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建成沉吟后,坚定的说道:“孤一定不会让他得逞的,一定会劝阻住父皇的。”
齐王府,齐王元吉向封德彝问道:“封相,父皇的提议,您怎么看?”
封德彝回答道:“齐王殿下,老臣以为万万不能让秦王前往东都洛阳啊。殿下也知道太子对您是有戒心的,如果秦王前往洛阳,岂不是给殿下和太子留下了争斗的舞台吗?秦王无论行政,还是统军,能力都很强,如若让他以洛阳为根基,发展壮大。数年后,恐怕殿下和太子联手也不会再是他的对手了。殿下,一定不能让秦王前往东都洛阳啊。那会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的啊。”
齐王元吉思索后,说道:“封相放心,我是绝对不会让他到洛阳去的。”
说罢,齐王元吉就走出了齐王府,前往了太子东宫。
封德彝看着齐王元吉的背影,缓缓的说道:“我要将你们一网打尽,我怎么能够允许有人借机离开长安这个舞台呢?”
太子东宫。齐王元吉向太子建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万万不能放秦王李世民前往东都洛阳,那样会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的。
太子建成点头称是。
第二日,皇帝李渊又提起了改封秦王李世民为梁王,将东都洛阳交由秦王李世民掌管的事情。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左仆射裴寂、太子太傅王珪、太子冼马魏征等太子、齐王的支持者齐声反对,而右仆射封德彝、御史大夫萧禹则沉默以对。
看着群情汹汹、激烈反对的朝廷众臣,皇帝李渊只能宣布提议作罢,不再去提了。
下朝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击掌相庆,太子、齐王的势力士气大涨,又有更多的官员,向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靠拢了过去。而秦王李世民的脸色却愈发的阴沉,愈发的难看。
皇帝李渊看着李世民,则愈发的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次子,内心里感到愈发的愧疚。
第七十四章 异常的尴尬
太极宫,皇帝李渊坐在龙椅上,面带愁容,唉声叹气。
太监总管王德小心的问道:“陛下,还在为太子、秦王、齐王担心吗?”
皇帝李渊说道:“让元吉支持建成是我的主意,如今呢,看着建成和元吉联手打压世民,世民备受委屈,朕这心里很不好受啊。都是朕的儿子啊,朕这么做是不是错了?是不是太偏袒太子了?是不是打压世民太狠了呀?”
太监总管王德说道:“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毕竟这牵扯到陛下的家事。”
李渊说道:“你陪伴我多年,是我的心腹。有话,但说无妨。”
太监总管王德说道:“在老奴记忆里,老奴家乡的后生们,只要是亲兄弟,关系都特别好,而像陛下的儿子这般,如此相争相斗,闹的这般厉害,实属罕见。最近陛下心情不畅,老奴心里也在琢磨,太子、秦王、齐王为什么会这般不和?后来,老臣发现了一件事,就是陛下的几个儿子啊,接触太少了,交流沟通也太少了,如若让他们彼此住的近一些,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老奴想,他们这兄弟情分必然会增加很快,增加很多的啊。所以老奴就希望陛下能够让秦王、齐王都搬进皇宫里住,都离太子近一些,这样他们的矛盾就会少很多,彼此之间也会更加和睦。”
皇帝李渊想了想,觉得王德说的十分有道理。于是,便下令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一齐搬入皇宫。李世民住在东宫东面的承乾殿,李元吉则住在东宫西面的延英殿。东宫、承乾殿、延英殿三座大殿,彼此挨着,太子、秦王、齐王三个人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李渊认为给了他们如此的机会,他们应该会和睦一些儿吧。
清晨,秦王李世民刚刚走出承乾殿的殿门就碰到了也是刚刚走出延英殿殿门的齐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顿时面色一沉,但是还是十分热情的对齐王元吉打招呼道:“早啊,四弟。”
齐王元吉也面露不悦,但是也虚伪的回应道:“二哥,早。”
正在此时,太子建成走出了东宫,看到秦王李世民,他的好心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好像吞下了一只苍蝇似的,恶心透了。但是他却不得不佯作笑容满面的对秦王李世民说道:“早啊,二弟。”
秦王李世民大清早一出门就见到齐王元吉,心里正在抱怨自己出门不看黄历,够倒霉的了,没想到第二个见到的竟然是比齐王元吉更可恶的太子。秦王李世民心中暗道:“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一出门就看到了这世上最讨厌的两个人,这还让不让人活了。”但是他面对一副苦瓜脸,却佯作微笑的太子建成,他又不能不做出回应,于是,他也口不对心的对太子建成说道:“太子,早。”
说罢,就感到异常的恶心,感到自己很虚伪。于是,他对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一拱手说道:“太子,元吉,我还有事,先行一步。”
之后,也不等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所回应,便逃之夭夭了。
秦王李世民离开后,齐王元吉对太子建成狠狠的说道:“大清早一出门,就碰到了他。晦气。”
太子建成也很无语,抱怨道:“父皇想的好主意,三个人在一块儿,三个人都难受。”
齐王元吉对太子建成说道:“太子哥哥,今日我们去打猎好吗?换一换心情?”
