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加紧对荣国府的控制,终有一天制住贾母,但面上王夫人仍是保持的恭敬贤淑的受教态度。
贾母别有所指完,然后才回转对贾元春道:“对于这些欺主的奴才可是不能手软,到底怎么回事元丫头你说出来,祖母给你做主。”
见贾母把自己的话头引申到这个话题上,而且话里话外的无不是敲打母亲不识抬举。知道自家在荣国府身份尴尬的贾元春心里不禁一怔,赶忙堆起笑脸撒娇道:“真是多谢祖母给孙女做主,不过祖母多虑了,府里的奴才都挺规矩的。说起来她们真是尽心的,知道我和宝玉都喜欢那些花花草草的,每次都按例换着花样送来,其中还有不少珍品。我觉得让宝玉糟蹋了受之有愧,于是吩咐她们送些平常的来就行。可她们却仍是按例,说这是府里的规矩,绝对不敢亏待主子。”
因为花房整个荣国府只有贾母院子才有,贾元春这么称赞奴婢尽忠职守,等于是称赞贾母会调理奴婢,于是贾母笑言道:“不过是她们应该做的,那里值得你这么称赞。我和你母亲有事要说,你回去吧。顺道去碧纱橱看看宝玉,你离开这么久,想来那小猴子该闹腾了。”
贾元春闻言看向王夫人见她微点头,而贾母又面带笑容,像两人行礼后放心离去。看着姿态优雅离去的女儿,王夫人心中一片得意。元春相貌不俗,气质稳重、高贵,加上贾、王两家的活动,想来进宫后封为女官那是手到擒来。凭着这份不言不语的优雅姿态,不管是被分到哪里都不会生事,接下来只要讨得贵人看重,飞黄腾达便指日可待。自己儿子是那么争气,他日步入朝堂,也可以成为女儿的大支柱,有了这样的儿女里外配合,她就不信荣国府的爵位还会落到贾琏那个不学无术的小儿手里。等到她名正言顺成为荣国府当家主母的那一日,她倒要看看这个自以为聪明的婆婆还怎么摆谱?
贾元春走后,贾母顺势挥退了房里的丫头、婆子,然后看着保持沉默寡言的王夫人讽刺道:“老二家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这做婆婆的就偏心你们二房到底再不会变了?”
闻言王夫人不得不下跪赔罪道:“儿媳不敢,二房在府里能有如此地位全凭母亲厚爱,如此大恩儿媳时刻不敢忘,只有尽心服侍才能报答。”
算计与和乐融融
王夫人表白完,贾母并不为所动,而是继续语气凉薄道:“那你是不是觉得有王家撑腰,我们贾府大大小小、里里外外就都该是你这王家女儿手里的拿捏?”
贾母这句话可就是诛心之言了,要是传出去别说是王夫人,就是整个王家都要背负着谋算亲家的坏名声,那以后的王家女儿哪里还有好亲事了。虽说心里得意现在王家在四大家族里的领头地位,但王夫人一听这话还是赶紧脸色发白的像贾母告罪辩驳,说这些自己真是连想都没想过。
因为自己的偏心,因为这个儿媳妇的出身,贾母对于王夫人的所作所为一直是纵容的。在大孙女贾元春的前程、姻缘上,明明知道其中不乏王家自身的打算,但看在对贾家也有利,两家可说是互惠互利的份上选择了缄默。可没想到她这一番隐忍,居然让老二家媳妇以为她耳聋眼瞎的对府里拿捏不住的开始频频伸手起来。现在二房的儿子、女儿还没有出息呢,就开始这么挺直了腰板,要是以后儿子立于朝堂,女儿宠冠后宫,那她这婆婆岂不是真要成了受气的孤老婆子?
王夫人话音一落,贾母随即讥诮道:“想都没想过?你没想我老婆子亲手养大的贾家嫡亲大小姐,就已经被你王家运作的参了选入宫去。要是你想了,是不是我贾家全家老小都要拿来给你王家开路了?”
