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可汗才写了没多少,所以我又转回去看作者西风紧以前写的另外两部历史类的书,“奉天承运”和“乌纱”。那两部书有点类似,都是将故事的时代背景定在明朝末年,天启和崇祯年间吧。都是选择的小人物来作为主人公,一个穿越后第一份职业是炮灰山贼,一个刚出场就被贬到地方上当县令。贯穿故事的主线都是明末的党争。故事的结局都是主角成为权臣后结束明朝,终止了满人入侵,改变历史建立了新的朝代。
天可汗和前面两本书比起来有不少变化。首先是时代背景转到了唐初武则天时代结束不久的年代,主人公的背景也一下子有了跳跃,穿越到了太平公主的儿子身上,这个怎么也是标准的太子党了。当然,刚刚穿越过去的主角就发现自己穿越的时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上位的前一年,也就是再过一年,太平一党就要被连根拔起了。目前,小说的进度总算前进到主角逆天改命,辅助太平公主成功的挽救自己的生命。套句游戏的术语就是第一个大副本终于打通,现在正在等待第二个大副本的开门任务。
绝大多数的写了两部以上小说的网络写手所刻画的主人公们大多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能真正写出两个极端类型的主角的作者都是大牛,比如能写出极傻的郭靖和极滑的韦小宝的金庸。天可汗的主人公薛崇训算是和西风紧前两部书的主角有些少许不同,多少符合太子党的背景,薛崇训行事更加肆无忌惮,身上纨绔气质更浓一点,比起前两部书里主角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行事风格颇有差别。但是剥开身份给性格造成的不同影响,西风紧的主角们还是呈现不少相同的基因,平时的行事上看都不算好人,道德感都比较薄弱,功利心颇强,偶尔也会有些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但是更多的还是极其现实的自身利益计算。这样的主角在早十几年我一定是不爱看的,那时候更多还是喜欢比较生性豪迈的乔峰式人物。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西风紧的人物里似乎更多的反映了自己的倒影,反思如果自己处在那些主角所在的环境中,或许大部分的应对也就是和主角差不多。年轻的时候只喜欢看武侠童话,现在多少也能把那些更贴近现实一点的作品看进去了。
贴近现实的小说,很多时候就不够YY。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压力这么大,前途上每进一步都这么艰难,休息的时候就不愿意看那些沉重的靠近现实的作品。西风紧的书还算不上特别贴近现实的小说,但是里面多少有了这方面的影响。历史类网文很多离不开战争,西风紧的战争不是那种特别详细列举后勤和训练的军文,而且也没有什么算无遗策的名臣名将。天可汗里面只有些小规模的械斗,以前两部书里面的大规模战役可是把主角的窘境刻画的颇为生动。那两部书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几场主角兵败如山倒,只身逃亡的情节。而那些关于主角大胜的情节反而记不清了。而最近天可汗中主角和李隆基长街决战的一幕中,主角身边军队的苦战情节被刻画的如此之多,导致关键形势转换的那一箭之后的场面在我心中留不下什么痕迹,颇有点突兀的感觉,这一点我想多少有点会吓住那些想要享受击败对手的爽感的潜在读者。
不够YY的一点还表现在女人身上。西风紧书中的主角身边女人不少,但是这些女人给人的感觉实在没有那种听话和谐的后宫感。很多时候我都有种为什么主角事业上这么艰难,家里也不省心的感觉,这种感觉有时候太贴近现实,很容易就代入自身,不知道是不是只有结了婚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看法。当然,这不是说西风紧在男女关系上写的不够好。恰恰相反,我觉得西风紧现在的写法来看就是在恶魔岛上发文也是可以出类拔萃的。所谓SIS上写文的水平,真正好看的不过十之二三罢了,西风紧的文笔比那里大多数都强的多。
