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帝养成系统-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本就死板教条,早看不顺眼静娴以女子之身插手朝政的老大臣们自不用说,甚至以往诸事不理,只知斗犬溜兽的赵泽骏,都不知是不是被静娴的行为吓得有了紧迫感;都开始在方氏与几个白胡子大臣的劝戒指导下;在早朝之上公开指责静娴所为有欠妥当;似是等不得的要求静娴还政于上,另赵泽骏开始亲征了。

    但相较之下;静娴更在意的,却是另一件事。

    除了何大人及黄宏等对静娴死忠到不容动摇的朝臣外,甚至其余静娴用了几年时间,或拉拢或威胁来已做簇拥,以前对她还算支持的家族权贵们,如今都表现出了一种很是微妙的沉默,不反对却也决不明确站出表示支持,这态度显然是在等着静娴的反应,见机而行。

    这多少有些出乎静娴意料,寿福宫内,静娴冷笑着将手里的奏折拍到了书案上,带着压抑下的愤怒:“本宫倒是奇怪了,旁人便罢,这郑升明知道他当初投靠贺氏谋逆送的投诚书还在我手里,他怎么敢顶着我给他的侍郎之职上本,称病不朝!”

    这郑大人便是卫清河当初送上的,在贺氏事败后未被发现的漏网之鱼中的一个,在静娴将他的罪证送到手上时,几乎是迫不及待,恬不知耻的对静娴献上了举族忠心,如今却也是第一个以生病的理由想要置身事外的人,而在盛京布满了庙中培养出暗探的静娴,自然清楚这理由是否为真。

    台下的卫清河带着些许无奈的笑:“郑重这人本就不堪大用,便连当初的贺国公也是看上了他郑家的威势才接受了他投诚,否则,便是送上门来也不会要的。”

    “好,他便罢了,旁的呢,难道我耗了近八年功夫找的就皆是一群白痴?”静娴猛然站起,语气烦躁:“还是他们觉得我齐静娴便愚笨良善到这般地步,连如此阳奉阴违都看不出,容得下?”

    卫清河也随着起身拱拱手,先说了一句主子息怒后才劝解般的解释道:“一来,他们想着若是圣上年幼,又没什么手段,若是他亲政,想做什么自然比在您手下容易些,更何况是暗地商量好了一同如此,觉着法不责众,您又不能在这时机大肆清查,便有自觉得更有倚靠了些,二来,您当众斩杀亲王,此举暴露的野心也怕是把他们吓着了……”

    卫清河似有些犹豫,顿了顿才接着说道:“毕竟您是一女子,效忠于您,他们心里定是本有些不甘轻视,才想着趁着这良机说不得能从您手里出来,何况是这般大事……”

    静娴面无表情,似笑非笑:“你是说,我若不是摄政太后,而是摄政王甚至辅政大臣,他们这时便会巴不得的上来求这从龙之功?”

    “呃,虽不至巴不得,不过想来,应总会比如今强些。”卫清河说着见静娴面色不善,便又忙又加了一句:“自然,我们动手有些仓促,让他们觉得儿戏了些难以成事,因也是缘由之一。”

    静娴沉默不语,面色却是越发阴沉了起来,半晌才幽幽的开了口,语气难辨:“这么说,倒是怨我小瞧了他们这些大丈夫们的脊梁脸面!”

    听得静娴这般语气,卫清河面带苦笑,却也只是低下了头不能在说什么。

    “好得很!既是有胆量上了这份告病折子,我又怎能不成全他?”静娴盯着案上奏折齐整的小字,面无表情:“我们包庇他这许多年的谋逆大罪,是时候该露出来了。”

    卫清河面色一凛,拱手应了一声:“是!”

    “不止这件,我记得上次他郑家人为强夺祖田逼死人老父亲,儿子上告时,也是大事化小了?”

    “是,当时也是您的意思。”

    静娴点点头,语气平静:“把那个儿子找出来,让他重告。已郑家的跋扈,做下的伤天害理之事绝不止如此,立即去查,上到大逆谋反,杀人放火,下至纵马闹市,意气伤人,一桩一件,全都查出来证据来。庙里京内的人都由你调派,我给你五天时间,五日之后,我要名正言顺、大快人心的诛尽郑氏九族!”

    卫清河皱眉应了一声,顿了顿语气很是小心,带了些劝谏:“之后您打算如何?杀鸡儆猴确是应该的,只是若一味狠绝未免也令人心寒,要知为上者,非得恩威并施才是正途!”

