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三次战役中,42军和66军担任左翼攻击部队,互相配合,突破了当面韩军防线,纵深穿插,将汉江以北的敌军全部肃清,攻进到加平地区。共歼灭韩军6个团大部,毙伤俘敌39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45门、汽车98辆、各种枪支2463支。
第四次战役中,42军主力参加了东线的横城反击战,配合兄弟部队歼灭美韩军1、2万余人。其后,42军的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参加了对砥平里的围攻战。天有不测风云,42军的炮兵团在开进途中因马受惊暴露了目标,被美军飞机炸了个一塌糊涂,无法进行火力支援。砥平里之战中**队屡攻不克,伤亡惨重,只好在漫天大雪中撤出战斗。42军后来在东线进行了40余天的防御作战,顶住了联合**的北进攻势,稳定了整个战线。五次战役发起前,42军后撤到阳德地区进行休整。不久,五次战役遭到挫折,联合**发起猛烈反击,中**队的防线一时出现了许多漏洞。彭德怀的指挥部位置也唱起了空城计。吴瑞林率42军放弃休整,急忙赶到前线保卫总部。只差一天,美军机械化部队就到了。五次战役后,42军担负了西线的守备任务,参加了反秋季攻势等作战。而上甘岭战役后,兄弟部队15军后撤则担任了东线的守备任务。在上甘岭“391”高地的反击战中,邱少云与全排战友潜伏在距敌60米的蒿草丛中,准备配合部队的进攻。不料,他附近的枯草被敌人的炮火引燃。为了不暴露目标,他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原地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而在朝鲜成川郡田里,志愿军战士罗盛教冒着零下20‘c严寒,跳入冰窟,救出了在江面上因滑冰而落水的朝鲜少年崔塋,自己却不幸牺牲。彭德怀司令员称他是“全军的国际主义的标志”。
1952年11月,吴瑞林率42军奉命回国。在2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中,42军共歼灭敌2、8万余人,终于从二流部队中脱颖而出。日后中国陆军经历了数次裁军整编,42军这支年轻的部队总是得到了保留,应当是和朝鲜战争中的表现大有关系。如今,42集团军驻防广东,有“岭南雄狮”之称。
第八十八章 中美首次空战
进入前线机场的飞行员们,个个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飞上蓝天去惩罚不可一世的侵略者。
终于,机会来了。
1951年1月21日凌晨,志愿军空军某部28大队长李汉和同志们一起早早地坐在了机舱里待命。
“砰!砰!”
两发绿色信号弹划破蔚蓝色的晴空。刹那间,6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轰鸣着直冲云天。
“右侧发现2架敌机。”随着3号飞机的报告,李汉也在右下方发现了敌机。此时,20架骄横的f-84喷气式
战斗轰炸机正在兜着圈子,肆无忌惮地对清川江大桥进行着轰炸扫射。看着大桥周围冒起的缕缕浓烟,李汉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他大吼一声
:“攻击!”猛一推操纵杆不顾一切地向敌机俯冲下去。
敌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慌了手脚,立即四下鼠窜。李汉敏捷地扭转机头,迅速咬住了右后方正在逃窜
的2架敌机。他一按炮钮,对准敌人的长机“咚!咚!咚!”就是几炮,受伤的敌机像断了线的风筝,歪歪斜斜地向南仓皇逃去。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是我人民军队第一次在空中与敌机交锋,我们年轻的飞行员这时的平均飞
行时间只有200来小时,在喷气式战斗机上飞行的时间更短,仅20小时左右。而敌人却有着上千小时的飞行经历,许多人参加过惨烈的第二次世
界大战。但是,他们凭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勇敢的战斗精神,不仅和帝国主义的第一流空军交锋了,而且夺得胜利!
