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看我雕龙剑-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糯蠛海矸ㄒ槐洌芷鹑筛撸罩衅讼拢栏旁酒穑蠛鹤笥彝瓤阉赖牟婀仗叻桑行囊坏叮菰谄拍锫遗钆畹耐飞希恍沟降祝负醢颜湃匙悠拍锱闪狡C晒糯蠛菏樟说叮牌拍锏氖祝躲兜刈匝宰杂锏溃骸笆Ω等梦疑笔恢性岸裰耍饬礁瞿信绱司啦磺澹绷怂且裁挥性┥薄!�

  赵氏哥儿俩听他说出这一句话来,脸色大变,都从自己腰上抽出一根硕大的、熟铜烟锅子,那是准备以性命拼了。蜀道双侠的烟锅子既可以抽烟,又可以当作兵刃使用,武林中人,心思大都慎密,化繁就简,一件物什作多种用途。

  蒙古汉子要走,双侠哪里放过他,前后双烟锅子刷刷刷,点、切、戳、敲,轻灵无比,找蒙古汉子穴位下手。蒙古汉子挥动弯刀,那弯刀对铜烟锅子失去了引力,再也无法荡开一双烟锅子,占不了便宜,蒙古汉子只能一味蹿高躲避。双侠信心倍增,一个封住上盘厮杀,弟弟赵同银打下三路,时间一久蒙古汉子穷于应付,心里发虚,也不知道赵氏哥儿俩的底细,不敢恋战,侧身虚晃一刀,脱出哥儿俩的夹击,拔腿狂奔,一会儿功夫没有了踪影。

  “我们怎么办?追还是不追?”赵同银拿不定主意,望着哥哥。

  “追啊,这蛮子负有杀人的使命,不截住他,还不知道多少人死在他的弯刀下。”赵同金说。赵氏哥儿俩提气追杀。

四,蜀道双侠(2)
蒙古汉子轻功异常了得,但路径不熟,在朝天峡谷中慌不择路,这朝天峡又叫明月峡,集栈道、驿道、纤夫鸟道于一峡,是蜀道咽喉中的咽喉,两岸危岩峭壁,峡谷里奔腾湍急的嘉陵江水如脱缰的野马,咆哮向东奔去。这样的地势把蒙古汉子吓坏了,他不知道如何是好,继续往前还是返回。这时,赵氏哥儿俩握着铜烟杆子杀到。蒙古汉子向哥儿俩扔出手里的弯刀。那弯刀在空中发出呜呜的声音,快捷地划着弧圈,哥儿俩也是见多识广,一连两次躲过弯刀的旋影夺命招,挥动烟杆子,把蒙古汉子往绝壁上逼。

  弯刀男人稍不留神,被赵同金飞起一腿,踹下江去,却久久不见他顺水流下,赵同金探头一看,蒙古汉子正如壁虎一样,贴着岩壁往前飞奔。

  “快,不要让他飞上来了。”赵同金对弟弟说,沿江岸飞跑,赵同银心一横,也跳下江去,沿岩壁在后追杀,防他回跑。哥儿俩穿的是麻鞋,轻便灵敏,攀爬山路岩壁,附着力极好。蒙古汉子脚下的靴子,几时走过这样的险路,他终于筋疲力尽,不再朝前奔跑,前面岩壁如刀削斧凿,无所援手。他双手抓住身边突出的岩壁,停下来大口喘气,赵同银大喜,在这样的地形上作战,真是天助我也。他张开十指刚爪,扑向蒙古汉子,那蒙古汉子双手松了岩壁,凌空飞下江去。一根大树从上游冲下,蒙古汉子不偏不倚刚好落在大树上,身体一歪,落入水中,但很快抱紧大树,顺流直下。

  赵同银抓住蒙古汉子刚才呆的岩石,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老幺,快追啊。江里乱石很多,他不会在江里呆很长的。”赵同金对弟弟大呼小叫道。一语提醒了弟弟赵同银,飞身上岸,哥儿俩在岸上继续向前狂追。前面的栈道越来越凶险,硬生生从山腰上凿出眼来,搭上木条,七拐八弯,两步之外看不见前路,只能摸着岩壁前进,赵同金计上心来,与弟弟过了栈道,在那边潜伏候着。

  果然哥哥赵同金有见识,蒙古汉子跑着大树在江水里躲避乱石,好不辛苦,那江水又非常刺骨,他爬上树干,纵身窜上岩壁,手脚并用,登上江岸。前面的栈道,只能容人单身通过,栈道下是回旋的江流。蒙古汉子多了一个心眼,不急着上栈道,全身湿漉漉地蹲在当地不停回头打量。太阳开始西斜,一个庄稼汉缓缓走来。蒙古汉子弯刀一挺,冲过去,一手擒住,用刀逼住他,一起上了栈道。到了这个份儿上,赵氏哥儿俩怕蒙古蛮子伤了那庄稼汉的性命,无计可施,只有步步后退,蒙古汉子好不得意,安然过了栈道,但也并未松开擒住庄稼汉的手,一直出了峡谷,他才把庄稼汉掷向紧随身后的赵氏哥儿辆,撒腿飞奔。