    闻言静娴还未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福全却忽的开了口,语调森然:“以利驱之,见利大则反,以刃吓之,刃不断则威常在。恩威并施是对真正效忠之人使得御下之法,却不是对这些墙头草的。”

    卫清河闻言一滞,静娴则是转头深深看了福全一眼,带了些笑容:“福全说的不无道理,我既然已决定做到这一步,便丝毫都退不得,恩德拉拢,难道我以前便给的就少了?”

    福全看着静娴笑容眼中也是一暖,谦卑的俯了俯身,转身看向卫清河时却又忽的便成了不加掩饰的冷眼鄙视:“这人呢,总是爱犯贱,恩德若是先给了就不会当回事,偏偏一定要在先给了鞭子后再赏下去,他们便会感恩戴德,满心敬畏,便如同当初您的‘清乐师’之职一般。”

    不知是不是被戳中了痛脚,听了这话,卫清河面上再难保持素常的折扇轻摇、风度翩翩,瞬间面色涨得通红,伸手指着福全简直似是欲破口大骂了一般。

    福全倒还很是淡然,一脸你奈我何的淡然表情等着对方反击,一旁的静娴却是不得不揉着额角出了声:“够了,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内讧,清河你下去吧,郑升之事要抓紧。”

    卫清河这才对着福全一甩衣袖,扔下一我不和你一般见识的眼神对着静娴告了退,转身而出。

    静娴这才扭头看着福全,虽然还是一般的面无表情,恭敬侍立,静娴就偏偏能从他的神态里看出几分得意洋洋来,出声笑道:“我是不是不该让你去掌管慎行司,这才多久,以往明明还是中正守身,绝不揭人短处的士子,怎的如今竟成了毒蛇,还专咬人七寸?”

    福全面色严谨的听完了静娴的问话,却是避而不答,接着面不改色的转了话题,提起了另一件事:“承恩公携您启蒙之师、常大人求见。”

    静娴闻言本因福全有些轻松的心情瞬间又变得阴沉,简短说道:“不见。”

    福全神色未动:“方才小人已私自做主劝了一次,但承恩公言说,您若不见,他今日决不踏出寿康宫。”

    静娴眉目一挑,福全却又接着说道:“小人也问过了,公爷今日前来,还是为了劝您放下摄政之权,遵先帝遗嘱,辅圣上亲政。”

    静娴面色冷峻,昨日已为了这事和齐安谨有了一次冲突静娴自然不愿意再和他废话一次,但尤其在这般时候,她若真让生父与授业恩师在她的寿康宫门站上一日甚至更久,传出去也绝不会是什么对她有利的好话,因此一时还真有些无计可施。

    福全看着静娴面色,半晌忽的提议道:“不若让圣上将公爷召走,请他在乾政殿等着。”

    静娴一愣,的确,父亲既是为了让赵泽骏亲政而来,圣上的旨意自然是不得不遵,而因圣上政务繁忙在乾政殿门口等一日,自然和因为太后避而不见,在她这个女儿的寿康宫门口等一日的概念完全不同,福全的提议还真是个妙透了的主意。

    静娴一笑,因此也有了些想法,点头应道:“好,派个内监以圣上之名将他两人请去,等上一两个时辰便给父亲下道圣旨,就说因前朝战乱,各式典籍都失散许多,请父亲与常夫子一同主持,修补古典吧,为了避免杂事烦扰,典籍修补完好前,也莫牵扯政事。”

    福全答应一声,正待转身而出,静娴却又想起了什么,出声问道:“对了,那个前日在龙武门前祭拜逸王贡生可是还在盛京?”

    “是,今春落榜,应还在等着来年春闱。”

    “春闱?”静娴语带嘲讽:“也即刻下旨,如今识人不清之人,不配为我大赵官吏,即日销其贡生之名,永不录用,也查查是哪个州郡举荐来的,一并究责查办。”

    福全应了声是,不远处便又传来了一女人清婉的声音:“静娴?”

    静娴抬头,看见来人站起了身,带了些笑意:“念语。”

    念语依然是一身素淡绸衣,手里端了一青花瓷碗,放到了静娴手上,说的简洁:“花茶,降火清心。”

    静娴失笑的接了过来:“你也觉得我该降火了”

    ”恩,你这些日子,心浮气躁的很。”念语点点头,在她身旁坐了下来,慢慢说道:“以往不是如此的。”

    “是我错了,越到这时候,本越该稳得住才是。”静娴叹息一声,缓缓抿了一口花茶。

    念语平静的看着她,声音温柔轻缓,却也问得也毫不掩饰:“为何定要当众斩下逸王人头呢,你若想杀他,有弑父的罪名,先关起来让他畏罪自尽岂不是更好些?何必这般冒进?”

