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拖延了几日,作为夔族巫师的他,这几日一直便奔波于各处夔家聚集之地,为夔家人防范消除灾病。
原来夔家人中也有疫病一症十分了解之人,唯一不同的仅是在乎于叫法,比如说疫病在阿努颜嘴里便变成了恶魔,疠气广播则变成了风神递送,除开称谓外实质上仍旧是相去无几。
乡亲们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再加上对于这个一直以来保护族人的法师所独有的信任,很快便对此说法深信不疑,不再继续围攻文定等人。道定也随即释放了阿冶伯,在灾难的笼罩之下长老也懒得去理睬眼前这几个汉人,吩咐各户人家赶紧回去预备,派人到祭坛摆上三牲祭品,请阿努颜施法驱魔。
马车被烧成了灰烬,就马也死在这帮夔人手里,有伤在身的文定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幸得有阿努颜一家的庇护才免于被村民赶出村寨,得以继续在阿努颜家里借宿调养。
鬼神之说虚无缥缈使人将信将疑,可这位夔家巫师的法力的的确确让文定看了番眼界,几场法事下来,这个小村寨的疫情竟然真的得到了控制。
疠气之症向来歹毒,史书上历朝历代尽皆避免不了,一旦爆发常常是十户九空,举家全族殪没者亦是不乏,难道这么一个蹦蹦跳跳的巫师真的有神灵附体不成。
道定与齐大叔已经对法师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文定对此却是持有怀疑,然而有关神灵的事情,文定自不好直截了当的向巫师询问,趁着养病的当口文定开始观察除开法事之外,阿努颜究竟还用过了什么特别的方法。
他一连几日跟随着阿努颜的脚步,但凡法事就一定不会错过,简直比那些个夔家人还要来得虔诚,就连四弟道定也椰榆他是着了夔家人的魔。
果然黄天不负有心人,让文定发现了一独特之处,不论阿努颜的法事如何的变化,却始终有件东西是必备的,那就是生长在后山的一种泛着淡黄色的小草,夔家人唤之为黄清草。每每到了法事将尽之时,阿努颜便会从他的法杯中取出准备好的黄清草,告之乡人这乃是施过法术的圣草,回家如何如何煎服。
一些病情较轻微的家畜也需如此,而其他那些已经病入膏肓的家畜则无一例外的被深深埋入土中,这一点倒是与中土大夫们的手段一般无二。
有了这个认知后,文定心中的疑惑一下子豁然开朗,可也没去揭开谜底。到了他们即将离开的前一日,阿努颜自己找到了文定,为村民们杀了他的马,烧了他的货表示歉意。
可是事情已经做下,后悔也来不及了,希望能从别的地方补偿他们。
文定无所谓的道:“天灾人祸谁也不能预料到,法师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一切也是命中注定。”
“那怎行,我们夔家人对的要坚持,错的就要承认,知错不改岂是我夔家男儿的作为,你还是盘算盘算此次究竟损失有多少?我们山寨虽没有现成的银子赔偿给你,也一定不会赖帐的。”
二人又相互推让了好半天,实在推脱不下文定方才道:“大师盛意拳拳,柳某也不好拒绝,倒是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大师可否成全?”
“但说无妨。”
文定沉吟了片刻,道:“在下见贵宝地后山生长有一种黄清草,姿态轻盈,品貌不凡,十分喜爱,可否让在下采摘一筐半筐回去。”
阿努颜顿时呆楞住了,向文定上下打量了起来。
文定又说道:“法师若是觉得为难,全当在下没说过好了。”
“哦,那倒是没什么,寨子里的这场灾劫已经过去了,后山茂盛的黄清草也没用了,别说一筐半筐,就是一车两车也是可以的。只是短短时日,你是如何看出这里面的端倪来的?”左右并无旁人,阿努颜也没有了那么许多的顾虑。
文定淡淡一笑,道:“或许是因为在下并不是本地百姓,也就没了那些先入为主的想法,再加上这几日好些次看见法师开坛做法,是以稍稍看出些门道来,法师的医术实在是让在下佩服不已。”
“呵呵!”对于文定的称赞阿努颜显得非常之高兴,笑着道:“我们这里地处边睡不比中土,没有那么些的规矩,作为族人的庇护者,我们这些法师既得是主持法事的神人,又得是明辨是非的仲裁人,以及帮人驱魔去病的大夫,还的是领导村民抗击外敌侵袭的军师,身兼多职呀!”
