;名震中土;也为中土留下了卓绝的华夏武功。张三丰不愧为道家的一代宗师和尘世的“武术皇帝”。 

  却说观世音菩萨; 这一天巡视到福建戴云山南麓的安溪栖鹏村;见此地民风纯朴;土地肥沃;气侯宜人;正适合种植功夫茶。又见当地茶农甄有良;自幼制得一手好茶,而且;他每日晨与昏两个时辰;都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于是;她便想起自己南海落迦岩的茶园内;已培育得 “铁观音茶”已有千余棵; “何不将它移来这里;让百姓受益呢?”

  当夜,她遂托梦给甄有良;说道:

  “我在你的山崖前;种有‘铁观音’ 茶千棵;你可采摘一些芽叶带回家中,下功夫精心制作一批好茶;卖个好价钱。 就算佛对你一片赤诚的奖赏和认同。将来;你再用些功夫;将它们在此地移植繁殖起来;即对于这一方百姓;功德无量啊!”

  甄有良正高兴时;一阵狗吠声把好梦惊醒。第二天一早;他果然在山麓左近;发现了一片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他同家人将茶树嫩叶采下;制成茶叶之后;尝茶味甘醇鲜爽;甄有良精神为之一振。他万没想到;这“铁观音”竟是乌龙茶的*茶中之王,此后;他就按观音之梦所托;把这一千株茶树广为繁殖;几年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茶叶也制作得:“美如观音重如铁”;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了。

  观世音菩萨办完此事之后;又想起转世为张三丰的东王公来。遂乘莲台;奔武当山一路飞来。她见武当山修建得比西天灵山还要雄伟壮观;心里不禁对东王公挑起了大姆指。

  行至房陵,见日光高照,旱气冲天,林木颓败,禾苗萎靡,忙按落云头走下山坡瞧看。忽见关圣帝君自观音洞方向驾云而来;忙上前打招呼。道:

  “帝君何来?”

  关公道:

  “奉玉帝圣旨;将罪龙发配在此。现已将它交付此地山神看管;正准备回銮交旨!”

  菩萨道;

  “是哪个罪龙;犯何天条?”

  关公道:

  “详细并不知晓;我只知;远在宋淳化年间;这东海值日老龙;因酒醉错行了雨水;被玉帝罚为南天门外华表柱上盘龙;因七百年来悔罪甚好;令我将其遣往此处卧龙岗;沦为值日神坻,以体验民间感受并观其后效;他若能再有功于民;便即刻施放其归为东海。”

  菩萨道:

  “既如此;请君稍待几日再回天宫;此间正逢天旱;何不劝其现在就立新功于民;便待何时?”

  关公道:

  “看菩萨往日与我有救命之恩的份上;我便在此多盘桓几日;又有何妨?菩萨即请自便!”

  菩萨随托梦于房陵百姓;让其用九十九张竹席为白龙搭建凉棚,请三十三户戏班为白龙唱三天三夜大戏,跪地求拜天地; 祈祷天龙降雨。她遂亲去卧龙岗劝那东海老龙;以行及时雨滋润江北救民。东海老龙听后仍畏惧道:

  “如天廷再有震怒;玉帝怪罪下来;吾必死无疑也!那将奈何?”

  菩萨道:

  “万一玉帝再有另议;其责我来承当;尔须不失时机;救民于水火之间!”

  于是;观音菩萨的真情;感动了这老龙。此时;正逢春日大旱;滴雨未下;方圆千里;无法播种。老龙突然降雨;百姓惊喜交加。此雨於农历三月十五日降下;整整下了三日三夜,滋润周边六省一十八县,惠赠给人间五谷丰年;长江因此雨水;水位上涨了三尺又三寸,老龙因而顺水游入汉江,遂恋恋不舍地在汉江河边的石壁(今白龙崖)上;吐下白色印记(今已变成雪白鲜活的奔龙化石);后腾江归海。为了感激龙王的救命春雨恩德,人们将三月十五日;定为龙花会节日;年年祭龙。

  下雨的那一日;关公与菩萨在观音洞前庆贺庆贺;忽见太白金星从天而降;宣玉帝旨意说;因财神副史陶朱公获罪逃往凡界;着关羽帝君补财神副史之缺;即日须到财神府赵公明处上任;不得有误。圣旨宣毕;李长庚拍着关公肩头笑道:

  “从今往后;诸百姓的灶头前面;又多了一个武财神了;关君老弟;你要多多照顾那商户人家;今后汝所享受的香火;便不在观世音菩萨之下了!”

  三位神仙说笑了一回;关李二人因事急;遂庆贺庆贺拜别菩萨后;回归天廷交旨去了。那些有德行的善男信女;看到了这一幕后;竞相在人间传说。 从此,观音与关帝双圣显灵的事,俱编成故事;反复宣扬;周围民众;纷至踏来观音洞叩拜抽签;观世音则有求必应。后人就于观音洞(并列的两个天然石洞;两洞相距约15米)址;修庙建院,塑观音和关帝神像敬奉,一洞内供“观音大士”为正殿;一洞为“关帝”偏殿。道院周围峰峦叠秀;紫气弥漫;林木葱茏;溪水淙淙。关帝殿塑像后有一沁泉;长年不涸不溢;民间奉为消灾祛病的“神泉圣水”。有诗人到此游后赞曰:

  “来到此间即蓬莱,还众何处觅桃源; 

  架岩多少留居者,独恋殊风忘却还。”

  (下接第一百五十一回 观音洞双圣显灵 张得继敬佛无恙)

第一百五十一回 观音洞双圣显灵 张得继敬佛无恙
第一百五十一回 观音洞双圣显灵 张得继敬佛无恙

  却说;江苏苏州皋桥;有一个老者;姓张名得继,平常崇敬佛教,最喜斋僧。在万历辛亥年的春天,将往普陀山朝拜观音大士,携带了一个八岁的小孙子同行,张得继乘第一只船,他的孙子忽然看见满船上的人,手足皆被绳子捆缚,特别骇怕,就在后边,不肯跟他上船,拉住他祖父的衣服说道:

  “爷爷;我怕!你看;那些人都被绳子捆着啦!”

