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仙演义未完-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03章 十世才知诚意 一丹便见枯荣

    二几闻言。异他道!“你如此好高鹜远。想要步登兆,六非明智之举!”说罢不再理他,转身欲行。

    那男子急忙喊道:“请仙姑留步!”

    九凤问道:“你既然定要固执己见,便看自己福缘如何,我也不能帮你,还要喊我作甚?”

    那男子说道:“仙姑虽不是此山之仙,但定然与此山大仙相识,否则也不会来此。小子别无他求,只求仙姑在会仙友之时,为小子提上一句,感激不尽!”

    九凤说道:“我是晚辈,又是外人,怎好为尊长门户之事,为你置喙?实无此等道理!”

    那男子伏在地上,朝九凤叩哀求不已!

    九凤见他血流一地,甚是凄惨,只怕再叩下去,真有性命之危,终不由有些心软,叹道:“你我既是在此遇见,总是有缘。我便答应你,去为你说上一句。若是被大仙拒绝,说明你无此福缘,却是再不可强求!”

    那男子见九凤终于应下,心中感激不已,连忙答应了。

    九凤乃上万寿山五庄观,求见镇元子。镇元子闻九凤到来,也亲自出来接是

    九凤上前施以弟子之礼,拜见圣人。镇元子说道:“上次见你之时,还是弱质女流。如今再见,却是有道仙真,果然已脱胎换骨。想 必在女奶娘娘座下学道,收获不小!”

    九凤见镇元子温语问候,慈祥亲近,毫无圣人架子,不由生孺慕之心,答道:“师尊待弟子至厚,弟子感激不尽!”

    镇元子说道:“我亦早知娘娘仁慈公正,心底无私,才将你荐到她门下。我与娘娘,在大事上多有共识。尔等为门下弟子,也要多多走动才是!”

    九凤答道:“此亦弟子所愿尔!”

    镇元子问道:“你今日来此,有何要事,尽管说来!”

    九凤答道:“弟子此来,乃为二事。其一为妖巫大战之中,地仙屡屡相助巫族,救我族于危难之中,实有再造之恩。弟子自身,亦蒙圣人大恩,这才逃脱劫难。此恩此德,至高至厚,不敢言谢。日后巫族上下,愿为地仙门下驱策,绝不迟疑!”

    镇元子说道:“你言重了!护洪荒,存百族,乃是盘古遗志。他在鸿蒙与我相交,待我如兄如父。如今我证得混元,承其遗志,护估百族,正是责无旁贷。何况巫族乃是盘古正宗血脉,又岂能灭绝?地仙所为,乃是份内之事,但求心安,非有他想,尔等不必记挂!”

    九凤听了,便也不再说此事,只说道:“圣人恩泽,感激不尽!”

    镇元子又问道:“方才你说还有一事,不知却是为何?”

    九凤便拿出幽冥旗,说道:“前次天庭与幽冥教大战,弟子也有份参与,混战之中。有幸偶得此旗。但师尊言道:此物弟子无福享用,该是地仙之宝。弟子不敢私藏,因此特来送还!”

    镇元子接过幽冥旗一看。已知端的,说道:“此旗号令幽冥,倒确实与小徒玄昊有缘。”

    九凤说道:“只是此旗已然破损,还请圣人明察!”    镇元子将那破口看看,说道:“无妨!此亦小徒所为,幸而缺损不大,自有修复之方!”又朝九凤说道:“你既送来此宝,我身为长辈,却不能白要。你有何所求,尽管说来!”

    九凤慌忙施礼道:“弟子举族受圣人大恩,区区小事,岂敢求报?”

    镇元子微笑道:“一事归一事。你若无所求,我亦难收此宝!否则,你虽情愿,日后娘娘问起此事,我也无言以对!”

    九凤听了,心念电转,最后只得说道:“圣人既然此说,弟子不敢不遵,便求一事。弟子来时,在山门之外,见一男子伏地叩拜,欲寻仙学道,但因**凡胎,而山极高峻,难以面见仙颜,故求我转告一声。这本是地仙门中之事,弟子不好多口,但见他状况堪怜,反复哀求于我,如今便斗胆为他问上一声,恳求圣人慧眼明察。若是此人无缘,弟子下山之时,自将他驱走。不敢有劳圣人。”

