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魔术师-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辅公佑的心腹、大将徐绍宗进谏道:“陛下,长江天险已经失守。唐军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我丹阳孤城。丹阳城中都是杜伏威的亲信势力,陛下的势力远在地方。臣奏请陛下赶紧下令各地进京勤王吧,不然等道唐军包围了丹阳城就来不及了。”



  辅公佑惊慌失措道:“对、对、对,勤王,下令各地勤王。”



  辅公佑派出的向江淮各地求援的信使,刚刚离开,李孝恭就率领着大唐二十万精锐将丹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先锋阚陵在丹阳城下,讨敌骂阵道:“辅公佑老贼,可识得我阚陵吗?吴王与你乃刎颈之交,一直对你尊崇有加,可曾亏待于你?你为何不忠不义,在吴王身在大唐帝都长安时,蓄意叛乱,要置吴王于死地?江淮军右将军王雄诞,乃是你义兄吴王义子,江淮军重臣,你为何设计陷害并杀了他?方今天下太平,为江淮近百万百姓生命计,吴王慨然奔赴长安,而你为了自己一人之野心,竟将江淮百姓尽皆拖入战火?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你有何面目再见我江淮死难将士,再见被你拖入战火,无辜冤死的江淮百姓?”



  辅公佑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丹阳城中,军士们议论纷纷。



  “原来辅公佑是这样的人啊,妄我们以为其忠义双全,忠肝义胆。”



  “是啊。吴王人在长安,他造反,这不就是要置吴王于死地吗?”



  “王雄诞将军竟然是辅公佑杀的,他好狠毒的心啊。王雄诞将军为人可不错,善待士卒,约束军纪,军中对其死忠的人可不少,江淮百姓感其恩德的也很多啊。”



  “王雄诞将军竟然被辅公佑这恶贼杀了,太可惜了,我江淮一代名将啊。”



  阚陵又继续喊道:“众位都是吴王的亲信、部属,吴王在长安过得很好,陛下宽宏大度,吴王地位仅次于太子和秦王殿下,甚至远在陛下亲子齐王之上。听闻,右将军王雄诞将军被逆贼辅公佑杀害,吴王悲愤欲绝。我离开长安时,吴王告诉我要我联合丹阳江淮旧部,里应外合,一举擒杀逆贼辅公佑,为吴王效力,为大唐尽忠……。”



  阚陵话未喊完,辅公佑指着气急败坏的说道:“杀了他,杀了他,不能让他再说了。”



  阚陵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长枪,立马于城下,厉声大喝道:“我乃原江淮军左将军阚陵,谁敢杀我?”声若巨雷,势若奔马,威武异常。城上丹阳弓箭手,尽皆股栗,不知所措。



  辅公佑气的面红耳赤,却又无可奈何。



  李靖对李孝恭说道:“阚陵将军,真绝世猛士也。”



  李孝恭点头,表示赞同,看向阚陵,眼中愈发的欣赏。



  阚陵继续喊道:“江淮军的弟兄们,吴王有令,合力擒杀逆贼辅公佑,你们就是吴王的恩人,就是我江淮军的恩人,就是我江淮近百万百姓的恩人。吴王会亲自为你们请赏,封官加爵的。为吴王,为大唐擒杀逆贼辅公佑呀。”



  阚陵的喊话,颇具诱惑。



  李绩感叹道:“看来吴王是真心忠于我大唐的呀。阚陵一人抵得十万江淮大军啊。”



  李靖露出了老狐狸般的笑容,说道:“阚陵一番话,或许会导致丹阳城内乱的。”



  城头上,吴王杜伏威的亲信们都眼露贪婪的看向了辅公佑。辅公佑脸色刷白,呆若木鸡。辅公佑的亲信徐绍宗等人,则紧紧的将辅公佑围在了中间,予以保护,以防突发不测。
第五十三章 丹阳血战
  会稽,是越州的首府,也是辅公佑的老巢,更是是辅公佑的心腹、宋国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左游仙的驻地。这里驻扎着效忠辅公佑的五万江淮精锐。此地距离丹阳城三百余里,位于后世的浙江绍兴一带。



  傍晚,辅公佑派出的求救信使,历经数日的连夜赶行,终于赶到了会稽城,见到了辅公佑的心腹左游仙。



  信使向左游仙哭诉道:“下臣恳请尚书大人,速发救兵救援丹阳啊。陛下如今就在丹阳孤城之中,形势危急。臣离开丹阳时,唐军已经要包围丹阳城了,整整二十万唐朝精锐啊,而城中的陛下只有区区八万人,这八万人还大多都是杜伏威那逆贼的亲信,忠于陛下的仅有区区八千人哪。陛下处境危急。望尚书大人早发救兵予以营救啊。”