贾母这话还真不是故意挑刺,像贾家这等功勋门第家族中的嫡女,虽说比不上皇家的王公贵族家的女儿娇贵,但也是从小锦衣玉食、千依百顺养大的。入宫是可以一步登天获得盛宠,但也有可能一辈子都是默默无名的宫女、女史的成为废棋,所以这些人家大部分都会给自家嫡女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做当家少奶奶。一来可以加强家族间的关系,使得各自的地位更加稳固,二来也能在背后给自家女儿当靠山。像嫁给林如海的贾敏,要不是她出身荣国府有娘家照应地位稳固,早就在嫁人多年没所出时,就要被迫给自家相公纳出身良家的二房生育子嗣了。可贾敏不仅没有让林如海迎娶二房进门,就连林如海众多姬妾都没能有一个敢在或是能在她生下孩子前有动静,后来实在是生下女儿知道自己再难生育,这才松了手有了林如海妾室怀孕的事情。大文学。dawenxue。贾敏能有这样的举动、胆量,要说没贾家这个四大家族中的一员撑腰,那还真就是不可能。而林如海,虽说祖上也是曾经的列侯根基还算是深厚,但他离京做官多年,要说没受过四大家族的好意照应,那也绝对是不可能,那么他对贾敏这个嫡妻保持尊重,对贾家保持友好也就在情理之中。
因为这些种种互有好处的原因,四大家族中的女子还真是少有人进宫去攀扯那希望渺茫的富贵,而是大多由父兄做主去当那大宅门中手握大权的当家奶奶。作为贾家现在唯一一个的嫡亲大小姐,贾元春可以说是继贾敏之后贾母精心培养的又一个全能名门闺秀。这样寄予厚望的嫡亲大孙女为什么会妥协的任由王夫人安排,不得不说贾母也是被荣国府现在的处境给逼迫之下的无奈之举,恰好又有王家出头,于是她便顺水推舟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来。
贾家这几个四大家族,经过多年的养尊处优生活,除了王家还掌着兵权说话算数外,其他几家其实都是处在挂着空名吃老本的衰败境况。男子如此不济事,那么自然女眷也就跟着不受重视,于是别说是王夫人这个五品官的老婆,就连贾母这位老祖宗也没什么人来宴请串门,使得贾家除了偶尔的几户血亲来往,平时还就只剩下打秋风的一些族人上门。看着家中门第日渐冷清,贾家人自然急需要来上那么一个强大的后援支撑。像祖上那样再夺功勋?别说现在是太平年月没那么大的好处等着,就是零星有那么几个可以出头的机会,四大家族里已经被养成纨绔的子弟们也不可能去吃那个苦、受那个罪的去卖命。此路不通,那么当然就只剩下枕头风这个最好、最是捷径的一条路去走。综合整个四大家族,史家年龄上没适合的,王家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教影响,是不可能培养出能忍辱负重性子的女孩子,至于薛家受皇商身份所限,就算是入了宫受宠也不可能升到高位,那么对四大家族自然无用,这样一约莫搜寻的就只剩下贾元春最合适又最有希望让四大家族恢复荣光,于是自然就合力捧这么一个凤凰蛋出山争宠。
见贾母这么推卸责任的倒咬一口,把女儿元春入宫的事都推到自己身上,王夫人不禁气怒不已的在心中冷笑。老祖宗、老太君?你个老太婆倒是不要脸的把自己捧得高,可看看你那干的事,还嫌她王家不会教人,要她说贾母这老太婆才是误人子弟的愚蠢妇人。大文学。dawenxue。女人好不好,还不是看教出来的儿女出息不出息。她这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身的王家女儿再不好、再一肚子算计,可她女儿养的聪敏伶俐、大方出众,儿子温文尔雅、满腹诗书的眼看就要金榜题名。再看这老太婆,大儿子就会花天酒地的胡闹,二儿子装样子的读了一辈子书都只是个半吊子,就那清高的道德先生毛病,要不是有家族的庇荫和她娘家的照应,谁知道工部那点小差事能不能保住?还有那娇养出来的女儿,多大年纪了才只有一个女儿傍身,真是让她这做嫂子的都觉得脸上羞愧。
现在他们二房在荣国府里是威风,可贾母这老太婆一死,那还是得交权走人。既然贾家靠不住,那为了她儿女以后的荣华富贵,自然只有她这个当娘的出头谋划,不然依着贾家这糊涂性子谁知道又会是怎么样的倒霉事。
王夫人虽说肚子里一清二楚,可这些话却是万万说不出口的,面对贾母这么翻旧账的训斥,这会无奈只能低头不语。
见二儿媳妇跪地低头不语,想到孙女入宫之事自己也是存了希望默许的,再想到荣国府日渐衰败的局面,贾母突然一阵意兴阑珊接着再无训斥王夫人的心境。
沉默不语的看着桌子上摆着的西洋座钟挂件左右摇摆半天,然后才语重心长的叹息道:“今天我叫你来到底怎么回事我不说你心里也明白,虽说以后家里的希望都在你们这一房身上,可到底这个荣国府不是你们的。有些事我能偏袒,但要是你们逼急了大家一家子撕破脸皮,到时为了府里的面子,我这个当娘的说话那可就不知道管不管用了,所以你还是有点分寸的好。”
见贾母不再绕圈子的吐了口,王夫人随即低眉顺眼的回道:“太太放心,媳妇定会全了府里的脸面。不过就算是媳妇忍气吞声不动,瞧现在琏哥儿的做派,以后羽翼丰满了闹上一场,媳妇可真就是无处抓拿了。”
见王夫人还是抓着贾琏插手大房事务的事不放,贾母心中不禁着恼。就算是她不待见,堂堂荣国府的哥儿难道还真就是要连些外务都不通?老子就糊涂了一辈子,难道说儿子也要继续糊涂的被底下的奴才拿捏?这个二儿媳妇还真就是死脑子,要是大房连半个明白人都没有,以后子孙落魄了,难道他们二房能干看着不救济,到时不还的出钱出力的帮忙。与其以后劳心劳力的没完,现在少些算计就怎么了?