    镇元子闻言,乃运慧眼,神光,往下方一查,便已明白究竟,笑道:“倒也是有缘之人!”因唤入玄松道人,将有人在山下叩头拜师的事与他讲了,吩咐他去处置此事。

    玄松道人领命,乃下山去了。

    原来那个男子,并非无名之士,在洪荒人族之中,大大有名,叫做许由的便是。许由高洁清节,极为贤德,声名广播于洪荒。是时尧帝在位,因为洪荒屡生天灾,便以为自己失德,不能配人主之位,因此贤人,欲禅其位。他听了许由贤德辽名,曾经亲同糊,二让许由以大位,许由皆不受,反洗耳于颖水,以示不听浊世之言。

    许由农耕而食,隐于田园,一次偶识彰祖,得知其已活数百岁,乃有寻仙访道,求得长生之意,遂问于彰祖,看何处居有高仙大圣。哪知彰祖不答,拔腿而走,以数百高龄之身,竟绝尘而去,莫能追之。许由赞叹其体态康健之余,求仙之心更切,对彭祖纠缠不休。彭祖无奈,只得告知他地仙山门所在,于是才有如今许由叩万寿山下之举。

    许由生平之事,玄松道人自然也有所耳闻。

    他心有定计,乃下得山来,与许由说道:“你若真有诚心拜师,贫道便在此立一石碑,吸取你叩所流之血。此后你世世转生,皆要记得前来叩拜,九世之后,待鲜血将碑身全部染红之时,自有高仙前来,收你为徒!若是少了一世不曾前来,都将功亏一篑,拜师之言,到时也休要提起”。

    说罢用手一指,果然在许由口拜之地,立起一座土黄色石碑,下窄上宽,顶部削尖。碑身底部,已经泛红,似为许由鲜血染就。    许由本想此世求得长生,不料玄松道人却将其许到九世之后 不由面露苦色,说道:“大仙,转世之后,命不由己,却不知道是否记得前世之事,又不知投了何胎,作何生灵,只怕无能前来叩拜!而且九次转世,未免为时太久,便是小子记得,也不知大仙到时是否还记得此事”。

    玄松道人说道:“有碑为证,贫道断不会忘!”见许由有忐忑之色,复笑道:“你以为证道乃是坦途,能一蹴而就乎?须知其间波折不断,屡有大劫相磨,若是道心不坚,一身功业,迟早成为画饼,岂能遂你长生之意?想当初火龙真人欲拜太清圣人为师,太清圣人考查其三百六十劫,这才收入门下。天庭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曾是鸿钧道祖座下金童玉女,亦早早便在人间转世历劫,不知辗转多少岁月,才证得大里金仙!”

    许由听了这些秘闻,不由为之咋舌,始知证道之艰!

    玄松道人问道:“贫道已将关节与你言明,你如今可还愿意拜师,受这一番磨练?”

    许由到底心志坚定,遂拜道:“弟子愿意!”

    玄松道人点头说道:“既是如此,贫道便在你真灵之中,种下一道灵气,助你世世皆得人身,可以前来。拜!”遂将一道清气,种入许由识海之中。

    许由叩拜谢,问道:“请问大仙名讳!”

    玄松道人说道:“缘分未到,无须多问,若你真能有缘入到贫道门下,到时自然知晓。此世之中,你无须再在此叩拜,可以自行归去。不过临别之前,贫道还有一言赠你!”

    许由说道:“还请大仙赐教小子铭记在心!”

    玄松道人说道:“避世易,任事难。你独善其身,固然无错,但若勇于任事,亦能磨炼道心,于日后修行,大有稗益。”

    许由乃行礼道:小子受教了!”回去之后,果然不再隐居,乃出山助尧帝治理人族,后竟成尧、舜、禹三皇之师,人称三代宗师。

    五庄观中,镇元子处置了许由之卓,乃朝九凤说道:“此事的我门中之事,却难酬你送宝之功,你还是再说一件为好!”

    九凤说道:“弟子受人之托,对圣人已有所祈求,怎敢再言其他”。坚决不肯再行开口。

    镇元子乃道:“既如此,我便赐你三粒灵丹可也!”说罢拿出三粒仙丹,皆青黄相间,也无豪光照耀,也无异香逼人,看似普普通通,与九凤说道:“此丹名曰枯荣丹,能活死人、肉白骨,修行之士吃得一颗,犹如经历一次枯荣变化,不仅沉疴痊愈,重得新生,还增一个元会之功。此物乃我赠你,你自行收好,妥善使用,日后不仅要护估巫族,更要兼济西南一地生灵”。

    九凤一听此丹之功,知道轻重,本待不受,无奈镇元子坚持 不好违背,只得收了,再谢圣人之恩!