8天以后,也就是1951年1月29日,李汉首创人民空军击落敌机的战绩。这天下午1点34分,16架敌机在定州
、安州上空5000米高度盘旋,企图袭击安州车站和清川江大桥。李汉奉命率领8架战鹰迎敌。
“101注意!敌机方向120度,距离80公里,高度在6000米以下!”地面指挥员及时地发出指令。
“101明白!”李汉一边回答,一边思索着作战方案。。。。。。
“二中队高度8000米,一中队高度7200米,航向130度!”他故意把出击航向选大了10度,为的是利用阳光
,隐蔽接敌。2个中队,一前一后,保持着整齐的阵容向战区疾进。高高低低的山峰,曲曲弯弯的河流,在机翼下一一闪
过。6分钟后,耳机里再一次响起了地面指挥员急切的声音:“注意左前方!”8名飞行员的视神经一下子紧张
起来,仔细巡视着机身周围的每一个方位。
“101!左前方发现敌机,高度比我们低。”孙悦昆兴奋地叫了起来。
这一次,李汉没有忙于攻击。
2架。。。4架。。。8架。。。李汉清楚地看到了分作两层的16架f-84。
敌人也发现了我机,开始向着太阳飞去。好狡猾的敌人,妄想借着阳光甩掉我机!李汉将计就计,继续前
进,把敌机让到了我机群的右下方。
“投副油箱!二中队掩护,一中队攻击!”随着攻击命令的下达,4架战鹰右转120度,像4支银箭朝着上层
的8架敌机激射而去。遇到突然打击的美国飞机,七零八落地慌忙扔掉副油箱。4架敌机掉转机头扑向我机。
“好小子,想打对头。”李汉一压机头,勇猛地迎了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敌人胆怯了。相距还有1000
多米,为首的敌机是美军王牌飞行队长--它一个侧翻,急忙向右躲避。李汉敏捷地向左一侧,从敌机飞行弧线的内侧截了过去。
这时,另外4架敌溜到了李汉的后方,企图偷袭。我一中队3架战鹰立即扑了上去,吓得敌人慌忙掉头逃走
了。在友机的掩护下,李汉稳稳地把敌机套进了瞄准光环。600米、500米、400米,李汉猛地一按炮钮,一下子
打出了40多发炮弹,敌机拖着长长的黑烟,一个跟头栽进了大海。
与此同时,又有8架敌机冲了上来,一直在高空担任掩护的副大队长李宪刚,立即带领二中队迎战上去,“
咚咚咚”一串炮弹,吓得敌机仓皇地向海上逃去。李汉率领机群追到了海上,波光粼粼,将敌机黑乎乎的影子映得十分清楚。一架敌机正准备
转弯逃走,李汉一带机头,瞄准敌机尾巴打出了一串炮弹,这架敌机又被击中了,敌王牌飞行员借机跳伞逃命,途中却被我地面部队俘获;我
志愿军空军初试锋芒,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3架,我无一损失,“3比0”的战绩首战告捷,在人民空军的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多年以后
,那位被李汉击落的美军王牌飞行队长当了美陆军参谋长,而李汉也是我人民空军司令;八十年代初中美恢复了建交,1986他们二人再度在京
会面并忆起援朝中的那场空战颇自感慨万千,此是后话不提。
第八十七章 毛泽东对志愿军无制空权的忧虑
对于现代化的大兵团作战而言,**深知,没有空军就没有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意味着地面部队将会暴露在敌方的空中
火力之下,也就意味着胜利的天平将几乎肯定地向拥有制空权的一方倾斜。对于长期没有空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束手无策地挨敌人飞机
的狂轰滥炸是永远都刻骨铭心的痛苦回忆。
1950年10月13日,彭德怀匆匆从东安飞到北京,听取了关于苏联空军缓出动的情况通报。10月14日,斯大林让莫洛托夫明确
地告诉中国:苏联会很快向志愿军提供10个师的步兵装备,苏联的空军将只派驻中国境内防空袭,2个月或2个半月以后苏联也不准备派空军进
入朝鲜境内作战。
10月15日、17日,彭德怀两次飞北京,核心问题都是:苏联不出动空军援助中国志愿军,志愿军怎样办?
