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对暴发户式的广东人来说最适合了,只要盖到100层,成为世界奇观就成。它甚至连中间大堂都很普通,你要不是在外面看到它的惊人高度,还以为是到了一座很平凡的楼里面呢。

    它的占地面积为2万平米,建筑面积为20万平米,以每10平米容纳一个员工来算,可容纳2万名雇员在此工作,他们当然是不会洗澡的,所以其顶部一座3万升水的水塔可以为整座楼的大部分人提供水源。由于人口是如此地密集,水电一体设备产生的电力可能是不够的,在上面套一个大风车嘛,似乎影响美观,于是,唐宁为广东塔独家奉献太阳能发电黑科技——喷涂式光电薄膜。

    大家听听这名字:喷涂。由此可知这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低成本使用的技术,它将一种叫钙钛矿的东西喷涂在电池板的表面就可以产生光电转换,其能效可达20%,摩天大楼的建筑面积这么大,全部喷上光电转换薄膜,可产生巨大的电能。巧的是对于商业建筑来说正好是白天用电量大,因此,钙钛矿薄膜完全可以提供楼内商户的白天用电,夜晚嘛,水电一体化设备的电量就够了。

    不好的地方是所制造的钙钛矿电池的色调是褐色,如果采用这个方案,原先那设计方案的美美的配色全都用不上了,都得随着这褐色的玻璃幕墙而变成黯淡无光。好吧,就酱,暴发户广东人就得配这种颜色,这叫“土豪褐”。

    关于摩天大楼的消防问题:由于水电一体设备的飞艇相当于携带着弹药永不枯竭的高压喷水枪,因此它像一个24小时待命的消防队永远悬停在大楼的上方,这可能是最高标准的消防。

    广东塔看上去很牛逼,可惜,似乎太过前卫了,以目前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它能支持一座可容纳2万人的写字楼吗?似乎不能,上海还差不多。不按常理出牌就有可能失败啊。唐宁害怕失败,广东可是地方对抗中央的领头羊,决不能让它失败。

    上海已经是重工业的重镇,唐宁决定让广东成为轻工业制造的中心,经过一番思考,他在自己一系列的交通工具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增加的细分,在1英镑的圆桌骑士自行车和10英镑的悬索气球之间还有10倍的差距,可见还有细分的余地。

    悬索气球好是好,但它的自由度受到局限,只能在固定的站点和固定的线路之间运动,束缚了车主的自由,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站在高处鸟瞰四周,还有有不少人有“恐高症”的。

    死亡骑士虽好,但是它是高性能车,跟对手拼速度,不是正经的交通工具,否则也不能叫死亡骑士这么high的名字了。如果要生产普通的电动自行车,这个市场却早已经被已经普及的低端燃料电池引擎为核心的欧美制造商所占据了,虽然温莎企业的号召力大,进入这个市场也不过是一个比较平庸的竞争者,必须得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喜欢整蛊作怪的唐宁最爱做出大家完全想不到的玩意儿,一个有趣的发明跳进了他的脑海——电动独轮车。普通的独轮车拥有高超的技艺才能掌握其平衡,唐宁要发明的这种则是为其加了自动平衡机构,以精密的陀螺仪为检测器,迅速调整被车主影响的平衡,它要做到一个原本超高难度的动作——车主可以单脚站在一侧而稳如泰山。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它必须拥有一定的重量,大约在15到20公斤之间。在这个被唐宁推进的提前到来的氢能源时代,到处是公用充氢设备,但它还是有一点不方便,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区时,并不知道这些散乱的充氢设备在什么地方。因此,基本上现在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行驶一、两个小时就得充氢,显得不够方便。

    温氏电动独轮车的独家秘技来了——它将跟轨道交通概念结合,将修建涂上绿漆的绿色通道,并跟市政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将这些绿色通道划归电动独轮车专用,行人和别的交通工具不得占用,因此,它可以非常通畅。更神的是在这些绿色通道的下面是特别铺设的不断变化的电磁场充电路线,它会为独轮车提供源源不绝的电力,跟悬索气球有点类似。

