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攻略手记-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望帝和丛帝的青铜鎏金塑像前,夏子凌忽然轻轻一笑,这两个雕像分明与望帝、丛帝的长相相去甚远。片刻后,他为自己突然生出的想法吓了一跳,望帝杜宇、丛帝鳖灵已经死去两千余年了,他又从何而知这两人的长相?

    且不论这二人的长相,甚至于关于古蜀国的种种传说,由于文献记载甚少,并且古蜀遗民现也找寻不到,总让人觉得有些玄乎。

    “听说夏兄也是蜀人,此番是初次到此吗?”张景的声音打断了夏子凌的沉思。

    夏子凌敛了敛心神,答道:“我祖籍嘉定府,尚未到过郫县。”

    “这望丛祠可是蜀中一大灵地,每逢春季,此地必有杜鹃啼叫,附近百姓传言望帝化鹃,至今仍在保佑蜀地。”

    夏子凌轻轻一笑,不以为意。“这等百姓戏言,张大人岂会相信?杜鹃啼叫只是自然现象罢了,望帝杜宇都仙去了两千余年,蜀中一贯富庶,他其实也应当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才是。”

    张景闻言也是抿唇一笑,“望帝化鹃不过是传说而已,是否真有其事还不得而知,我只是说与夏兄聊笑罢了。”

    张景说罢,二人站在此处,良久无语。片刻后,夏子凌转开话题问道:“这望丛祠,在蜀地,仅有这一处吗?”

    “非也,虽然古蜀国已不复存在,蜀中各处仍多修建有望丛祠。”

    夏子凌顿了顿,道:“每一处均是望帝与丛帝的塑像并肩而坐?”

    张景笑了笑,“是,据说这是丛帝临终前所嘱,与望帝合葬,并将祠堂合为一处。”

    “……”

    “夏兄也觉得此事有趣得紧?我拜读古蜀传说之后,也对丛帝的遗愿疑惑极了。”

    “确实有些蹊跷。”

    按照古蜀传说,望帝虽倚重鳖灵治水,但其后两人却是成了仇敌,据说望帝禅位于鳖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有鳖灵篡位的说法。而关于望帝化鹃的传说,除了他心系蜀地百姓之外,尚有两种说法——

    一则言鳖灵治水期间,望帝和鳖灵的妻子私通。鳖灵治退洪水返回蜀国之后,望帝感到对不起鳖灵,心中非常惭愧,独自隐居山林郁郁而终,死后灵魂化做了杜鹃鸟。

    二则言鳖灵治水有功,望帝把帝位让给他,隐居到西山中。而鳖灵却趁机与望帝的妻子私通。望帝听闻此讯,内心十分痛苦,却碍于鳖灵大权在握,对付不得他,只得成天悲愤、哀泣。望帝临死时,嘱咐西山的杜鹃说:“杜鹃鸟,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给人民听吧。”从此,杜鹃就飞在蜀国境内,日夜哀鸣,直到口中流血而亡。

    这两种说法,实在自相矛盾好笑不已。一会是望帝辱了丛帝的妻子,一会又是丛帝辱了望帝的妻子。然而,不管怎么说,望帝与丛帝的关系想来也不会很好了,而二人死后却合葬一处,并且各处供奉的塑像均是并肩而坐,实在是滑稽极了。

    不过这些只是闲来无事消遣消遣罢了,望帝与丛帝之事,毕竟已经埋入历史长河之中,不得而知了。

    片刻之后,朱椿准备妥当,身着藩王龙袍走了出来。

    “可以开始祭典了!”朱椿沉声命令道。

    “是。”张景躬身行了个礼,紧随在蜀王身后朝祭祀长桌走去。

    上香、诵经、行跪拜之礼等繁冗礼节之后,今日的祭祀便算礼成了。离开望丛祠前,夏子凌又往那两尊并肩而坐的望帝、丛帝塑像看了一眼,才压下心中的异样离去了。

    众人在郫县又住了一天,才慢悠悠地返回成都。

    回到成都之后,夏子凌着手开始做两件事情——

    这第一件,便是在成都置了一处安静的小宅院。虽然蜀王府那八百间屋子,住十个夏子凌都还嫌多,然而住在蜀王府中,日夜看着人家王爷王妃恩爱度日,夏子凌总觉得心中长了根刺一般别扭,是以这搬出去住就成了当务之急。