  江面上雾气弥漫,天渐渐黑下来。赵氏哥儿就近找了人家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哥儿俩又上路了,不走闹市,专拣荒郊野林走,日上三杆,终于追上了蒙古汉子。此后哥儿俩与蒙古汉子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既拿不下蒙古汉子,而蒙古汉子也甩不掉哥儿俩,最有趣的是,追和被追的人,常常就在前后两棵树下吃饭、歇息了,第二天一早又开始了你逃我逐的生活。蜀道双侠追逐蒙古汉子出四川,去贵阳,往南而来。

  空气中一种呜呜的声音在颤动,又仿佛有人的声音在呐喊。有神功护体的孟岱年从梦中醒来,以为身在战场,翻身从床上坐起,见夫人鱼娘并未醒来,才知是梦一场。窗外,天仍然黑乎乎一片。他倾耳静听,那种奇怪的声音仍在响动,他轻轻下了床,推开窗户,他听得更真了,确实是某种不寻常的声音,孟岱年一个鱼跃出窗,手一搭屋檐上房,月儿西斜,清亮如水。他施展轻功,悄无声息地往西跑过自家屋顶,又接连绕过两家大院的屋顶,这时,他清楚地听见了粗重的喘气声,一片硕长的黑影投射在他所在的屋顶上。他抬头一看,西面的内城墙上,一个块头高大的男人正与左右两个男人刀棍斗的紧。明朝立国以来,广西诸多府县时有瑶、壮两族起事,战事祸及柳州。为了加强防护,柳州城外不仅有护城墙,城中有护城河,城内还有内城墙,把个柳州打造得铁桶一般。

  矮个儿男人们轮番上场,手里使着铁棍似的兵刃,一味地近身强攻,孟岱年不知道,其实那是蜀道双侠的铜烟杆。只听得一片铜烟杆与弯刀相敲的声音,两个男人大呼小叫,不像柳州人口音。高大的男人身法诡异,刀法狠辣,不断扔出弯刀,那弯刀在夜空中发出呜呜的声音,最后又飞旋着回到高个儿男人手中,但始终只是与使烟杆子的两个男人斗成平手。

  孟岱年冲着那高个儿的弯刀起了警觉性,在关外呆了五年,他对那些弯刀很熟悉。他拾起一片瓦向高个儿打出去,高个儿背后象长了眼睛,把向前劈出去的弯刀中途变向,来劈飞去的瓦片,刀与瓦片相碰,瓦片没有碎,竟然力道更猛地飞回来,击向孟岱年。对手的表现,使孟岱年大吃一惊,也更激起了他的雄心,他二指夹住飞回的瓦片,一个弹射,向几丈外的城墙跃去,那高个儿把手中的弯刀舞得密不透风,不让孟岱年靠近城墙。孟岱年从腰间抽出一把柔软的长剑,挥舞开来,那使弯刀的高个儿知道遇到了真正的劲敌,撒腿向另一头城墙跑了。追杀他的男人们也都跟着他跑了。城墙尽处,有一座两层的谯楼。

  孟岱年稳稳地落在城墙上。“直娘贼,今儿是遇鬼了。”孟岱年站在城墙上,好生没趣。“还是回去睡觉吧。”他想。对于他来说,在柳州地儿上,攻杀的双方,他竟然都不认识,这可是生平所遇到的稀罕事。

五,谋反(1)
用过早饭,孟岱年呆在书房里正与妻子鱼娘拉着闲话。回家几天来,孟岱年天天都在家陪鱼娘,哪儿也不去。这鱼娘本是孟家的童养媳,孟岱年世代打鱼为生,父母给儿子什么都铺排好了,就是没有料到自己会过早下世,来不及见到儿子长大有出息。孟岱年与鱼娘完婚,育有三子,夫妻俩相敬如宾。

  “禧庭来了,禧庭来了。”屋檐下挂着的鹦鹉叫起来。果然,孟岱年的大儿子禧庭恭恭敬敬地站在檐下。

  “大家都等着你看戏呢。”鱼娘说。

  孟岱年不解:“看戏?看什么戏?”

