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元春晋升记-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春一点也不谦虚,“虽然见识还差得远,但说起赚钱,我还是有些心得的!”
    赵之桢笑眯眯地揽住了元春,“不止。”
    元春微垂下头,掩住满脸笑意,“您连夸我都这么含蓄。”
    赵之桢果然配合,“我现在压根离不得你。”
    元春正想回一句“我也离不得您”,暖阁里忽地爆出一阵“哇哇咯咯”,她只好笑道,“那还一个更离不得您的呢!”
    赵之桢赶紧道:“还不抱过来。”
    乳母小心翼翼地抱来不依不饶非要闹腾着“爹娘抱”的宝儿。
    小丫头一沾着母亲,果然闭上了嘴,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挥着胖乎乎的小手,划拉过母亲,还要努力地往父亲那边凑……不抓着父亲的大脸不罢休的架势,险些让元春都没抱稳她。
    赵之桢接过女儿,可这小祖宗抓住父亲的领口,又扭着身子向母亲伸起小手……最后她坐住爹娘一人一条腿,才算老实了。
    赵之桢捏捏女儿的小脸蛋,“这脾气可真不像你。”
    元春道:“这就是粘人,哪里就是脾气大了?”
    赵之桢大笑,“这就护上犊子了。”
    元春轻哼一声,没再说话。倒是宝儿也拍起小手,跟着父亲“咯咯咯”个没完没了。
    如今赵之桢对元春颇有言听计从的意思,第二天下了朝会——因为南方战事未息,还是每日一朝,赵之桢召集了心腹,再次商议如何重启海运重建海军,订下大致步骤之后,又召大驸马石江、贾蓉以及他那位大舅子进宫说话。
    赵之桢不用像元春一样,面见无官无职的妇人还得绕个圈子,他只要以褒奖有功之人的名义召见,谁都说不出什么。
    要说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驸马石江他老爹为家族兢兢业业赚了一辈子的银钱,可惜地位尚且不如嫡支那些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若说他真能心平气和……也不可能。
    等赵之桢登基,儿子也跟着水涨船高,做了驸马,家里便多了不少“往来亲密”的好亲戚,当然还有为数不少热衷于说酸话的亲朋,更有人干脆指使了一群下人在外败坏起他儿子。
    甚至有人跑到大公主赵暄处说三道四,被大公主身边的妈妈一记嘴巴子抽了出去。赵暄更是气冲冲地当众宣布:三品以下的石家诰命不许登门!
    却说缮国公府里兄弟俩听说惹恼了大公主,这才连忙打发各自的媳妇到公主府上劝说安抚:他们是打算压一压驸马父子的心气,省得他们觉得傍上公主,连整个石家都能使唤如意。万没料到大公主比预料的还敢横冲直撞,要知道得罪金枝玉叶,甭管石家占理不占理,都得先进宫赔罪!
    缮国公府的管家太太带着大儿媳妇来到公主府也长了见识——这位太太是个二品夫人,儿媳妇只是个五品宜人,然后儿媳妇竟真地被堵在了门外。
    不到半个时辰,这位诰命夫人也灰头土脸地出了公主府的大门,在马车里跟儿媳妇再提起大公主,已是一脸敬畏:没事儿还是少招惹这位吧。
    对大公主赵暄而言,已经受用了驸马温言软语好几天,这点小事儿再不值得跟妃母提起,更别提打搅父皇。可缮国公一家子足足商量了一个晚上,这一晚过后敢用阴毒计策的石家人再剩不下几个。
    不过驸马石江见到岳父时,还是得老老实实地替石家向岳父请罪。
    赵之桢倒是看得开:横竖女儿没吃亏,女婿跟石家稍微疏远一些也没坏处。
    于是他对石家行事不置可否,寒暄过后便问起了女婿的“家底”。
    石江不敢隐瞒,“家父能指挥十余艘大船,每年贩货往来于大齐和东海诸岛国之间,获利十万有奇。”
    再问得细些,果然这石家商队,确切的说是驸马他爹的实力,要比方家略强,不过甭管石家还是方家,又似乎比驻守京城周边的北方~海~军……都强上一截。
    事实上,赵之桢也是越听越怜悯北方海~军~都督:这还是大齐东、南、北三支海~军~之中最强的一支。
    因此他也道了句公道话,“能支撑到今天,也是难得。”
    而真正耗费银钱最多的部队,还就是由温家人掌控,正在跟叛逆作战的南方军。
    眼见圣上殊无怪罪之意,贾蓉把心一横,腾地跪下了,“圣上,末将有要事禀报!”