  张得继一听孙儿所看见到的怪异;心生恐怖,立刻就舍船登岸,换乘第二只船。没想到;他的小孙儿所见如初,硬是不肯叫他爷爷上这只船;张得继又只能听他的话登岸。再乘第三只船时;再问他孙子所见如何?他的小孙回答说:

  “只见前面两只船上的人;都被捆缚,这只船却没有!”

  张老儿心犹未决,忽有两人立船首大呼曰:

  “勿乘彼船!而快来此,此船甚稳!”

  此时;就好像有人从后推他似的;遂抱其孙登船。他们刚刚坐好,再看那个讲话的人以及推他的人;都无所见。后来;日暮潮至;云涌山立,前面两船所乘载的,都是专走江湖暗门之流,舟人又不善迎潮,即时覆没;全船的男女;没有一个幸免生还。而张老者所乘的船,平安无恙。

  到南海普陀山靠岸;上得山来;走进观音院二殿;小孙子忽然手指着那韦驮菩萨像和惠岸行者像大声叫道:

  “爷爷;这不是在船上推你上船的那两个人吗?”

  张得继听后;扭头一看大惊;那二殿进门处站立的两个;正是韦驮菩萨和惠岸行者两位;相貌竟与船上那两人无二;才知;方才保他与孙子无恙的;乃是观世音菩萨的二位胁侍。 老人因有朝山之诚;及平日之善,所以菩萨感应,使他俩没有遭到此厄。

  过了三日;仁和县令;出巡江口巡验溺死的群尸;见溺死的每个人;腰缠中各有两大锡锭及小刺刀一把;检验以后;知是钩淫之具;更深深的信知这些奸狡无赖之徒;因恶贯满盈致遭此横溺;乃是恶人自食其果也。 张得继见此之后;顿时悟道: 之所以小儿见此应死之人时,皆有将死之相;实其目可透果像;致可畏可怖也。

  再说浙江杭州府有是一孤儿,名叫郝云;十岁上就丧了父亲,他母亲陆氏工于刺绣,贞静幽娴,安心守寡。不料那时上边有令; 挑选民妇供内廷及各王府差遣,陆氏就被选入都,留下孤儿郝云,便寄托给他叔父教养。郝云天性独厚,自母亲去后,怀念不忘,一连读了几年书,直到十六岁上,他想: “世间岂有无母之人,我明明有母亲,如何不得相见?” 于是便辞别了叔父,收拾些盘川行李,搭船入京去寻访母亲陆氏。

  一路上逢人打听,经过好多日子,才到得京城,找客店安顿了行李,再去打听王府时;不觉大失所望,因那亲王已经分封广东去了,陆氏也当然不会独留在京了。郝云当时就好像兜头浇了一勺冷水。 继又想道:“他们能够去的地方,难道我就不能去?虽然盘川用尽,讨着饭也得去。” 他打定主意,回到客店之中,预备歇宿一宵再上路,不料这天夜半,觉得腹中疼痛,一连泻了几次,直到天明,觉得精神疲乏,但还付了房钱,勉强上路。就这样;一连走了三天,实在再走不动了,泻泄的次数也逐渐增加,只好找了一座破庙,暂时存身。那时;忽寒热大作,竟不省人事,但昏愦之中,常常呼唤着母亲。

  那时菩萨恰好在此经过,便化身一个行脚和尚,替他医治,费了三天的功夫,才算将他的疾病治好。郝云询问和尚姓名,菩萨只说叫蕴空,并不明言,又送他数百青钱作路费,郝云始得重新登程。

  一路上历尽艰辛,好容易总算被他摸到了广东,可是又扑了一个空。你道为何?原来那个亲王又改封到江右饶州去了,人已不在广东。郝云看母心切,便又转道向饶州而来,一路上在沙碛中行走;七高八低;十分困顿;连走了几天;鞋破袜穿;又无钱购买新履;只得赤足而行。没过几天;两足迸裂;浓血交流;寸步也不能移动;便倒身在一土地祠的栏中;思想前后不觉悲痛起来;放声大哭道:

  “母亲啊!我不辞千里迢迢;奔来奔去;原想见母亲一面;不料竟弄得我寸步难行;现如今;我是再也不能走到您跟前的了呀!”

  他一边喊一边哭;端的十分凄惨;这一哭却惊动了庙中的一位白老道;出来问明情由;便道:

  “莫哭莫哭,我这里现成有药;可以医得你。”

  于是便入内取了一瓶药来,端一盆清水,倒来替他先冲洗净,然后将药调敷了,背他到房中,叫他安心睡着,三天之内,包管可以动转。郝云伏枕叩头,谢了又谢。次日老道又替他冲洗换药,三天之后,果然完全好了。道人又送了他一双麻鞋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