“的确不容易。”文定道:“我看法师每回治病之前,还需要一长串的仪式,为何不去掉此一项,那样一来岂不是要轻快许多。”
“这样做自然会减轻负担,只是这样一来却要平添更多的麻烦,若是没有前面长串的祈祷仪式,村民如何会信服于你,更不会虔诚的照办。对了,我这次从大法师那学到一个道理,大法师说这乃是你们汉人祖先传下来的,具体哪些个字我是记不得了,好像是在说可以让乡亲们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做事,却不容易让他们明白这里面蕴涵的高深道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文定心中默念了一遍,人的身体可以任由他人摆布,想要掌控变幻万千的人心却不容易,或许阿努颜这种借托神灵的做法,方才是最简单的办法。
经过这么一次详谈,拉近了二人间的距离,向来高居于众乡亲之上的阿努颜,其实也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时而也需要这么一个能够促膝交谈的友人。
而从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夔族巫师处,文定也学到了许多,虽然他们没有好像中土那些系统的学堂,可一代又一代夔人巫师都是夔家人中出类拨萃之辈,经由他们亲口传述,手把手沿传下来的技艺也是不容小视。
特别有许多云南一地独有的草药,以及各种在夔人中历代流传的传说更是蔚为大观,还有他那种神人一般的气质让文定不自觉的为其吸引,怨不得夔人村民会对他如此崇敬,这种独特而神秘的气质得自天生,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抗拒。
有了阿努颜的首肯,文定他们很顺利的拿到了黄清草,外加村人赔偿的一辆牛车,在这么个小村寨里他们赔不出马车来,只好用牛车来充数。
十几筐黄清草装满了整辆牛车,道定与齐大叔都不明白,他为何会要了这些不值钱的野草,文定也不道破其中奥妙,向阿努颜一家道过谢后立即转身驶回官道。
然而回转到官道之后,并没有依先前与李二桂说好的那样前去大理城,而是让齐大叔掉头赶紧往楚雄县赶了去。回转到楚雄县后,未做丝毫停留又刻不容缓的嘱咐齐大叔,用那辆缓慢的牛车换了辆轻便的马车,为此还被人讹了不少的冤枉银子。
齐大叔连连抱怨亏了本,可文定却没去理会这些,三人马不停蹄的向昆明赶去。
当他们刚刚进入昆明城内,就知道了从大理方向袭来的疫病已经在此传播了十数日,城内百姓大面积受到灾害,此次疫病来的煞是凶猛,大夫们虽竭尽所学可依旧是束手无措。
文定所携来的黄清草初一开始并未引起众人的注意,可免费为数家试用并使之痊愈后,立时便传遍了昆明城的大街小巷,商人百姓蜂拥而至,一车黄清草不到两三日便已脱销。大把的银子也让齐大叔对文定彻底的心服口服,原本只打算帮次忙而已的他,决心从此以后不再操持自己的本行,而一心追随着文定。
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坦诚相告后,文定也欣然接纳,经过这次一波三折的买卖后,他终于下定决心不再与李二桂共事。既然告别了这个领着自己步入云南的引路人,他势必需要另寻一位对本地非常熟悉之人,齐大叔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眼见着云南的病情远没有截止,文定展转从盐商手中购进两车白盐,又从那位夔人法师那里换回了两车黄清草。这些日子来,文定也摸清了一些此地的情形,那些居住在山里的异族人有许多值钱的土产,然而对外面世界的畏惧以及对现有生活的满足,却让他们大多不会走出这道山门。
仅是他们自行食用,那些山里的物产也难免会有许多平白浪费掉,是以只需用他们所短缺的日用常物就能换回好些来。文定带去的两车食盐,正是夔人村寨普遍短缺之物,果然这些在内地不足三十两纹银的东西,便让村中的长老与百姓是欣喜不已,那些对他们已无用处的黄清草,也任凭文定自由摘采。
文定也没与他们客气,将山上多余的黄清草悉数采去,在云南境内兜转了一大圈,不但将那些砸损在木耳上面的本钱赚了回来,还赚进了一大笔,比起他们原来设想的木耳收益更加丰厚。