    原来,宫变那晚,费家压根都没想起~海~军这一茬,而废太子在仓皇出逃时也没把在京郊迅游的~海~军放在眼里。
    不过京中出此大事,那位都督只要不聋不哑,如何听不到半点风声?而且废太子乘船出海之时,他几乎是立即就发现了废太子等人的踪迹,只是他也不敢冲上去带人堵住废太子——说实话,当时除了赵之桢的手下,谁抓住废太子都是烫手山芋,只怕有胆拿到手,却没命享用……
    当然,职责所在,这位都督也不敢真地装出一副“平安无事”的模样,而是偷偷派人牢牢盯住废太子商船的那支踪迹。而贾蓉他们能“幸运”地截获废太子,这位都督自然出力不小。
    赵之桢听到一半,就知道那都督存着什么心思:他是想卖给贾蓉个大人情。赵之桢略沉吟了一下,便吩咐季先生,“他进京述职时,提醒朕见一见他。”
    却说贾琏也已经回到了京城,他先往兵部述职,得了允许后才得以回府……可在家中待了数天,眼见侄儿贾蓉两次进宫,他本就有些心虚此番真是彻底坐不住了。
    这会儿凤姐儿只管照看女儿,别的话却是不大多说——这辈子没能执掌荣府管家大权,她的底气可没那么足。
    当初正是她建议贾琏左右逢源,与她亲叔叔王子腾多亲近……万幸登基的是原先的七皇子,自己娘家总算不至于一败涂地,不得翻身。
    而贾琏极为喜爱的那对姐妹花,此时也跟哑巴了一样:她们也用了不少钱在大殿下身上!
    一家子明里暗里唉声叹气了几天,还是凤姐儿跟贾琏谈了谈:为今之计只要先顺着大哥贾珠,贵妃元春这条路,赔足了不是,让圣上出了气,再谈今后的前程。
    贾琏当晚主动上门,贾珠在心里叹了一声:早干什么去了……贾琏此时跟太后的亲哥哥李维情形相似,都是“看错了人”急于弥补,不过李维有底气先让出个吏部尚书以表诚意,可贾琏能贡献什么?
    贾珠觉得这个堂弟耳根子忒软,但不至于彻底没救,因此难得兄弟俩闭门恳谈,拿李维做了例子,给贾琏仔细分说了一番。
    贾琏垂头不语良久,又吃了整整一盏茶,才忽然抬头问道,“大哥,你说我若是主动去南边……如何?”
    将功补过倒是说得过去,不过得让圣上愿意给你这个机会才成!贾珠应道:“圣上的心思谁都猜不透。”
    贾琏嘀咕了一句,“贵妃……”
    贾珠直截了当,“你若能说得动她,自然最好不过。”
    而此时此刻,景仁宫中的元春正歪在~床~上,忽然灵机一动:前世……别是皇后她父亲还有王子腾一起帮圣上算计了温家,他们才有之后的风光吧!

☆、第93章

刚重生那会儿,上辈子在凄清的宫中含恨而终的情形历历在目,而今那些过往再怎么努力回忆,似乎也……想不大出来……上辈子连见一眼圣上都是难得,现在嘛,随意挥下胳膊,都得小心糊人家脸上……
    思及此处,她只好深吸了口气。
    无奈她这边一点小动静,都能惹来赵之桢的关注,他把粘豆包一样的亲闺女放到腿上,“哪里不舒坦?”
    “哪就这样娇气了!我摔个倒栽葱,都没喊过疼。”元春定了定神,开口涉及朝政总是需要点胆气的,“圣上,跟着您大皇兄的那批臣子,您打算怎么处置?”
    由于赵之桢的大哥素有贤名,又能礼敬能人志士,看好他的人家本就不少,尤其是有孤高的太子作对比,这位大殿下的和煦的态度“感动”了许多大商人,他们直接出力,为大殿下赵之棣收买了大量的士子和官员,包括不少极有前途的寒门士子。
    这群人之中,真正称得起位高权重的寥寥无几,无奈牵连太广……时至今日,赵之棣给自己留了保命的家底之后,也跟七弟道了实情:这群人心思各异,连他这个“魁首”都未必掌控得住。
    比如那些漕运世家,他们想的就是向新君展示下自己的势力,决不能让赵之桢把他们当成软柿子直接捏扁揉圆!