    由于这种不间断供电的特性,独轮车可以任意在城市内不限距离地穿梭,成为像汽车一样自由的交通工具,这是一个很吸引人的交通方案。它甚至可以成为城市之间的交通工具,如:广州到佛山,约30公里,将来开通了绿色通道之后,广州居民可以坐电动独轮车从家门口出发,自由自在地来到绿色通道,直奔佛山,毫无压力。

    电动独轮车的氢燃料电池供电的情况下,最高时速为15公里,跟一辆自行车的普通行进速度一样,然而在绿色通道电磁场供电的情况下可以达到30公里的时速,从广州到达佛山,不过一小时而已,然后你还可以自由自在地任意驰骋,它靠你自身的重力来控制左右方向,普通人经过短时间的练习就可以掌握,比练自行车的的时间还要短得多。

    它有一个极简的座椅和,像一个小沙发,却没有方向把!因为它的方向是自身的重力来控制的,因此在站姿的时候更容易操控,在绿色通道中它的右边沙发扶手有一个类似计算器的小显示屏和九宫格数字输入装置,只要输入目的地就可以自动导航,把转向的工作交给绿色通道的电磁线路。

    车主可以随时“强力插入”绿色通道,电磁线路立即感应到有新加入者,接管独轮车,自动保持前后车的车距为15米,在城际线路因速度较快,则为30米。如果你没有输入目的地,则可以自由控制方向,绿色通道只接管你的速度以保持前后车距。

    如果你在右手边的“扶手”上输入了目地的,那就成了完全的“自动驾驶”,将漫长无聊的长途旅行变成可以在独轮车上看书的优雅自在旅行。左边的扶手则是速度控制器,0到15公里每小时无级变速电机。车主可以在自动驾驶和自由穿梭之间任意切换,这是多么伟大的进步啊。

    一个可虑的现实是绿色通道有可能在红绿灯时期与违章的汽车相撞发生车祸,这是在独轮车上“看书”的人最大的危险,因此,当唐宁给广东省巡抚展示这种神奇的叫solo的交通工具时,希望第一个示范城市广州的交通警察能够对绿色通道经过的红绿灯交叉路口重点守卫,绝不放过一个违章司机,以保护绿色通道计划的急先锋。至于那些被撞的违章行人,那就算了,活该。

    solo横空出世,又是一种私人轨道交道,还可以在自动驾驶和自主驾驶之间任意切换,售价仅是5英镑每年,足以成为弥补圆桌骑士与悬索气球之间市场细分空白的强力产品,以广州为总部,向全球行销,将成为广东省标志性的产业。岂能不令巡抚大人心动?

    于是乎,对抗中央的领头羊广东省与温莎财团之间的眉来眼去更是暧昧倍加了。

    solo与绿色通道交通方案在欧美引起极大轰动,纽约时报认为它代表未来大都市的交通发展方向,甚至前景比悬索气球更好,因为气球虽然不占地面空间,可是占天空不小的空间,因此,除了浪漫主义泛滥的意大利特别势衷之外,别的国家发展的速度不是很快,特别是狭窄的古老城市,要给大气球让出空间来不怎么方便。而solo,你想,独轮车啊,小得不能再小了,跟行人所占的空间都差不多,绿色通道的宽度仅为半米,跟一条盲人通道差不多。
第252章 医疗中心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缺点,是盲目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只有把盲目投资转变为“有计划地投资”才能避免经济危机周期。唐宁显然是不能同意的,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国家的计划也只是“一家之言”,怎么能保证国家就不盲目?所以,由市场中每个自由的参与者自己对自己的计划负责才是真正的“计划经济”。由国家来替别人计划,那叫崽儿卖爷田不心疼,那些官员在根儿上就不能替别人考虑得失的,这是人性。

    曾经在1825年经济危机时大量借钱给别的银行的奥弗仑…格尼公司被称为“银行的银行”,不料,风水轮流转,在1866年4月,这家银行的银行自己遭遇了危机,其债务高达1100万英镑,向英格兰银行求助遭到拒绝,只能惨遭破产清算。