    静娴沉默一阵,抬头看着念语:“我等不及了。”

    “这才只是斩杀皇族血脉而已,再过一年,我便要做一件更大逆不道、震惊世人的事,若是连逸王的非议都压不住,我又何谈以后?”

    “大逆不道之事,是指谋朝篡位,以女子之身登基称帝吗?”念语忽的问道。

    静娴抬头看着她宁澈的双眸,点了点头:“我从进宫来,便是为此。”

    念语并没有表现的很震惊,闻言只是微微蹙了眉头:“定要一年后吗?以你的心思手段,若是再过上几十年……”

    “不行,那便来不及了。”静娴打断了话头,摇头看着她:“只有一年,不成功,便成仁,我没有退路了。”

    说罢,静娴顿顿,又笑的有些自嘲:“不,连仁都成不了,若真是不成,我便能背上千百年来任何女子都及不上的骂名了。”

    “可你若成功了,自此以后的千百年里,任何一女子却都要受你的恩德福泽。”念语笑着温柔,声音飘渺:“平常女子想都不曾去想的事,你却都敢去做了,你比我们都强得多,我虽一无所能,但这辈子唯一庆幸之事便是能与你成了好友,不论成与不成,我能再旁看着这一切,此生便也不算庸碌无为……”

    静娴听着这话,看着念语薄唇张张合合,如一阵清风般,将她这几日间的焦急浮躁,方才的凶狠戾气都一起慢慢吹散,如同此刻平静捧在手心的花茶一般,因动荡浮起的花瓣慢慢沉寂下来,便只剩下了一派的静谧与安然。 



☆、九十七章

    虽说福全有关“人总爱犯贱”的高论有些尖刻狭隘了;但不得不承认;某些时候,确实还真是很有几分道理。
    以往静娴虽所谋甚大;但毕竟因她出自后宫,没有名正言顺的大义,且赵尚衍死后有陈大学士一手把持朝政,她对待朝中的实权世家官员们的态度;也不得不大多以利诱拉拢为主,事实上,最初大规模向她投靠的力量便是因陈学士一力推行新政;损了朝中权贵之门本有的利益;经静娴在中调和;所求相同才投靠而来;开始正式的渐渐成为了东宫太后一党。
    甚至为了能尽快的在朝中掌握更多支持,静娴对待手握把柄,用威胁手段逼得对方主动投靠来的力量,也都很是温和。
    便是之后的关系也更像是互惠互利多一些,静娴维护着他们举族的原有的荣耀与权势,甚至让他们更进一步,而他们则献上了对静娴表面的支持与忠诚,各取所需。因着这缘故,他们表面看来虽是静娴一党,但实际上心内对君主般的忠诚有几分,却很难说。
    只要想清楚了这一点,前几日他们有些出乎静娴意料的表现便也容易明白的很了,就好像原先的合作伙伴突然转换了态度想一家独大一般,惊慌无措固然会有,但平静下来后,第一反应却一定是戒备敌视而绝非立即俯首称臣。
    但太过优渥的条件却让他们却忘了,为了今日暗中隐忍准备了近十年的静娴,从头到尾都并非是与他们互利的同盟。
    郑升被雷厉风行的诛尽九族后,静娴丝毫未让的以居心叵测之名处决了为赵泽书伸冤抱屈的几大主使,接着马不停蹄在盛京南北两衙九卫之下,新增了一个闻所未闻的“龙坤卫,”掌督察百官之责。明面上是由圣上直接统率,但凡是有眼睛的,自不用说也明白这是听命与谁的力量。
    这般掌管着如此重要之职的一卫,却异常神秘,不止整卫从上至下的人都是不知从何处冒出来,闻所未闻,甚至见都未曾见过的存在,偏偏还异常神通广大,权责极广。
    郑升被灭满门的罪证,便皆是由这龙坤卫收集而来,不仅如此,郑升一事事了后,便又接着不停的状告了朝中许多大臣,但也微妙的皆不是什么大奸大恶,都是类似内宅阴私、玩物丧志甚至私下狎妓偷养外室等等诸如此类的,不算大事却异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