    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墙头草,只要赵之桢做出接纳他们的姿态,他们照旧“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从太上皇属意到如今这小半年里,赵之桢已经抓稳了北方的兵权,李家服了软,林海也转任吏部尚书,空出的户部尚书给了北静王的亲舅舅。
    其余要职没有什么变化,太上皇的老臣们依旧留任。
    不管是哪位皇子,只要是合乎礼法地登基,老臣都会支持,但真正做事的却是广大中层官员,到了祖父那种政令出不得京城的地步,这皇帝做得也没甚味道。
    赵之桢也是有感而发,“都等着瞧我第一招呢。”顿了顿,又意味深长道,“横竖京城再也乱不了。”
    元春叹道:“我听说那一夜里,许多名声在外的人家,被乱~军~堵了大门,当家的竟是慌乱到打算直接投降了呢。”
    元春自有耳目,对此赵之桢也早有所知。他也不意外,“承平太久了啊……真是连祖宗如何挣下家业都丢到九霄云外。”大半生都在军中度过的赵之桢,对京城逐渐奢靡倦怠的风气,自然感慨良多。
    元春倒是看得开,也够一针见血,“无利不起早,您只要想些法子,以利诱之,不怕他们再犯懒。”
    她想得明白:圣上常年守关,只要有半点疏忽,让北狄人得以破关而入,那么关内沃野千里之地只怕就要生灵涂炭。由初春到初夏,她越发能感受得到圣上……耐性不多了。圣上向来不怕杀人,不过杀得太多,总归有伤天和,也极损声誉。虽然在元春看来,京中那些像样人家里掌权主事的老爷少爷们,根本没有什么无辜之人。
    于是她正色劝道:“动之以利,晓之以理,若都不成,那再用刀枪也不迟啊。”
    读书人之中……自然不缺有风骨之人,但见利忘义的也不在少数。一旦他们斗不过,就会用言语和文字来败坏。前朝有位明君,就曾吃过他们的大亏:明明是位中兴之主,却被当时若干士绅骂做心狠手辣的~暴~君。
    元春出身武将之家,又与赵之桢相处多年,她从心里并不如何看重那些于国于民并无寸功,但却以士大夫自居,笃信新君若不重用他们则政局不稳的“文人雅士”……这些年,太上皇对他们实在太好了啊。
    在心里说句大不敬的话,废太子能有今时今日,太上皇要担大半责任的。“子不教父之过”的道理谁都知道,可即使是元春都不敢在赵之桢面前露了太多“行迹”。
    赵之桢却忽然端起元春的脸,左瞧右瞧了好一会儿,元春也跟着小心肝一阵阵地“扑通扑通”……忽然宝儿小手一伸,拽住她爹的袖子,不满地“呜哇”起来……
    元春一愣,赵之桢腾出只手揉了揉女儿的小脑袋。宝儿依旧“呜哇”不止,扯着父亲的袖子越发用劲儿。
    元春琢磨了一下,“咱们不说话,她不乐意了?”
    此言一出,宝儿果然咯咯地笑了起来。
    赵之桢大笑,“这么不丁点儿,就知道护着娘。”
    元春捏捏女儿的小手,“健儿也知道护娘,只是一错眼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赵之桢沉默片刻,才轻声道,“你不用总是小心翼翼……我心里都明白。父皇那边,我多少有点不自在。”
    他可是所有皇子之中,功勋最卓著也最无争议的一位,但始终并无多少文臣支持,声望也很是有限——至少与他的功绩不符。这其中若是没有太上皇暗中压制,压根说不过去!
    甚至连赵之桢两任岳父都不怎么看好他,韩续之父更是借皇子姻亲这一身份,直接搭上了当时的太子……他们若非认准了太上皇的态度,又何至于如此怠慢赵之桢?在圣上的手段之下,仅有兵权但在朝中全无根基的皇子,等到“翌日”新君登基,八成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只是谁都没想到,太子……太心急了!
    不过赵之桢登基至今,似乎也没有翻旧账的意思,可他心里真正作何感想……元春只觉得毫无芥蒂绝不可能,而赵之桢这句“多少有点不自在”可不就验证了她的猜测。
    赵之桢忽然笑了笑,“我又不能把所有瞧不顺眼的,一口气全赶回家。好歹给他们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但若是还不识相……”
    元春忙问,“那又如何?”
    “那就算了吧。”赵之桢言谈之间轻描淡写,“只要两代没人做官,多大的家族都能散落得不成样子。”
    可惜这个“将功折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