一件原本惊心动魄之事却演变成了这种情形,叫文定是始料未及。虽然与李二桂这个引领他进入云南的亲戚分道扬镇,却让他收获了许多新的交情,就因为黄清草这个云南独有的草药,让云南商界记住了柳文定这么个名字。
再有就是结识了阿努颜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夔人巫师,随后他依靠着逐渐熟稳起来的良好关系,往返于夔汉之间,渐渐地也做出了小小名气。
下期预告
商人在积累财富的同时,总有些不可预料的危难伴随而至。柳氏兄弟经过几年的勤奋创业,如愿以偿的成就了一番颇具规模的事业,也拥有了自己的字号一一兴盛和,然而危机也在暗处向他们靠近。
危机中往往亦会伴随着商机,是战胜危机把握商机,还是在他人蓄意的打击下坍塌?一个成功商人的成色,也正是在此得到验证。
正文第十四集(文字)
第一章连城土司
在横断山脉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梅里雪山之间盘旋着一条狭小的驿道,它险峻高耸且历史久远,穿行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流域之间,藏匿于高山密林深处。
严格说来,它不能算是条驿道,只是一条隐秘的山间小路,一峰接连着一峰,一路上是千山万壑,险象丛生。然而它又的的确确是一条商道,且千百年来从未曾有过间断,长年累月都有不畏险阻的商队由此经过,为了追寻那诱人的财富,为了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哪怕前途有再多的险阻也依然是义无反顾。
整条商道绝大部分隐藏在陡峭跌宕的深山峡谷之中,一侧是刀削斧劈般直插云天的山峰,另一侧则是万丈悬崖,还有那汹涌咆哮的峡谷大江在脚下蔓延。山连着山,波接着波,连绵无边永无穷尽。无数代的马夫背夫手抬肩扛,在最艰苦的环境之下,用一个个血肉之躯,将那些比身子还要高大的货物送到目的地。
生命在这里是如此的脆弱,骇人的劳苦使许多人未到终点便倒毙于途中,万丈的悬崖下那些绝望的哀鸣声从不曾间断,雪山上遍布的雪窿就如同无数个隐秘的杀手,不知使多少冤魂永伴那白茫茫的雪山,甚至于一阵大风吹来,都会使他们僵冻而死。
任凭背夫们如何的经验老到,如何的谨慎小心,天灾人祸仍旧是随时会夺走他们那渺小而劳苦的生命。在打箭炉境内的大风湾,有一处地方名曰“白骨塔”,便乃是人们为沿途亡灵所专设的埋骨之所。没有墓碑,没有棺椁,没有祭品,有的只是新骨盖旧骨。
虽然是危险重重,然而,为了生存,仍旧是有无数的百姓揣上绑货用的布带子,踏上漫漫长路,哪怕是活的像牲口一般也不曾轻言放弃。
这一日,崇山峻岭之间又有一队商旅在缓慢行进。
这一段山道还算平缓,可以容纳的下两人并排而行。队伍中的二十来名背夫背负比自己还要高耸的茶包,没有工具,只能是将茶一条一条码好,用布带子拴捆好背上,这一背就是一整日,沿途不能卸下休息。实在疲惫不堪时,只能借助于一种名为“墩拐子”的丁字拐杖,此拐尖部有铁杵,可以做为支架抵在背着的茶包下,减轻一些重量,使背夫能挺直腰杆歇息片刻。
商队的为首者刚刚二十多岁,内着棉衣,外面披着一袭羊皮大氅,头上还戴有一顶黑绒面的羔皮圆高筒帽,整个是一副牧民装束,然而嘴里却操着一口汉语,朝后面的队伍喊道:“趁着天色好,大伙脚底下麻利点,到了马店,一人一碗热汤面。”
“多谢二东家。”虽然只是一碗普通的热汤面,却让背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脚下的功夫愈发地稳健而快捷。
为首之人一边嘱咐队伍前行,一边来到队伍的末尾,末尾一人背上空空如也,手中还拄着拐杖,行动起来反倒不如前面众背夫那般从容,一手扶着岩壁喘着粗气。
“大哥你怎么样,还撑的住吗?”
那人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道:“不打紧,我没事的,道定,你去前面照看着,这里山高水急的,可别出事才好呀!”
“哎,先顾你自己好了,这些人哪个不是把这条道走上了十来遍的,就是把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丢在此地,也准保能找到回家的路。说了让你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