  听到丹阳城的形势如此危急,左游仙心中也着急万分,他下令道:“击鼓聚将,准备兵发丹阳,勤王救驾。”



  一通聚将鼓后,会稽城中的将军们一起来到了左游仙的帅帐之中。



  左游仙端坐帅位,对众将说道:“陛下被困于丹阳城中,如今派出信使,要我等救驾勤王。众位都是陛下心腹,大家都说说怎么去救?派多少兵马去救?需要准备多长时间,兵马可以就绪?”



  辅公佑的心腹大将、越州副都督陈正通站出列说道:“大人,这还商量什么?形势如此危急,当然是五万江淮精锐尽数开拔了,时间上,当然是越快越好了,都这个时候了,陛下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大将也附议道:“副都督所言极是,确实当如此啊。陛下遭遇危险,丹阳孤城形势险峻,此时确实应该尽数开拔,勤王救驾啊。”



  左游仙看着意见统一的众将,沉吟片刻道:“那好,五万江淮精锐尽数开拔,明日清早,兵发丹阳,勤王救驾。”



  众将一齐躬身行礼道:“谨遵大人令谕。”



  众将离开后,驻扎在会稽山的江淮军大营顿时热闹了起来,一支支的部队被集合了起来,没有了晚操的号声鼓声喊杀声,覆盖山塬的军帐也已经全部拔起,带甲战马已经装备齐整,喂饱刷光,马蹄已经全部用三层粗布包好,整齐排列在校军场;骑士们则在马下各自检查自己的长剑弓箭;除了面具与粮袋,重甲步兵的全副甲胄已经上身,正忙着相互查看,收拾好稍微能发出声响的松动部分;粗大的炊烟随风飘散,大锅炖肉的香气弥漫了军营。



  第二日,天刚刚亮起了一丝曙光,宋国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都督左游仙就头顶华冠,身穿蟒袍,脚蹬足靴,骑着一匹花鬃马,来到了驻扎在会稽山的江淮军军营。



  左游仙进了帅营,刚刚坐下。越州副都督陈正通就向左游仙禀报道:“大军已经准备停当,请大人下令开拔。”



  左游仙从令筒中拿起了令箭,正准备下令全军开拔。



  突然,大帐外马蹄声疾,大是异常。左游仙尚在沉吟间,营门外就传来了锐急的报号声:“巡江将军急报…。。”



  话音刚落,只见一人跌跌撞撞的进入了营帐,见到左游仙后,嚎啕大哭道:“大人,大事不好了…。。”



  帐中皆愕然失色。左游仙却大是暴躁,拍案怒喝道:“败兴,什么大事不好?说。”



  “禀报大人。”那人哽咽道:“江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我军船只,这些船只都是隶属于我丹阳水军的啊。丹阳水军大败,丹阳城中的陛下恐怕已经遭遇了不测啊。”



  偌大的军帐顿时死一般的沉寂。



  死一般的沉静中,左游仙茫然不知所措,他心中暗道:“难道大唐军队这么厉害,竟然这么快就打败了我丹阳水军,攻破了丹阳城。丹阳城,三面环水,水军占到了丹阳驻军的八成,水军败了,陛下会如何呢?会逃出来吗?会稽乃是陛下的根基,我不能妄动,我一定要为陛下守住着最后一片根基之地。有了会稽,逃出来的陛下就有资本东山再起。”



  想到此处,他拿着令箭的手,缓缓的放下了,将令箭又重新放回了令筒之中。



  与此同时,长江下游的辅公佑势力也都见到了长江上溃败的丹阳水军战船。所有人都据坚自守,并派出了斥候,前往丹阳打探消息。



  丹阳城下,夜幕下的广阔平原上,大唐军队人喊马嘶,火把连天,鼓声喊杀声震天动地,丹阳城头上也是灯火连绵,大唐军队和江淮军支持辅公佑的军队正在进行殊死的搏斗。双方都血气蒸腾,杀红了眼,喊哑了声,都像哑巴一样狠狠的挥舞着手里的刀枪猛烈的砍杀着。所有的弓箭都被鲜血浸泡的滑不留手,射出去的箭,犹如醉汉一般在空中飘摇。刀剑都已经砍得锋刃残缺,变成了铁片,也都顾不上换上一把。所有人都杀的昏天黑地,血透甲袍,后来所有人都干脆摔掉了甲胄,光着膀子,披头散发的死命砍杀!但是不消片刻,就都变成了血人,连白森森的两排牙齿也变得血红血红的。