  鱼娘说:“禧庭把戏班请到家里好几天了,要让他爹爹开心开心。”

  孟岱年心中一热:“大郎,你进来吧。我还有话问你呢。”

  大郎孟禧庭二十岁出头,像他爹爹一样长得威猛高大、孔武有力,是一个练武的坯料。但他性情温和得像女人,对刀刀枪枪一点不感兴趣,仍然在水上找生活,也算是继承了祖业。孟岱年一别五载才回,二个儿子都成了家。二儿媳徐氏是当今柳州知府徐大人的三小姐。孟禧庭听见父亲叫他,他走进书房,垂手站在父亲身前,等候吩咐。

  “为父这几年在关外打仗,回来了也忙于公务未过问你们几兄弟的情况。你是孟家的长子,要多为爹娘分忧啊。”

  鱼娘打断道:“我们大郎最能干了,要没有他帮着撑持这个家,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你赶巧了他刚好在家,平时一年有半年的时光不在家。”鱼娘走过去搂住儿子,“一直没有告诉你,我们大郎的生意都做到外省去了。”

  “生意?做什么生意?兵荒马乱的世道,你怎么能让儿子去做生意?”孟岱年大为不满。

  “做生意有什么不好?只要能够养家糊口。再说了,他把粮食贩运到需要的地方去,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赚什么钱不好赚?跑水上买卖,搞不好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了。我们的大郎是在为孟家老小积阴德。你多跟儿子聊聊,他的志向不小哩。”鱼娘说。

  “我不是把俸禄年年都送回家了吗?”孟岱年问道。

  “哎呀,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油盐贵。孟府这么一大家子,靠你的俸禄就完喽。”

  “完了,我才完了,我本来指望大郎禧庭子承父业,把我一身的修为传下去。”

  “不还有两个儿子吗?我见禧禄天天都与小宜姑娘疯在一起,摆弄你留下的刀剑。”

  “他们能玩出什么能耐来?三郎在哪?”

  禧庭抢着说道:“我让大家都到后宅的戏园子里先候着了。”

  孟岱年心里又是一热,兴高采烈地说:“你们先看戏去,让禧禄和小宜丫头到花园来,我要考较他们的武功。”

  一连几天,孟岱年都在后宅的花园,给三郎禧禄和小宜姑娘传授武功。

  “傻小子,给我看清楚了,我龙城派混沌剑法的要义,先发制人要刚,后发制人要柔,二者不可偏废。”孟岱年的灵蛇剑再次舞开了,禧禄和小宜退出四五丈以外,还直觉的眼前剑气逼人,无处可躲,可很快又觉得剑光粼粼,煞是好看,使你浑忘了身处险境中,止不住想上前一探究竟。

  龙城派混沌剑法刚柔并济,但刚胜于柔。想那孟岱年小小少年郎就已经独立在柳江上打鱼了,那一年的夏天,一个道士天天来江岸边打拳。少年孟岱年不由起了玩心,站在船头跟着那道士比划。那道士很快发现江上一叶小舟上有一少年在捡他的样子打拳,道士在先并在意,仍然自顾自地打拳,一套武当太极拳打下来,那少年竟也收拳完毕,道士这才注意上了少年,他歪着头想想,有意针对少年打了一套少林小洪拳,是初学少林拳术的必修套路,这小洪拳素有“十八拳之母”之说,道士打完了,抄起双手望着小船上的少年。孟岱年领悟奇快,也不含糊,把一套小洪拳学得像模像样,常年在江上风里来、雨里去,身手奇快,打起拳来,一招一式刚健有力,可以说抓住了这套拳术的要领。

  道士端详了孟岱年许久转身就走搞得孟岱年摸不着头脑,他以为他惹恼了道士。第二天同样的时刻、同样的地方,道士又来了,来了一刻也没有耽误,一招起手式后,疾风暴雨般地打了一路少林长拳,孟岱年站在船头一下就辨别出,道士的拳式是从昨天的套路化来,不过,这次他不敢造次了,呆呆地看道士表演。道士打完后,有所期盼地望着孟岱年。孟岱年没有动。道士摇摇头,完了不再理会孟岱年,自顾自地打坐运气。当他张开眼睛,发现少年也闭目坐在船头,他感到好笑,这样就能练上武功吗?算了,算了,小子,身子骨还未长熟,别把身体练岔了,道士在岸上大喊道。孟岱年张开眼睛,仍然呆呆地看着道士,好像听不明白他在讲什么。他以为道士要他打拳,于是站起来,把道士刚才示范的长拳打了一遍,这回轮到道士发呆了。要知道船在江上,摇摆不定,这需要何等的定力,才能保持船儿平衡。道士认定眼前的少年资质非凡,是一个天生的武胚子。他大喜过望,有心要在少年眼前施展一番。他脱下道袍,往空中一扔,那道袍径直向少年飞去,而道士人已不在岸边了。孟岱年不知道士何意,看看道袍已经飞到眼前,他伸手去托,不托还好,他一托,连自己都被托起了,被道袍支撑着绕渔船飞了一圈。孟岱年大叫大喊,哪里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当他重新落下船头时,那道袍人立而起,站在他身边的就是刚才从江边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