当时,在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决策中,年轻的中国空军能否参战,成为一个焦点。
10月18日,**主持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再次研究出兵援朝的问题。刚刚从苏联回到北京的周恩来介绍了商请苏联出动空
军支援的最终结果。
大家为苏联采取暂停出动空军的立场感到不快。尽管出兵有许多的不利条件和困难,但**仍义无反顾地作出了令麦克阿
瑟、斯大林、令整个世界为之骇然的决策:“不要再对苏联出动空军掩护我军抱什么希望了,我们务必先走!没有空中支援也要出兵!”
会议一阵沉默后,彭德怀起身,目光如炬地看着刘亚楼,说:“空军司令官,我等着你的空军呐!”众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
刘亚楼的身上。刘亚楼语气铿锵:“请彭总放心,不论苏联空军出动时间早晚,我们空军都要克服千难万险,尽快拉上战场。”
12章:援朝志愿军空军的组建
1950年10月底的一天。刘亚楼受召来到中南海。
**语重心长地说:“志愿军地面部队,主要是以步兵和为数不多的炮兵、坦克兵参战。与拥有陆、海、空相互配合的美
**队作战,制空权必然操纵在美国手中,这对志愿军的战斗行动极为不利。彭德怀同志最担心的便是出国作战有无空军掩护的问题。从金日
成的电报来看,他们很吃美军空军的亏。”
**说着猛抽了两口烟说:“为此空军必须迅速开赴前线,支援志愿军地面部队作战。”
**在作出出兵朝鲜的决定时,对空军能不能参加作战甚为关心。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成员虽有
丰富的陆战经验,但空战还是个全新的课题。
入朝作战,志愿军地面部队由于没有制空权,在美军立体作战的攻势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跨出国门时,志愿军共有汽车1300余部,20天内却被美军飞机毁掉600余部,后勤部队和给养运输,更是天天遭受惨烈的大空
袭。彭德怀发了脾气,要求空军速派飞机支援,夺取制空权。空军指战员也求战心切,要求能早日开赴前线,前方将士在美机下挨炸弹,他们
心里流血,一封封群情激昂的请战书和血书,一交一大摞。
空军虽然在短时间内得到全国性的发展,但就时下的力量跟世界头号空中强国美国较量,刘亚楼难免杌陧不安。美国当时投
入朝鲜战场的飞机多达1200余架,不仅飞机性能优越,机种配备齐全,而且飞行员也大都是参加过二战,“喝”过成千上万吨航空油,飞过上
千小时的“老油条”。此外,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以及南朝鲜也投入了100余架飞机。新中国空军刚刚诞生不久,只能算是刚刚出蛋壳的
幼鹰,通过“速成”,勉强能上阵的仅有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和1个强击机团,共有各型作战飞机117架,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足
100小时,有的改装喷气式训练刚放单飞(按世界惯例,训练喷气式飞行员,一般需要300小时以上,美国则规定500小时),更严峻的是,不仅
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尚不熟练,指挥员也不善指挥,部队对空战还是一个“谜”。
刘亚楼思考着**的话,认真地说:“如果将这样弱小的部队贸然地投入战斗,同有强大优势的美国空军交手,后果很难
预料。”“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啊!”**无比激动、愤怒起来。
“情况确是如此,但我们又不能等练好了强大了再打,只能是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在战斗中成长。主席说过,革
命战争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打,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刘亚楼说毕,语气变得愈发坚定:“请主席下达命令,空军一定早日参战。”
“好!你生性好斗,在挑战和应战中从不肯认输!”
**以赞许的目光看着自己的爱将,意味深长地说:“在战斗中锻炼成长,不仅是战争客观形势的要求,我看还
是促使空军迅速成长壮大的正确道路。”
刘亚楼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