    镇元子又命清风明月,拿出三枚人参果并一盘蝎桃,与九凤说道:“娘娘久未尝我观中仙果,想必心有所念。这人参果且不必再说,那一盘婚桃,也算是先天之物,虽然去了桃核,却弥足珍贵,与天庭王母的播桃有所不同,更增妙处。你将此二物带了回去给娘娘尝鲜,便算我赠与之礼!”

第204章 五方五老成虚位 前生今世有姻缘

    品元子这么一说。九凤自然不能拒绝。于是代娘娘收了,愕研别而去。

    镇元子便吩咐明月童子。将幽冥旗先送到九疑山朝真洞玄玉道人之处,让他用通灵玉盆修补完善,再传于玄昊道人。

    却说九天之上,天庭之中,自从战罢幽冥教,妖巫四将辞去要职,玉帝深感天庭实力衰弱,真正是兵微将寡,赢弱不堪。

    于是与王母一同商议,如何壮大天庭实力。

    王母说道:“依我之见。不如广开天门,遍邀洪荒修士,进入天庭任职。如此一来,定然群仙济济,雄才汇聚,天庭旺盛可期

    玉帝略一思量,断然说道:“不可!真正高仙,皆愿隐居山林,不为名利所累。所能招到的洪荒修士,大半良莠不齐,各怀心思。真若将他们招入天庭之中,只不过是一盘散沙,不但难以驾驭,反增无穷变数!岂不见前番大战,各方领都是以一敌万之仙?冥河老祖一人,更是可挡千万人。可见天庭若要充实实力,还须神通广大之仙,并非能用数量取胜”。

    王母问道:“既然如此,不知陛下之意如何?”

    玉帝缓缓说道:“联经过反复思量,想出一策,便是再封五方五老之尊位,与联同掌天庭!”

    王母闻言一惊,问道:“不知是哪五老?”    玉帝说道:“乃是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七宝皓灵皇老白帝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黑帝君。此五老帝君,地位极尊,与联掌五方之事。同为天庭大帝

    王母惊道:“若是如此,陛下自己处身何处?”

    玉帝笑道:“勿须惊慌。五方五老之名,其位虽尊,但不理天庭琐事,只是代天庭镇压五方。因而即使立了五方五老,天庭大权,仍为联所掌

    王母这才领会了玉帝心意,喜道:“如此甚好!”略一思索。却又愁道:“只恐各位圣人,都难为名所动。圣人之下。一般高仙,又难有镇压五方之威德!”

    玉帝说道:“联亦愁此事!五老之尊。几与联等同,人选实在难定。联倒不求圣人上钩。况且圣人神威,还在联之上,若真立其为五老,只怕天庭反入圣人掌中,实非联之本意。联只求能立几位圣人高徒,为天庭拉来强援,也就于愿足矣!”

    王母问道:“那依陛下之意,立谁为好?”

    玉帝说道:“其中皓灵皇老白帝君,可立西王母;五灵玄老黑帝君。可立鳃鹏祖师又叹息道:“若是冥河老祖不与天庭作对,五老之中,必有他一真位,幽冥教也可以为天庭所用,可惜!可惜!”

    王母抚掌赞道:“这二位都曾在紫霄宫听道,一位曾掌洪荒女仙,一位是先天神魔,都未成圣,应该不会反对!不过西王母既能为一老,雷泽大神是否也可立之?”

    玉帝摇头道:“不然!西妾母与雷泽大神,虽都为鸿钧老师所囚,但西王母只是不能离开昆仑仙岛,却有几位弟子可以代其行事,软禁之事,形同虚设。雷泽大神则不同,他被锁在东南大泽之中,不能动弹,又无弟子出世,如同罪囚一般。若立他为一老,徒占尊个。反为人所笑!”

    王母想了一想,也认可玉帝之言,但是在脑海中反复思索一番,到底找不到合适人选,乃说道:“既然还有三个尊个,不如在阐教、截教、地仙之中,各立一位。至于太清圣人,他无为而治,不理琐事,仅有两位弟子,多半不会领此尊位

    玉帝说道:“联也正有此意!其中青灵始老苍帝君,联属意乾元让 金光洞太乙真人。丹灵真老赤帝君,与赤城山玉平洞玄云道人相配。元灵元老黄帝君,可封截教多宝道人!”

    王母听罢,已明白玉帝深意,赞道:“陛下所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