    夏子凌这几年虽然有些积蓄,但大明朝的官员确实清贫得紧,在成都要置一处好的宅地估摸着要把自己这几年的积蓄都花光了。幸好朱椿劝说夏子凌留在府中无果之后,便提出要帮他付了那购置宅地的银钱。

    夏子凌一寻思,自己为了跟随朱椿入蜀辞了官,四品官员一年的俸禄虽然才二百余石,但一个人用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现下为了朱椿丢了谋生的饭碗,讹他一座宅子貌似也不为过?便欣然同意了。

    宅院置好之后,刚搬出去不久,张景便差人送来了奇石、古玩等装点之物。张景可真算是个有心人了,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越是如此积极与自己攀交情,夏子凌越觉得此人不正。

    不过,为了暂时与张景维系和谐共处的关系,夏子凌还是留下了一副自己颇为喜爱的蜀绣屏风,将其余物件退了回去。

    而第二件事,便是将自己从前所提的《治蜀十策》付诸于实践。当时朱椿将这十条计策呈禀皇上之后,洪武帝便将其批转张景研办。

    那修路和疏通三峡两条计策,张景倒是即刻筹集银两去办了。现下已初见成效,如若蜀中到应天整条长江水道疏通以后,成都到南京走水路,比起陆路耗时至少可以缩短一个月,这不管是对于蜀地经济发展,还是蜀王与京中相通,都是一个大大的助力。

    那改革税赋之策,是这十条中的核心,但是操作起来甚是复杂。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之地,要计量谷物折合银两的缴税方法,并不难。可是川北、川西以及云贵等地,山地众多,要摸清居民每年收入之物应折合多少契银,难度不小。是以现下这改革税赋之策还在打基础的阶段。

    夏子凌来了之后,自然是依着他从前的经验,再与地方官员探讨请教,又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操作之法。他寻思着待准备得差不多时,或可先在成都平原铺开试点。

    《治蜀十策》之中,最容易实施的莫过于“广纳贤士”这一条了。蜀王到了成都,即刻颁布了招纳贤士入府的通告。

    但所谓的贤士,也不可门槛低了。夏子凌寻思着如今宋濂已经过世,士林之中,名望最高的莫过于被洪武帝弃用闲居在汉中的方孝孺了。方孝孺虽然为人迂腐了点,但是学问却是极好的。

    索性汉中离成都并不算远。夏子凌便替朱椿拟了一封书信,托人送到汉中,诚邀方孝孺入蜀,设立讲坛,为蜀中士子们讲学。

    夏子凌提出这个建议之时,朱椿还是心存疑虑的,问道:“我听闻那方孝孺为人清高,这些人一贯是不愿与藩王结交的,他会愿意入蜀吗?”

    夏子凌挥笔在笺纸上写完最后一个字,将墨迹未干的书信递予朱椿,自信满满地说到:“我又不是邀他来做王爷您的幕僚,而是来教化蜀中士子,这样传播学问的好事,他怎会不愿?再者……王爷请看信中最后一句话,看了这句话,臣保证他一定会来。”

    这信中最后一句写的是——“蜀中人才匮乏,如若先生不至,本王欲邀潜溪先生门下周庭入蜀讲学。”

    朱椿看完,皱了皱眉,有些不解,道:“此事何以扯上周庭?”

    夏子凌笑了笑,道:“王爷难道不知?周庭为保一命,自甘堕入乐籍,此事方孝孺初闻之时,二人同拜于宋濂门下,那方孝孺差点气得吐血,还为此写了一封檄文讨伐周庭,此事在士林之中传得沸沸扬扬。”

    “以希直(方孝孺字)先生如此正直,并且以教化天下士子为己任的秉性,王爷若是把周庭请入蜀中,断然要把蜀地的读书人都教坏了,跟他一样成为苟且偷生之辈。就为了这一点,我料定方孝孺看到书信,定然会匆匆收拾行囊从汉中赶来。”

    朱椿看着夏子凌如狐狸般狡黠的笑容,忽然有些谛笑皆非。子凌啊子凌,你可真是个鬼点子百出的人儿,不过……也正是这一点,让自己心醉不已。

    在“文化治蜀”方面,夏子凌也出了奇招——那便是将蜀地几种名产发扬光大。定下蜀王府“每年三月初三,取井水仿制薛涛笺二十四幅,入贡朝廷十六幅”、“每年六月初六,伐新竹制作蜀扇二十四把,入贡朝廷十六把”、“每年九月初九,择谷粮酿制佳酿二十四坛,入贡朝廷十六坛”、“每年十二月十二,择绣娘精绣蜀绣二十四幅,入贡朝廷十六幅”。