太子建成响应道:“好啊,大清早碰到他,我这一天也不想做事了。”
太极宫,皇帝李渊听说太子、秦王、齐王早起,和气的开始问好、打招呼了,心中很高兴。他感慨的说道:“这就好啊。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啊。”
而此时太子东宫之中,却喧闹异常。
东宫大太监,太子建成的伴当王多海召集了东宫的宫人、宫女们训话道:“延英殿的齐王和太子关系不错,你们一定要小心伺候,不能得罪;他宫里的宫人,你们也可以多加联系,但是要记住咱们是东宫的人。生是东宫的人,死是东宫的鬼,要忠于太子,忠于东宫;承乾殿的那位,别看他是太子的兄弟,可是他却是咱们太子最厌恶的人,咱们东宫的人以后不准和他们承乾殿有联系,如果有人胆敢和承乾殿里的人联系,杂家让他生不如死。都听明白了吗?”
东宫的宫人、宫女们都齐声回答道:“听明白了。”
东宫六卫率统领、太子建成的心腹冯立向手下的侍卫训话道:“那位如今就在东宫不远的承乾殿,为了太子的安全,东宫的守卫必须加强。我要求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一岗两人。守宫侍卫皆身披重铠,手持长枪,腰佩宝剑,身背长弓,随时准备冲锋作战。各个出口加派人手,加强巡逻。进出东宫的任何物品都要仔细检查。太子吃的饭菜,要两名侍卫试吃后,才能让太子食用。密切关注承乾殿的动静,所有轮值休息的东宫侍卫,夜间刀剑不得离身,得到号令,能够立即投入战斗。”
于此同时,承乾殿、延英殿的太监总管、侍卫统领也纷纷向宫人、侍卫们训话,都要求提高戒备,加强提防。
大唐,将作监。地处偏僻,占地极广,守卫森严,高度保密。
作为为大唐军队提供装备的部门,将作监的工作是严格保密的,而且是异常忙碌的。
一身大唐正五品绯色官服的将作监丞找到了将作监最高官员、身穿大唐从三品大红色官服的将作监正监阎立德,说道:“大人,刚收到三份索要装备的手令,这三份手令都出自大人物之手,索要的装备又极其重要急迫,卑职不知该当如何处理?请大人决断。”
阎立德接过了手令,一看名刺,当时就愣住了,再看内容,更是大吃一惊。
他缓缓的说道:“太子谕、秦王令、齐王令,他们三位同时索要大型防御装备——床弩干什么?还这么急迫,莫非京城中要有大事发生?”
略一思索,他向将作监丞问道:“问清送手令的人了吗?太子、秦王、齐王要大型防御装备——床弩干什么用?要配备哪个地方吗?”