最后说一点,西风紧书里面关于种田的情节少的可怜,所以我现在完全想不起来到底前两部书里主角是怎么壮大起来夺取天下,最后还把当时势不可挡的女真骑兵灭掉的了。这次天可汗的薛崇训算是在唐初比较强大的时候上位,起点比前两部书的主角高了许多,到底薛崇训打算做到什么地步,我是热心的拭目以待。
最后的最后说一点,要是按照恶魔岛的传统,太平公主的你明白的,相信不少常去SIS的读者都多少有点期待。
(咱也PK不了什么其他书评,就当是感谢斑竹这么辛苦的工作的心意吧,希望军史兴旺。)
正文 第十三章 预言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9…22 5:36:20 本章字数:2313
第二天又是个艳阳天,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上午薛崇训按照宫廷授权穿戴正式后到礼部行馆接见吐蕃使者,无论两国之间的关系如何恶化,外邦使者都可以安全地在长安居住,这倒是显示了唐廷作为东方世界的规则制定者的大度。
从行馆门口起就大伙便开始表演复杂的繁文缛节,从问候“尔国国君”到打拱相拜的次数,都有设定好的台词和程序,吐蕃无论多么嚣张在正式场合依然对唐廷执臣礼。
以前薛崇训会感到这种无聊的表演毫无生趣,闷得可以,连一问一答的台词都是事前背好的,毫无实质含义简直是浪费时间;现在他的想法已经发生改变,差不多理解了这一套堂而皇之的礼节具有的意义。
前世薛崇训是个老百姓,除了学生时代背背政治课本,就很少会去想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因为毫无作用;如今他属于统治者阶层,特别是现在,手上更拿到了极大的国柄,所以有时候便不得不要思索这样的大事。
从已实践的各种统治方式看,奴隶制、封建中央集权制、封建西式分封制、西式民主、苏|联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薛崇训认为那些比较高级的制度在唐朝要实现就是个笑话,且不论生产力水平,光是从理论基础国民认同到一系列管理和舆论监督体系的成熟,无疑一个长期复杂的巨大工程,就不是他有生之年可能办到的事;更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比如卢梭也算圣人了,他们只能做到其中的一个环节。
相反现在这种以儒家道德体系、大量典籍为伦理基础的封建文明,经历了长期的考验,已然达到了比较成熟稳定的阶段……“天子”的统治从来不是只靠律法,礼仪道德在此时的作用不可低估。
因为薛崇训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有板有眼地在礼部行馆遵守各种礼节,并感受到了投足之间的庄重:比起野蛮地区赤|裸裸的抢劫,更委婉的掠夺显然更文明温和一些。
薛崇训是亲王,至少和吐蕃赞普一个级别,比派遣来的使者地位要高,遂坐在上位自称“孤”,使者和唐朝礼部官员则分东西入座。
这时吐蕃使者起身手按胸部执礼,用生涩的东方通用语(汉语)道:“我国子民与大唐皇帝世代为亲家,当年太宗为天下共主,对各族子民以诚相待,言子女钱帛皆可与之,让四方感怀归心,化干戈为玉帛;而今我国子民长久没有和大唐联姻,亲戚越来越生疏,才会有一些误解,故我赞普上书请求大唐恩降公主于王城,两国重归于好岂不大善?”
薛崇训回顾左右,压住内心的些许愤怒,冠冕堂皇地说道:“大唐天子视天下百姓子民如子女,而今你们吐蕃人毫无理由进攻小勃律,杀害无辜平民;又常年袭扰我大唐边境,抢掠屠戮人口,与残杀皇帝子女何异?”
一番质问下去,让吐蕃使者无言以对,因为在大义上他实在没有理由强词夺理,周围的官员顿时露出欣慰之色。
这时薛崇训怒视吐蕃人道:“尔等如此作为,有何资格与我大唐联姻!”
使者脸色骤变:“朝廷是要断绝亲戚关系?”