    这是一场经济危机的发端。分析其投资失败的原因,大体是因为投资铁路太多。其破产清算时,引发了英国人的恐慌,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诺威奇、德比、布里斯托等城市的居民纷纷跑到奥弗仑…格尼公司在伦敦伦巴第街的总部去围堵。

    这时,马克思又出来鼓吹他的“计划经济论”,要不,怎么从根儿上解决经济危机呢?唐宁的理论是:经济危机本身是多余产能的释放,不需要解决,经济发展就好像堆沙粒,沙丘不断地增高,但谁也无法预测沙崩什么时候到来,因为随着沙粒数目的增加,预测的难度会以指数级上升,很快就达到不可预测的水平。

    以国家计划代替堆沙就只能选出正方形的沙粒一颗颗地堆砌,经济发展有可能在某方面突出,但总体上会发生匮乏。而粗放型地堆沙丘虽然有沙崩的可能,其代价却是可以接受的,每一次沙崩之后经济会更健康。

    身为英格兰银行的单一最大股东,唐宁总得为英国的经济危机做点什么啊。这里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大规模提高工人福利,使工人在失业时也不至于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另一个是大规模地创造就业。现在的经济学家仍然以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为主,恩格斯的工党倒是想啊,但要国会议员们同意大规模提高福利,在他们眼里简直跟直接抢别人的钱差不多,所以重点还得放在后面一个方案上。

    别人要增加就业很难,温莎财团做这事儿简直太容易,只要鼓励英国人去海外就业就行了,温莎财团能推动的移民目的地太多了,印度、马来亚、新几内亚、美国西海岸、西伯利亚、巴西,要是适应德语环境,去马达加斯加也行。英国自己的英属北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也都可以,不过,这些地方唐宁自己还没有怎么去经营,所以不属于他亲自推动的“移民计划”。

    由于万吨级远洋轮船的出现,现在到海外殖民地去也不再是痛苦、危险的旅程。对于那些有点钱的人,还可以坐飞艇去,更是没有一点风浪的摧残,舒服得很。那些太穷的人,苏黎世银行还可以提供无息贷款,什么时候还钱要看你什么时候找到工作,保证移民没有后顾之忧。

    堂堂大英帝国怎么还能全部靠一个叫“苏黎世”的银行来推动自己的移民呢?真是不好意思,国会终于同意了负担失业新移民一半的无息贷款。什么叫富可敌国,这种帮助全球第一强国应付经济危机的能力才能让人深切感受到。

    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第一殖民地,经济又发展迅速,是接收新移民最多的地方。唐宁终于有机会大规模实施他的“召唤一个法律毕业生当酋长,一个医生当祭司,再加一个教师搞教育,统治并振兴一个部落”的伟大计划。

    哪有那么多的法律毕业生啊,实在不行,临时学几个月就上岗吧,医生也是如此,有实习资格的就上,做点小手术还需要语音电报机在一旁伺候,让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远程指导,以免闹出人命来。教师就更好办了,只要是个人就行,反正到时候也是带着“语音幻灯片”标准教材去教学生,有些教师甚至自己也要学习……

    这一次英国金融危机差不多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印度虽然没有搞科技、工业的传统,人也懒惰,但架不住他人多,一般来讲,整个社会里有5%是特聪明的精英,3亿印度人口中就有1500万精英,利用得好,这就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英国本土总人口才3000万。

    一切经济学家甚至预言印度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如果再把临近的发展速度同样惊人的马来亚算上去,这个经济巨兽就更可怕了。在唐宁的统治下,这两个殖民地几乎是一个统一的体系,都讲英语,都使用苏黎世银行提供的金融体系,互相不设边防和海关。

    等新移民到了印度之后,赫然发现印度比英格兰还先进的地方是——它跟马来亚一起,居然是全球第一个实施全民医保的地方!印度总督和马来亚总督一合计,最近通过了医保法案,拿出了10%的税收交给温莎医院,给全体公民交医保费用。这当然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