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见时,胜男是冷酷杀手,举手之间、收割人命,你死我活的生存规则。
他说:你已经杀了两个,无谓赶尽杀绝;
她说:今日我不杀他,异日他可能杀我。
他们是来自两个世界的动物,他心里是满满的信任和热情,她心里是无边的疏离和仇恨。
胜男真算不上恶女,她的恶被最大程度的降低到“恶作剧”的程度,一碗百鸟朝凤汤,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想整蛊的那个人喝的眉飞色舞,混然无事……
也许就因为他的单纯的信任才最快的降低了她的防备,她明媚的微笑,大声告诉他:你要记好了,我叫厉胜男。
那时候,少年不知道,这个名字将永远的铭刻在他心中,一生之痛。
她对他特别的蛮横无理,她无数次说你答应我的,难道你要反悔?其实,她只是想他对她好一点,再好一点。总有一点特别之处吧,你不对我好,我会多么不安。
他对她亦特别的求全责备,不容她对自己有所欺骗和隐瞒。他本性是多么宽厚的人,何以在黑木崖上不容分说的打她?难道不是因为在他心里,她有所不同?谁都可以骗我,唯有你不能。因为特别在意,所以特别苛刻。
那时候,他们是真的不懂得,那一点点的特别,就是爱情。
(一)惯做情怀难疏释——厉胜男
文章的开始部分,厉胜男无疑是塑造得最出色的形象。
梁羽生的原著之中,本来就已经注定了这个女子是个让人过目难忘的角色。
然而抛却梁羽生的原著,以及叶璇在电视剧中的演绎,若是你初次认识这个人物,且是在《坐观》一文中,相信也不难被小谢笔下的塑造所吸引吧
自述他称的形式在写作当中,小谢还是第一次用到。
第一人称的视角之于写文是有诸多局限的,同时也需要最大限度地揣摩人物心理,看来轻松,实则极难驾驭
然而恰恰就是用了厉胜男的口吻和视角,
那样一种轻慢,自嘲,坚韧,洒脱,调皮,刻薄的冷漠和孤独
小谢笔下的这个女子,格外的冷,而厉,且骄傲
除却她的美丽,闭上眼,依旧可以想象那样一个白衣,垂发,慵懒,而清寒的女子,那种不施脂粉,方倾倒众生的绝艳。
我记得有人在晋江给这篇文打分时,说“……主人公一点也不像历胜男;金世遗和谷之华了……”
不知怎的,竟觉得也不坏
这不奇怪,续作本身就是电视剧的续作,而作者本人也并非是正宗的《云海》迷,多年前读过一次的作品,对于原作人物的把握是不可能完全忠实的
至于电视剧,叶璇版本的厉胜男,的确是演得入木三分,但也未见得能完全与原著相符
在此基础上再作演绎,就更要游离的远一些
当然,小谢本人也无意执著于原著,反倒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写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厉胜男,结果是写的出了彩,
就足叫人赞叹了。
那更多的加入了她自己心中的一些理念吧
因为她本人,一向就最爱那种要强的,坚韧的,骄傲的不让须眉的江湖女子。
感情,虽是一种无以割舍的牵念
却始终也不能是让她们低头的理由
那一种无人能解其中味的,只手可当男儿天的情怀,怕是始终也开脱不去的
于是
在小谢的笔下
厉胜男较之于原来那种蝴蝶不过沧海的凄凉,更加豁然而大气
那个曾经如何执著于一段感情,一段血海深仇的女子,劫后余生,却不再从前。
月盈海上,歌起长风,抛却红尘的纵身一跳
满纸疏离,一封修书,百年陌路之请
笑数伤痛,只做等闲,执子之手时的寂寞寒冷
自负,自傲,嚣张,任性了一世,却又无从释怀对感情的自欺欺人的自卑……
……
不得不承认那一段感情的确是这个人物最让人心痛一笔描写
而在我看来,小谢笔下的厉胜男,
她的出色,她的美丽,绝不再依附于感情
要感动或心痛得已不仅仅是她与金世遗之间的种种,