将作监丞回答道:“问过了。太子东宫的侍卫说是太子要配备东宫,加强守卫;秦王殿下的侍卫说秦王殿下要配备承乾殿;齐王殿下的侍卫说齐王殿下要配备延英殿。”
“东宫?承乾殿?延英殿?”听到这三个地方,阎立德明白了,他无奈的苦笑道:“这是陛下出的难题啊?难为的都是我们下面人啊。”
说罢,他下令道:“同时为太子东宫、秦王承乾殿、齐王延英殿配备大型防御装备——床弩,记住一定要同时配备,同时。”
第七十五章 河北烽烟
河北漳南,城郊的一片农田里。一位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大汉,正有气无力的挥动着锄头,忙活着地里的农活。眼前是大片大片的黄土地,头顶是毒辣毒辣的火太阳,象征性的挥动了几下手中的锄头,大汉就满腹怨气的将锄头丢在了一边,丢下了地里的农活,躺在黄土地上,眼望天空,回想着自己的过往。
大汉名叫刘黑闼(ta),自幼聪明,其父薄有家产,本想供其读书成才,没想到刘黑闼不但不喜欢读书,而且厌恶农事,不喜耕作。刘黑闼长成少年,更是成为了一个方圆数十里闻名的“地痞”,游手好闲、打架斗殴、酗酒、赌博无所不精。开始时,他的父兄们还将他骂得是狗血喷头,希望他能诚心改过,可是不久却发现刘黑闼不仅不改过,而且变本加厉,更加不务正业,肆意妄为。最终他的父兄们对其彻底失望,将其逐出家门,断了他的衣食供应。于是,刘黑闼开始过着三餐不继的生活,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也是刘黑闼命中有贵人,一位与他交好的同乡大哥非常仗义,经常解囊相助,援助与他,刘黑闼这才不至于饿死街头。
不久隋末暴政、天下大乱,那位援助过刘黑闼的同乡大哥决定揭竿而起,刘黑闼积极支持。那位同乡大哥为人大度,讲义气,知人善用;刘黑闼生性狡诈、善观时变,勇猛异常。数年后,在刘黑闼的辅助下,那位同乡大哥占据了整个河北,建立了夏国,自立为夏国皇帝,成为了闻名天下的义军三大首领之一的夏王窦建德,而刘黑闼则因为战功,被封为汉东郡公、神勇将军,以善战多谋闻名河北。
数年后,夏王窦建德率领着四十万大军和大唐秦王李世民决战于虎牢关前,惨遭失败,被俘后背押往长安,不久便死于长安城中。
刘黑闼做为夏王窦建德的心腹大将,本来难逃厄运。可是大唐皇帝李渊的一纸诏令,却改变了他的命运。李渊在诏令中说道:“只除首恶,余者不问,原夏王窦建德部属皆收其武器,遣返乡里,从事农耕。”
就这样刘黑闼回到了自己的漳南老家,做起了自己最厌恶的农活。
他想起了自己做汉东郡公时,是如何的辉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心情不好,就可以随意杀人,那才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啊。如今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怎么会是他想要的生活呢?当初就是为了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才响应窦建德起事的,几番以命拼杀,没想到如今竟然又回到了原点。刘黑闼觉得很不甘心。
这时,一群农夫打扮,衣衫褴褛、面色凝重的人骑着快马向漳南郊外的农田飞驰而来。那群人在刘黑闼农田的旁边翻身下马,大踏步的向刘黑闼走了过来。
刘黑闼感动诧异,待看清来人的相貌,刘黑闼笑了。
来人是高雅贤、常何、范愿、董康买……。
这些人都是夏王窦建德的旧部,也是刘黑闼的好友。
刘黑闼猜出了他们来干什么了。
虎牢关一战后,夏朝覆灭。夏朝的大将们都被遣返回了家乡,从事农耕。可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像刘黑闼这样,在当了好多年威风八面,统领过数万兵马的大将军,一下子回到了家乡,拿起了锄头。这心里的落差都未免太大了。心中的不甘,让曾经的大将军们又重新的聚集在了一起,只有和他们在一起,大家才有共同的话题可聊,都是一帮备受委屈的苦兄弟啊。
刘黑闼看到老朋友们来了,立即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买酒买肉,招待众人。
众人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一起回忆起了曾经的辉煌时光。
几番吃喝下来,众人们都没有了钱财。
这酒,这肉,就不喝了吗?就不吃了吗?不,众人们皆不愿意回到田间,拿起锄头。还是这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自己更向往啊。
既然不想再拿起锄头,那就拿起刀吧。
虽然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