薛崇训缓了一口气道:“不论亲戚,只论大唐律法,杀人者死!押解三年前屠杀鄯州数万人的郎氏族人到京问罪,并送领兵发动入侵小勃律战争的罪将‘战犯’到长安;用牛羊钱币赔偿受害军民的损失。惩恶扬善做到了这些,咱们再谈和亲之事。”
“你们……”吐蕃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叽哩咕噜地对正使说了几句话,那吐蕃使者便说道:“朝廷毫无诚意,咱们恐怕没有再和谈的必要了。”
薛崇训冷冷道:“既然如此就不废话了,有一句话送吐蕃赞普:勿谓言之不预也。”
吐蕃使者闻言脸色骤白,他们完全料到唐朝会用这种方式和谈,立刻便愤然离席,此前那些学来的有板有眼的礼节已然完全不顾了。
消息很快传开,本来和吐蕃的战争状态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但是这回唐廷强硬的态度前所未有,遂引起了朝野的关注。年轻官员们自然满心欢喜感觉很面子,武将们更是极力支持,因为有仗打他们才有机会立功。而有的士人从中猜测朝廷国策的转变,把责任归咎于吐蕃赞普没有及时上书“请罪”,太过不逊;也有人私下议论薛崇训在庙堂上瞎|搞,搞僵边关关系,平白自树大敌。
接下来几天又发生大的举动,高太后批复了陆象先的辞呈,封了郡公,准许其回乡养病;之后提拔张说为中书令,权限高于其他几个宰相,免去兵部尚书衔,为专任宰相;程千里改兵部;户部侍郎转运使刘安补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一系列的调整,有识之士意识到唐廷不仅要在小勃律于吐蕃人作战,估计战争还会升级。所以朝廷才会以主战派张说为专任宰相,提高中枢理政反应。
薛崇训幕僚团的意图也初步达到,士人的注意力被极大地转移到了边关,长安内外谈论的最多的是战争。期间也难免诞生了不少关于反战和同情士卒流血死伤的诗歌,对文化也是有贡献的。
……安西都护杜暹确是有些能耐,不负众望,他以四千骑兵驰援小勃律,小勃律君主没谨忙闻之大喜遂起全国之兵迎接,两国组成联军在葱岭以南数次击败吐蕃兵,迫使吐蕃人向南撤退。
北庭节度使张孝嵩与杜暹也有些交情,在北部配合安西兵,对突厥施施加压力。待吐蕃兵退之后,突厥施急忙遣使入唐修好。唐朝的状况便是如此,打胜了就会让敌人越打越少,反之如果在小勃律战败,突厥施可能又会变成唐军的敌人。
小勃律君主没谨忙也遣使到长安,高太后用皇帝的名义封他做了小勃律王。
战争还没完,并州长史张嘉征上书谏议对陇右增兵,张说遂推举他为陇右节度使,并向吐谷浑和积石山地区增兵,伺机发动对吐蕃的进攻……不过唐军要打过去就是高原,应该存在困难。
不久吐蕃使者再次到达长安,修书向唐朝皇帝请罪欲再次议和,被唐廷拒绝了。关系虽然没能修复,但小勃律之战后两边都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边境局势缓和下来。
这时薛崇训与张说来往密切愈发密切起来……他让张说做专任宰相,当然不只是为了一场边境冲突那么简单。
正文 第十四章 重量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9…23 6:23:36 本章字数:3164
官员不是每天都办公,每月至少都有几天休息的日子,可以不用上值不用办公,今日正是这样的日子。最近薛崇训和张说的关系进入“蜜月期”,二人打得火热,到了休息的日子也约好一同在城中游玩。
薛崇训乘车到丹凤大街上和张说碰面,只见张说正从马背上翻身下马,他头戴乌纱帽身穿布衣,一副平民的打扮。乌纱帽在唐朝倒不是官员的专利,李世民就曾经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相比之下薛崇训的一身道袍却是显得更加整洁利索。二人隔着宽阔的长街相互抱拳为礼,然后走到一起说笑起来。
接着他们商量起去哪里游玩,张说笑道:“胡姬酒肆新来了一些西域女子,说不定有什么新鲜花样可看,不过咱们一去定然要碰到熟人,又要费时应酬反倒有些无趣了。”
薛崇训对烟花之地的玩乐本就没有多少兴趣,无非就是逢场作戏,听到张说这么说便立刻表示赞同:“今日天气晴朗,不若四处走走,遇到有趣的地方便清静地喝喝茶听听曲儿。”
张说笑道:“这样敢情是好。”他的脸长得很比较长,笑起来反倒周正一些,不过平日也不常见他笑,毕竟作为宰相过问的事儿并不少,乐在其中不能表现在脸上。
于是薛崇训弃车骑马,与张说并排而行正好边走边聊。吉祥牵马过来,薛崇训接过马缰与张说谦让了一番,二人陆续上马沿着街面缓缓而行。侍卫随从们也不算多不远不近地跟着,大伙都没穿公服,也算是比较低调,毕竟是出来游玩。长安人口上百万,市井之间能见到亲王喝宰相的人非常少,不穿公服走在路上没人认识他们。
过得一会儿一行人走到了一处漕运码头上,长安城内的漕河大段是人口开凿的,城中沿河也有码头,此时正是忙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