而是这个女子本身的那一种凌厉之势,寂寞至极,
无畏,无谓的情怀
就如文中秦诗所说的:
“我每次看你,你都在笑,毫不畏惧,明明满身伤痛,却全不在乎,好像对自己——是无心的一样......看你笑,不是嘲讽,只是一种淡漠,每次被你看着,都觉得自己所爱的所痛的,其实都算不了什么,所有想要的想做的,忽然也变得不重要——”
至此,我们也只好笑着,感怀厉胜男,这样一个女子。
另一位主人公,金世遗小朋友……原谅我,我始终对于这类木讷老实简单的男人没什么想法
小谢出于对林峰的个人爱好,还是认真地刻画了这个人物
总觉得要比原作之中的金世遗,要帅的多了,也聪明的多了
甚至还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偶尔还是有点小小的霸道,也不错。
谷之华么,事实上是我们都不会讨厌的一个人物,所以小谢在写得时候,还是尽力的周旋着这个形象,客观的来看,不失侠义清飒,也绝不会是厉迷眼中那种徒招人恨的。
至于厉南星,原本该是个出色非常的人物
可惜小谢志不在此,只是稍作点拨
倒也显出了轻重主次,
至于有人疑惑南星对胜男的感情,其实还是很容易看得出的:那就是有亲情,亦有过之于亲情的。
早在船上,他为胜男比较谷、厉二人的时候,就已经说过,厉胜男是那种“即使对人不加辞色,也能勾人心魂,动人心神,一喜一笑,无不能杀人致命——”的女子,
那便不仅是代替同为男子的金世遗做出的回答,也暗示着南星自己的倾慕。
总之,这个孩子,还是有着厉胜男一样的决绝狠厉和张狂漂亮,让人喜爱的。
(二)公子如玉,君子端方
(阿阿阿,某人无良尖叫,压轴戏要开始了,这篇评看题目就知道,就是为了一下部分存在的阿~)
若是说,原著人物在揣摩和发挥时,始终有所局限,那么原创的人物,则是最能体现作者的功夫笔力,挥洒自如的。
而事实上,《坐观》一文中,私认为最最精彩的两个人物,却都是小谢的原创。
顺便还让我爆发了严重的“自恋”情结。
金陵双绝——
秦诗,颜如草。
他们都是出身于王侯将相的世家公子,
一个是东瀛的亲王,一个是大清的小颜相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江湖人物吧
然而但凡江湖事,一入深似海
秦、颜这样的人,无意之间,牵扯一笔,竟然也有着不逊于江湖儿女的血性风骨。
为何称之金陵双绝?
这个称号倒不是我作为读者凭着个人爱好加上的
而是在文中原本的设定,两人一早就是相识,且至交好友了
金陵但凡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这“公子如玉,君子端方”的一对活宝。
一个惊才绝艳,风流不羁
一个高风标致,神仪静切
虽然结局才公开了这层关系,
但是皆足先登悉知内情的某无良人士(人家叫我帅哥晴^ ^),确是一早就带着“好事成双,帅哥更要成双”的心理来看情节发展的。
如果说,文章前三分之一,厉胜男的形象塑造的最为精彩
那么我不得不承认,随着文入佳境,秦颜二人的风采,就越发的彰显出来,不仅
彻底将金世遗的光芒遮掩,甚至毫不客气地抢了胜男的风头
一、 公子初见
秦诗给人的感觉,无疑是惊艳的。
那是一种过目难忘的颜色,如同烟火绽放,明亮的晃眼,鲜艳的夺目,淡漠而灼人
从进入视线的那一刻起,就不再给你把眼光移开的机会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不挠而折,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把秦诗作“公子如玉”
笑,不禁的想起了金陵公子最初的登场,那是怎样的一番“不成体统”
明明正是少时年级,才学馥郁,倜傥无匹,
却偏偏要花间柳下轻佻放纵,勾栏台下彩娱风流
曾想若是玉比君子,而这样一个秦诗,何以为玉?