因为心里不痛快,贾母也懒怠解释,于是只冷冷的回道:“那么远的事你操那些心干嘛?过个两年你侄女不就要嫁进来了,她是你亲侄女,到时琏儿那头有她管着还能和你这亲姑姑翻脸不成?”
说完这些贾母就觉得今天被几件事折腾的累了,于是挥手命王夫人退下。
王夫人见贾母挥手知道今天这一关自己算是过了,于是恭敬的退出房门。拐到贾宝玉、贾元春处看望了儿女,敲打了贴身嬷嬷几句这才离开贾母的院子回荣禧堂。走到荣禧堂门口,看着悬挂着的牌匾,再想到将要嫁进府里来的亲侄女王熙凤,王夫人嘴角不由露出几分冷笑。
亲姑侄!王家要真是一心一意看重自己,明明贾府里已经有了自己这个王家人,怎还会再嫁过来一个王家女儿?说到底不过是因为自己嫁的不是袭爵之人,对王家来说不放心,怕以后失了四大家族嫡系的连挂,所以需要再嫁过一个王家女儿来确保贾家嫡系和王家的友好关系。哼,还真是那头都不落的好主意!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尽管嫁过来试试,到时倒要让他们瞧瞧谁对王家最有用,谁才是王家的好女儿。
荣国府里锦衣玉食的主子们一派算计,而在荣国府后街赵家,却是关起门来大家和乐融融的喜庆气氛。因为金赵两家现在还都是奴仆身份,那是绝对没有资格就儿女亲事做主的境况,所以对于这次大小和鸳鸯的订亲便选择了悄悄行事。又因为鸳鸯不过才十一岁,年纪实在是还小,所以也就没什么避讳的也带到赵家来吃饭。
赵家女儿、女婿因为在铺子上和金家、赵家都有牵连,于是早早备了厚礼来赵家庆贺。等里屋女眷席面摆好大家就坐,赵家姑奶奶笑容满面的拉过一旁的鸳鸯,接着不停手的把一副龙凤金镯子套在了鸳鸯手腕上,打量半天后笑眯眯的称赞鸳鸯道:“娘,嫂子你们可真是好眼光,看咱们鸳鸯的模样长大了定是个精干爽快的,怪不得你们急慌慌的要定下来,原来是因为和脾性呀!”
在这种场合下被赵家姑奶奶这直爽的话一说,纵使鸳鸯老脸皮都不禁红了脸低下头羞窘不已。
见鸳鸯低头不语,赵婶子怕孩子年纪小被这么一番取笑着了恼,随即把鸳鸯拉到自己身边安抚道:“姑姑跟你逗趣呢,咱们大丫小小年纪就已经是老夫人身边的二等丫头,说明早就是个精干的,那里等用长大。至于脾性,大丫你是婆婆、婶子从小教大的,当然和我们相和了。”
见赵婶子还是用小时候哄小孩的语气和自己说话,鸳鸯心中不禁失笑不已。
金彩家的见赵家所有女人都拿欣慰、喜欢的眼光看自家闺女,心中不禁满意不已。嫁女儿首先注重什么,还不就是希望能得到婆家所有长辈的喜欢,给自家闺女当靠山。赵家婆媳从小看自家闺女长大,又是亲手教养过的,那自然是满意不已,而赵家姑奶奶现在因为各种原因对自己闺女也是看重的,那等以后闺女嫁过来可真就是什么也不愁了。
虽说心中得意赵家人对鸳鸯的喜欢,面对众人的夸赞金彩家的还是谦虚道:“嫂子快别赞这丫头了,她可没那么精干。现在虽说是老夫人那里的二等丫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