  城下高台上,李靖对李孝恭说道:“丹阳精锐,闻名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丹阳城中,只有区区八千支持辅公佑的丹阳精锐。可是这八千人,竟然拦住了我大唐二十万精锐十数日的昼夜进攻,他们的战斗力、他们的顽强,实在可以令整个天下都震惊了。”



  李孝恭说道:“这八千丹阳精锐确实厉害,可是十数日的大战,他们应该所剩不多了吧。李玄的弃船之策应该是有效果了,不然辅公佑的心腹大将们,此时应该出现在丹阳城下了。没有了支持自己这八千人,丹阳城中就没有辅公佑自己的人马了,援兵又久候不至,丹阳城,辅公佑应该会不敢呆了吧。”



  说道此处,他扭转身对传令兵下令道:“命令大军停止攻击,在东南方留下一个缺口。”



  李绩疑问道:“大都督,留缺口?”



  李孝恭回答道:“对,留缺口。今夜,辅公佑看到缺口,肯定会连夜逃离丹阳城的。让李道宗领精兵一万在缺口东南处五里外设伏,我大唐五万骑兵,今夜也提前做好准备,准备随时追杀逆贼辅公佑。”



  李绩又问道:“缺口东南五里处设伏?大都督认为辅公佑会往东南跑。”



  李孝恭肯定的回答道:“会稽,辅公佑的老巢。他肯定会往会稽逃的。”
第五十四章 绝地轻兵
  丹阳城,德政殿的廊柱下,一身崭新龙袍的辅公佑呆呆的伫立着,几只乌鸦噗噜噜的飞来,惊得他打了一个激灵。骤然的沉寂,让他觉得森森可怖,连熟悉的宫殿都觉得扑朔迷离了起来,似乎都隐藏着莫名的危险。



  突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在死一般寂静的大殿竟象雷声一样惊人,辅公佑不禁感到一阵恐慌,难道唐军破城了?抬头盯视宫门,却见一个长发散乱的血人披着一领滴血的斗篷,缓缓向他走来。



  仿佛白日见鬼,辅公佑伸手一指,面色煞白,骤然软瘫在廊柱下,牙齿得得得语不成声。



  “臣……徐,紹宗,回,来了……”血人嘶声低语,软软瘫倒在门柱下。



  辅公佑两腿发软,靠着廊柱长吁一声,“紹宗……,辛苦,你了。”



  “陛下,唐军退了,他们攻不动了。”说着,徐绍宗放声狂笑,声音嘶哑的像是惨嚎,森森然在大殿中回荡。



  辅公佑一阵发抖,久久沉默后,说道:“走,到城头咱们一起慰问一下将士们吧。”



  丹阳城头,明月悬挂高空,旷野中血红的唐军营寨和血红的丹阳城溶成一片,在月光下弥漫着红色的流光,荒诞而又怪异迷离。士兵们都变成了血人,全部躺在城跺下昏睡,分不清是死人还是活人,也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迎接皇帝。辅公佑想说话,嘴唇却只是簌簌抖动着,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步履蹒跚的走到垛口前,费力的扶住女墙,手却胶沾在温热的糊糊中,猛然缩手,却见双手沾满了粘稠的淤血!他惊叫一声,便是一阵恶心,猛烈的呕吐起来……



  回到德政殿,徐绍宗向辅公佑建议道:“陛下,支持咱们的兄弟,死的差不多了。支持逆贼杜伏威的人,出工不出力,还私下里串联,意图对陛下不利。咱们的援军也不知什么原因,又久候不至。陛下,丹阳城不能再呆了,咱们得想办法逃离丹阳啊。”



  辅公佑说道:“逃离丹阳?对,对,对,咱们赶紧走,回会稽去,会稽我苦心经营二十余年,更有我亲手提拔、培养的五万江淮军精锐,那里才是最安全的。”



  徐绍宗进谏道:“陛下,前往会稽,只是左游仙此人可信吗?会稽,距离丹阳不远,为何十余日了,会稽援军迟迟不至呢?”



  辅公佑陷入了沉思。他和左游仙,相知相交,推心置腹,情同手足,照理说,他不应该怀疑左游仙,可是为什么左游仙的会稽大军没有来勤王救驾呢?人心叵测,莫非看错了左游仙?



  正在辅公佑思考时,突然有军士进入德政殿,向辅公佑禀报道:“陛下,丹阳东南方,唐军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