然而小谢的笔下,寥寥挥洒
本该是最不齿放浪形骸的纨绔子弟,
但最终,仍是任何人也无法讨厌他的
回想初见时的一个笑容,可叫满园鲜花无颜色,却又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无依
他的尊贵好看,多情戏谑
却都是他的无可奈何。
那是一种“本是中山逍遥士,奈何流落帝王家”的自嘲
歌起正欢时,酒入酣甜处,
人情淡漠。却好薄凉
那个年少轻狂,招摇无畏的金陵公子
沉湎酒色无双,不过也只求一暖吧。
二、美兼五德
虽然私下以为他最得人心的地方在于他就是个花心萝卜,但是既然小谢给了他“公子如玉”的美名,我决定也要认真的雕琢一下
(咳……过路看官,请认真看着帅哥晴如何把萝卜变成美玉的过程吧)
秦诗可以算是《坐观》里我私下最喜欢的人物:)了,
虽然是养尊处优的世家公子,却也绝不是个虚有其表的绣花囊,
他所具有的不仅仅是出身王族的尊贵仪态,风雅举止,他的才思,他的心机,他的手段,无不是一种身在腥风血雨,十面埋伏下的自觉
最难能可贵的,却还是他身上尚存着几乎是皇室中灭绝已久的善良,和亲友之爱
他十年消磨,十年牺牲
为的只是兄长顺利继位,和气无伤
而以他的才华手段,怎可能真的胸无大志,不想一展抱负,只是一些无奈只事
不得不去如此
那些风流肆意,放荡不羁,看似荒唐,却并未无稽。
何谓风骨无伤?此为风骨无伤。
——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人如其名,秦诗的才华,几乎是堪称绝艳
且不说如何雅致风流的让人叫绝,对我国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只看他的戏谑调笑,漫不经心之下,巧设计局,调度自如
不说金、谷这样的人物,就连厉南星,也一并被利用而不自知
想来若非是有胜男式的绝世聪明,怕是所有人,都要一并给算计得干干净净了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小秦的手段,旁人看来,无疑是狠绝厉害,而猖狂据傲的
但却从不是自私卑劣的小人之举
想来无不是有理有据,意在全局的
有个细节,记得尤为清楚,当胜男质问他为何不亲自去杀俞侍郎时,他很认真地回答,
“同样是杀人,金世遗杀,只是一件杀人大案,我要是动手杀,就是两国之争——”
感慨于他虽为东瀛亲王,却能念两国安宁,苍生太平,
单凭这点,足见他深为的怀仁大度,胸襟气魄
虽非豪侠,却是仁义堪当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不得不说,秦诗一生所遇的对手,都是强大而无奈的
在对待厉胜男的感情上,他最大的对手并不是金世遗本人(小金……你和人家小秦真的不好比阿不好比……),而是那个女子的固执坚韧,对金世遗的义无反顾的痴情,
他何尝不是清楚得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却始终不曾自觉的退让,也不曾牵强的争取,他只在其中掌举周旋在这一个恰到好处的“度”,
不求厮守,只求不忘。
在家族皇室中,他的对手是自己亲近至爱的兄长
他的退让,他的放纵,假意无心,却也并不是懦弱而避世,贪生怕死
他只是太过明白,哪一次皇权之争,不是血肉相残,尸骨遍野
他也只是尝试着,在淡漠人世,冷绝亲情的斗争中,保全那一点渺茫的手足亲情
不论是对谁,他给自己选择的,无疑是一条毫无胜算的不归路,
而最终,却都是用最完美而漂亮的方式,走完到尽头
——不挠而折,勇之方也;
如此一来,果然还是兼备五德,堪称美玉(萝卜雕刻……成功!众人惊呼,仰慕状:原来真的是玉啊……)
正应就君子小颜所说,
自己的这个好友,一世“惊才绝艳”,
金陵公子,果然不虚。
三、名士如草
同是出场,如果说秦诗是用最夺目的惊艳摄人心魄
那么颜如草就是用最淡薄的颜色浸染心脾
淡漠,温和,笑容,寥落
寂寂院落中的长歌
以及那一方玲珑翠郁的青草。
都是无尽的安适,闲淡
恍然让人觉得,这一个看透了人世的少年,安静的一个身影,已然是无尽的天地了。
是一种凄清浅淡的高远,那么接近寂寞的天色,让人觉得遥远的,难以靠近
却又的的确确是近在眼前
正所谓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只是包藏无尽
让人捉摸不透。
其实,对颜如草作评,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