    这一年四季由王府主持,将蜀中四大名产精制之后,上贡朝廷。不仅传播了蜀中文化,也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洪武帝睹物思人,不至于忘了在巴蜀呆着的这个儿子,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几件事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晃大半年时间就过去了。入秋以后,税赋改革的各种准备工作已经成熟,夏子凌准备近期便在成都平原铺开试行,却发生了一件急事——

    日前四川都指挥使司收到战报,川西番人纠结千人之众来犯,指挥使赵信即刻调集两万兵马前去抵御。两万明军战这千余个番人,想来是如切瓜削菜,闭着眼睛也能将其击退之事。却不想,不久之后传来明军战败,赵信战死,番人已经入了黑崖关的消息。

    这黑崖关,在成都以西,设于洪武十六年,是成都平原的西侧屏障。番人入了黑崖关,便可长驱直入直指成都,千余个番人竟然能掀起如此大浪,这可了不得了。

    事情严重致斯,朱椿作为拱卫一方的藩王,便不能坐视不理了。朱椿一边集合两万王府护卫,一边嘱张景调集川内兵力,准备亲自挂帅迎敌;一边上书南京,向洪武帝求援。    朱椿坐在王座上,薄唇轻扬笑了一笑,“康公公,本王今日急着找你来,所为何事,我想你应该心中有数吧?”

    蜀王如春风化雨般温和地说出这一句话,康公公却是突然两腿一软,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道:“王爷,奴婢奉圣旨与景川侯重托,主持蜀王府修建一事,八年来一刻不敢怠慢,这图纸规模都是洪武帝钦定下的,要建成这么一座王府,是要花费那么多银两的呀,这修建期间账务册子一应俱全,还请王爷明查上禀,为奴婢洗刷冤屈啊!”

    康公公这么说,朱椿忽然一拍扶手,一改之前和颜悦色的样子,厉声道:“大胆奴才,父皇怎会定下如此超出藩王仪制的图纸,再者这等小事父皇也断然不会有闲暇顾及,你为了中饱私囊,居然敢诬陷到父皇头上,就不怕判你个凌迟处死吗?”

    康公公闻言身子忍不住抖了抖,他一个太监,夷三族、诛九族什么的他倒是不担心,可是凌迟割肉百片而死的味道却不是人受的,遂一边抽泣一边说到:“王爷,真的是皇上交予奴婢的图纸呀,只是那是赴蜀之前皇上私下交予奴婢一人的,而且图纸上也没写什么,是以……”

    朱椿打断康公公道:“这话除了本王,你还对谁说过?”

    “奴婢自知兹事体大,没敢对别人提过,只敢告知王爷一人。”

    “那么……这番话你此后须得烂在肚子里。”如果康公公所言属实,朱椿还真想不通父皇为什么要给自己建这么一所华丽的府邸。但就算确有其事,如此引人非议的事情也是不能让他人知道的。

    “奴婢知道,还请王爷明鉴,奴婢父母双亡,兄弟姐妹也失散了,无妻无子,贪污那银两又能作甚?”

    夏子凌看着跪在殿下的康公公,突然心生几许同情。宦官制度本就是中国古代最残忍的制度之一,辱人身体不说,宦官为皇家卖命,不过是一颗随时可以被捏碎的棋子。说起来这康公公辛辛苦苦督建好了蜀王府,最后却又替人背黑锅,实在可怜。

    然而……侧目看了看朱椿冷峻的侧脸,他屏退众人,只带自己接见这康公公,甚至连张守都未带,想来是对此事已经是暗下决断了。

    “康公公,现下没有旁人,本王就实话跟你说了吧。这事不管原委如何,你是不得不死了。”

    朱椿平静地说出这一语,康公公却是突然面如金纸,摊坐在地,一语不发。

    朱椿继续道:“康公公,本王实地看了这府邸之后,有些事情还是心里有数的。人总有一死,时候到了,何须眷恋红尘,你虽难逃一死,但本王会给你应有的补偿。”

    康公公闻言,茫然地抬头看着朱椿,不知他是何意。

    “本王拟定奏报,送达应天,一来一回,也需要四五个月,在这期间,本王准你在王府中居住,吃喝用度均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